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1012)

[南投鹿谷].聖蹟亭.私入番境撤禁告示碑.德遍山陬碑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鹿谷聖蹟亭(左側路旁)

從竹山到溪頭,151線公路沿途有不少景點,因為這次主要行程是溪頭自然教育園區, 時間有限,途中只順道一遊鹿谷村的聖蹟亭及附近的兩塊歷史古碑。

鹿谷聖蹟亭位於151線里程7K處,就在公路旁的民宅前。位置雖然明顯,不過聖蹟亭的建築很小, 場地狹窄,公路上未立有看板或指示牌,若沒有事先查詢資料,車子急駛經過,恐怕也未必會發現這處古蹟。

聖蹟亭,即是所謂的「惜字亭」或「敬字亭」,傳統崇尚儒學,對於文字敬重,寫有文字的紙張, 不得隨便拋棄,而是收集送至聖蹟亭焚燒,是先民對文字及知識的敬重態度。

鹿谷聖蹟亭,又稱「新寮聖蹟亭」。新寮,是當地地名。聖蹟亭建造於清同治10年(1871), 民國76年(1987)時,內政部公告指定為國家第一級古蹟「八通關古道-鹿谷聖蹟亭」。

雖然古蹟登錄名稱有「八通關古道」,然而這座聖蹟亭與八通關古道並無直接關係, 八通關古道闢建於同治13年(1874),其實比鹿谷聖蹟亭還晚了3年,只是當時古道通過新寮,有地緣關係, 而聖蹟亭附近有兩塊與八通關古道有關的古碑,因此同列為八通關古道歷史遺跡。

圖:鹿谷聖蹟亭(國定古蹟)

鹿谷聖蹟亭的建造,反映出清朝同治年間,鹿谷當地已文風斐然。

咸豐5年(1855),鹿谷人林鳳池考中舉人,獲得福建巡撫頒贈「文魁」匾額, 會試之後,咸豐8年(1858)授為內閣中書,而成為地方名儒。

後來地方仕紳設立「彬彬社」,取「文質彬彬」之寓意,設學舍三間,成為當地士子講學之所。 於是當地儒生在新寮的村口建造聖蹟亭,由童生黃時中監工,於同治10年建造完成。

鹿谷聖蹟亭高6尺,寬3.6尺,以砂岩砌造,四方形三層結構。雖然貴為國家第一級古蹟,但命運多桀,隨著時代的變遷, 馬路拓寬,聖蹟亭竟侷促於公路旁的民宅前,幾乎無立足之地。

民國79年(1990),聖蹟亭遭到過往的車子撞毀而折裂,只剩亭基,殘塊被暫時放置於鹿谷鄉圖書館內保存。 直到民國90年(2001)才於原址修復重建完成。由於佇立於公路旁,聖蹟亭仍有被撞毀之虞, 實應在公路兩旁豎立警告標誌,提醒行經此地的車輛放慢速度。

新寮福德廟距離聖蹟亭還不到100公尺,從附近路口靈鳳廟牌樓進入,前行不遠即可看見左側路旁的新寮福德廟。 這是一座石砌的老土地公廟,廟旁豎立了兩塊清光緒初年的古蹟:「私入番境撤禁告示碑」及「德遍山陬碑」。 兩塊古碑都與八通關古道的歷史有關。

八通關古道闢建於清同治13年(1874),西起自林杞埔(今南投竹山),東迄璞石閣(今花蓮玉里),全長152公里, 是台灣第一條中部橫貫公路。八通關古道的闢建,起因於牡丹社事件日本侵台的刺激, 來台處理善後的欽差大臣沈葆楨在事平之後, 奏請「開山撫番」獲准,於是派兵開闢北中南路通往台灣後山。吳光亮總兵率兵開闢中路, 即為八通關古道。

圖:新寮福德廟

開闢後山道路的同時,沈葆楨又奏請朝廷,變更以往禁止漢人越界進入番地拓墾的消極政策, 修改已不合時宜的法令,以鼓勵沿海各省人民移民台灣及以召募墾戶進入山地拓墾。

同治13年12月5日(農曆)沈葆楨上奏《臺地後山請開舊禁摺》,內容寫道:

「邇者南北各路雖漸開通,而深谷荒埔人蹤罕到,有可耕之地,而無入耕之民。草木叢雜,瘴霧下垂,凶番得以潛伏狙殺。縱闢蹊徑,終為畏途;久而不用,茅將塞之。日來招集墾戶,應者寥寥。」

「今欲開山,不先招墾,則路雖通而仍塞;欲招墾,不先開禁,則民裹足而不前。」、「際此開山伊始,招墾方興,臣等揆度時勢,合無仰懇天恩,將一切舊禁盡與開豁,以廣招徠,俾無瞻顧。」

沈葆楨上奏之後,清廷廢除所有漢人入山及相關的管制禁令。新寮福德廟旁的這塊「私入番境撤禁告示碑」, 即是見證了這段「開山撫番」的歷史。 當時由於新寮位處中路入山孔道,於是官府在此豎立碑文,告諭百姓,政府已撤除相關的禁令註1

