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907)

[桃園大溪].慈湖步道.慈湖賓館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慈湖步道

慈湖步道位於慈湖遊客中心與慈湖賓館之間,雖然是一條簡短約十幾分鐘路程的步道, 但卻是兩蔣文化園區遊客最多的一條步道。

步道途經景色優美的慈湖,若沒有政治因素的顧忌,這其實是一條很適合闔家出遊的步道。

步道的起點,就在慈湖遊客中心。遊客中心提供桃園縣及兩蔣文化園區的旅遊資訊, 館內也展示蔣介石總統生前的事蹟圖片、文書等檔案資料,並販售兩蔣紀念商品。

從遊客中心旁的柏油路通道進入,左側有一座拱橋跨越河流,對岸是慈湖紀念雕塑公園。直行的通道, 前方有一橫式的牌坊,斗紅的大字寫著「歡迎蒞臨慈湖陵寢」,就是慈湖步道的入口了。

慈湖步道兩旁高樹夾道,林蔭怡然,走來十分舒適。前行不久,右側出現一條木棧道, 棧道入口有刻著「慈湖步道」的立石。轉入棧道,繞經林間,不久又與柏油路交會。 續行不遠即抵達慈湖。慈湖這裡也有一個車道出入口,專供公務車輛進出,門口立有一座黑色大理石牌坊, 寫著「總統 蔣公陵寢」。

慈湖遊客中心。 慈湖步道入口。

圖:慈湖(前慈湖)

慈湖的湖岸設有觀景平台及木欄,平台位於樹蔭下,設有木椅,坐此眺望湖景, 湖岸山巒蒼翠,點綴幾許油桐白雪,山水景色如畫。

慈湖位於管制區內,未經人工破壞,山色青翠,湖水碧綠,景色美,環境幽。 這裡沒有攤販設攤,也不會有人嬉鬧,又有便衣憲兵巡邏,環境安全,是一處適合情侶約會的景點。

沿著湖岸步行,從不同角度欣賞慈湖景色,湖光山色,依然明媚。約走幾分鐘,來到步道終點,就是慈湖賓館了。 慈湖舊稱「牛角湳陂」,慈湖賓館位於埤塘的尾處,舊稱「埤尾」。

這一帶的土地,原為板橋林本源家族所擁有。民國40年代(1950s),蔣介石總統有次行至百吉隧道口, 因隧道封閉,座車無法繼續前進,於是改乘轎子,繞經此地山區。蔣介石見此地風景頗似故鄉奉化縣溪口鎮, 因而歡喜,打算在此地興建一座行館。

林家得知消息,即無償提供19公頃土地作為興建行館用地。民國48年(1959),行館落成, 因位置鄰近百吉隧道洞口,而命名為「洞口賓館」。

圖:慈湖賓館(慈湖陵寢)

賓館格局為仿蔣介石總統故鄉四合院的磚造平房。

行館地點選在埤尾,依山面水,地置隱密, 後方山壁設有防空避難所,行館選址具有安全的考量。

民國51年(1962),蔣介石因思念母親王太夫人,而將洞口賓館改名為「慈湖賓館」, 牛角湳陂(埤)改稱「慈湖」。由於附近的後山還有一座過龍脈埤,於是這兩座埤塘分別被稱為「前慈湖」與「後慈湖」。

後慈湖的位置更隱密,過去建有戰備隧道及五棟官舍,以因應台海情勢變為,作為戰時的辦公室使用。後慈湖長期軍事管制,生態環境保持完整, 直到民國98年(2009)起,桃園縣政府整建後慈湖步道,開放入園參觀,採總量管制, 每日限制六百名遊客入園。

戒嚴時代,蔣介石總統的行館很少曝光,所以一般社會大眾並不知有慈湖賓館。民國64年(1975),蔣介石逝世後, 靈柩奉厝於慈湖賓館,並改名為「慈湖陵寢」,此後開放國人來此謁靈,慈湖賓館才為社會各界所熟知。

圖:蔣介石總統靈柩

進入慈湖賓館之後,步行沿著四合院的廊道,來到了正廳門口。蔣介石總統的靈柩就奉厝於正廳內。

當年政府並沒有舉行正式的國葬,而是聲稱暫時奉厝靈柩於此,等待光復大陸之後,再將蔣介石總統榮葬於首都南京。

從後來解密的史料來看,其實蔣介石在民國54年(1965)就已自覺反攻無望,而放棄反攻大陸的作戰計劃了。

正廳入口前,有一位便衣憲兵,手持牌子,提醒遊客,進入陵寢大廳,請勿喧嘩,應保持肅靜。 今天這個時段,剛好沒有旅行團來參觀,觀光客三三兩兩而已。我詢問便衣憲兵,廳內可否拍照,他點頭表示可以。

