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914)

[基隆市].仙洞巖.佛手洞.大武崙海灘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基隆仙洞巖

歲月匆匆,上一次造訪基隆仙洞巖及佛手洞已經是四年前的事了。

當時訪仙洞巖未竟其功,而佛手洞也探洞未成,只到門口即迴轉。

並非我膽量不夠,而是非戰之罪。當時兒子小東未滿三歲,揹在背上, 他不肯待在仙洞巖太久,只好匆匆一逛就退出,未能深入最深洞。

而佛手洞則入口狹窄,又要鑽向地底,小東一看就怕,用腳踩我背當煞車。 我只好迴轉,我們只在仙洞巖旁的社區小公園遊樂場玩樂而已。

四年之後,仙洞巖、佛手洞的岩窟奇景依舊在,而小東已漸長大,雖然膽子不大, 但已可以跟著家人一起訪仙洞巖、探佛手洞了。

仙洞巖為一天然海蝕巨窟,內部寬敞,設有神龕,雕有石佛,最險處是窟內另有一條岩縫窄路, 可通往另外一座小岩窟,最窄處最驚險,須蹲身縮骨鑽過,通過時肩膀與兩側濕漉岩壁磨擦,而幽密窄縫, 令人心情膽顫。

我走在最前頭,來到此處,內心有點後悔,而想回頭已不能。小東、女兒Peggy及老婆跟在後頭, 後面還有別的遊客跟進,塞滿岩縫通道。倒退不成,只好提膽向前行,鑽過最狹處, 抵達盡頭小岩窟,一家人歡喜相逢,頗覺過程刺激兼樂趣,大人小孩都覺回味無窮。 而小東因為個子小,鑽岩穿洞縫,游刃有餘,走來反而最輕鬆。

盡頭的岩窟設有小神龕,一如大岩窟的情景,這偏壁岩窟的山壁也有遊客刻字塗鴉, 有一日治時代大正十三年(1924)的遊客刻字,可見仙洞巖成名已久。

圖:仙洞巖狹窄的岩窟通道

仙洞巖在清朝時就已是基隆八景之一,以「仙洞聽潮」著稱,洞窟岩壁有不少名人題字及遊客塗鴉。 騷人墨客亦有詩文描述仙洞景點。

例如清末文人徐莘田的〈基隆竹枝詞〉,寫道:

仙洞幽深別有天,崎嶇一徑入螺旋。
遊人多少留題詠,百尺蒼崖姓氏鐫。

這與今日洞窟所見情景相同,刻字滿壁。而著名的「仙洞聽潮」,如今已成往事。無論洞裡洞外, 如何豎耳傾聽,都已聽不到海水潮音。

清末文人林朝崧(1875∼1915)的〈基隆仙洞〉則寫道:

打槳來遊小洞天,洞深不見古時仙。
燃燈曲覓巖間路,拂袖涼沾石罅泉。
蝙蝠群飛爭此穴,鳳鸞重到定何年。
料知上界真人府,舊隱難忘碧海邊。

可見當時仙洞巖地處海邊,可以聽見浪潮聲,而就詩文所述,當時洞窟內的景觀頗為原始,也有蝙蝠棲息, 應當尚未成為寺廟用地。當時遊仙洞,還得搭小船。清末文人蔣師轍的《臺游日記》所記亦相同。 蔣師轍在光緒十八年(1892)從基隆離台,返回大陸。他停留基隆時的日記寫道:

「隔岸有仙人洞,田撰異題名在焉。擬拿舟往訪,而驚濤一葉,狀殊可危,心懾而止。」

日治時代,日本人填海造陸,擴建基隆港,以取代逐漸淤塞的淡水港。仙洞巖因此而漸漸遠離海岸,但交通則變為便利。 我猜想大概就是這一時期,仙人洞被改造成為廟宇,岩窟內設神龕供佛, 也有類似敦煌石窟以鑿岩雕成石佛,另外洞窟內還遺有日治時代西國三十三觀音靈場第九番、第十番石佛, 是較特別的歷史遺跡。

