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107)

友蚋溪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友蚋溪戲水

夏日酷熱,外出不宜,但待在家裡亦不宜。

家住頂樓,坐西朝東,西曬特別嚴重,一到下午, 整間屋子便熱烘烘。

別人家是冬暖夏涼,我們家剛好相反,女兒輒有怨言,竟問我:「何時搬新家?」 果真是孩童不識愁滋味。

這個夏天又特別的酷熱,冷氣全天運轉仍嫌悶熱。昨天才翡翠灣渡假歸來, 今天中午過後,老婆、女兒已在問:「下午何處避暑去?」

東山溪姜子寮溪外雙溪, 一條條溪,在我腦中浮掠而過,最後的答案是「友蚋溪」。 老婆和女兒都沒去過友蚋小村,有新鮮感,而這條美麗的小溪,應足可滿足她們的戲水消暑的目的, 而我呢?也可趁此機會再探尋未竟的尋礦遺事。 住隔壁的大嫂及姪女風聞我們準備去溪邊戲水,也歡喜加入,於是一車六人直奔友蚋。

有兩次造訪友蚋的經驗,我已熟悉當地,便直接驅車過復興國小, 停車於友新橋旁。橋下雖有戲水人群,但人不多,我們輕易找到一溪畔處。剛下到溪時,老婆、 孩子皆說:「水好少、水好溫」,語氣頗有失望之意。水確實是少了些,該是酷夏少雨惹的禍。

怨聲沒幾秒,孩子發現淺溪中竟有成群的魚群竄游,連發出驚嘆聲,便忙搶著魚網,衝向魚群。 魚有大有小,大者七、八公分長,小者一、兩公分,頑黠倏游,不易捕獲。但在溪裡追趕跑衝抓, 亦足以消暑,自有其樂趣。於是,大人小孩各依興趣,或在深池空空追魚,或於淺處捕撈小魚, 或者只在小窪處抓蝌蚪。

圖:友蚋溪古橋

我趁無人理會時,獨自向上溯溪一段。溪谷上游處,有殘橋墩遺跡,應是昔日運煤橋遺址。

我爬上溪岸, 爭取時間,開車繞回友蚋一坑口附近,停車於路旁。

附近,有一年代久遠的樸拙舊橋。上次漫步友蚋時, 曾走過這舊橋,在橋上,俯瞰潺潺溪水。這次來,有驚喜的發現。溪畔新建了自導式解說牌,使駐足欣賞 舊橋的旅人,藉此進而認識這個小村。古橋解說文如下:

友蚋-細說古橋解說

暗灰色的古橋,出現的年代大抵都已近日領中期,在三0年代初時橫跨友蚋溪,意氣風發之形容, 儼然是這新地區的象徵。曾幾何時,逐漸落沒,時過境遷,它竟是佇立成一種繁華歲月的滄桑, 更是無緣進入現代化最具體的悲涼姿勢。凡有古橋,最先浮升的橋影,不免都是它那交錯在繁花、 綠葉和白水間的橋身了,彷若初戀之情人。

這如抒情散文般的解說文,淡而有味,婉曲的滄桑,讀者可有各自不同的領略感觸, 可以是礦業滄桑的感懷,可以是繁華無常的感喟,也可以是感情多變的傷逝。附近古樸的舊屋、 悠悠的溪流,與古橋相映出一種會扣人心弦的旅懷。友蚋只是個小地方,一條小溪,一座舊橋, 或許不值得老遠專程而來,但若是無所求的行旅目的,僅單純地在小村漫步暝想,則她自有其樸拙的魅力。

解說牌的出現,無論是政府建設或村里民自為之,這小小的牌子,便讓這小村散發出一股人文歷史氣氛。 何村何里沒有歷史?如能珍視歷史,用心去經營、去傳承,則歷史風華不再只是存在於過去和記憶中, 也能存在於我們生活周遭環境裡,活在當下。

圖:一坑口附近的隧道

曾有讀者告訴我,一坑口附近仍可找到昔日礦坑口。這次,自然不能錯過。

果然在一坑口雜貨店旁的小巷子, 看到一個坑口。趨前近看,發現是一座小隧道。

隧道似為礦坑口,但隧道已整修,內壁有彩繪圖畫,隧道不深, 出口別有洞天。穿出隧道,竟是一小溪谷處,溪岸林蔭茂密,有新整修的森林步道,不知道這隧道是否就是礦坑口, 依附近地形判斷,這隧道有可能是為運煤而開鑿的隧道,而眼前的步道,或許正是運煤台車的舊軌道也說不定。 這只是我個人的猜想。

