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1046)

[新北市平溪].竿蓁坑古道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竿蓁坑古道長亨橋

這是我第三次造訪竿蓁坑古道。

回想當年,尋尋覓覓,還煩勞當地熱心警察的協助,才順利找到古道的古橋遺跡。

四年之後,古道渙然一新,入口立有指標,舊路亦已經過整修,而成為一條容易親近的古道尋幽路線。

竿蓁坑古道,起自張福宮,訖於長亨橋,兩地之間原已荒蕪滅跡的路段, 經過清除雜草整理之後,古道舊路重現,風華令人驚艷不已。

喜歡尋幽訪古的山友,一定會喜歡這條古道,長約0.5公里的古道, 有一座清朝光緒元年(1875)的古老土地公廟、兩座古樸的石砌古橋、石田部長紀念碑遺址 等歷史人文遺跡;途中還有一棵巨大的雀榕老樹,古道沿途泥徑古樸,落葉滿地, 既有滄桑氛圍,又優雅景致,更難得的是,路寬平緩,路況良好,有綠蔭,有溪流, 也是一條怡人的郊外踏青路線。

長亨橋是古道最著名的遺跡。當年來訪時,只能站在橋頭及橋上拍攝,而無法下切至竿蓁坑溪溪谷取景。 如今橋旁闢建了一條小徑可以下切至溪谷,可以來到溪谷,近距離仰拍古橋古樸典雅的橋墩及橋身。 長亨橋跨越竿蓁坑溪,兩座石砌的橋墩插入河床,上方的橋面分為三段,每段由七根長石條組成, 總計二十一根長石條;橋身兩側有整排的石欄,如今僅剩部份殘柱,橋墩及橋面石條則仍然保存完整。 長亨橋已被新北市文化局登錄為文化景觀。

圖:長亨橋,21塊長條石鋪成三段石頭橋。橋頭山壁旁立有一塊建橋石碑。

對於竿蓁坑古道,我有一段特殊的經驗與記憶。

當年初次探訪,是源自讀到《聯合報》的一篇報導《平溪東勢格-日據老橋拚觀光》,吸引了我的目光。

新聞報導長亨橋是日治時代的古橋,特別的是建橋石碑被後人加刻「中華民國四十二年」(1953) 及國民黨黨徽等文字及圖案。

我實際走訪之後,發現石碑碑文已漸模糊,而確實刻有上述的圖文,但正確紀元刻字應為「民國四十年」。 返家之後,放大詳看所拍攝的石碑照片,發現石碑並沒有被竄改或塗抹的跡象, 或許長亨橋真的是民國四十年(1951)建造的,而非日治時代的古橋。

為了解開古橋身世之謎,於是有了第二次的竿蓁坑古道之行,擦拭石碑表面的苔蘚,詳細查看模糊的碑文。 從捐款者的名字及其身分,確認了石碑內容確實是民國四十年所立,並非後人偽造,所以長亨橋並非日治時代的古橋。

石碑碑文記載捐款金額排名第一的是鄉公所,捐款二千元;第二名是黃木燧,捐款五百元。 黃木燧是何人?當時搜尋路資料,僅僅查到簡略的資料:「黃木燧,平溪人,曾於民國四十二至五十年(1953∼1961), 擔任過台北縣議會第2、3、4屆議員。」

沒想到竿蓁坑古道旅記發表之後,過了兩年,黃木燧先生的外孫女看到了我的旅記, 在我的網站留言,提供了黃木燧先生的生平資料註1。 黃先生當年的善行,歷經六十年的歲月,早已被遺忘在山林裡, 僅僅在這塊古碑上留下小小且已漸模糊的姓名刻字。沒想到因為這次探訪的機緣, 加上網路的普及,訊息的流通,使這段往事又被憶起。黃木燧先生的後人覺得感動, 而我的心情亦復如是。

