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711)

[基隆市] .七堵火車站.六堵險圳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舊七堵火車站(歷史建築)

最近看到新聞報導,被列為歷史建築的七堵火車站,經過遷地重組,已接近完工,座落於七堵新車站附近的鐵路公園內。今日下午抽空前往探訪。

抵達七堵的光明路,不見這座舊車站,於是到新車站詢問,才知道正確位置。舊車站就在光明路與崇義街交會口附近的光明路上,旁邊有大型的停車場可供停車。

雖然七堵舊火車站已接近完工,不過還沒開放參觀,周遭被用柵欄包圍,僅在20公尺外近看,而無法進入建築物參觀內部設施。

七堵火車站是在1897年(明治30年)開始營運,這座木造站房完工於1912年(大正元年),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兩年前,台鐵實施南港專案,新的車站取代了原有七堵前站及後站,做為前站使用的這座老車站因此走入了歷史, 由基隆市文化局列為歷史建築,並配合都市計劃而遷移重建,以永久保存。

七堵火車站為日式建築,屋頂混合「切妻造」與「入母造」兩種風格,為主要特色。格局呈簡單的直線, 以配合車站的空間使用。舊車站座落地點,前有小廣場,後有小月台,營造車站的機能空間。將來正式開放後, 應可吸引不少鐵道迷前來取景拍攝。

遷移重組的完工的七堵火車站。 木造的日式火車站。

圖:六堵險圳石壁刻字

參觀完七堵車站,沿著光明路續往汐止方向前行約一公里,接明德一路,看到路旁基隆河邊的「福安宮」, 停車於廟旁附近,前往參觀附近的「六堵險圳」大峭壁。

福安宮旁,沿著基隆河岸,有一條可供單車及人行的「頂圳景觀步道」,入口有一座小拱圈景觀裝飾, 上面寫著「小武夷山」。站在此處,正望見基隆河的河水逶迤自八堵而來,河道至此又大轉彎,曲折如蛇行, 基隆河盤繞多曲的河道,恰似中國福建武夷山的九曲溪,所以這裡才有了「小武夷山」的名稱。

步道沿河岸而行,前行約兩、三分鐘,抵達「六堵險圳」石刻所在的大峭壁。狹窄的步道一側緊臨河水, 另一側貼近幾近垂直的峭壁。這裡即是清朝時代六堵圳通過的地方。六堵圳的歷史可溯自清嘉慶22年(1817), 余氏家族入墾六堵,為灌溉農地,因而闢建了「頂圳」及「下圳」兩條水圳。頂圳引自今七堵拔西猴溪的水源, 修築4.5公里長的水圳。道光14年(1834),頂圳完工,而以通過這處河岸峭壁的工程最為險峻艱難, 而被稱為「險圳」。峭壁的岩壁今有前基隆市長所題的「六堵險圳」刻字。

峭壁下方另鑲嵌著一塊「六堵險圳沿革」的石碑,內容敘述清朝年間,曾利用這裡險要的地勢與荷蘭作戰, 民兵集結於險圳上方,居高臨下,使荷蘭人死傷無數。碑文內容明顯不符史實,為何基隆市七堵區的區長、 里長及理事長等人會輕率在碑石落款署名背書?若碑文內容加註「民間傳說」幾字,或許就不會讓人覺得內容唐突了。

荷蘭人在1642年驅逐了佔領基隆的西班牙人後,勢力正式進入北台灣。荷蘭人曾來過六堵,當無疑慮。 現在的六堵山仍留有「荷蘭仔溝」的地名及流傳著關於荷蘭人的故事。不過歷史上,清廷未曾與荷蘭人作戰,兩國還曾經是盟軍。

1661年,鄭成功攻入台南鹿耳門,繼荷蘭人之後,佔領台灣。當時清廷視明鄭政權為心腹大患, 而荷蘭人則一心想要光復台灣。1663年,荷蘭人與清廷合作,出動戰艦攻打鄭軍反攻大陸的前哨基地金門及廈門。 1664年,荷蘭人更一度重新佔領基隆,不過鄭經迅速派兵北上,荷蘭人作戰不利,難以守城,只好撤退,才放棄了收復台灣的念頭。

