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164)

榮潤古道(磺嘴山古道).翠翠谷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榮潤古道

榮潤古道是我一直想走的一條古道,但卻不敢一人獨行。

這條古道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磺嘴山生態保護區,通過翠翠谷沼澤地帶, 附近牛路紛岐,磺嘴山區氣候又多變,易生危險。

曾有山友走榮潤古道險釀成山難事件,幸救難大隊馳援才順利脫困。 所以我對這條古道心存畏懼。最近兩、三年,這條古道漸多人走,聽說路況已有所改善。

關於這條古道的歷史,各方說法不一。民國八十八年出版的「陽明山國家公園全區古道調查報告」,僅約略提及這條古道, 稱其為「富貴山步道」,認為僅有十五年歷史,為登山者自行開發的山徑,未承認其為歷史古道(註1)。

山界前輩林宗聖先生則認為,這條古道原為早期的造林道路。陽金公路開通、造林結束及磺嘴山劃為生態保護區後,古道才漸荒廢而消失,後來經過山界的努力打通,才使古道重現天日。

陳世一著「陽明山之旅」,則稱這條古道為「磺嘴山古道」(註2)。這條古道 位於「魚路古道」 與「鹿堀坪古道」、 「富士古道」之間,可能是這幾條 古道之間(金山、萬里之間)的聯絡道,但這條橫越磺嘴山和大尖後山鞍部的古道,在昔日的陽明山歷史曾扮演什麼角色,已難追溯。

圖:榮潤古道

這條古道確實是日據時期即存在的一條山徑。

據山友靜竹於民國八十八年所發表的「磺嘴山古道」一文指出,從日治時期五萬分之一等高線圖可看出, 聯絡金山與士林之間的越嶺道路有三條:西線、主線和東線。西線即今日陽金公路所走的路線,主線為「魚路古道」, 東線即「磺嘴山古道」(註3)。

「磺嘴山古道」,聯絡金包里(金山)、八芝蘭(士林)之間,金山至天籟之間的舊道,如今已闢成公路。僅存的古道, 從天籟上方的「富貴山墓園」往南越過磺嘴山、大尖後山間的鞍部草原,經翠翠谷,再越過石梯嶺東北鞍,然後於 石梯嶺東南側的內雙溪東源處,沿溪岸下至與內雙溪主流的會口, 接「內寮古道」或「內雙溪古道」, 可抵坪頂(平等里),再經外雙溪,可抵八芝蘭。

就現有的記錄來看,這條古道沿途並沒有土地公廟、石階或聚落遺跡,它應該不是一條兩地往來的 主要交通道路。我不免好奇,什麼人走這條古道?這條古道真正的用途為何?

大屯山系自古為凱達格蘭族活動範圍,磺嘴山古道是否為金包里社或毛少翁社原住民的狩獵小徑?日據初期, 又有簡大獅等抗日義軍盤據擎天崗一帶,這條路線是否有可能為義軍游擊往來金包里之間的後勤補給線?或者 僅是日據時期所開闢的造林道?我讀相關資料,又得知,1920年代起,台灣掀起一股尋金熱,日本殖民政府鼓勵 民眾深入金山、萬里一帶山區尋找金礦。今天的三芝鄉竿尾崙古道,即遺有採金礦坑遺址。這條小徑會不會也是當年 其中一條尋金尋夢小徑呢?資料不足,以上推論都只是猜想而已。紙上談兵,不如實地探訪。

圖:榮潤古道 (鞍部草原的警告牌)

今天之行,由蕭郎帶隊,參加成員有:Andy夫婦、紓非、happy小妹、happy爸、水生、水生女友、老恩、Daniel和我, 共十一人。

從金山出發,走陽金公路,停車於陽金公路6K天籟附近,再步行至富貴山墓園,約40分鐘。這段路若省略不走, 可開車至天籟,直達富貴山墓園。

榮潤古道的入口就在墓園後方,可循著墓園中間石階路,直向上走,尾端接森林小徑,就可看到登山條。循山徑直行, 前行不久,即可看到陽明山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的警告標誌。這就是榮潤古道的入口了。

榮潤古道沿著溪谷山腰的森林小徑,緩緩上坡,除一小段稍崩塌處的附近芒草稍長,須撥芒而過,其餘路況還算良好, 無陡上路況,走來並不疲累。但走於密林裡,山谷背風,夏日行走,稍嫌悶熱,流失不少汗水。

沿途幾次越過乾溪溝,古道路徑只像一般的山徑而已,未見駁坎、竹林、姑婆芋或石厝等古道遺跡;山徑為泥土徑, 無石階,部份路段雖有不規則岩石,但難以判斷是人工砌成或天然形成。我在越溪處附近,遇較平坦開闊地形, 都注意觀察,未發現任何駁坎或人工遺跡,卻注意到雜樹闊葉林中有零星筆直的柳杉,似為造林的殘遺。莫非榮 潤古道真是一條造林道?

