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姜子寮古道
姜子寮古道是昔日汐平古道的一段,古道由翻越姜子寮山南侧的山棱鞍部,通往平溪老街。
这条古道的历史更早于著名的菁桐古道。后者是菁桐坑开采煤矿之后,
交通需求大增,而形成的一条汐止平溪之间的往来要道。
汐平公路开辟之后,这些古道都逐渐荒废,姜子寮古道隐没于山林,只存在于老中辈的记忆里。
直到几年前,山友们的探勘找路,终于使这条古道重见天日。
姜子寮古道的入口位于汐止姜子寮福兴宫附近的姜子寮溪拦砂坝旁。从福兴宫出发,
走水泥桥,过姜子寮溪,左转经过月雅泉农庄,沿着溪岸走往上游方向,抵达拦砂坝之前,
右侧出现一条山径,旁侧的树枝绑有登山条,即是姜子寮古道的入口。
古道入口,看似荒凉,杂草掩径,显得冷清。进入之后,路径变为清晰,路况转佳。
山径呈小S形迂回陡上之后,逐渐趋缓,经过竹林拓垦地,路旁有篱围,续行不久即抵达天峰谷渡假山庄。
园区内有一栋百年古厝源兴居,正是古道的历史见证。源兴居建于清潮光绪年间,
是当地李姓望族所建,至今石头厝主体仍保存完整。
|
|
姜子寮古道登山口,位于姜子溪拦砂坝旁。
|
源兴居百年古厝,位于天峰谷园区。
|
图:姜子寮古道小石板桥,跨越小溪涧。
循着园区柏油道路上行,园区范围颇大,沿途有小木屋及休闲设施。
抵达蒙古包住宿区时,看见姜子寮古道的指标。从蒙古包旁侧一条笔直的石阶路上行,
抵达上方,左转草坡小径,绕过蒙古包后山坡的草地,即进入五指山古道的第二段。
沿途陆续出现古朴的石阶路,石块长年被青苔黏附,染成一块块的绿阶。
一段陡爬之后,山路坡度渐缓,来到一处拓垦地,右侧石砌的驳坎,整理坡地为垦地,
都已经荒废。踏石板铺成的简易小桥,越过小溪涧,续往上爬,沿途又出现一段段古道旧阶,
踏踩之间,感受到浓郁的古道氛围。
约20分钟,抵达一处岔路,循右侧山径走出去,约5分钟即可接汐平公路7.5K处,可以步行约1.5公里的公路,
绕回天峰谷渡假山庄。体验姜子寮古道的小环状路线,可以安排由此走出去,半走古道,半走公路,
一旧一新,体会功能相同的今昔道路,两种不同的风貌。
仍取左行,进入第三段古道。先是一小段下坡路,经过一片荒废的野姜花田,古道于平缓。
这段古道地势平坦,沿途随处可见拓垦的遗迹,蔓生的野姜花、丛生的竹林、渐残的驳坎,孤零的姑婆芋,
呈现寂寥孤寂的古道景况。
林间上方偶尔传来的车辆声音。汐平公路就在上方处,让人觉得古道虽然幽隐,却不致于过于荒僻。
路况还算良好,一路都有登山条为伴。这段古道仅有途中遇溪涧小崩塌,须下切至一层楼深的溪谷,
爬上来之后,又恢复平缓好走的路况。
图:石砌小土地公庙(福顺宫)。
又前行约20分钟,古道出森林,接横向的土石产业道路,取右行,可通往汐平公路约里程8.2K处。
取左行,续行古道。走一小段土石路后,遇右岔路,是古道正路。
先取直行,去参观附近一座古老的石砌土地公庙。
约步行80公尺,在土石路下坡转弯处,即可看见左侧路旁有一间小土地公庙,庙名为“福顺宫”。
探访古道时,最喜欢遇见这种古老的小土地公庙,仿佛与这块土地的先民们隔着不同的时光,
在同一地点相遇。福顺宫的庙联写着“白发知公老,黄金赐福人。”尤其令人觉得亲切。
我在台北近郊的山林古道,曾数次遇见过写着同样对联的小土地公庙。
在山林里,遇见这样的土地公庙,真的有拾获黄金的喜悦感。而土地公所赐的黄金,
并非银楼店所卖的那种黄金,这种“黄金”,正如苏东坡所形容的,“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种黄金,人人都可以自由享用,
不必争,不必藏,只要肯走进山林,就是福人,都能得到这种黄金,都可以从中得到健康与喜乐。
图:山腰产业道路通往姜子寮山步道
告别福顺宫,返回到刚才的岔路口,续行古道。沿着宽阔的土石路而行,两旁有芒花迎人。
不一会儿,过小溪涧,前方立有一块告示牌,表明此为私有土地,请勿擅入或倾倒垃圾。
有趣的是,立牌的地主是“中华民国对外贸易发展协会”。
虽然有此公告,但法律亦有规定,山区既成道路,行人拥有过路权,
可以无害通过。于是放心直行,道路沿途并无拓垦的农地。