若說支持明鄭政權的民兵曾與荷蘭人在六堵打過仗,這種歷史的可能性則是存在的。 

從步道上眺望基隆河。 六堵險圳峭壁。

圖:頂圳福德宮(建於清道光14年)

過了六堵險圳的大峭壁,續行兩、三分鐘,抵達了「頂圳福德宮」。

這是一間古老的土地公廟,建造於道光14年(1834),以庇佑這條新完工的水圳。土地公廟歷史悠久,但廟已改建,古味無存。 廟旁有一座特殊「六堵樹仔公廟」,祀奉著樹仔公、樹仔婆兩棵老樹。

由此而去,鄰近還有慈鳳宮、三聖宮兩間廟宇,都背倚六堵山,前臨基隆河。沿著河岸步道續往前走, 就接產業道路,出口接工建西路。這條步道並不長,約十餘分鐘即可走完。於是循原路折返。

回到六堵險圳旁的河岸邊,佇足欣賞附近基隆河的風光。峭壁下的河道彎流處,形成水潭,名為「龜潭」。 基隆河在這一帶迂迴曲折而流。站在此處,想起當地的地名由來。從汐止以上的基隆河,沿途分別出現 了五堵、六堵、七堵、八堵等奇特的地名。

過去學者認為,「堵」是土垣、土牆的意思,認為與漢人拓墾有關,透過構築土牆工事,以防衛原住民有關, 以「堵」為名的聚落,都與此有關。五堵、六堵、七堵、八堵等地名,其中以八堵的地名最早出現,反映出昔日漢人早期進入基隆河拓墾, 是由雞籠(基隆)越嶺進入基隆河谷,率先抵達八堵。

圖:基隆河

八堵,舊稱「八暖暖」,1654年荷蘭人繪製的《大台北古地圖》就已出現了「Perranouan」的地名。 可能是進入此區拓墾的漢人,築垣防禦,形成聚落,而將地名改稱為「八堵」。

後來隨著開墾的腳步,漸次出現 七堵、六堵、五堵等的地名。清乾隆35年(1770),漢人與原住民簽訂的土地契約中已出現「八堵」這一地名。

對於這樣的地名見解,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例如,當時漢人已能向平埔族人承租土地耕種, 又何需設堵防禦呢?而認為這些地名可能與基隆河的曲流地形有關。

五堵、六堵、七堵、八堵剛好都 位於基隆河的大曲流處。1654年荷蘭人繪製的《大台北古地圖》記錄,顯示當時汐止至八堵的基隆河河道多曲流且充滿礫石, 難以行船,則可以想像,河道彷彿被石頭堵住, 從八堵往下游走,每一曲流彎處,都有被堵住的感覺,所以漢人依次以八堵、七堵、六堵、五堵來命名。

這樣說法,也能夠合理解釋,為何五堵之後沒有「四堵」的地名。基隆河至汐止以下,雖然仍有不少曲流地形, 但淡水河潮漲可至汐止,水量漸豐,有舟楫之利,所以汐止不稱「四堵」, 而稱「水返腳」。汐止不堵,下游的南港就更不堵了,連地名都已有了港口之名。

這樣的地名解釋,是不是更為合理呢?

旅記日期:2009.06.20 (寫於2009.06.26)


[旅行照片]

遷移重組的完工的七堵火車站。
福安宮(頂圳景觀步道入口附近的基隆河岸邊)。
步道入口有「小武夷山」的拱門,遠處為福安宮。
頂圳景觀步道,也是單車道,通往六堵險圳。
從步道上俯瞰基隆河。
六堵險圳石壁,昔日頂圳工程最艱鉅的路段。
峭壁上的「六堵險圳」刻字。
遠望六堵險圳峭壁。
景觀步道通往頂圳福德宮。
頂圳福德宮旁的樹仔公廟。
基隆河。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舊七堵火車站.六堵險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