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767)

[新竹市].青草湖.灵隐寺

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图:青草湖

来到新竹的第一天,却遇到下雨天,雨势还不小。下午三点,入住青草湖附近的烟波大饭店, 老婆、女儿、小东只想待在饭店里休息。于是我撑着伞,独自来游青草湖。

上一次游青草湖,已是近四十年前的事了。是哪一年?我已想不起来了,只记得当时年纪小。 再次与青草湖相遇,却唤不起任何的记忆,大概几十年来,湖水周遭环境已全然改观。

我糊模依稀的记忆里,青草湖畔有一大片青草地。当年是否事实如此,抑或只是“青草湖”这名字在 我的潜意识里的暗示作用。总之,来到青草湖,宛如第一次来到一个陌生的新景点。

去年底青草湖才整治完毕,恢复湖光山色,听说先前曾经一片荒芜。来到湖畔,没看见湖岸相关景点 的导览图,不知如何走较妥当,看起来青草湖并不大,于是决定环湖走一圈。先往左边的湖畔步道走去。 不久,来到了凤凰桥。桥头立有一块解说牌,是青草湖环湖步道唯一的图文导览牌。

这座旧桥才刚整修过,是一座有名的桥梁。民国52年(1963),台语电影《难忘的凤凰桥》以青草湖的这座桥 为场景。这部爱情电影,剧情凄美,电影大卖,吸引游客造访青草湖,这座桥也成了情侣约会 及定情的热门地点。于是这座桥也被改名为“凤凰桥”。

《难忘的凤凰桥》上演时,我还在幼儿阶段,自然不会有任何的记忆,我也不熟悉这首电影主题曲。 不同的世代,有不同的经验,所以保存的时代记忆也就不同了。

凤凰桥。 《难忘的凤凰桥》导览牌。


图:凤凰桥与青草湖水库

站在凤凰桥上,俯瞰坝堤下的水道,宛若超宽的滑梯,这就是青草湖水库的 水门水道了。凤凰桥不远的一座小丘,还立有一座青草湖竣工及设立风景区的 纪念碑。

青草湖原本就是一座小湖泊,百年前的《台湾堡图》即见青草湖之名, 此地设有“草湖庄”。民国45年(1956),青草湖水库竣工,供农业灌溉使用, 而湖光山色的美景,从此也成了新竹的风景名胜之一。

果真是沧海桑田。如今烟波大饭店就座落于青草湖水库水道的下方, 可见水库的功能早已消失,青草湖又回复为百年前纯粹的湖泊陂塘而已。

站在凤凰桥上,也可望见我住宿的饭店,就在水道下方不远处,房间窗户正与凤凰桥遥遥相对。 一时情起,撑着伞,打手机,想向老婆挥手打招呼。老婆旅途劳累,已在休息中,懒得起身, 只派小东拉开房间窗帘望向凤凰桥。小东倚着窗,隔着百来公尺,望见我的身影,热情的挥手不停。

我的手都挥累了,小东还不肯罢手。真是“多情反被热情恼”,我只好挥手自兹去,继续我的环湖行程。 不久,来到映月桥,可通往湖中小岛,小岛原名“鸟岛”,整治后,改名“于飞岛”,设心心相印亭, 与凤凰桥遥遥相对。凉亭前有观景平台,面对湖光波色,是一处不错的赏湖地点。

往返映月桥,回到湖岸,续沿着环湖步道漫步。环湖步道到了后段,已不能完全看到湖景。 昔日的青草湖,湖面较广;淤积后,湖面缩小, 环湖公路上就无法完全看见湖景了。有一部份路段只是走马路而已。反而要感谢这个下雨天, 走来应比晴天时舒适。雨中湖景,也显得较有灵气。

站在凤凰桥上,望见我住宿的饭店房间。 青草湖环湖步道,前方为映月桥。


映月桥,通往于飞岛。 于飞岛,遥对凤凰桥(图右前方),是赏湖佳处。

图:灵隐寺的石灯笼(右下沉思者为吾儿小东)

环湖绕一圈,约不到一个小时,却没遇见我想寻访的灵隐寺。原以为灵隐寺就在青草湖畔,绕着湖一圈, 自然会相遇,没想到却事与愿违。

绕回到青草湖畔“在水一方”餐厅之前,见环湖公路的左侧路旁有长排的围墙, 墙上有佛教符号,猜想灵隐寺应该就座落在墙后的山丘上。不过,灵隐寺的大门 没设在环湖公路这边,而在山丘另一边的明湖路上。

后来查地图,环湖公路的“环湖桥”附近应有小径可通往灵隐寺,可能入口没设标志, 所以我没留意而错过了。虽然未遇灵隐寺,但心想既然下着雨,而且明天还有时间,于是先绕回饭店。 明天再访灵隐寺。