不久即遇右岔路。右岔路是姜子寮古道正路,由此而上,进入古道的末段,山路陡上爬升至汐止、平溪交界处,
越岭接汐平古道,通往平溪老街。在汐止、平溪交界处,有山径可以循着棱线爬往姜子寮山。
我今天的行程目标是姜子寮古道及姜子寮山,不过却不愿走上述的这条棱线路线,因为这条登姜子寮山的棱线大多为芒草路,
路况不佳,以前有不少山友从这条山径仰攻姜子寮山,都哀怨连连,甚至有人写下“悲惨、悲惨、悲惨”的惨痛字句。
我一向畏惧单独闯荡芒草路,当然不想走这条路线登姜子寮山。
图:姜子寮山步道
于是在这个岔路口,割舍姜子寮古道,取直行的废弃山腰产业道路。
这条山路可以连接姜子寮山正式的登山步道。改走这条路线,
路线距离差不多远,但路况就好太多了。
这条山腰产业道路的前段,缓缓爬坡,路况良好,来到后段,杂草渐多,但路迹还算清楚,
一路跟着登山条走。大约半小时,山路与姜子寮山步道会合。
此处约位于姜子寮山步道过中途不远处。由此而上,续走1100阶枕木土阶,
大约22分钟,登顶姜子寮山。姜子寮山,海拔729公尺,是基隆第一高峰,山顶拥有360度视野。冬日来访,山头芒花正绽放,
形成一片芒海景观。
上一次登姜子寮山,竟已是九年前的往事了。
时间过得真快,而岁月如此易逝。台湾多山,永远也爬不完,除非心情像早觉会的民众,
每日朝九晚五,只单恋一座山;否则登过一座山之后,下次再次登临时,往往已是数年之后。
旧地重游,如何能不有岁月之感呢?多情应笑我,感触满怀。(~待续)
|
|
姜子寮山三角点及观景台。
|
姜子寮山芒草景观。
|
旅游日期:2013.11.17 (写于2013.11.25)
include('../leftbar_share.php');
?>
include('../sitetag.php');
?>
include('../adsense1.php');
?>
【路程时间记录】
【路程时间记录】
姜子寮福兴宫→5分钟→登山口→8分钟→天峰谷→9分钟→蒙古包→3分钟→进入森林→7分钟→
溪涧小石板桥→12分钟→岔路(往汐平公路7.5K处)→20分钟→产业道路(往汐平公路8.2K处)→
3分钟→福顺宫→15分钟→岔路(取左行)→32分钟→接姜子寮山步道→22分钟→姜子寮山。总计约2.5小时(含休息)
[旅行照片]
姜子寮福兴宫。续行庙前的道路,往月雅泉农庄。
经过月雅泉农庄,沿着溪岸来到拦砂坝前,即可看见姜子寮古道入口。
姜子寮古道,连续小S形迂回陡上后,左侧出现竹林及围篱。
抵天峰谷渡假山庄。
循园区道路上行。
转入蒙古包住宿区旁有一条石阶步道。
石阶步道,通往姜子寮古道。
石阶步道终点,取左行,接山径,绕过蒙古包后方山坡草地。
古道第二段。进入森林后,出现古朴的旧石阶。
小溪涧旁有驳坎拓垦地。
古道隐于森林里,路迹清楚可循。
过(往汐平公路7.5K)岔路口,进入第三段古道。穿过野姜花区。
古道平缓,沿途有拓垦的遗迹。
接土石产业道路(右往汐平公路8.2K),取左行。
遇岔路,先直行探访福顺宫土地公庙,再折回岔路口,续行古道。
古道宽阔,曾是农路,现已废弃。
中华民国对外贸易发展协会竖立的告示牌,请勿擅入或入内倾倒垃圾。
土石路渐渐缩减,但路况仍然良好。
遇岔路,取直行,脱离古道,走山腰路往姜子寮山步道。
山腰路末段杂草较多。
接上姜子寮山步道。
接近山顶时,路旁的芒草景观。
登顶姜子寮山。
从姜子寮古道越岭处循棱线登姜子寮山的山径出口。(庆幸没走这条山径)
include('../adsense2.php');
?>
[旅行地图]
[交通地图](可用箭头上下左右移动及放大缩小)
在较大的地图上查看姜子寮古道
◎如何前往姜子寮古道?
北二高新台五路交流道下,接新台五路往汐止方向,至保长坑,右转汐平公路(北31线),前行约1.8公里,
左转入姜子寮路,续行约1.7公里至福兴宫。
【大众运输】从汐止火车站搭乘F905线巴士至姜子寮站。(巴士班次极少,最好先查公车班次时刻表。)
include('../footbar_map.php');
?>
include('../statbar.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