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804)

[宜蘭蘇澳].金字山.日月宮.清軍古墓群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蘇澳港

兩年前,我探訪蘇澳景點時,才初步認識了蘇澳的歷史。

蘇澳地名的起源,根據蘇澳鎮公所的網站資料,相傳嘉慶25年(1820)泉州人蘇士尾率眾進入蘇澳西隅開墾, 後人為紀念蘇氏的功勞,於是將其姓氏「蘇」與港灣的「澳」結合,而稱此地為「蘇澳」。

我當時的旅記亦引用了這份資料。後來,隨著閱歷漸增,發現這一地名起源的說法,與歷史記載並不相符。 查閱《噶瑪蘭志略》(1837)、《噶瑪蘭廳志》(1852)兩書, 嘉慶12年台灣知府楊廷理入蘭征討海盜朱濆,所寫的詩文及奏摺, 還有嘉慶14年謝金鑾著的《蛤仔難紀略》,都已提及「蘇澳」的地名。時間早於蘇士尾入墾蘇澳。

蘇士尾入墾蘇澳是否可能早於嘉慶25年,或在嘉慶12年及更早以前呢?從文獻探討,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 嘉慶元年(1796),吳沙率眾入墾蛤仔難(宜蘭舊稱)之後,漢人在蘭陽北方的頭城建立根據地, 然後逐步向南拓墾蘭陽平原,當時主要拓墾的區域,集中於蘭陽溪以北的平原。至於溪南之地,所謂的「東勢十六番社」, 拓墾的時間大多在嘉慶15年(1810)之後。噶瑪蘭籌劃設治之時,楊廷理「乃遣三籍頭人,往丈濁水溪南十六社荒埔, 分授漳、泉、粵民人開墾。」濁水溪,即是蘭陽溪。當時遠在東勢盡頭的蘇澳 ,地與「生番」接壤, 應無可能有民眾已先行入墾。

圖:蘇澳舊貌 (南方澳內埤)

倘若蘇澳的地名與蘇士尾無關,則起源又為何呢?文獻記載不詳,難以追溯其原始。

《噶瑪蘭志略》則有記載楊廷理上賽沖阿將軍書,間接提及:

「…番云過山即蘇澳,其山巉巖險絕,亂石縱橫, 並無人逕,惟番能攀緣而上,則其里數實不可知也。海口至蘇澳,當在百餘里以外。」

由此可知,蘇澳的地名,當時當地的原住民就這麼稱呼了。「蘇澳」的地名應與漢人入墾無關, 起源可能更為久遠。然而,無論是《噶瑪蘭志略》或《噶瑪蘭廳志》,所記載的蛤仔難三十六番社或東勢十六番社, 都沒有任何番社的名稱與「蘇澳」發音相近。所以無法了解原住民所稱的「蘇澳」究竟是指何意義。

後來,我終於找到了羅大春寫的《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提供了一絲線索。同治13年(1874), 羅大春率軍開闢由蘇澳通往花蓮的北路,日記中記載,沿途歸順的番社共有三十三社,並詳列番社名字, 其中就包括了蘇澳社註1。雖然 羅大春未詳指其位置,不過也由此證實了當時東台灣確實是有一原住民番社名為「蘇澳」, 提供了蘇澳地名起源的想像空間註2

圖:今日的蘇澳

嘉慶17年(1815),噶瑪蘭正式設廳,初期蘭地僅有戰守兵三百九十五名而已,後來才逐漸擴編。

道光5年(1825),增設蘇澳汛,派把總一員,帶領戍兵五十名,是清軍長期駐防蘇澳的開始。

直到同治13年(1874),蘇澳才湧入大批清軍駐防。這是由於牡丹社事件日本侵台的刺激, 清廷轉而積極「開山撫番」,立即著手開闢北、中、南三條通往台灣後山的道路。

當時台灣兵備道夏獻綸即先率領近千名士兵及工匠由蘇澳興工,伐木通道,通往東澳。 接著由奉旨來台的福建陸路提督羅大春接手,完成這條由蘇澳通往花蓮的北路註3

當年清軍開路勇猛,北中南三路都在短期內完成,然而開闢容易,守成卻難, 道路沿途的台灣原住民各社不斷襲擊清軍,使道路中斷,甚至淪於荒廢。以南路為例, 排灣族的獅頭社起事反抗,清軍派出淮軍精銳前往鎮壓,雖然平定了亂事,但淮軍死於瘧疾及瘴癘者, 高達二千人。光緒皇帝下詔於台灣鳳山興建昭忠祠,以撫慰死難的官兵。而南路清軍經此一事件, 兵力嚴重耗損,紛紛撤去山區營壘,而使道路難以為繼,幾近荒廢。

