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清水].清水國小.紫雲巖.清水神社.牛罵頭.鰲峰山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822篇)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822)

[台中清水].清水國小.紫雲巖.清水神社.牛罵頭.鰲峰山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清水國小校舍(市定古蹟)

抵達台中的第二天,寒流來襲,天氣變得冷颼颼的。

上午進東海大學, 老婆進女生宿舍幫女兒整理及打包物品,我則陪著小東逛校園。中午完成任務,車子後車廂已塞得滿滿的。

天氣寒冷,又忙了一上午,老婆及女兒已累得想直接回台北。中午在東海商圈用餐,餐畢,稍休息, 取道北二高北返,並順道蜻蜓點水式的遊覽北二高沿途鄉鎮的幾個景點。

從沙鹿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往清水方向。清水,舊稱「牛罵頭」,是歷史悠久的古鎮, 原為台中縣清水鎮,台中縣市合併後,現改制為清水區。 我探訪的清水第一個景點是清水國小,是台灣第一處被列為古蹟校園的百年小學。

清水國小成立於明治30年(1897),原為「台中國語傳習所牛罵頭分教場」,次年獨立為「牛罵頭公學校」, 最初設於鰲峰山山腳下的文昌祠。昭和10年(1935),遷至今學園路路底的現址,紅磚砌造成的U形兩層樓校舍, 採英式磚砌手法的建築風格,古典優雅,深具特色。校舍剛完工不久,即遇上台灣中部大地震, 清水街房屋毀損嚴重,而新校舍僅受輕微損傷,經補強之後,屹立至今, 也通過民國88年(1999)九二一大地震的考驗。

走在清水國小的校舍長廊,紅磚搭配洗石子的牆壁,西洋式的圓柱,綠色的木窗,弧形的拱門, 有我記憶中熟悉的校園身影,心情特別的感動。

清水國小校門。 清水國小校舍(1935年建造)。

圖:清水紫雲巖

離開清水國小,上了車,與老婆孩子會合,下一站前往紫雲巖。

紫雲巖位於大街路206號,背倚鰲峰山,創建於康熙元年(1662),歷史悠久,是清水地區最著名的寺廟。

停好車,老婆帶著小東進廟拜拜。我僅進廟逛了一下,為爭取時間, 就轉往鰲峰山探訪清水神社遺址。

出了紫雲巖,沿著大街路往南走,過文昌街口,抵達清水地政事務所, 旁邊有一條寬闊的石階步道通往鰲峰山,當地人稱為「神社崎」, 是昔日清水神社的後參道,共有二百八十八階。

拾階而上,抵達盡頭之前,右側的草地上矗立了一座震災紀念碑。 昭和10年(1935)4月21日,台灣中部發生大地震,災情慘重, 清水街共有326名居民罹難,因此建立「清水街震災紀念碑」,以悼念亡者。

現存的紀念碑,僅有基座為當年原物,基座上方的大理石碑柱是後來重建的。 這座單純悼亡死者的震災紀念碑,怎會遭到破壞呢?大概是因為它座落於清水神社的聖域內, 所以在戰後也一併遭到了清算。新建的紀念碑柱,震災的日期,已改用民國紀元。

如今的清水街上,已看不見七十幾年前那場大地震的遺跡。 不過透過當時台灣總督府勘災後的出版品,例如《昭和十年台灣震災記錄》, 仍可看見當年震災的慘況。

神社崎(清水神社後參道)。 清水震災紀念碑。

清水街震災景象。臺灣總督府編,,《昭和十年台灣震災記錄》,昭和11年(1936)出版。

圖: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清水神社遺址)

走完參道,抵達上方,接柏油路,左側的營區,就是昔日清水神社的遺址了。

眼前這條馬路, 是當年神社的正參道,而我走上來的這條石階路是後參道,因距離市區較近, 成為民眾前往神社的主要通道。

清水神社創建於昭和10至12年(1935∼1937)之間,是「皇民化運動」期間「一街一庄一神社」政策下的產物。 神社存續的時間不長,戰後原址成了國軍陸軍清水營區,營區內仍保存昔日神社的一對狛犬(石獅子); 神社的基台遺跡仍在,成為營區的司令台。神社及附屬建築則都已拆除,改建為軍用營舍。

當年日本人在鰲峰山興建神社時,就已挖掘到一些史前的石器及陶器。昭和18年(1943), 日本學者國分直一在大肚台地進行考古調查時,正式確認了牛罵頭文化遺址, 其年代在距今四千五百至三千五百年前之間。民國86年(1997)年,清水營區廢除後, 軍方將土地歸還台中縣政府,台中縣文化局委託學者進行挖掘,發現大量的史前器物, 民國91年(2002)將遺址指定為歷史古蹟,並規劃為「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 牛罵頭,是來自平埔族語的譯音,清水昔為平埔族牛罵頭社的居地。 大正9年(1920)台灣地區行政區域改制,牛罵頭改名為清水,而沿用至今。

我以為「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已經完工,並開放供遊客參觀。到了現場才發現營門木柵深鎖, 保全戒備森嚴,大門貼著公告,此園區僅提供個人或團體預約參觀。公告寫的預約電話及傳真號碼, 都已被白漆塗掉,而現場又無警衛或值班人員可洽詢。僅能以相機透過柵門空隙, 遠遠拍攝園內的神社基址及狛犬,聊慰失望的心情。

