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919)

[歷史回想] .角板山樟腦收納所.角板山輕便鐵道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角板山樟腦收納所(歷史建築)

七年前來角板山旅遊時,在角板山行館園區內看到一棟老舊的日式房屋, 門窗已破損,屋舍腐朽的情況嚴重。

拍攝時心裡想著,或許又是在拍一棟老房子的遺照了。 下次來時,此地或許已夷為平地,或改建為新屋。

後來有讀者告知,這棟房子屬於角板山公園第三期工程的規劃範圍,確定不會被拆除,而會加以修復。

兩年之後(2007年),我重訪角板山時,發現這棟日式老房子已經過整修,並立有導覽說明,才知道它的歷史背景。 原來這棟房子是日治時代總督府專賣局台北支局角板山樟腦收納所, 是台灣目前僅存的日治時代專賣局樟腦廳舍,因此別具歷史紀念意義。

一間樟腦業務的事務所,又有什麼特別值得紀念的歷史意義呢?

因為台灣曾經是全世界最大的樟腦產地,全球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樟腦產自台灣,幾乎壟斷了全球市場。 這是由於樟樹的分佈,多集中於華南、台灣及日本,華南及日本的山地久經開發,樟樹林的面積已大幅減少, 只有台灣的山地仍保有大量的原始樟樹林,因此而成為樟腦的重要產地。 樟腦具有龐大的商業的利益,也引起了一連串的歷史哀愁與血淚。

圖:角板山的老樟樹

早在清朝道光年間,外商洋行就已來到台灣,私下採購樟腦。

咸豐八年(1858),中英、中法簽定《天津條約》, 台灣正式成為對外通商口岸。

隨著安平、淡水、打狗、雞籠陸續開埠,外商洋行紛紛來到台灣,從事樟腦貿易, 而英國洋行掌控樟腦生意,成為主要的樟腦出口商。

同治二年(1863),清廷為保護本國利益,下令樟腦收為官辦,由官府專賣,嚴禁止洋行私自購買樟腦。 而英商置之不理,仍私下秘密收購樟腦,因不時遭到官府查緝,雙方頻生衝突。

同治七年(1868年),德記洋行、怡記洋行又遭官方查緝,或經理人員遭官兵毆傷,或樟腦貨物遭查扣。 英商向其政府申訴,於是英國決定以武力對付。同年十年,英國駐香港艦隊派出兩艘軍艦來到台灣施壓。

十一月二十五日,英艦砲轟安平,並派出海軍陸戰隊登陸,佔領安平,清廷駐安平水師副將江國鎮自殺。 英軍威脅將擴大攻勢,清廷因此屈服。次年,清廷頒布《洋商採買樟腦章程》,廢止樟腦官辦, 並賠償英商的損失,准許外國商人自由採買樟腦。

這場戰役,史稱「樟腦糾紛」(Contest of Camphor)或「樟腦戰爭」(Camphor War), 是台灣因樟腦而發生的一場小型的對外戰爭。

為了樟腦生意,付出的代價不僅如此而已。隨著樟腦出口的急速增加,接近平地的低海拔樟樹林逐漸枯竭, 製腦業者不得不冒險深入山地採伐樟樹,侵入了台灣原住民族的生活領域,因而引起衝突。 取得樟腦的代價愈來愈高。在龐大的商業利益誘引下,製腦業者以武力做後盾,持續挺進山區,流血衝突就難以避免了。

大衛遜(James W. Davidson)所著的《台灣島之過去與現在》(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曾言:「 樟腦之代價即人血。」(Price of camphor is blood),當時台灣民間也有「一斤樟腦,一斤血」的俗諺, 說明了當時的樟腦生意,是人命的代價所換取來的商業利益。以這種方式取得的樟腦,可以稱為「血樟腦」了。

圖:角板山

光緒十二年(1886),台灣正式建省之後,台灣巡撫劉銘傳奏請官辦樟腦與硫磺,以增加台灣省的收入, 獲得朝廷同意。

次年,劉銘傳設立樟腦總局,並於各樟腦產地設撫墾分局,設立防勇,提供兵力保護民間業者入山製腦, 出產的樟腦由由官方收購,再轉售給特許的商行。

當時撫墾總局設立於大嵙崁(大溪),總理全台撫墾事務,角板山成為官府極欲開發的樟腦產地。 劉銘傳曾親自帶兵與反抗的泰雅族各部落作戰,以取得角板山的樟腦資源。

劉銘傳將樟腦收歸官辦,損及洋行的商業利益,洋行透過其政府向清廷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提出抗議。 迫於壓力,光緒十六年(1890),清廷宣佈,仍遵循同治八年的《洋商採買樟腦章程》規定, 廢除樟腦官辦,准許外商自行購買樟腦。

樟腦的生意規模有多大呢?據大衛遜《台灣島之過去與現在》一書的統計,台灣樟腦的輸出金額, 一八五六年約133萬英磅,然後逐年成長,一八九五年時達690萬英磅。四十年之間,成長五倍之多。

日本統治台灣之後,明治三十四年(1901),成立專賣局,將樟腦列為專賣,排除外商的勢力, 從此由日本政府壟斷了樟腦的商業利益。總督府同時發動了對泰雅族的戰役, 穩穩控制角板山,角板山成為北台灣粗樟產地產品集散中心。