舉起相機拍照的這一刻,很真實的感受到,我正身處一個自由民主的時代。所謂的「慈湖陵寢」,如今純然只是個觀光景點而已。 我揹著背包,進入正廳,便衣憲兵不會也不必擔心我身上有無危險物品。只要沒有不合禮節的舉動,我可以自由的拍攝,而不受任何的干涉。

上一次這麼近距離接近蔣介石總統的靈柩已是三十七年前的往事了。當時我還是國中二年級學生,站在國父紀念館附近的仁愛路四段人行道上, 恭迎蔣總統的靈車從眼前通過。當天學校停課,學生都被動員參加蔣的出殯大典。從台北到桃園,靈車所經之處的道路兩旁, 都擠滿了自動或被動員來的人群。國際媒體大幅報導台灣盛大的國葬場面。

時間過得真快,三十幾年轉眼之間就過去了。

圖:慈湖賓館四合院內庭

常言道:「歲月無情。」時間滴答滴答的分秒流逝,積日成月,累月成年,改變了原本的世界。

我這一代及上一代的人,對蔣介石多多少少都懷著某種情感或情緒,都隨著時間而漸漸消逝。

記得小女兒讀小學時,有一天問我:「蔣中正是誰?」我不經思索,脫口就回答:「蔣中正就是蔣經國的父親。」

結果女兒又追問:「那蔣經國是誰?」 我不禁啞然失笑,驀然發覺世代之間的經驗差異是如此之大。 新生的一代,連蔣經國都不熟悉了,更何況是蔣中正(蔣介石)呢?還會有什麼情感或情緒可言呢?

存在於每一個生命記憶裡的個別情感或個別情緒,終究會隨著時間而慢慢消逝。而時間帶不走的,會慢慢沉澱而出的, 就是歷史人物的歷史評價了。

近年來,中國大陸史學界掀起一股蔣介石熱,漸漸肯定他領導對日抗戰的功績。 而在台灣,蔣介石雖已蓋棺三十七年了,還難論定,學者的評價依然兩極。

我個人則認為,蔣介石最壞的時代已經過去,他已走過谷底,歷史地位未來只會上揚,而不致於再向下探底。 對歷史人物的歷史評價總是隨著時代演變而不斷被重新評價。未來歷史演變如何呢?

倘若未來台灣走向中國,與之統合,則蔣介石的歷史地位穩若磐石;倘若台灣能維持現狀,自成一國,則蔣介石在1949年扼阻共產主義東來, 使台灣獨立於共產中國的統治之外,這一功績終將獲得台灣人的肯定。就此而言,無論未來歷史如何演變,蔣介石的歷史地位似已立於不敗之地了。

這只是旅人的一時見解而已。讀者不必為此有任何的情感或情緒,更不值得為此爭論,且留給歲月慢慢去沉澱與證驗,現在先好好欣賞慈湖的風景比較實在。

旅遊日期:2012.05.02 (寫於2012.05.21) 


【路程時間記錄】
慈湖遊客中心---12分鐘---慈湖賓館。

【延伸閱讀】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906篇 -2012.05.02 頭寮生態步道.頭寮賓館


[旅行照片]

慈湖步道入口旁,有拱橋通往慈湖紀念雕塑公園。
從拱橋眺望慈湖紀念雕塑公園。橋下溪流連接牛角湳埤(陂)。
遊客中心旁,通往慈湖賓館(慈湖陵寢)的步道。
木棧道入口,立有慈湖步道的標誌。
慈湖步道。
木棧道終點,接柏油路,右側竹林外圍即為台7線(北橫公路)。
慈湖的另一車道出入口,外接台7線。門口立有「總統 蔣公陵寢」牌樓。
慈湖,湖岸設有觀景平台。
慈湖,舊稱「牛角湳陂」。
山影映湖。
慈湖步道沿著湖岸而行,通往慈湖賓館。
慈湖畔,想念故鄉的心情。

慈湖賓館。
慈湖賓館,民國64年(1975)改稱「慈湖陵寢」。
慈湖賓館。蔣介石總統的靈柩奉厝於正廳廳堂。
正廳陵寢外的廊道。
民國54年(1965)9月9日,蔣介石巡視石門水庫,於渡輪留影(翻拍展覽資料)。
蔣的神情顯得憂鬱,若有所思。這一年,他籌畫多時的反攻大陸作戰計劃(國光計劃)
遭遇重大挫折。8月6日,國軍兩艘軍艦在東山島海域遭到中共魚雷快艇擊沉(史稱「八六海戰」)。
蔣介石終於體認到勢已不可為,因此放棄了反攻大陸的夢想。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慈湖步道
◎如何前往慈湖步道?
國道3號大溪交流道下,循指標往大溪市區慈湖路,在左轉復興路(台7線),直行至復興路至慈湖遊客中心停車場。
或搭乘桃園或中壢客運5090、5097、5104、5105、5106、5107、5109、5301公車至頭慈湖站。或搭乘交通部觀光局台灣好行巴士慈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