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1011)

[南投鹿谷].溪头自然教育园区

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图:溪头自然教育园区

女儿大学暑期在台中实习,于是安排南下探亲。第一天全家游丽宝乐园, 买星光票,从下午玩到晚上。夜宿台中东海商圈。

第二天前往南投鹿谷的溪头自然教育园区。溪头属于台湾大学实验林,占地达2500公顷。

溪头,地名意指“溪水源头”,溪是指北势溪,是东埔蚋溪的支流,东埔蚋溪再汇入浊水溪,向西流入台湾海峡。

溪头在民国59年(1970)时就已成立森林游乐区,算是老牌的知名风景区。 我青春年少时就来过一次,时隔30几年,已没有什么印象。旧地重游, 从竹山到鹿谷,过眼溪山,都觉陌生。到了溪头,感觉像是第一次造访此地。

抵达溪头自然教育园区第一停车场,步行至售票口,拿到导览小册,先研究地图, 园区步道错综复杂,景点又这么多,该如何游园呢?细数一下,园内步道就有十几条, 再加上数条林道交织其间,步道及林道的总长度合计约二、三十公里。无论怎么游玩, 不可能一天或一次将风景都看透。

于是先选定几处必游的溪头景点-大学池、空中走廊、溪头神木,然后再选择可以串连这三处景点的几条步道, 如此一来就选定了三条步道-大学池步道、观景步道、神木步道,刚好构成一条约3小时的半日游环状健行路线。 下午再安排去游邻近有名的溪头妖怪村。

图:早田文藏、本多静六手植纪念木(左:台湾杉、右:峦大杉)

进入园区,沿着主要的园区道路,抵达森林生态教育展示中心的岔路口,路旁有早田文藏、本多静六、 金平亮山等日籍学者当年手植的台湾杉、峦大杉纪念木注1

读导览资料,才知这几位日籍学者对于研究台湾植物、台湾林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及影响,其事迹却不为人所熟悉。

原因何在? 我想一方面是由于学术研究的领域较为专门,社会大众未必会有兴趣认识; 而另一方面应也是长期以来政府对于日治时代日籍学者在台的学术成就冷淡以对所造成的结果。

溪头自然教育园区网站介绍溪头实验林在日治时代的历史,仅只简短写着: “日据时代被日本东京大学农学部选为附属演习林,并在暑假派遣学生来实习研究。”

纪念木前所立的导览资料,则较详细的叙述这段历史。 明治29年(1896),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任教的本多静六来台进行林学勘查, 攀登玉山东峰,当时取道东埔、观高、八通关,完成了台湾第一份植被带的研究报告。

当时本多静六发现溪头这一带具备了完整的森林带,适合提供大学研究演习林之用, 返国后向校方提出建议。于是东京帝大派员来台勘查,确认此地适合做为林业研究,因而向日本政府提出申请。 经过协调,于是台湾总督府同意将这块官营山林地,移交给东京帝国大学,做为演习林。 演习林,是指“实验林场”的意思。

昭和3年(1928),台北帝国大学成立后, 后来东京帝国大学将溪头演习林移交给台北帝国大学大。台湾光复后(1945),台北帝国大学更名为“台湾大学”, 溪头演习林也改隶属于台湾大学农学院。

图:翠虹桥(大学池步道起点)

从纪念木续行不远,来到大学池林道及步道的岔路口,两条路都可通往大学池。林道是柏油路面, 于是选择走大学池步道前往大学池。

大学池步道全长900公尺,起点的翠虹桥跨越北势溪上游,过桥之后,进入柳杉造林区。 面积约近4公顷的柳杉造林区,是民国54年(1965)栽种的。树龄已半百,形成柳杉森林。

途中颇多松鼠跳跃林间,上下树干,主动靠近游客,并不畏人。最近因疫情关系, 游客反而对松鼠保持戒惧之心,不敢太过亲近。

大学池步道全线都铺石阶路,稍嫌人工化,这是老牌风景区难免的现象。然而步道沿途起伏不大, 徜徉在海拔约1000公尺以上的杉木森林里,气温及空气,都很舒适怡人。

步道的终点,与大学池林道会合,抵达大学池。大学池,海拔1150公尺,高于台北市第一高峰的七星山。 大学池原是日治时代的贮木池,伐林结束后,池塘荒废,后来台大实验林管理处加以整治,命名为“大学池”, 并在池中央以孟宗竹搭建拱桥,而成为溪头著名的地标。

大学池地处山谷,周遭杉林林立,群山环抱,环境幽雅,有步道可以环湖一周, 湖畔有凉亭及餐饮服务,可以在此休憩,并欣赏湖景。

大学池步道柳杉林景观。
大学池。

图:天空步道

游完大学池,循着指标,往回走一小段大学池林道,约7、8分钟,抵达观景步道入口。

观景步道长约1100公尺,沿途亦以柳杉林为主,前面一小段石阶路,稍有爬坡, 中段转为枕木土阶泥土路,景观更为原始自然。途中有凉亭,可以眺览溪头满山翠绿的森林景致。

行走约半小时,抵达观景步道的终点,接神木林道,来到草坪区。这里原为早期运送木材索道终点的流笼脚, 做为木材集散场。民国89年(2000),桃芝台风造成土石流灾情,如今已整治成缓坡大草原,成为露天音乐会大型户外表演场地。

续行神木林道,路旁出现有高耸的柳杉林,这是日治时代昭和9年(1934)栽植的,树龄已久,在台湾其它地方很少能看见这么高长的柳杉树。 沿着林道上行约8、9分钟,望见前方柳杉林间有高架的天梯,这就是溪头著名的“天空走廊”(Sky Walk)了。

