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144)

暖暖.清法戰爭百年滄桑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周家古厝,化解成空

我又回到暖暖,這是第三次來探尋清法戰爭古戰壕遺址。

這一次心情很篤定,不擔心會找不到戰壕遺址,因為行前我已與暖暖地方文史人士譚媽媽取得聯繫, 她願意親自帶引我們去尋找遺址。

今天除了譚媽媽,還有一位當地文史人士蔡先生也作陪。我們相約三點鐘, 在暖暖安德宮碰面。

我抵達暖暖時,停好車,前往安德宮會合。走過暖暖老街時,卻驚訝地發現暖暖街36號的周家古厝已完全拆除。 三個星期前,我才進入這間房子拍那搖搖欲墜的古厝,這次重訪,只見到堆在地上的殘木而已。沒想到我上回拍到的竟是周家古厝的遺照。

後來蔡先生告訴我,因為周家古厝沒被列入古蹟,又年久失修,終於逃不過被拆毀的命運。他感慨的說, 搶救古蹟的腳步永遠比不上古蹟被破壞的速度。

清法戰爭古戰壕遺址的命運是否也會如此呢?

圖:終於看到了清法戰爭古塹壕遺址

三點鐘,我們與譚媽媽會合。於是在譚媽媽、蔡先生的帶引下,我們又回到金山寺。

沿途譚媽媽拿著清法戰 爭時的法軍地圖向我提起,暖暖文史人士尋找清法戰爭清軍塹壕遺址的過程,他們還打算募集經費將這些田野調查的結果出版成書, 讓子孫知道,暖暖家鄉曾有過的光榮歷史。

清軍塹壕遺址就在金山寺後方山頭,中間還隔了一個山谷。原來,我們前兩次都找錯位置。面對金山寺, 右側有一石階路往後山走,循著保線路,即可繞往後山頭。

第一次時,我們走對路線, 但走的不夠遠,故蒐尋無功;第二次則在金山寺左側,近距離蒐尋,結果無法跨越陡峭的山谷,亦無功而返。這次,很快就找到了。

塹壕就築在稜線上,隔著基隆河,對面的山頭就是法軍的陣地,南方砲台所在地。120年前,清軍與法軍在此隔江對峙。

當年整排的塹壕及槍砲陣地,經過百年,任大自然的雨打風吹,如今又在台電架設電塔的工事中,漸漸消失,僅存一小處較完整的塹壕遺址可想見當年情景。 這青苔染綠的殘塹舊壕,仍足以觸動旅人的情懷。

站在稜線上,視野所及,正是當年清軍的視野。在這裡可監視法軍虎視眈眈的渡河行動。

圖:古塹壕遺址,令人懷想當年

根據暖暖文史工作者的田野調查發現,不只金山寺這附近的山頭有塹壕遺址,基隆附近的許多山頭上也都還可找到清法戰爭的塹壕遺址。

當年法軍佔領基隆,繼續向南進攻,清軍與民兵各據險要山頭,築塹壕堡壘以禦法軍,防線一道又一道,這座山頭被攻克,則退守另一山頭,繼續抵抗。

當時清法兩軍在多處山頭激戰,例如獅球嶺攻防, 例如月眉山血戰;尤其是月眉山一役,清軍戰殁一千餘人,可謂是驚天地、泣鬼神。

譚媽媽說,如果你在基隆附近爬山,在稜線附近發現類似人工的土壕,又有排水的溝渠,而附近地形若不適合農作, 也無農民拓墾跡象時,這就有可能是清法戰爭時清軍所建構的塹壕遺址。

在暖暖南方的東勢大崙的山稜,也還可看得到塹壕遺址。山友蕭郎是基隆人,熟識附近山林,他縱走觀音湖山、東勢坑山、 東勢大崙時,即見過類似的遺址。這也說明了當時清軍禦敵的決心。即使法軍渡過基隆河,攻下金山寺的塹壕堡壘, 也還有下一道東勢大崙的塹壕防線準備迎戰法軍。

法軍強弩之末,終於受阻於基隆河。光緒十一年(1885)四月,清法議和,法軍收拾帳蓬、打包行李,在暖暖留下殘壘。

今天的暖暖之行,誠如事後山友冬烘兄(Daniel)所言,令人感動的不僅是古塹壕遺址,而更是譚媽媽、蔡先生等暖暖文史人士愛鄉的情感。 若不是「暖暖代誌」的報導,我們怎會知道暖暖山區還有清法戰爭的古戰壕遺址呢?山友紓非用「暖暖午後.暖暖人情」來形容今天下午的這趟旅程。

回程,譚媽媽、蔡先生還帶我們去安德宮附近一家小吃店品嚐好吃的暖暖米粉湯、天婦羅和冰豆花。我們準備付錢時, 蔡先生已搶先付完錢。山友們一向習慣各自付帳,於是紛紛掏錢,現場便一陣混亂。錢在不同人手中流轉。 我唯一確定的是,我沒有付到錢,平白享受了這濃郁的暖暖人情。