清水神社狛犬。 清水神社狛犬。

圖:鰲峰山市鎮公園步道

離開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的門口,沿著馬路上行。

我想登鰲峰山,但事前蒐尋資料, 卻找不到鰲峰山三角點基石的資料,不曉得這座山的山頂在何處。

鰲峰山似乎是泛指這整片山脈,範圍頗廣,山區還闢有車道,供汽車開上山,我大概沒時間可以走遍整個鰲峰山。

走了一小段馬路,在前面轉彎處,看見「鰲峰山市鎮公園」的水泥牌樓標誌,旁側有石階步道, 爬上之後,接上了寬闊的紅磚步道,途中又有岔路,不知走向何處,只能隨興漫漫而遊。

我認識鰲峰山,並想來此一遊,倒不是因為清水神社或牛罵頭遺址, 我從前並不知道這裡有神社及史前遺跡,而是因為讀過郁永河的《裨海紀遊》,而認識這座山。

康熙36年(1697),郁永河來台採硫,從台南乘著牛車北上,抵達牛罵頭社後,因連日大雨, 大甲溪暴漲,無法渡河,而滯留於牛罵頭社。 幾天後,天氣終於放晴,雲嵐散去,郁永河看見牛罵社附近的山巒,因好奇心驅使,而想登頂眺望後山景象。 牛罵社的平埔族人警告他,山上密林有時會躲藏「生番」以暗箭射人,郁永河不顧勸阻, 仍興趣盎然的帶著柺杖,穿過荊棘雜草,一路爬到山頂。

郁永河爬的這座山就是今日清水的鰲峰山。郁永河是台灣遊記文學的開創者,我來到清水, 當然會想要一登鰲峰山,緬懷三百多年前在台灣大旅行的這位前輩旅人。

圖:鰲峰山鵝卵石堆砌的石堤

我還在鰲峰山遊走,手機鈴聲卻響起,老婆來電催促,問我人在哪裡,她和孩子已都上車, 等我開車。

郁永河能不顧別人勸阻,我可不能不顧老婆。於是結束鰲峰山之遊,遇見岔路, 就走往下坡路。

繞往紫雲巖的方向,看見馬路旁有一道鵝卵石堆砌的石堤,與下山的馬路大致平行。 堤上可以行走,於是棄馬路,改走石堤。原來這條鵝卵石路就是鰲峰山著名的「石坡」,石砌的堤防坡, 具有防洪功能,也成為民眾遊憩的步道。

下山走石堤,接觀音巷,返抵紫雲巖。我再次進廟匆匆一遊。紫雲巖,主祀觀世音菩薩,在地人習慣稱為「觀音亭」。 雖然擁有三百多年歷史,但紫雲巖在民國六十年代(1970s)歷經大改建,運用現代鋼筋水泥及大理石建材, 將傳統平房式的殿閣改建為三層大殿、五層樓台的殿宇,金碧輝煌、巍峨雄麗有餘,而建築古味則已不足。

對紫雲巖的第一眼印象,使我輕忽,我只匆匆遊覽而已。廟門口著名的「樹下阿婆粉圓」我也不及一嚐, 就趕緊奔向紫雲巖的停車場。我的輕忽,使我遺漏了紫雲巖的古匾及古碑。 其實廟方還保存了清同治3年「慈庇兵戎」的古匾,此匾與戴潮春事件有關; 而正殿後方花園還有乾隆34年(1769)的古碑及明治39年(1906)的堤防重修紀念碑。

紫雲巖雖已變成新廟,但仍然被登錄為歷史建築。今天遊紫雲巖, 沒吃到阿婆粉圓,並不覺得遺憾;事後知道漏掉了古匾及古碑,這就有點揪心肝了。

旅遊日期:2011.01.15


[旅行照片]

東海大學。
清水國小校門口。
誠字碑。
昭和12年(1937),校長川村秀德從台北芝山岩取回的石塊,
親題「誠」字,立碑於校門口庭院。
校舍教室長廊。
拱形磚造穿堂。U型校舍每5間教室就有一座拱形穿堂,
做為建築物的前後通道。半圓弧拱磚古典優雅。
鐘樓。
司令臺。
U形校舍中間的操場。
神社崎(參拜道)入口,位於清水地政事務所旁。
神社崎,是昔日清水神社的後參道,共二百八十八階。
清水街震災紀念碑。
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前身為陸軍清水營區、清水神社。
園區內的清水神社基台遺跡
鰲峰山市鎮公園步道。
不走馬路,走「石坡」(堤防)下山。
紫雲巖。
紫雲巖廟前「樹下阿婆粉圓」。
清水街震災景象。臺灣總督府編,,《昭和十年台灣震災記錄》,昭和11年(1936)出版。
圖片中的這條街道可能是當時清水主要的街道大街路(可看見街道背後鰲峰山的山巒), 大地震後,重建後的清水街呈棋盤狀,市街重心移至今日的中山路,大街路逐漸沒落。
清水街鳥瞰圖。臺灣總督府編,,《昭和十年台灣震災記錄》,昭和11年(1936)出版。
圖片右上角的明顯建築是新落成的清水公學校(清水國小),位於清水街郊區,附近多為農田。 當時清水街繁華的地段集中於靠近鰲峰山的這個區域內。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大學特藏資源展示系統)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清水國小.紫雲巖.清水神社.鰲峰山
◎我的交通路線:
從台中(北二高龍井交流道)北上,下沙鹿交流道,走台10線(明德路、三民路)至清水市區,右轉中山路, 直行,再左轉學園路,路底即是清水國小。若右轉學園路(台10乙),直行再左轉大街路,途經清水地政事務所, 旁邊巷子即神社崎(神社參道)入口,大街路路底,即紫雲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