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e('../leftbar_db.php'); ?> |
图:白石湖吊桥 内湖“白石湖吊桥”是今年新春大年初一才完工开放通行的吊桥, 吊桥全长116公尺,号称是台北市第一座大跨距的吊桥。 白石湖吊桥位于碧山岩,离市区近,附近又有观光果园,自然能快速吸引游客的目光, 短短几天,知名度便扶摇直上。 白石湖吊桥入口就位于碧山岩开漳圣王庙的停车场旁。这里停车场宽广,停车既方便,且免费。 今天带着老婆及小东,午后时光,来游白石湖吊桥。 白石湖,是山中的谷地,因位于白石湖山下而得名,“湖”是指谷地地形,并非真有湖泊。 这一带以观光果园著名,是台北近郊知名的休闲农业园区之一。果园开放季节,假日颇多游客,而 碧山路的白石湖路段相当狭窄,大型游览车不易进入及会车,所以市政府特别兴建了这座吊桥。 大型车或小汽车可停放于碧山岩的停车场,游客走白石湖吊桥,进入白石湖观光果园区。 白石湖吊桥的设计颇具特色,造型像龙骨,象征一条飞龙凌越山谷。地理师认为 白石湖此地山岭绵延,宛如巨龙蟠踞,而龙口正位于吊桥下方,是所谓的龙穴之地。 因此吊桥特别以龙骨之姿的造型,以辉映此地的地理风水。 白石湖吊桥采用特殊的“直路式”的设计,整座吊桥像一条笔直的步道,而没有一般吊桥两头高耸的桥塔 及桥面两侧长排垂直的缆线,所以走在桥上,视野不会被细密成排的直线所遮挡。这种设计, 游客在桥上行进时,桥面相当平稳,不会过于幌动。我家小东小心翼翼踏入吊桥,才走几步就放心的迈步前进了。
图:后湖湿地 过了吊桥,另有水泥小步道,通往白石湖的后湖湿地。小径名为“春秋步道”, 因春有百合花,秋有金针花,春秋景色,各有特色。 走一小段路,来到了后湖湿地。附近有先民辟建的埤塘,也有涌泉形成的湿地小池,提供了 山区农家种垦所需的灌溉水源。埤池旁有传统的农家三合院古厝及老树,湿地上建有栈道 及观景亭,以提供游客游憩的空间。 黄昏之前的午后来访,时光正好,太阳已西斜,山风正清凉。闲坐景观亭,漫步埤池畔, 颇有一番逍遥意。湿地公园旁,就是碧山路。以前来登这附近的大仑头山、龙船岩、碧山时, 路过这里几次,都因路窄而未曾停车,竟不知白石湖聚落有如此迷人的乡野风情。 沿着湿地旁的碧山路往前走几十公尺,右侧有两棵高长并立的楠木,被称为“夫妻树”。 树下设有小观景台,可眺望白石湖山谷。旁邻有间古厝民宅,民宅老伯坐树旁木椅 与游客聊天讲古。他说,年纪已老,闲闲无事,现在这里建了一座观景台,每天可以与游客 闲聊打发时间,生活也变得更有趣味了。 从吊桥一路散步而来,走走停停,至夫妻树,约半小时。白石湖聚落只是单纯的山间农村风情而己。 若问风景如何?我想世上的风景可粗归为两大类:大景与小景。以诗来形容,“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是大景;“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则是小景。《人间词话》的作者王国维说:“境界有大小, 不以是而分优劣。” 年轻人,多向往大山大景;中老年人,则能自得于小桥流水。喜好不同,反映了人生不同阶段的心境。
旅游日期:2010.02.24 (写于2010.02.27)
【相关标签】
include('../adsense1.php'); ?>
[旅行照片]
埤塘旁的步道没有护栏,所以要注意身边的幼童,以策安全。 include('../adsense2.php'); ?>
[旅行地图]
[交通地图](可用箭头上下左右移动及放大缩小)
include('../statbar.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