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1116)

嘉義紀行(三):噴水圓環.北門驛.檜意森活村.蘭潭水庫.嘉義雞肉飯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嘉義中央噴水圓環

來到嘉義的第三天,依舊早起,利用清晨私人的時間,走訪嘉義市區的幾處景點。

第一站來到了嘉義市區著名的地標-中央噴水圓環。昨晚逛文化路夜市時,就已路過噴水圓環, 這裡是夜市的北端入口,有六條馬路在這裡交會,車水馬龍,繞著圓環,來來去去。

因為正逢嘉義市舉辦國際管樂節,噴水圓環被搭成舞台,看不到七彩噴水池的原樣。 圓環的中央新立著一座1931年嘉農(KANO)投手吳明捷的雕像,取代了昔日原有的政治人物塑像。

年輕一代的觀光客,對噴水圓環的情感,應是來自電影《KANO》,噴水圓環是電影裡當時嘉義街的重要場景。 噴水圓環創建於日治時代大正16年(1927)。民國59年(1970),嘉義市長許世賢拓建中山路時,改建成為七彩噴水圓環。

許世賢,是台灣第一位女性醫學博士,也是第一位女性縣市首長,因政績卓越,而有「嘉義媽祖婆」美名, 她本人及她的兩個女兒張博雅、張文英曾經先後出任嘉義市長,而後續接任的市長也是女性, 創下連續32年嘉義市長都為女性的記錄。

噴水圓環曾是被人津津樂道的「民主聖地」。在一黨獨大的威權時代,嘉義市長由黨外的許世賢及其女兒相繼執政, 成為難見的民主現象。噴水圓環更是每次嘉義市選舉時最重要的造勢場合。選前最後一夜, 各個陣營的人馬聚集於噴水圓環,互相較勁聲勢。人民用選票選出首長,如今已成為台灣民主的常態, 噴水圓環這民主聖地的光環漸漸褪色,記憶大概只留在像我這樣的老一輩人的心裡吧。

現在的噴水圓環,多了棒球味,少了政治味,歷史的記憶重新翻轉過。而未來的老年人,遊覽噴水圓環時, 也將會訴說著不同的歷史記憶與故事。

嘉農(KANO)投手吳明捷的英姿雕像。 文化路夜市(白天街道冷清)。

圖:阿里山森林鐵路的北門驛(市定古蹟)

離開噴水圓環,我沿著文化路往北走,前往今晨最主要探訪的目的地-阿里山森林鐵路北門驛。

穿過林森西路後,右轉巷道,左側一片綠地,是「森林之歌」園區;續行不遠,右側有阿里山森林鐵路車庫園區, 園內展示著我童年時代所熟悉的蒸汽火車頭。

走到這裡,心裡就明白,我將會帶著遺憾的心情離開嘉義市。因為這個清晨,我將走訪的, 不只是一座車站,而是一整個區塊的群聚景點。北門驛,只是其中之一,而我的時間很有限。 我終於來到了北門驛,這座火車站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實際起點。

明治32年(1899),日本人發現阿里山的檜木資源,為了運輸林材,營林所克服萬難, 建造了一條海拔從平原至高山,氣候從熱帶至寒帶的阿里山森林鐵路。

阿里山森林鐵路通車於大正元年(1912),同年,北門驛開始營運。 阿里山是日治時代台灣三大林場之中,最早營運的林場,北門驛附近因此形成一處規模頗大的林業聚落, 包括營林所、貯木池、製材場及負責火車車輛維修調度的修理工廠。 北門驛附近曾是全台灣最大的木材交易市場。我剛才一路走來所見的景點,都與此有關。

民國62年(1973),北門驛改由新站取代,舊站作為貨運與維修車站用途。民國87年(1998)被登錄為市定古蹟。 北門驛的建材使用阿里山的紅檜,為傳統日式車站建築,古樸典雅,至今保持完好。 車站內的售票口,貼有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舊時刻表及各站站名,從北門驛起,經過竹崎、樟腦寮、獨立山、 梨園寮、交力坪、水社寮、奮起湖、多林、十字路、二萬坪,抵達阿里山。看到資料,心生無限感慨。 從小就聽說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如今年紀已過半百,卻一直無緣一見。

森林之歌。 阿里山森林鐵路車庫園區。

圖:檜意森活村日式宿舍(電影《KANO》近藤教練宿舍拍攝場景)。

從北門驛前的巷道走出去,我來到林森東路與忠孝東路的路口轉角處的檜意森活村。

雖然事前在車站拿到的導覽手冊,形容這裡是「全國第一森林文創,全台最大的日式建築」,來到現場時, 仍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我不曾見過如此密集又保存完整的日式宿舍群。

阿里山森林資源的開發,造就嘉義林業的繁榮,北門車站附近這裡是當時台灣總督府殖產局營林所所屬的職員宿舍區, 而建材多以阿里山檜木為主,因此當時名為「檜町」。

這片舊宿舍區,總計保存了28棟日式建築,被登錄為嘉義市歷史建築。林務局經過4年規劃、耗資4億, 在此設立森林文創園區,取名為「檜意森活村」。園區地達3.4公頃,包括文創、書店、餐飲、藝品、農業精品等市集, 今年(2014)年初正式開幕。