圖:德遍山陬碑

入山禁令撤除後,私墾的百姓無須賄賂官府,而官兵亦無法再藉故勒索; 新寮地處入山要道,成為附近山區竹木、黃藤、樟腦等物產的轉運地,因而趨於繁榮。

光緒2年(1876),新寮當地仕紳豎立一塊「德遍山陬碑」註2, 以表達對吳光亮總兵開闢中路帶動地方繁榮的感恩之意。

八通關古道開闢時,官府曾沿途勒石立碑,以紀念開路之功。現存於南投境內的還有「萬年亨衢」、「開闢鴻荒」、「化及蠻貊」等古碑, 其餘還有「山通大海」、「過化存神」等石碑則已經佚失。

八通關古道橫貫中央山脈,闢建之後,僅約維持十幾年,就因遭遇台灣原住民的反抗,道路中斷,難以為繼。 而竹山、鹿谷一帶的山林地則因漢人的入墾,或伐樟,或伐竹,或種茶,或農墾,地方產業欣欣向榮。

牡丹社事件之後的20年,日本捲土重來,取得台灣。明治28年(1895),台灣總督府頒佈《官有林野及樟腦取締規則》, 其中規定:「如無證明所有權之地券或其他確據之山林原野,概為官有。」而清代許多私墾的山林土地,墾民並沒有土地權狀或納稅記錄, 可證明土地為其所有。於是許多私墾林地被政府認定為無主土地而被收歸官有。

當時台灣總督府將竹山、鹿谷一帶收歸官有的「無主山林」,委託日本三菱造紙株式會社經營, 並禁止百姓進入這些林地私墾或伐木,造成二萬多名竹農及地主的生計受到影響,引起百姓的恐慌與不滿, 最後爆發了「林杞埔事件」(又稱「竹林事件」)。 起事的領導人劉乾居住於林杞埔支廳沙連堡羌仔寮庄,即是今日新寮所在的鹿谷村。

當時台灣總督府也將此地大片的山林地撥交給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做為大學的演習林(實驗林場); 後來東京帝大再將演習林移交給台北帝國大學,而成為今日台灣大學實驗林場的前身。如今南投縣鹿谷鄉有超過50%的土地,歸屬於台灣大學所有, 台大實驗林場,規模獨步全台,其歷史可以遠溯自1895年。

旅遊日期:2013.07.27 (寫於2013.08.12)  


註1:私入番境撤禁告示碑內容如下:
欽命提督銜福建臺澎掛印總鎮振勇巴圖魯張
欽命布政使司銜福建分巡臺澎兵備道兼提督學政夏
出示曉諭事:照得臺地現在開闢後山,舊例應行弛禁;經
欽差大臣 沈奏奉
上諭:福建臺灣全島自隸版圖以來,因後山各番習俗宜異,曾禁內地民人渡臺及私入番境,以杜滋生事端。 現經規制,自宜因時變通。所有從前不准民人渡臺各例禁,著悉與開除。其販買鐵、竹兩項, 並著一律弛禁,以廣招徠。該部知道。欽此。轉行到道。除移行欽遵外,合行出示曉諭。為此, 示仰閤屬紳商、士庶、軍民人等知悉:從前不准內地民人渡臺及私入番境各例禁,現已一律開除, 不復禁止。臺地所產大小竹竿以及打造農器等項生熟鐵斤,均聽民間販運。其內山所產籐條,並由本司道通行開禁, 將籐行裁革。如所轄文武、汛口員弁、兵役及通事、匠首人等仍有藉端扣留勒索情事,官則撤參, 兵役、通事、匠首即立提究辦,決不姑寬。其各凜遵,毋違!特示。
光緒元年拾壹月初八日給,告示。

註2:德遍山陬碑內容如下:
記名提督軍門前任閩粵南澳總鎮、新授福寧鎮誠勇巴圖魯吳,貴籍廣東。
官章光亮,號霽軒公。
視民艱辛,稟撤禁例;軍餉等費,悉暨消除。
沐恩戴德,永頌不忘。以石為碑,依附告示。
時維光緒二年三月,沙連大坪頂等處紳士、民人、各匠等同叩立。

註:當時的新寮屬於沙連堡大坪頂,大坪頂七處聚落,新寮最為繁榮,所以立碑於此。巴圖魯(baturu),滿語, 蒙古語稱「巴特爾」(漢語舊譯為「拔都」),指「勇將」之意,為清朝的一種榮譽封號。 「德遍山陬碑」的誠勇巴圖魯吳,指的是吳光亮;「私入番境撤禁告示碑」的振勇巴圖魯張,指的是張其光。


[旅行照片]

鹿谷聖蹟亭,位於151線里程7K處的路旁。
鹿谷聖蹟亭,砂岩堆砌的四方形三層結構。
中層為爐口。鐫有「聖蹟亭」,對聯:「浩氣通霄漢,丹光耀斗躔。」
四面牆堵,雕有麒麟、瓶子、花草、鳥獸等吉祥圖案。
151線7K處。從紅色牌樓進入,即可抵達新寮福德廟。
靈鳳廟紅色牌樓,進入後約30公尺,即可看見路旁的新寮福德廟。
新寮福德廟。
石砌的古老土地公廟。
座落於廟旁的兩塊八通關古道古碑。
私入番境撤禁告示碑,見證了清代「開山撫番」的歷史。
德遍山陬碑。鹿谷先民感謝吳光亮總兵開闢中路的恩德。
鹿谷鄉的山林地。今為台灣大學實驗林溪頭自然教育園區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鹿谷聖蹟亭.私入番境撤禁告示碑.德遍山陬碑
◎如何前往鹿谷聖蹟亭?
國道3號竹山交流道下,接台3線,往竹山方向,左轉151甲線,再接151線,續行至里程7K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