圖:古塹壕遺址,冷落於山林荒徑

前後持續一個月的清法戰爭古砲台之旅,我參加三次,只集中於暖暖一地。

關於清法戰爭,這段期間,我上網瀏覽了不少資料。我注意到了一則新聞。基隆著名老大公廟中元普渡,一向以祭祀先民孤魂為主,就是俗稱的祭拜「好兄弟」。

去年(2003)的中元普渡,老大公廟首次將清法戰爭時戰殁、葬於基隆法國公墓的法國士兵納入祭祀的對象。

老大公廟的這項舉動,獲得法國在台協會人員的肯定, 法國在台協會亦派代表出席中元普渡。這代表著我們對120年前戰殁於台灣土地上的法軍孤魂一份理解的同情與關懷。 他們也是我們的「好兄弟」。

120年前,清法兩軍在月眉山殊死戰,血染大地。如今仇怨早已隨風而逝。百年恩怨,煙消雲散。對敵人都如此,更何況是兄弟之間呢?

法國人在台灣只是短暫占領一隅,還是帶來了一些影響,例如「蘇打汽水」就是法軍帶來的飲食文化。上次出遊時, 我和山友小周聊到清法戰爭的影響,也聊到中元普渡一事。小周好史,讀過不少史家學說,他舉歷史學者曹永和先生以土地為軸心的歷史觀點。 小周認為,只要是曾經在這塊土地上生存過的人,無論先來或後來,無論是長期或短期停留,都應該算是台灣人。

於是我們彼此同意,清法戰爭時,法軍的總司令,病殁於澎湖的海軍中將孤拔,他應該算是台灣人, 而那些埋骨於基隆二沙灣的法國士兵們,也是台灣人。他們都是台灣歷史的一部份。

旅遊日期:2004.4.18  


【延伸閱讀】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1095篇 -2014.08.31 碇內尖景觀砲台步道


基隆大事記

  • 明代嘉靖年間(1522一1566):文獻已出現「雞籠山」、「雞籠嶼」等名詞
  • 1626年:西班牙人在雞籠社寮島(今和平島)登陸,修築「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e)。
  • 崇禎7年(1634) 西班牙商船22艘同時進入基隆港。
  • 崇禎15年(1642年):荷蘭人北上攻佔社寮島,將「聖薩爾瓦多城」改名為「北荷蘭」(Noort Hollant),並派兵駐守。
  • 永曆5年(1661年):鄭成功率軍驅逐台灣南部的荷蘭人。
  • 明鄭時期:台灣的重心在南部,基隆成為海上走私和海盜逃亡、棲息的據點。基隆也是官府流放罪犯的地方。
  • 清康熙22年(1683):台灣納入清朝版圖。
  • 雍正元年(1723):始有福建漳州人由八里移居基隆牛稠港、虎仔山(今中山區中油油庫附近)一帶。
  • 乾隆年間:陸續又有新店街和暗街仔街(今仁愛區新店、文昌里附近)的形成。
  • 嘉慶年間:基隆的開發進入繁盛時期。
  • 咸豐年間:延續將近10年的漳、泉械鬥,死傷動輒數百人,今日的老大公廟,即是當年械鬥身亡者埋骨之地。
  • 咸豐10年(1860年):北京條約,淡水開港,並以基隆為副港。
  • 同治2年(1863年):基隆正式開港。
  • 光緒元年(1875年):清廷治台轉趨積極。將「雞籠」改名「基隆」,取其「基地昌隆」吉祥意義。
  • 同治9年(1870年):准許開採基隆煤礦。
  • 光緒2年(1876年):八斗子官營煤礦開鑿「清國井」。
  • 光緒10年(1884年):清法戰爭爆發,法軍佔領基隆長達8個月。
  • 光緒11年(1885年):清法議和。台灣建省,劉銘傳為首任台灣巡撫,著手推動新政。
  • 光緒17年(1891年):由台北大稻埕至基隆的鐵路完工,鑿穿獅球嶺隧道


    [行旅照片]

    暖暖街36號周家古厝,已拆毀。
    周家古厝(拍攝於2004.3.28),最後的遺照。
    周家古厝,化解成空。
    安德宮,我們集合的地點。
    金山寺附近,譚媽媽向我們介紹一處已堙滅的堡壘遺址。
    金山寺,右為譚媽媽,左為蔡先生,兩位熱心的暖暖文史人士。
    出發!走往金山寺後山。
    保線路,幽靜幽雅。
    在稜線上,可望見基隆河對岸的山巒,為當年法軍南方砲台所在地。
    台電的高壓電塔,立於稜線附近,破壞了部份塹壕遺址。
    終於看到了清法戰爭古塹壕遺址。
    大家觀察並討論古塹壕遺址。
    古塹壕遺址,令人懷想當年。
    古塹壕遺址,冷落於山林荒徑。
    古塹壕遺址,終於等到我們前來探訪。
    一段壕溝,已被叢草堙沒。
    繞一圈下山,沿著源遠路(瑞八公路)返回安德宮。

    [行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