我抵達檜意森活村時,已經上午七點半,球隊已經起床準備吃早餐了。時間太匆匆,只能擇其一二參觀而已。 我走訪的一棟日式建築,是電影《KANO》近藤教練宿舍的拍攝場景,如今規劃成為「KANO故事館」。 清晨尚未開放參觀,我也只能在屋外看望而已。

接著就邊走邊跑的趕回飯店,與老婆會面,一起享用早餐。人回到飯店,而我的心遺落在檜意森活村。

圖:蘭潭水庫。

今天內湖社區少棒隊的比賽時間在下午。於是教練團安排了上午遊覽蘭潭水庫及嘉義大學昆蟲館,讓小朋友放鬆一下心情。

蘭潭,位於嘉義市東北郊的山仔頂附近,舊稱「紅毛埤」,相傳最初是荷蘭人所開闢的埤塘, 也因此現在被稱為「蘭潭」。

紅毛埤原只是一座埤塘,日治時代,總督府工程師八田與一在紅毛埤修築水壩,成為水庫,作為自來水廠的儲水池, 至今仍是嘉義地區自來水主要供應來源。

蘭潭周圍有岡巒環列,湖光山色,風景秀麗,如今規劃為蘭潭風景特定區, 建有環湖及登山步道。潭中也設有噴泉,湖岸夜燈綺麗,日夜各有不同的風情。蘭潭風景區, 範圍頗大,我們只走蘭湖東岸的一段環湖步道。蘭潭風光明媚,嘉義冬陽和煦, 我對蘭潭留下美好的印象。

接著我們造訪嘉義大學昆蟲館。嘉義大學就在蘭潭的東南側, 昆蟲館內有台灣保育類昆蟲模型、旋轉彩蝶柱、台灣昆蟲標本、水生活體昆蟲、 蝴蝶溫室花園、世界昆蟲標本、台灣保育類暨世界珍奇活體昆蟲、昆蟲資源產業等八種展示區。 小朋友購票進館參觀,家長們則在館外休息聊天。

圖:內湖社區在諸羅山盃的第二場比賽,力戰台南市公園國小少棒隊。

中午回到嘉義市區,來到嘉義著名的「噴水雞肉飯」用餐。

嘉義的街頭,四處都可以看見雞肉飯的招牌。雞肉飯是嘉義最知名的地方傳統美食, 而其中以噴水雞肉飯最為知名。

嘉義噴水雞肉飯創立於民國38年(1949),由第一代的經營者林添壽所發想出來的產品。

他當時偶發奇想的將切絲的雞肉放在白飯上,再淋上魯肉汁,成為雞肉飯。當時台灣正值喪亂之後, 百業蕭條,民生困苦,通常只有過年過節時才吃得到雞肉,因此雞肉飯一推出,造成相當大的轟動, 各家小店紛紛仿效,雞肉飯從此成了嘉義地方美食的代表。

用完餐之後,來到和興國小棒球場。下午2:30,內湖社區與台南市公園國小進行比賽,爭奪晉級決賽的資格。 內湖社區小將以1:5落敗。台南公園國小是實力堅強的傳統校隊,內湖社區能夠奮戰六局,可說是雖敗猶榮, 總計在這次諸羅山盃的比賽成績一勝一負。小朋友已經圓夢,可以無憾的離開嘉義。

而我呢?則將帶著懷念的心情離開嘉義。何時再回到嘉義?何時會上阿里山? 我想應該不會等太久。最遲在明年此時,當諸羅山盃開幕時,我會再次回到國境之南的嘉義市, 試著把嘉義的故事再繼續說下去。

旅遊日期:2014.12.21(寫於2014.12.30)  


【延伸閱讀】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1114篇-嘉義紀行(一):諸羅山盃國際軟式少年棒球邀請賽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1115篇-嘉義紀行(二):嘉義火車站.嘉義公園.嘉義神社


[旅行照片]

森林之歌。(路過)
阿里山森林鐵路車庫園區。(路過)
阿里山森林鐵路老火車頭。
動力室木雕作品展示館。(路過)
阿里山森林鐵路車北門修理工廠。(路過)
阿里山森林鐵路車,北門驛就在前面不遠處。
北門驛附近的日式宿舍(31森林書店)。
北門驛(北門車站),創建於日治時代大正元年(1912)。
北門驛,阿里山檜木建造的日式車站。
北門驛。車站內的一景。
北門驛。月台。
檜意森活村,全台最大的日式建築群,今年元月才開幕。
檜意森活村保存28棟日治時代營林所職員宿舍,規劃為森林文創園區。
檜意森活村,原為日治時代的檜町,因阿里山開採森林而形成的林業聚落。
日式宿舍之一(電影《KANO》近藤教練宿舍拍攝場景)。
檜意森活村日式宿舍之一。
檜意森活村日式宿舍之一。
蘭潭水庫。
環潭步道觀景平台之一。
環潭環湖步道。
內湖社區少棒隊小朋友遊覽環潭水庫。精神抖擻跑步中。
參觀嘉大昆蟲館。
中餐-嘉義噴水雞肉飯。
嘉義傳統美食-雞肉飯。
下午2:30,來到和興國小棒球場,出戰台南市公園國小少棒隊。
一場精彩的比賽。
終場內湖社區少棒隊以1:5輸球。奮戰六局,雖敗猶榮。
這美好的一仗已打過。已經圓夢,沒有遺憾。
再會吧!嘉義。諸羅山盃,明年見!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