第二天,天气转晴。上午,先送女儿去考试,安顿完毕,顺道寻访附近的两处古迹,然后 返回饭店接老婆及小东,直接开着车去灵隐寺。灵隐寺的地址为明湖路1135号。

想来灵隐寺,是因为听说昔日新竹神社的石灯笼及手水舍等遗迹被移来灵隐寺。 一入灵隐寺,即看见车道两侧一排古朴的石灯笼相迎,正是神社旧物。 抵达寺区,才发现石灯笼几乎随处可见,各自刻着新竹州各机关学校等奉献单位及个人 的名字。无例外的,日本纪元都遭到了涂销。

走在寺院里,一边参观,一边数,石灯笼的数量就超过20座之多,而还有无数的石灯笼残块散落于寺区, 各依原有形状,做成石椅、石桌、护墙或扶栏装饰。或许不是灵隐寺对石灯笼的差别待遇, 可能是战后新竹神社遭破坏时,灵隐寺抢救回来的石灯笼,完整不一,只好各做不同的用途。

昔日神社参道上的石灯笼,如今能立于佛寺庭院,有暮鼓晨钟相伴,梵音缭绕,也算是得到善终了。 新竹神社与灵隐寺有地缘关系,座落于附近的崧岭路122号,原址仍有神社的旧建筑,现改称“靖庐”, 成为移民署偷渡犯收容中心,并未开放参观。

新竹神社的石灯笼。 灵隐寺院区随处可见石灯笼。 新竹高等女学校校友会奉献。


图:新竹神社手水舍移置于灵隐寺

灵隐寺,创建于大正13年(1924),初名“感化院”,因同时祭祀诸葛亮, 所以当地人又称“孔明庙”。后来才改名“灵隐寺”。

整个灵隐寺院区,除了大殿已改建为新庙,其余院内建筑,包括光复初期增建 的建筑,大致都保有日式风格,再加上随处可见的石灯笼,院区散发着浓郁的 古寺气氛。

例如极乐殿、灵宝塔、灵寿塔、无缘塔等建筑,都使用日治时期 流行的洗石子石材,也带有巴洛克建筑风味。此外,占地辽阔的寺区,还有不少自然或 人文遗迹,吸引我的注意。

例如,金亭前的一棵大樟树,树龄当有百年以上;大殿左侧有一块“神石”, 据说是古老的鲸鱼或动物化石。大殿旁,有一座同治年间的陈廷珪古墓,后代子孙在墓旁立碑 叙述先人事迹;而党国元老狄君武的墓也在灵隐寺的一角,设有典雅的墓坊及墓道碑。

大殿后方的观音佛祖殿及僧寮,也有旧式建筑,可惜未开放。灵隐寺拥有不少人文遗迹, 可惜今日只能匆匆一游,不及一一细览。或许每一个遗迹的背后都有个悲欢人生与时代沧桑故事可写。

大女儿考试快结束了,还得赶去接她。不知考得如何?希望不久的将来,有机会再来一游灵隐寺。

旅记日期:2010.04.15-16(写于2010.04.20)

【相关标签】

【路程时间记录】
青草湖环湖一圈约60分钟。


[旅行照片]

环湖道路上眺望青草湖于飞岛及映月桥。
远眺环湖桥。桥右上方的草地就是灵隐寺院区。
(注:环湖桥的桥头附近可能有小径可通往灵隐寺。)
青草湖风景区及青草湖水库竣工纪念碑。
灵隐寺大殿。
极乐殿。
极乐殿,洗石子殿柱及巴洛克建筑风格。
灵寿塔(昭和2年,1927年)。位于灵隐寺大殿左侧。
灵宝塔(民国55年,1966)。位于灵隐寺大殿右侧。
随缘塔。建于民国46年(1957)。 塔内有大醒法师(别号随缘)的偈语。
党国元老狄君武墓坊,有蒋中正的题字。
墓坊后方的墓道碑。狄君武墓在最后方。
最大型的石灯笼,共有两座,分立于灵隐寺前的广场两侧。
新竹神社的洗手钵,放置于灵隐寺大殿前右侧。
刻有“纪元二千六百年”,由新竹州各级学校职员儿童生徒共同奉献。
(注:日本皇纪-660年=西元纪元,皇纪2600年为西元1940年,即昭和15年)
神石。据说是宝山挖掘出来的古代鲸鱼或动物化石。
金亭前的大樟树。
同治8年(1869年)陈廷珪古墓。位于灵隐寺大殿左侧。
新竹神社石灯笼的另一种命运。


[旅行地图]

[交通地图](可用箭头上下左右移动及放大缩小)
在较大的地图上查看青草湖,灵隐寺
【交通资讯】
从台北南下,走北二高,下茄苳交流道(103K)后,右转柴桥路(117县道),接明湖路,即可抵达青草湖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