北路的清軍面對驍勇善戰的泰雅族,情勢亦極為險峻。 從光緒15年(1889)九月台北府會同閩浙總督上奏朝廷的《宜蘭防勇營副將劉朝帶等進山開路中伏陣亡懇恩優卹以慰忠魂摺稿》即可見一般。奏摺提及: 「蘇澳、花蓮港一路,前經提督羅大春於光緒初年開闢,由海邊節節築卡前進。後因兵力不足,遂復荒廢。」 這一年九月初,宜蘭防勇營副將劉朝帶率領五百名官兵入山,想要新闢道路從小南澳(今寒溪村一帶)通往花蓮港, 不料途中遇泰雅族人襲擊,劉朝帶本人陣亡,部屬亦傷亡慘重。這次事件,總計官兵及通事共二百七十三名陣亡。

圖:蘇澳金字山日月宮

當年駐防蘇澳,執行「開山撫番」任務及維繫蘇花道路的清軍,付出了慘重的生命代價, 而這段歷史隨著時間而漸被世人遺忘。

民國54年(1965),有修行的民眾在蘇澳金字山興建日月宮, 整地時發現附近許多清兵的古墓,後來廟旁建造一座七層高的「忠靈塔」,同時收納了這些清兵骸骨, 並保存一些古墓碑。

民國81年(1992),宜蘭縣史館進行田野調查時,在這附近又發現23座古墓。 而先前在白米甕(永春里)也曾發現三、四百具無主骸骨。白米甕是當年蘇花道路的起點, 附近蛙仔山有清軍營盤遺址,據說這些骸骨是清兵遺骸,後來都遷祀於忠靈塔。

民國94年(2005),宜蘭縣政府將蘇澳金字山清軍古墓群登錄為歷史建築,並依文獻判定墓主應為清治時期開山撫番之清兵。 雖然已指定為歷史古蹟,然而由於金字山長年來的開發及忠靈塔的擴建,山坡經過破壞,古墓群保存狀況欠佳, 較為完整的古墓只三座而已。

10月11日,我前來蘇澳爬山,登七星嶺,抵達星嶺公園時,從涼亭俯眺蘇澳市區, 遠遠望見金字山的日月宮及忠靈塔。下山之後,泡完冷泉,續往日月宮,探訪清軍古墓群。

圖:忠靈塔

金字山位於蘇澳火車站西南側。從後火車站的蘇港路轉入永光路,就望見日月宮醒目的建築身影。

開車爬上小坡道,就抵達了日月宮,忠靈塔就位於廟旁。走了一圈,卻沒看見陳列展示的清軍古墓碑。

於是向忠靈塔的工作人員詢問,工作人員得知我來探訪清軍古墓,就帶引我上忠靈塔的二樓, 他說因為忠靈塔正在擴建整修,所以暫時將古墓碑放置在二樓。到了二樓,我們進入一間陰暗的斗室, 幾塊墓碑就相疊斜倚於牆邊。室內狹小,走道寬約一公尺,牆面上下嵌著一個個斗櫃,都放置骨灰甕, 其中一面牆有新刻的墓牌,裡面即放著清軍骨骸。

工作人員說,二樓這裡的位置就是原來的清軍墓地,建造忠靈塔時,剷平山丘,就將古墓的骨骸放在忠靈塔內。 塔內供奉的墓碑是新刻的,古碑則另外收藏起來。

我們兩人就站在這斗室內微暗的廊道上交談,狹小的空間連拍攝都感到不便, 就更別說想要將交疊的古墓碑移開來一一拍照了。回到一樓,另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我,擴建後的忠靈塔, 一樓有較大的空間,未來計劃撥出一塊空間讓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規劃, 將古墓碑展示於此,並展示相關的資料。我來訪的時機太早了,只看到斗室內幾塊落寞寂寥的古墓碑而已。

忠靈塔收容的清軍骨骸及新刻墓碑。 清軍古墓碑。

圖:忠靈塔前的坡地樹林草叢

我再詢問,這附近是否有清軍古墓呢?工作人員說,忠靈塔前的坡地林間只剩一座簡單的清軍古墓, 而且墓碑沒有刻字。

走出忠靈塔,我來到了現場,山坡的下方入口,樹幹掛有宜蘭縣政府張貼的歷史建築公告。 由此進入,只見林間一片雜草叢生。

我今天登七星嶺,沿途曾兩次遇見蛇隻從步道旁竄過,此時自不敢深入草叢去尋古墓,所以只在草叢邊緣望草興嘆而已。 在外圍觀察,無意間在雜草的旁緣,發現了一座疑似古墓。一塊直立的頁岩似為墓碑,但無任何刻字。 這是金字山僅存的清軍古墓嗎?還是我的誤判呢?墓碑刻字,僅是簡單的工匠刀法,是什麼情況讓當年清軍造墓時匆促不及為此, 連同僚死者的姓氏籍貫歿年都無所記就草草埋葬呢?據文獻所記,這些清兵應大多來自中國大陸的湖南省(湘軍)。

當時湘軍開闢由蘇澳通往花蓮的北路,就是今日所稱的「蘇花古道」,後來為日本人所繼承,闢建為大南澳越嶺路, 又持續經營,陸續改稱為「沿岸理蕃道路」、「東海徒步道」等。昭和7年(1932),整建成為可通行汽車的公路, 正式命名為「蘇花臨海道」,也就是今日蘇花公路的前身。