圖:石田部長紀念碑遺址,不遠處為竿蓁坑17號民宅。

這次重訪竿蓁坑古道,探訪長亨橋之後,回程抵達竿蓁坑17號民宅前,幸運遇到屋主葉老先生。 於是再向他確認長亨橋的歷史。

葉老先生今年已八十幾歲了,他說長亨橋是光復後(1945)才建造的, 早期只是木造的橋樑,他小時候曾經走過。

我再向他請教,新聞資料提及的石田部長紀念碑遺址座落於何處?石田部長是何人?事蹟如何? 葉老先生說,石田部長是日治時代竿蓁坑這個地區的警察主管,被原住民殺害, 所以在這裡立了一座紀念碑。

葉老先生指著前方馬路約50公尺遠的地方,他說:「紀念碑遺址就在那裡。」 我從竿蓁坑古道張福宮走往長亨橋途中,在雀榕老樹之前的左側有石階路, 爬上石階路,接北43線馬路處,就是石碑的遺址處。

葉老先生見過這座石碑。他說石碑的地基高約一米,碑高約七、八尺(約二公尺), 頗有規模。台灣光復後(1945),鄉公所的人認為這座紀念日本警察的石碑相當不妥, 後來開闢馬路時,就將石碑破壞剷除,可能已埋於地下了。

經過三次的探訪,這次終於得知石田部長紀念碑遺址。四年前,旅記發表後, 山友Gary兄曾告知,《平溪鄉誌》有記載:「石田部長紀念碑:日本警視廳巡查部長石田竹三郎, 光緒25年(西元1899年)因民亂戰死。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日本警視廳巡查渡邊源作於芊蓁坑設立。」

當時我搜尋網路,找不到任何關於石田竹三郎的資料。這次重訪竿蓁坑古道, 再次蒐尋網路,終於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的「臺灣總督府府(官)報資料庫」, 找到明治四十四年(1911)4月21日發佈的「討伐臺灣土匪及生蕃殉職死亡合祀於靖國神社之警察官吏名單」 公文,看到了石田竹三郎的名字。

四年之間,我看到了時代的進步。竿蓁坑古道得到整修,長亨古橋獲得重視。 而政府文化學術部門持續將歷史文獻數位化及網路化,以往學者必須經年累月, 皓首窮經於圖書館,翻書找尋,虛耗光陰,或苦尋不著而徒勞無功,或掛一漏萬而研究失真。 歷史塵封於殘牘,文獻堙滅於書蠹。而如今網路時代,利用鍵盤,輸入關鍵字, 即可在茫茫資料之海,輕鬆網羅出所需的歷史資訊。我們的時代,有如此際遇, 而被遺忘的家鄉歷史,被塵封的歷史往事,豈只是竿蓁坑古道的長亨橋、石田部長紀念碑遺址而已。

旅遊日期:2013.12.08 (寫於2014.01.05)  


【路程時間記錄】
張福宮→3分鐘→張福宮附近古橋→15分鐘→長亨橋(來回約35∼40分鐘)

【延伸閱讀】
第0738篇 -2009.11.04 竿蓁坑古道
第0742篇 -2009.12.01 竿蓁坑古道-古橋解謎

註1:黃木燧先生的生平如下:

黃木燧先生,台南人,民國前三年出生(明治42年,1909年), 與黃李雪女女士(桃園楊梅人)同為總督府醫學校(今台大醫學院)同學, 兩人結婚後,來到平溪,開設「明仁醫院」。

當時黃木燧的其他同學,如好友徐千田醫師(台北醫學院創辦人)等, 都是留在平地台北執業。黃木燧夫婦育有四女一男,都是在平溪出生的。

當時台陽煤礦菁桐礦場的礦工人數眾多,礦工生病或發生職災,就醫不易,於是聘請黃木燧醫師移往菁桐開業, 醫院舊址就位於菁桐國小門口前的鐵道旁,仍命名為「明仁醫院」。 後來黃木燧因中風生病而離開菁桐,醫院才改名為「礦工醫院」。