角板山現存的這棟樟腦收納所,建造於昭和十四年(1939年),見證了這段樟腦歷史往事。

圖:角板山輕便鐵道台車

角板山賓館附近的隨滬宿舍, 如今整修成為展覽館,目前正舉辦「百年見真樟」的特覽, 介紹了從清代至今的採樟製腦的歷史演變。

展覽館前,則有設置了一輛輕便台車,讓遊客回味昔日角板山輕便鐵道的歷史。

明治四十三年(1910),桃崁輕便鐵道會社完成大嵙崁至角板山的輕便鐵道, 全長約22.7公里。角板山出產的粗樟,經由輕便鐵道運往大嵙崁的河港, 再轉運至台北的專賣局南門工場樟腦精製所進行再加工。

桃園大溪至角板山的輕便鐵道,已是歷史往事。我以前也不知道有這段歷史,後來從台灣老照片中, 才看見昔日角板山輕便鐵道的景象。當時的輕便鐵道的路線,即大致沿著今日的北橫公路(台7線)。

幾年前,桃園縣政府在北橫公路廢棄的舊百吉隧道內,重建了一小段輕便鐵道, 並設置了導覽資料及老照片,讓遊客遊覽這座舊隧道時,可以懷想這段鐵道歲月。

大嵙崁至角板山輕便鐵道通車後,除了運送山區的樟腦、茶葉、煤產等貨物外,也經營客運業務。 角板山擁有美麗的風景,輕便鐵道改善了對外交通,又建有豪華的貴賓館, 更促進了角板山的觀光發展。日本皇族曾數次來角板山渡假,其中最有名的是大正14年(1925), 秩父宮雍仁親王曾搭著輕便台車前來角板山旅遊註1

圖:宮之台(輕便鐵道休息站,位於今日百吉林蔭步道最高處)

當時大溪通往角板山的途中的八結隧道(百吉隧道)尚未打通, 台車必須繞經今日的百吉林蔭步道,翻越山嶺,抵達八結

台車行經百吉林蔭步道的山嶺最高處,稱為「崙頂」,又名「高台」,當時設有輕便車的休息站。 秩父宮親王曾在此地停留休息,所以後來被稱為「宮之台」。

昭和十九年(1944),八結隧道完工,輕便鐵道捨山路,改走隧道,可以直通八結,省卻迂迴彎繞的路段。

台灣光復後,公路運輸興起,取代了傳統的輕便鐵道。民國四十二年(1953)大溪至角板山的輕便鐵道拆除,走入了歷史。 而同時台灣製的樟腦亦逐漸被廉價的化學製成品所取代,產業逐漸衰微,至今僅存極少數的傳統製造樟腦業者而已。 世界第一的光環早已遠去。

今日的角板山賓館園區內,還可看見一些老樟樹。風景區管理所選擇其中六棵老樟樹,在樹幹各掛了一個字牌, 六棵樹合組成「富貴喜樂平安」六字。

今日台灣的樟樹已經與富貴無關,但也從此能夠平安的生長在山林裡,高樹綠蔭,帶給每一個路過的旅人喜樂。 園內的這些老樟樹見證了角板山百年來的歲月變化與哀愁。經過老樟樹身旁時,憶想起台灣百多年來樟腦產業的興衰與歷史血淚, 我想給這些老樟樹一個愛的擁抱。 

角板山賓館風景區內六棵老樟樹掛有「富貴喜樂平安」字牌。

旅遊日期:2012.07.24 (寫於2012.08.16) 


【延伸閱讀】
.第0522篇 -2007.12.14 枕頭山古戰場
.第0523篇 -2007.12.17 角板山.佐久間總督紀念碑.森丑之助的蕃界人生(上)
.第0524篇 -2007.12.17 角板山.佐久間總督紀念碑.森丑之助的蕃界人生(下)
.第1581篇 - 2020.08.03 旅行影片:新溪口吊橋(角板山)

註1: 秩父宮雍仁是大正天皇的次子,也是裕仁的弟弟。裕仁是太子,後來繼位為昭和天皇。 1923年,裕仁曾以太子身份來台灣巡視


[旅行照片]

角板山樟腦收納所(2005年,整修前)。
角板山樟腦收納所(2012年,整修後)。
角板山樟腦收納所。
角板山樟腦收納所。
角板山樟腦收納所。
角板山樟腦收納所。
角板山樟腦收納所前的廣場。
「百年見真樟」展覽館。
傳統製造樟腦的腦灶(展覽館內)。
角板山賓館園區內的老樟樹及國際藝術雕塑作品。
老樟樹樹幹的字牌,六棵樹六個字組成「富貴喜樂平安」。
展覽館前的輕便台車。
舊百吉隧道(八結隧道),約位於北橫公路(台7線)7.5K至8K處。
舊百吉隧道內,重建一段角板山輕便鐵道。
角板山輕便鐵道(舊百吉隧道前)。鐵道後方右側為今日的百吉林蔭步道。
新百吉隧道口,左側為百吉林蔭步道(台車舊路)。
角板山輕便鐵道及台車。
秩父宮雍仁親王搭乘輕便台車造訪角板山(1925年)。
角板山貴賓館,數次接待過日本皇族來此渡假。
光復後,改為救國團復興青年活動中心。後毀於火災,今已改建。
角板山的原住民(泰雅族)。
角板山的原住民(泰雅族)。
以上圖片引用來源:
1.國立臺灣大學特藏資源展示系統
2.Historical Taiwan Pictures(taipics.com)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角板山公園
◎如何前往角板山?
國道3號大溪交流道下,往大溪、復興方向,行駛台7線至復興,過角板山商圈牌樓, 右轉桃117線,直行至盡頭,即抵達角板山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