這裡的小溪谷,竟可看到壺穴地形。頗讓人驚訝。這裡也有解說文。

友蚋-壺穴地形

壺穴地形的成因非常複雜,必須有河水浸泡南港沙岩層,使碳酸鈣溶解石變得較軟,又因南港沙岩層本身為生物 擾動強烈的沉積地層,岩性不均,在鬆弛軟的地方容易大空隙,在急流和硬岩長期交互作用下,才形成這片壺穴地形, 且因地形、地質和不定向水流等不同條件長期作用,所以呈現了單壺穴,複壺穴和聯合壺穴等三種不同風貌。

於是,我沿著溪畔步道向上走一段。這溪谷小徑,有林蔭遮蔽,多了一分涼意,頗為幽靜。獨行一段,抵一處平台, 又看到一解說牌,解說友蚋的地形:

友蚋-地形解說

友蚋溪又稱鹿寮溪,為基隆河中流支流之一,位於基隆市七堵區境內。源頭至友蚋溪中游屬於友二里。 友蚋溪下游至基隆河交會處屬於友一里。友蚋溪流域形狀狹長,主流源自基隆市、台北縣交界處附近的 友蚋山(亦稱鳥塗山),海拔高度624公尺向東南方流去,至土港仔一帶注入基隆河。友蚋溪北以五指山系中的七分寮 山稜線與台北縣萬里鄉為界,東側以康子崙山(海拔315公尺)陵線與瑪稜坑溪流域為鄰,西側沿著新山 (海拔高度499公尺)稜線與台北縣汐止市相隔,而基隆市與台北縣之間的縣界即是沿此稜線劃設。 友蚋溪是基隆市境內最西側的一條河流。

圖:(左起)姪女瑋安,女兒Peggy潑水玩樂

往上走,森林步道不知通向可處,向前望,未見盡頭。

心嚮往之,但時間不允許,眾人出遊,豈可任性, 只好折返。

或許更上方處有塵封的舊礦坑口,或許再往上走,可看到關於友蚋煤礦的解說牌。一坑口, 地名源自煤礦舊事,怎麼可能沒有關於煤礦往事的解說等隻字半語呢?

回到溪邊,大嫂、老婆、孩子仍忙於戲水撈魚。溪邊戲水不知時,她們對我的偷溜似毫不以為意。 我加入撈捕行列,追捕大魚,一無所獲。倒是大嫂專心經營小池,收穫頗豐,撈獲不少小魚苗,女兒、 姪女也捉到幾隻溪蝦。漁獲倒在其次,重點在戲水,盡興之餘,孩子也心甘情願地將魚兒放回溪裡,說bye-bye。 這一代的孩子,已有生態保育的觀念。

回程,先繞去姜子寮福興宮免費洗車,孩子覺得新鮮有趣, 取水管噴水,搶著洗車。然後,繞至汐止觀光夜市。今天又是孩子們得意的一天, 因為夜市又有彈珠可玩。

旅遊日期:2003.07.20 【延伸閱讀】
.第1327篇 -2018.05.10 友蚋—消逝的礦業風華
.第0819篇 -2011.01.09 友蚋生態園區
.第0284篇 -2005.08.08 友蚋生態園區
.第0088篇 -2003.03.15 再訪友蚋小村
.第0087篇 -2003.03.08 友蚋小村
友蚋煤礦人推輕便軌道(野澤英治)


[行旅照片]

友新橋附近的友蚋溪谷,岸邊有棧木步道。
友蚋溪谷。
友蚋溪谷裡的殘橋遺跡。
大人小孩溪裡戲水。
女兒Jessica努力撈魚。
一坑口附近的日據時代舊橋。
日據舊橋樸拙的橋面。
一坑口附近的隧道。
整修過的隧道內有新穎的壁畫。
友蚋壺穴地形(位於穿過隧道後的溪畔)。
壺穴地形附近新建的森林步道。
(左起)姪女Vivia,小女兒Peggy潑水玩樂(1)
(左起)姪女Vivia,小女兒Peggy潑水玩樂(2)

[行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