天空走廊长约280公尺,高架的天梯,穿行于柳杉林的林间高树,步道接近树梢,高约六、七层楼, 走在步道上,宛如漫步空中。从上面俯瞰而下,神木林道的游客,身影变得渺小,走来觉得奇妙有趣。

走在天空走廊上,忽然听到有身旁有游客叫了我的名字。定睛一看,原来是友人Nancy, 她带着女儿与朋友来游溪头。人生何处不相逢?Nancy的先生Louis是我相识超过20年的老朋友, 我与Nancy已十几年没碰面了,没想到竟在溪头柳杉树的天空不期而遇。老婆与Nancy也熟识, 两人热络并行聊天,叙旧一番,互留电话,然后才道别。

图:溪头神木

离开天空走廊,我们继续沿着神木林道往上走,约10分钟,抵达溪头神木。

这是一棵树龄约2800年的红桧巨木,胸径达5.5公尺,树高46.2公尺,巨木年老,树干已因腐朽而呈中空状态, 为避免遭游客触摸破坏,已做围篱保护,禁止游客接近。

溪头神木附近有一条神木步道,我们这条步道返回园区入口。神木步道长1420公尺, 沿途以柳杉及红桧造林为主,杉木林立,又高又直,是极佳的森林浴路线。

林间有清脆的鸟声此起彼落,不时可见薮鸟在林间低矮的树枝跳跃,这是溪头最常见的鸟类, 俗称“溪头老鼠”。游客经过时,薮鸟也不怕人,就附近路舞跃轻跳,仿佛在等候游客赏给食物。 不需望远镜头,也能轻易补捉到它们的身影。

步道尾段两旁有优美的孟宗竹,位于路孟宗竹林里的竹庐,落成于民国65年(1976),立体竹字的建筑造型, 以竹子状的长圆柱为外观,景致幽美,也是溪头著名的地标之一。

神木步道的终点,接回大学池林道,过溪头桥,返抵大学池步道的起点。 我们从第二停车场的售票亭离开园区,前往附近的溪头妖怪村。 第二停车场售票是昔日溪头森林游乐区的旧大门,出口的停车场旁即是员林客运的总站。

沿着马路步行约二分钟,即抵达近年来溪头一处新兴的景点-松林町妖怪村。 妖怪村营造出充满日本传统风味的山村聚落,日式的木造茅屋,高挂的灯笼, 日式风味的图腾,如日本鸟居、雷鼓等,贩售独特的妖怪村名产、美食及纪念商品,开幕才两年, 已迅速成为溪头最热门的景点。

我来到妖怪村,没被妖怪吓到,反而是被游客太多吓到,只能感慨:“假日出游,品质堪忧。” 台湾的热门景点,假日时常人满为患,此不足为怪,我只好匆匆一游,就逃之夭夭了。

竹庐。
溪头妖怪村。

旅游日期:2013.07.26 - 07.27 (写于2013.08.07)  


【路程时间记录】
第一停车场→30分钟→翠虹桥→30分钟→大学池→8分钟→观景步道入口→30分钟→草坪区(露天音乐会场)→9分钟→天空走廊→10分钟→溪头神木 →40分钟(经神木步道)→第二停车场售票口→2分钟→妖怪村→10分钟→第一停车场。

注1:早田文藏(1874-1934)曾为约1600种台湾新发现的植物分类群命名, 先后发表《台湾植物图谱》10卷,被尊称为“台湾植物界的奠基之父”。本多静六(1866-1952)是日本造林学的奠基人, 对于大学教学试验林场的建立、国立公园的创建、热带林业发展具有贡献,亦曾经参与明治神宫、北海道大沼公园等著名的庭园设计等, 被誉为“公园之父”。金平亮山(1882-1948)以台湾树木的解剖研究获得东京帝大的林学博士, 曾任台湾总督府中央研究所林业部首任部长,是日本近代热带林学的专家,对台湾近代林业学术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旅行照片]

游丽宝乐园(07.26)(原月眉育乐世界)。
溪头自然教育园区第一停车场(07.27)。
园区道路。走往大学池步道入口。
翠虹桥。大学池步道起点。
大学池步道柳杉林。
大学池步道终点,接大学池林道,抵达大学池。
溪头园区辽阔,因此林道行驶小型电动车,协助载运老弱游客。
大学池。
大学池林道,循着指标,往回走,前往观景步道。
观景步道,长1100公尺,前一小段为石阶路。
观景步道。
观景步道后段,平缓的木阶土路,走于杉林间。
草坪区。昔日的流笼脚,土石流后,整治为露天音乐会场。
从神木林道望见柳杉高处的天空走廊。
天空走廊,长约280公尺。
天空走廊。走在柳杉树梢附近,很新鲜有趣的体验。
从七层楼高的天空走廊俯瞰神木林道上的游客。
溪头神木(红桧)。
神木步道,沿途以柳杉及红桧林为主。
溪头最常见的鸟-薮鸟,俗称“溪头老鼠”。
神木步道柳杉林。
孟宗竹林(神木步道)
神木步道终点,绕回大学池林道。走往第二停车场。
溪头自然教育园区第二停车场售票口(昔日溪头森林游乐区的大门)。
溪头松林町妖怪村。位于第二停车场附近。
溪头松林町妖怪村。
溪头松林町妖怪村。
溪头松林町妖怪村。

[旅行地图]

[交通地图](可用箭头上下左右移动及放大缩小)

在较大的地图上查看溪头自然教育园区(台大实验林)
◎如何前往溪头自然教育园区?
国道3号竹山交流道下,接台3线,往竹山方向,左转151甲线,再接151线,往鹿谷,续行约17公里,至溪头自然教育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