而回顧羅大春開闢北路,歷經光緒、明治、大正、昭和到今天的民國,蘇花道路一直是一條凶險的道路。 當年無數的清軍為維持這條道路暢通而喪命,今日則有無數的旅客因蘇花公路危險而斷魂。 從同治十三年到民國九十九年(1874∼2010),一百多年來,闢建一條由蘇澳通往花蓮的安全道路, 依舊是一個難以實現的夢想。

旅遊日期:2010.10.11 (寫於2010.10.30,蘇澳水災及蘇花公路災變之後) 

註1:原文如下:
福建陸路提督羅軍門大春開北路,為岐萊山之陰;聞風就撫者,曰大南澳、曰大魯閣、曰符吻、曰豆囒、曰蘇澳、 曰斗武達、曰斗史麻達簡、曰斗史實紀律、曰斗史麼哥、曰老輝、曰加禮宛、曰南勢、曰得其黎、 曰九宛、曰實仔眼、曰龜𠯆、曰𠯆沙、 曰實仔八眼、曰竹仔林、曰武𣉋、曰七結仔、曰談仔秉、 曰瑤歌、曰根老邪、曰飽干、曰薄薄、曰斗難、曰七腳川、曰理劉、曰脂屘屘、曰木瓜番、曰大吧籠藕、 曰嗎噠唵,皆與南、中兩路同時來歸──尚有不知名者;蓋亦達乎岐萊山以外矣。 秀姑巒、岐萊生番化為熟番者十之六,大社千人有奇、中社數百人、小社百餘人。

註2:關於蘇澳地名的起源, 承蒙先進《宜蘭的自然環境人文與生態保育》呂學麟先生來信指正,其說明如下:
查泉州人蘇士尾、張光明、張阿哲、楊姓等人是在1827(清道光7)年始入墾蘇澳永春, 然1808(嘉慶13)年福建巡撫張師誠奏報〈曉諭民番並添撥兵船會剿朱濆賊匪情形〉、1810(嘉慶15)年閩浙總督方維甸〈奏請噶瑪蘭收入版圖狀〉、 1813(嘉慶18)年楊廷理〈議開臺灣後山噶瑪蘭節略〉等文獻,均已載有「蘇澳」之名,故知前說不確。

考蠻荒未闢時期之蘇澳,因偏處海角,陸路交通極為困難,故能前往者,概須經由海路,例如16世紀中國海盜林道乾、 17世紀西班牙神父基洛斯(Quiros)等。17世紀初西班牙海圖標示蘇澳海灣為Baye San Lorenzo(漢人稱「聖佬楞佐」)、 1650年代荷蘭海圖則稱此地為Bay van St.Laurens(聖勞倫斯),則「蘇澳」一名,應是漢人自西名取「蘇」之音, 加上漢語之「澳」而成;一如「三貂嶺」係由「三貂」(San Diego)加「嶺」、宜蘭係由「噶瑪蘭」改為宜「蘭」焉!

又,蘇澳更早的地名是「東港」之說,不知出自何本?在相關文獻上從未之有。自吳沙以來,宜蘭人稱「東港」,是指東勢大溪的港口, 官方正名是「嘉禮遠港」,俗稱「東港」,今日仍名「東港」。

以上引用呂先生來信內容,避免以訛傳訛的錯誤史實一再流傳。
.........Tony補註於2017.10.10

註3: 最初,羅大春接獲命令至蘇澳開闢北路,而羅大春身為福建陸路提督、兼代水師提師與船隊指揮官, 以身負福建全省安危為由,不願去駐守蘇澳彈丸之地,於是推託不肯赴任。由於軍情緊急,沈葆禎乃令夏獻綸先行替代, 前往蘇澳開路;後來閩浙總督李鶴年上疏「提督不聽節制,請旨嚴議」一摺,同治皇帝於六月二十二日御批「羅大春著革職留任, 仍著文煜、李鶴年、王凱泰飭令該提督迅赴台灣駐紮蘇澳一帶,隨時與沈葆楨、潘霨籌辦防務,儻敢抗違,或到台後不能得力, 即著沈葆楨、李鶴年據實嚴參治罪。」羅大春得知被參,始於六月二十一日啟程,七月十三日(08/24)抵達蘇澳,會晤夏獻綸。 當時夏氏已開路至東澳,二人於十七日(08/28)在東澳交接,由羅氏接手,以革職留任的身份開闢北路。
.........Tony補註於2017.10.13(感謝呂學麟先生補充上述史料)



[旅行照片]

金字山日月宮忠靈塔。右側坡地樹林間為清軍古墓區。
忠靈塔內的清軍古墓碑。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設置的古蹟告示。
古墓歷史遺跡分佈於忠靈塔前的山坡樹林間。
樹林間雜草叢生。
疑似古墓的無字墓碑。
從七星嶺星嶺公園俯瞰蘇澳市區及眺望金字山日月宮。
金字山日月宮及忠靈塔。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七星嶺及日月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