圖:佛手洞

相較於仙洞巖的過度開發與人為破壞,鄰旁的佛手洞則保有較原始的景觀。我較喜歡佛手洞。

兩個岩窟其實各具特色,而仙洞巖更壯觀,用途較廣,因此被改造成為廟宇。佛手洞入口狹窄, 又鑽往地底,不適合設廟寺,因此得以保全,維持舊觀。

佛手洞,昔稱「蝙蝠洞」,因洞內岩壁有天然形成有如佛手印的圖案, 而被命名為「佛手洞」, 如今已成為有特色的觀光景點。

雖然入口狹窄,但走入地下,空間頗大,而洞內有洞,宛如迷宮。 通道雖然彎曲迂迴,時有岔洞岐路,但沿途設有小燈箱標誌指引,不虞迷路。

岩窟通道或寬或窄,但最窄處並不像仙洞巖那般狹窄如一線帶來的壓迫感,所以走來較為自在。 跟著指標走,約三、四分鐘,就來到岩窟盡頭處的佛手處。佛手就在上方的岩壁, 由岩壁紋理色澤形成的手指形狀,維妙維肖,在燈光照射下,佛手金光閃耀, 令人稱奇,覺得不虛此行。老婆及孩子立於岩窟佛手之下,與佛手合影, 畫面有如佛手灌頂加持,這是到此一遊的遊客必拍的照片,否則就有虛此行了。

圖:大武崙海灘

離開佛手洞,我們下一站前往大武崙海灘。

最近天氣開始熱爆,大武崙是基隆市唯一的海水浴場, 又逢假日,自然也是車流擠爆。大武崙海灘附近找不到停車位。

於是先放老婆及孩子下車,找家餐廳休息,等太陽西斜,氣溫稍降時,再讓小東去沙灘玩耍。

我則獨自去停車,將車開到1.5公里外濱海步道起點的停車場。 旅人不怕熱,反而欣喜有此空檔機會,可以走海濱步道,散步前往大武崙海灘。 停車場已增設了公廁,而濱海步道沿途也新設觀景平台,這一帶的遊憩設施更為完善。

途中經過大武崙澳仔福德祠,這裡是海興路森林步道的登山口。土地公廟已改建, 登山口也增設了棧道階梯。登山口上方有一座石砌的古老小土地公廟, 八、九年前,我從情人湖走這條步道下山, 當時出口的位置不同,所以不曉得這附近有這座石砌的土地公廟。 往上爬,走一段海興路森林步道,回味從前,但只小探而已,否則老婆及孩子恐怕以為我停車失蹤了。

走了25鐘海濱步道,抵達大武崙海灘,老婆趕緊遞上冷飲,幫我降溫消暑。 外頭氣溫稍降後,就帶著小東前進大武崙沙灘玩樂去了,女兒Peggy也跟來。戲沙踏浪結束, 我們一起走回停車場。老婆、孩子一路散步,沿途欣賞海岸風光, 都稱讚濱海步道風景美好,晚風舒適,而我剛才可是走得滿頭大汗啊。

旅遊日期:2012.07.01 (寫於2012.07.13) 


[旅行照片]

仙洞巖。           仙洞巖內設有神龕及岩窟石佛。
日治時代西國三十三靈場觀音石佛。
狹窄的石縫通道。最窄處須蹲身通行。
石縫通道盡頭的小岩窟,設有神龕。
偏壁的深洞山壁,有大正十三年(1924)的遊客塗鴉。
石佛洞。
石佛洞地圖。有點像迷宮。
石佛洞入口。石階路通往地底下。
洞內頗寬敞,有點像走迷宮。
岩窟通道還算寬敞。
這就是著名的岩壁佛手,維妙維肖。
與佛手合影留念(佛手加持)。  歡喜離去。
外木山海濱步道停車場。遠處有新設的公廁。
步道途中有新設的觀景平台。
海濱步道(也是自行車道)。
大武崙澳仔福德宮,已經蓋新廟。
後面為海興路森林步道登山口,也新建了木棧道。
左圖:登山口的石砌小土地公廟。岩石寫有「千年古道」。
右圖:海興路森林步道。只走一小段即折返。
大武崙海灘。基隆市唯一的海水浴場。
小東前進大武崙海灘。
賦歸,走海濱步道返回停車場。
海岸美麗風光。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仙洞巖.佛手洞.大武崙海灘
◎如何前往仙洞巖.佛手洞?
北二高北上至國道終點,接港西聯外快速道路(台2己線),接中山四路高架橋,下高架橋後,續行約二百多公尺,即抵達仙洞巖。
◎如何前往大武崙海灘?
北二高北上往基隆,過和平隧道後,德安路交流道下,右轉德安路,再左轉復興路,接文化路,至德和國小陸橋,左轉文明路,再接湖海路一段,續行沿著海岸線,即可抵達大武崙海灘。
若由仙洞巖前往大武崙海灘,則行使中山四路,往港西聯外道路方向,不上高架橋,經光華路光華隧道,過隧道後,右轉中華路,接文化路,至德和國小,右轉文明路,如上述路線,即可抵達大武崙海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