圖:石厝遺址

從富貴山墓園(標高390公尺)出發,約一小時,終於出森林,抵磺嘴山、大尖後山之間的鞍部草原。

這裡是榮潤古道最高點,標高約760公尺。從這草原可望見萬里方向大尖山美麗的錐型山峰。 這裡亦有山徑可登爬磺嘴山及大尖後山。

續前行, 又入森林,漸下坡往翠翠谷,沿途林間有牛徑交錯,須謹慎注意,以免誤入岐途。約二十餘分鐘,出森林, 來到一小草坪處。天氣熱,我鑽往樹林裡避日曬,卻意外發現林中一廢棄的石厝。後來,從另一方向找到石厝大門,石 厝內有殘留的農家繩索及豎立一排鐵欄杆,似為牛欄。從這農具看來,這石厝廢棄的年代應該不會太久遠。山友靜竹一 文提到「翠翠谷最後一戶農家遷走後…」,會不會就是指這間石厝?

原以為是新發現的石厝,後來查資料,才知道藍天隊繪製的榮潤古道地圖其實已標示出這處古厝,只是事前 未注意,竟誤打誤撞,幸運與石厝遺址在林中巧遇。

從石厝遺址續前行,約一、兩分鐘,出森林,抵翠翠谷。這時才發現兩名殿後的隊友已失去蹤影。原來,他們誤入牛 徑,提早下切。雖然迷道,但有驚無險,這條條牛徑皆可抵翠翠谷,二人走出森林,出口與我們相距約三、四百公尺。

圖:翠翠谷.磺嘴山

翠翠谷為一狹長谷地,位於上磺溪源頭,為沼澤地,土壤溼軟。

即使天氣清朗如今日,看似乾燥的草地,踩踏時都可能陷入一、二十公分;晴天都如此,若遇雨天,情況可想而知。翠翠谷,美麗卻隱藏著危險。

我們在翠翠谷一隅休息用餐,同行的山友happy爸已來過翠翠谷多次,他說此處的小溪有台灣原生魚種七星鱧,於 是我趨近小池觀察,果然發現魚蹤。後來,跟著happy爸及happy小妹,朝翠翠谷沼澤南端前進,觀察此地的生 態。Daniel、蕭郎亦陸續跟來。

這時,happy爸發現泥地上有獸蹄印,是山羌的足跡。他說,上次來時,曾發現大量的野兔排遺。正因為翠翠谷被 劃入生態保護區,管制遊客進出,所以才能擁有這麼豐富的生態環境。山羌及野兔,則讓我多了古道的遐想,這條古 道會不會是凱達格蘭族的狩獵小徑?

我們繼續踏著乾溼交錯的草壤向南前進,深入翠翠谷。領隊蕭郎說,南行,應該會接上魚路古道。魚路古道路經過上 磺溪中游附近,因此,循這溪源頭往下走,應可接上魚路古道,但這條路已久無人行走。

我興緻勃勃地向前探,希望能在沿山麓的沼澤邊找到石厝或人工遺址。若磺嘴山古道為先民古道,自金山爬至翠翠谷, 依現場地形判斷,無理由要冒險穿越地形險惡的翠翠谷(註:目前的榮潤古道路線卻是橫越翠翠谷)。較合理的路線 是循著大尖後山的山麓邊,繞過翠翠谷,再上切至石梯嶺鞍部或循溪而下,接魚路古道。據靜竹「磺嘴山古道」一文 的描述,日據時期的等高線地圖所繪的古道路徑確實是避開了翠翠谷。