黃木燧夫婦在平溪行醫,經常出診到各偏遠地區。黃醫師負責看內科,而醫師夫人主要負責接生和外科傷科。 兩人經常須跋山涉水到病患與產婦家中出診,即使夜間,也須出診為人看病或接生。 於是黃木燧醫師很早就開始捐錢鋪橋造路,這樣出診時也才會有更便利的交通道路。

民國40年(1951)左右,當時的平溪鄉長是黃木燧的親家,鼓勵黃木燧出來競選台北縣縣議員, 後來黃木燧擔任12年的縣議員,期間經常捐款造橋鋪路,為鄉里所敬重。 現在平溪和菁桐居住超過五十年以上的老居民,都認識黃木燧先生及其夫人黃李雪女女士, 他們大多數都是黃李雪女女士親手接生出來的孩子。
(以上文字是根據黃木燧先生外孫女姚怡安小姐提供的資料編寫而成。)

石田巡查部長之碑 【補註】石田巡查部長之碑

1936年出版的警察期刊有記載石田竹三郎事蹟。

石田竹三郎為宮城縣人,任職於石底警察官吏派出所苧寮坑出張所(寮為草字頭+寮),苧寮坑出張所位於東勢格南方約三十町(今竿蓁林一帶)。 石田竹三郎擔任巡查部長,負責地方治安,受到地方民眾的信賴。

明治32年(1899)9月18日,有「匪徒」三十幾人攻擊苧寮坑出張所, 石田竹三郎力戰而死。後來地方設置石田巡查部長紀念碑,每年地方人士也會在東勢格派出所庭前舉行石田部長慰靈祭。 石田竹三郎後來入祀建功神社。

感謝讀者flashsoul提供此一資料。
...Tony補註於2014.08.29


[旅行照片]

竿蓁坑古道入口-張福宮,位於北43線里程約5K處。
張福宮光緒元年(1875)古碑。
竿蓁坑古道入口,位於張福宮旁,已有豎立指標及告示牌。
一小段石階路下行,即接橫向的古道。
先取右行,前往參觀附近一座古橋。
約二、三分鐘,抵達古橋遺跡處。過橋後,通往東勢格的古道已堙滅。
原路折返,改往左行,往長亨橋,長約0.5公里。古道已清除雜草。
竿蓁坑古道路面寬闊,路況良好。
遇左岔路,有石階通往上方的馬路(北43線),後來才知道石階
上方處就是石田部長紀念碑遺址。石階可能是當年紀念碑的遺跡。
古道右側雀榕老樹,樹幹粗巨,須二、三人才能合抱。
過雀榕後不久,遇橫向水泥石階岔路,取左行,上爬通往竿蓁坑17號民宅。
途中又遇岔路,取右行,往長亨橋。
長亨橋,建於民國四十年(1951)。
橋頭山壁處立有一塊修橋捐款古碑。字跡較四年前更為模糊不清。
長亨橋,跨越竿蓁坑溪,用21塊長條石塊鋪成。
長亨橋石砌橋墩。
過長亨橋後,上方山坡闢有茶園。
循原路折返。
回到岔路口,續爬石階路,抵達竿蓁坑17號民宅。
在這裡遇到葉老先生,向其請教竿蓁坑古道往事。
前面電線桿旁的馬路處,即是石田部長紀念碑遺址。
從遺址處的石階路下行,接回竿蓁坑古道。
續循來時路,返回張福宮。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芊蓁坑古道
◎如何前往百二崁古道?
國道5號石碇交流道下,接106線公路往平溪,行駛至里程64K的白鶯橋旁轉入北43線(紫東產業道路),續行約2.6公里, 至東勢格派出所前岔路,右轉紫東產業道(北43線),前行至里程5K處,右側路旁張福宮前停車(前方左岔路口有紫雲宮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