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985)

[宜蘭大同].寒溪神社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寒溪吊橋

宜蘭大同鄉的寒溪部落,族人來自泰雅族南澳群,日治時代明治45年(1912)由南澳山區遷徙至此, 包含寒溪社、四方林社、小南社、大元社、古魯社等五個部落。如今分別居住於寒溪、新光、華興、自強等四個社區。

寒溪,舊稱「寒死人溪」,是番社坑溪的支流,由於溪水特別冰涼,而被稱為「寒死人溪」, 日治時代《五萬分之一蕃地地形》(1907∼1917)即標示此地為「寒死人溪」,並註明是塔貝賴社(To-Be-Ra)的移住地。 寒死人溪後來改稱「寒溪」,而遷入此處的塔貝賴社,就被稱為「寒溪社」。

寒溪部落位於宜33線里程9.5K處,最著名的景點是寒溪吊橋,長達324公尺,是宜蘭縣第一長的鋼索吊橋, 如彩虹般的跨越河床寬闊的番社坑溪,連結對岸的華興社區。 華興社區的住民來自泰雅族南澳群的魯奇雅伕社(Regea),明治45年(1912)遷移至此地, 改名為「大元社」,是寒溪五社唯一定居於番社坑溪左岸的部落。

寒溪吊橋來回的距離長達0.6公里,加上橋上停留看風景,來回步行時間一、二十分鐘,已算是一條健行散步的吊橋步道了。 橋下寬闊的河床,枯水時期,不見流水,河床可以行駛車輛,兩岸的運輸往來,不必繞遠路。

圖:寒溪國小

寒溪吊橋的橋頭附近,就是寒溪部落的核心區域,派出所、小學、社區活動中心、教堂、 住家、民宿、餐廳、雜貨店都集中於這一帶。

寒溪國小,是一所百年小學,創建於日治時代大正3年(1914), 前身為「寒溪蕃童教育所」。校舍前有一棵老樟樹,枝葉茂盛, 而日治時期的校舍已無留遺跡。

穿過校園操場,來到校園一角的遊戲場,看見一條石階健康步道,通往小學的後山腰的寒溪神社, 這是我探訪寒溪部落的主要目的地。

拾階而上,才約二、三分鐘,就看見右側草叢佇立著片片板岩堆砌的駁坎, 是寒溪神社的山坡護牆。步道的左側的路旁有一長方形的石槽, 是昔日神社入口的手水缽,以供參拜者洗手與漱口之用。信眾在此潔淨,然後進入神社,以表敬意。

從步道轉入右側的小徑,進入神社遺址。寒溪神社的格局大致維持完整,依山坡築成上中下三層平台, 中軸線的寬闊石階通道為神社參道,信眾由下拾階而上,來到拜殿,然後向最上層的神社本殿膜拜。 參道路旁及廣場有略為破損或殘破不全的御神燈(石燈籠),而雜草蔓生,環境髒亂,顯得荒涼。 從現場看來,神社曾經整理,並鋪設一些新的步道,有栽種杜鵑花及櫻花,曾經幽雅, 或許後來遊客不多,又缺乏維護,變得像廢墟般,就更難吸引遊客的造訪了。

圖:寒溪神社(寒溪祠)

寒溪神社最具歷史特色的遺跡,是神社的拜殿遺址旁的廣場立有一塊「銃獵之廢」石碑及「誓詞碑」。

日本人以武力促使台灣原住民部落歸順後,即強迫收繳部落的槍枝,以防範原住民再以武力抗爭, 同時也可防止部落之間的戰爭。

寒溪五社共立的「銃獵之廢」碑及誓詞碑,是在昭和8年(1933)。這一年,寒溪神社落成。 族人在神社立碑立誓將遵守規範,不會使用槍械,會遵守政府的政令。

寒溪神社,正式的名稱是「寒溪祠」,是屬於位階較低的地方性神社,祭祀日本天照大神和白北川宮能久親王。 寒溪祠是當時日本推動「皇民化運動」時期,「一庄一街一神社」政策下的產物, 台灣各地的街庄與原住民部落都紛紛建立這種地方小型神社,而台灣本土的宗教信仰則開始受到打壓。

這場隆重熱烈展開的建造神社的運動,短短十餘年之後,就隨著日本戰敗投降,而消聲匿跡。 台灣各地的日本神社,或被舊物利用,改造成忠烈祠;或者拆除改建,移作它用;或任其荒廢於原址,淪為廢墟。 寒溪神社也沒有能逃過這樣的命運。

