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891)

[新北市五股] .观音山林梢步道

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图:观音山林梢步道

最近看到新闻,北海岸及观音山国家风景区管理处新建造了一条林梢步道, 让游客可以漫步林梢,欣赏沿途眺览美景。耳闻不如目睹,于是便前来亲自走一走。

林梢步道的入口位于观音山游客中心下方的生态园区,步道大致与凌云路三段平行, 位于公路的下方处,前后分为两段,步道终点为凌云禅寺开山园。

生态园区,设有完善的停车场,交通便利,园区入口有一座圣公妈小庙。 园内有生态池及步道凉亭等设施,并设一座观景平台,提供游客登高望远及赏鸟。 观音山著名的赏鹰季要到四月份才开始,今天已可看见几只老鹰盘旋于牛港棱山与观音山之间的天空。

沿着生态园区的石板步道走至尽头,就看见新建的高架栈道穿进树林,通过林间,前方变得灿明, 不一会儿,步道穿出林间,已在树梢,右方下坡处的树林皆在脚下,无所遮蔽,视野就整个开展起来, 远眺林口台地,展望既广又远。

图:林梢步道途中的观景平台

沿途视野良好,而栈道既宽敞,又平缓,娃娃车或轮椅都可以轻松推着上路。途中有一座观景平台, 并设有凉亭座椅供游客休憩及眺览风景。

前行约八、九分钟,林梢步道与凌云路三段相会,续沿着马路旁的人行步道续行几十公尺,即接第二段栈道。 第二段栈道与马路有落差,设有垂直的之字形楼梯至下方的栈道注1

第二段栈道依然平缓好走,悠游漫行,约五、六分钟,栈道再度与凌云路三段相会,抵达终点凌云禅寺开山园。 这里的马路旁也有一间小圣公妈庙,令人好奇,却不知庙的由来。庙旁有一间福德宫。

开山园的楞严阁及开山院,都是凌云禅寺在日治时期的建筑,颇具特色,但未开放参观。每次来到这里, 都只能隔墙相望,用相机镜头远远取景而已。开山园,设有凌云亭及石桌石椅等休憩设施,园内立有一尊观音神像, 也有一间菩提达摩庙,凌云亭旁有一尊日治时代的花山院法皇石佛,是西国三十三所观音灵场的历史遗迹。

图:林梢步道

林梢步道全长大约七、八百公尺,来回约半个多小时即可走完。步道的起点及终点都有小公园, 而且毗邻观音山游客中心。游客中心旁亦有石雕公园及绿地,游憩设施完备。

附近还有牛港棱登山步道及观音山硬汉岭步道,可以相互串连, 可随个人兴趣,走出不同的路线组合。

观音山的步道一向多石阶路,对体力弱的老年人或幼儿来说,登高爬上爬下较为吃力辛苦。 林梢步道的诞生,可使观音山的步道系统更为多元化,更能兼顾各个不同年龄层游客的需求, 北海岸及观音山国家风景区管理处(北观处)的这项作为,颇值得肯定。

观音山林梢步道所在的凌云路三段,我以前曾经多次开车经过,印象中只是一条寻常的山区马路而已。 而北观处稍用心思,加上创意,便能营造出这么一条令人惊艳的林梢步道。 这样的山区公路在台湾各乡镇的山区随处可见,各县市观光旅游规划单位,可以此为借镜或参考, 而不必感慨地方缺乏殊丽风景。登山或休闲步道未必非要开辟于奇山丽水或高崖绝瀑之上, 不标新以立异,不夸奇以为功,选择民众易于亲近,乐于造访的地点,即使是公路旁的杂林绿地, 也可以创造出一条既有政绩,而又得人心的自然生态步道。

这是我造访观音山林梢步道特别的感想。

旅游日期:2012.02.06 (写于2012.02.14) 

注1:若是推娃娃车或轮椅,不方便下楼梯栈道, 可以沿着凌云路三段旁的人行步道续往前行,不久即可抵达第二段林梢栈道的终点(开山园)。


[旅行照片]

观音山游客中心。
游客中心对面即是生态园区(林梢步道入口)。
圣公妈庙。
左往林梢步道,右往观景平台。
观景平台,可以赏景及赏鹰。
生态园区步道(通往林梢步道)。
进入林梢步道。
高架栈道,漫步林梢。
林梢步道途中的观景平台及休憩凉亭。
沿途有展望。
第一段林梢步道终点,接凌云路三段。
续行几十公尺,进入第二段林梢栈道。
垂直的之字形楼梯抵达下方的栈道。
第二段林梢栈道。
第二段林梢栈道接近终点,再度与凌云路三段相会。
楞严阁,依旧庭院深深。
楞严阁。观音山石打造的典雅建筑。
倚墙顾盼开山院。
花山院法皇。
林梢步道(回程)。
返抵生态园区,远处建筑为观音山游客中心。

[旅行地图]

[交通地图](可用箭头上下左右移动及放大缩小)

在较大的地图上查看观音山林梢步道
◎如何前往观音山林梢步道?
中山高下五股交流道,接64快速公路至观音山交流道下,接凌云路三段,往观音山,循指标,至观音山游客中心。 或从捷运芦洲线芦洲站1号出口(三民路)搭乘橘20接驳公车至观音山凌云寺,或搭乘三重客运(北门-观音山)至终点站, 步行约20分钟至开山园及楞严阁,从林梢步道尾端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