雖然小心翼翼,還是有失足之恨。前進時,不慎誤踩泥地,左腳瞬間下陷十餘公分,急抽腿,時已晚,鞋髒褲髒。

走至翠翠谷南端,有一小片草原。由此向北回望,翠翠谷的谷地更為完整,磺嘴山雄巍聳立於不遠處。再向南前進, 就是雜樹林了。林中依稀有小徑,但未見任何登山條,附近亦無任何駁坎或人工遺跡,唯見牛隻踐踩過的路痕而已。 我們的探勘到此為止。

圖:踏上歸途,經過鞍部草原

返回走,已忘來時路徑,又重新摸索,費了一番功夫,左蹴右窘,才通過這片泥沼地,回到休息處。

從翠翠谷返回走,返程較快,約90分鐘,回到富貴山墓園。回程途中,我仍一路留意人文遺址,終於在一山腰處, 發現坡地林中疑似有駁坎遺跡。

我與山友Daniel爬上勘察。這岩石砌堆疊成的矮牆,高約一公尺,綿延約幾十公尺。 我確定不是一般的駁坎。駁坎多採橫向,以利水土保持,這道矮牆卻是縱向,由高而下,無法保持水土,似乎是某種界線或防禦措施。真象如何?無法得知。

我終於親自走過一趟榮潤古道。做為先民古道,榮潤古道顯然條件不足,沿途僅發現這獨立的「矮牆」(駁坎)及翠翠 谷附近單一石厝遺址而已。它不像「魚路古道」,沿途充滿了人文遺跡,亦不如「萬溪古道」,雖然已闢為公路,但 公路沿途仍可看見不少百年古厝。或許這條古道的人文意義不在於實質的古道歷史,而是在這古道名稱本身。

榮潤古道是陽明山國家公園古道中,唯一以山界前輩姓名命名的古道。蔡榮潤先生(註4)為台北市登山會熊隊副隊長, 對開發中級山貢獻極大。民國七十七年(1988),他曾參與探勘這條已堙滅的古道,次年,蔡榮潤先生因肝癌病逝。 七十九年九月二十日,林宗聖先生終於將這條古道全線打通,並將這條古道取名為「榮潤古道」以紀念這位山界前輩。這條古道是屬於山界的古道。

今天我們所走的古道或山徑,都是由許多前輩辛苦帶著開山刀,披荊斬棘,辛苦開闢出來的,正是所謂「前人種樹, 後人乘涼」。後人乘涼之餘,又能繼承前人之志,才能使更後之人,繼續乘涼。以今日所見榮潤古道路況, 遠比我想像的良好,這是這兩、三年來登山團體共同努力的成果。榮潤古道已無所可畏,沿途隨處可見登山條。 登山者只要循著路條指引,應可順利平安地抵達翠翠谷。我想,榮潤古道應該不會再被世人遺忘。

旅遊日期:2004.7.10  


註1:參考陽明山國家公園全區古道調查

註2:參考磺嘴山古道(一)(by 陳世一)

註3:參考磺嘴山古道(by 靜竹)

註4:我曾在「北台灣名山大系(第三輯)」一書,讀到有關蔡榮潤先生的簡介資料,摘錄如下:
「蔡榮潤,新竹縣人,民國21年生,台灣大學畢業。性情嫻靜,喜愛山林,尤精於山岳地形的研究,不怕任何深山,只要有圖在手,必能準確舵向峰頂。」

[行旅照片]

陽明仙境墓園,綠草如茵。遠處磺嘴山(左)、
大尖後山(右)之間的山谷,即是榮潤古道路線。
梁山好漢,前進榮潤古道!
富貴山墓園石階步道,直向上走,接榮潤古道入口。
越過乾溪。
在森林中穿梭山徑前進。
沿途有登山條導引。
抵達磺嘴山、大尖後山之間的鞍部草原,
遠處山頭為大尖山,貌似日本富士山。
鞍部草原有磺嘴山保護區告示牌。
接近翠翠谷時,樹林中發現一石厝遺址。
翠翠谷。
一腳誤踩翠翠谷的泥沼,陷入15公分,鞋子全髒。
山友happy爸發現山羌足跡,俯身測量。
翠翠谷北端,遠處為磺嘴山。
翠翠谷南端,右側為大尖後山。
翠翠谷與磺嘴山。
眾山友勇闖翠翠谷,向南探勘。
歸去!回到鞍部草原。
回程發現高約一公尺的人工堆疊矮牆,似為某種防禦用途或界線。

[行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