圖:寒溪神社殘跡

日本神社消失於台灣,直接的原因當然是來自戰後遭到國民政府的清算破壞, 而更根本的原因,則是因為神社的宗教信仰,並不曾真正的在台灣獲得人心。

戰後的台灣,又經歷時代的動盪,歷史變得詭吊, 一些台灣人在心情上反而懷念起日本人的統治時代。

然而即使情緒如此, 我所認識的這些老一輩的台灣人,沒有任何一個人會祀奉日本的天照大帝, 心中信仰的仍然是台灣傳統的神祇,如媽祖、佛祖、觀音菩薩、天公、王爺、開漳聖王、三官大帝、三山國王、土地公、地基主,或者是信仰其他的宗教。

堅定的宗教信仰,能承受苦痛,以抵抗來自政治的迫害,雖然會因被打壓而沉寂一時, 但總能默默流傳,以等待復興之日。 今日的台灣社會,人民已享有宗教信仰的完全自由,即使有民眾興建日本神社,願意祀奉天照大帝, 也不會受到政府或別人的干預。然而沒有人會這麼做,事實明顯可見。

日本神社是外來的宗教,並不是其不得人心的原因。 天主教及基督教的信仰,也是外來的,而且最晚進入台灣的山地部落, 如今則成為台灣原住民最虔誠的宗教信仰。

失敗的豈只是日本神社而已?天后媽祖、關聖帝君、開漳聖王、三山國王、清水祖師爺等神功顯赫的漢人神祇,直到今天, 都還難以立足於台灣的原住民部落。其歷史原因,與日本神社的情形有前後相似之處。

旅遊日期:2013.03.26 (寫於2013.04.01)  


[旅行照片]

寒溪部落,位於宜33線公路里程約9.5K處。附近有寒溪吊橋、寒溪神社等景點。
寒溪吊橋。橋柱有泰雅圖騰圖案。
寒溪吊橋,長324公尺,宜蘭第一長的鋼索吊橋。寒溪必遊景點。
寒溪吊橋的對岸,有柏油路通往附近的華興社區(大元社)。
寒溪吊橋,橋下為番社坑溪。枯水期時,溪床可以通往汽車。
寒溪國小前的巷口,此巷通往神社步道入口。亦可從校園操場進入。
寒溪國小校門。
寒溪國小校舍前的老樟樹,枝葉茂盛,盎然生長。
寒溪國小操場。
寒溪國小操場旁的兒童遊戲場,後方就是通往神社的步道入口。
寒溪國小旁的步道,通往寒溪神社。
步道左側路旁的手水缽。石面刻有「清洗」字跡。
板岩堆砌的神社駁坎護坡,是寒溪神社的建築特色。
步道續通往寒溪上部落(新光新村),右側有小徑進入寒溪神社。
神社依山坡地形建築,有中下三層平台,中央寬闊的石階路為神社參道。
通往拜殿的神社參道,缺乏維護,步道髒亂,雜草叢生。
立於拜殿入口參道兩的御神燈(石燈籠)。
立於本殿參道兩側的御神燈(石燈籠)。
「銃獵之廢」石碑(「之」原字為日文)。另外一面刻有「寒溪方面五社」,
石碑背面刻有「昭和八年十一月」(1933)。
誓詞碑。
寒溪神社本殿,已剩殘跡。背後的駁坎護牆仍然保存完整。
從寒溪神社本殿俯望拜殿、參道及山腳下的寒溪部落。
寒溪天主堂,位於寒溪社區活動中心對面。
寒溪天主堂。
寒溪國小老照片。廊柱木匾刻有學校名稱:「臺北州蘇澳郡寒溪蕃童教育所」。
圖像題名:寒溪蕃童教育所
圖像出處:《臺北州管內要覽》,臺北州,大正10年(1921)。

寒溪神社老照片。本殿及拜殿。
圖像題名:臺北州蘇澳郡寒溪祠
圖像出處:《蕃人教育概況-昭和九年度》,臺灣總督府警務局,昭和10年(1935)。

寒溪部落老照片。拍攝位置在寒溪神社,從神社俯瞰下方的寒溪國小及寒溪部落。
圖像題名:寒溪
圖像出處:《臺灣鐵道旅行案內》,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昭和9年(1934)。
以上老照片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大學特藏資源展示系統(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資料網址: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search.jsp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寒溪神社
◎如何前往寒溪神社?
國道5號羅東交流道下,直行,再右轉傳藝路(北宜高羅東聯絡道),往羅東市區,再左轉光榮路(羅東外環道), 再右轉台7丙線(中山路),直行,過廣興派出所後,左轉宜33線(梅花路),前行至宜33線里程9.5K寒溪國小。 從寒溪國小前的巷子左轉進入,或者穿越寒溪國小的校園,都可以抵達寒溪神社的步道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