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e('../leftbar_db.php'); ?> |
图:布洛湾展示馆 布洛湾的文物展示馆内,展出了一些这里挖掘出来的史前石器,吸引了我的注意。 布洛湾的史前文化,大约存在于两千年前,是太鲁阁地区最早的住民,但后来这个族群 在历史上消失,并没有流传下来。 现在的太鲁阁族,则是两、三百年前由浊水溪上游迁入立雾溪流域。太鲁阁族的部落社会是 由一个或数个“Gaya”(共祭团体)所组成,宗教信仰为崇拜祖灵,且有纹面的习俗。过去 日本人类学者根据其语言、风俗、文化特征,而将太鲁阁族归类于泰雅族赛德克亚群的其中 一群。因此太鲁阁族被视为泰雅族人。 虽然系出同源,不过随着时间演变,太鲁阁族发展出自己的文化与民族认同,他们并不认 为自己属于泰雅族。台湾迈向民主化之后,太鲁阁族积极争取正名运动,终于在民国93年(2004) 获得政府官方承认,成为第12个台湾原住民族。 太鲁阁族正名成功,当年却掀起不小的波澜。当时赛德克族也在争取正名,未获得官方的 认同,而属于赛德克族一群的太鲁阁族,却反而先得到官方的承认,造成赛德克族强烈的不满。 几经争取,民国97年(2008),政府终于承认赛德克族为第14个台湾原住民族。 太鲁阁族人自称是“Seejiq Truku”,日本人称其为“Taroko”,并以“Taroko”做为太鲁阁族居住地 的地名。战后,国民政府沿用日本人的称呼,将“Taroko”音译为“太鲁阁”。 太鲁阁族虽然是近年来才被官方承认台湾原住民族,但由于“太鲁阁国家公园”的名气响亮, 太鲁阁族也很快的被外界所认识。
图:宁安桥(左为新桥,右为旧桥) 离开布洛弯,续往太鲁阁口的方向前行。路经“宁安桥”时,在路旁暂时停车, 参观宁安桥,新、旧两座桥梁,并立于立雾溪。 红色桥身的旧桥是中横公路开辟之初所建,钢构式的吊桥, 桥长82公尺,是当时台湾最长的单孔桥。 后来由于中横公路车流量日渐增多,桥宽狭窄,无法双向行车的旧桥渐不敷使用, 民国78年(1989),政府在旧桥旁另建一座悬壁臂式的水泥桥,以取代旧桥。 旧宁安桥前约50公尺,有一座名为“天王桥”的小水泥桥,桥下岩窟洞内有一座“不动明王庙”, 是日据时代遗留至今的小庙。后来由于公路路基垫高,路面超过庙顶,不动明王庙 的位置就显得隐晦而落寞了。从中横公路上并不容易注意到这座小庙。 关于不动明王庙的历史,相传日据时代末期,日本人在立雾溪开采金矿,修筑采矿道路,由于施工 不顺利,因此特别从日本奉送铜铸的不动明王神像来此供奉,以祈求筑路工程顺遂。 台湾光复后,神像遗失,民国40年(1951)台电公司重塑一座不动明王神像,并整修成今日的外观。 立雾溪蕴藏金矿,历史由来已久。十六世纪初,葡萄牙人航海经过台湾东海岸时,就曾在溪流发现 砂金,而以葡萄牙产金的“利澳特爱鲁”(Rio Dnero)河流,命名这条河流,意指“产金之河” 或“金河”。或说这条产金之河,就是指立雾溪。 昭和14年(1939),日本人在立雾溪的绿水附近发现蕴藏丰富的金矿,由于战争时期对于能源 与矿产的需求大增,于是日本人为开发太鲁阁峡谷的水力及金矿,而积极修筑道路。 先完成了太鲁阁口至“溪畔坝”的自动车(汽车)道路;接着开辟由溪畔至塔比多(天祥)的汽车道路, 以便开采立雾溪流域的金矿。后来因太平洋战争的影响,筑路工程延宕,自动车仅驶至合流附近。 这些既有的道路,也成为日后修筑中横公路的基础。
图:长春祠 由宁安桥续行,约行一公里,来到了“长春祠”。长春祠是中横公路东口著名的景点, 祠内供奉因修筑中横公路而殉职的212位工程人员。 祠堂紧依山壁,有山泉自壁隙 涌出,由庙旁亭下流过,形成一道流瀑,注入下方的立雾溪,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 长春祠背倚高耸的峭壁,由于地层不稳定,曾两次因台风豪雨造成土石崩坍而毁损。近年来, 重修完毕后才又重新开放。 长春祠步道长约2公里,从中横公路的长春桥桥头与“仙霞隧道”交会处的 旁侧进入,约300公尺即可抵达长春祠。后续还有水泥砌成的天梯可爬向观音洞、太鲁阁楼、钟楼、禅光寺,然后下中横公路 ,可从仙霞隧道的另一头走回来,路程约1小时。我们仅走至长春祠而已。这300公尺的步道颇有特色, 从山壁凿出的步道,可临溪欣赏立雾溪的溪流及峡谷景色,也可让人体会当年筑路的艰辛。 抵达长春祠,进入祠内,向212位修筑中横公路殉职的工程人员致敬。当年负责筑路的英雄都是 来自中国大陆各省的退伍荣民,一生经历沙场,转战来台,最后参与中横公路的修筑,为完成公路的 开辟而殉职。长春祠拥有半个世纪的历史,然而毁于风灾土石,这已是第三次重建了。 祠堂旁有小拱桥跨越流瀑,桥上建有凉亭,过桥后有小广场,后方有石阶向上,然后石阶如旋转梯 穿过岩壁缝隙,通往上方的观音洞。 长春祠是我们太鲁阁之行的最后一站。本来还在考虑,是否要在太鲁阁口住一晚,明天去走砂卡当步道 。不过老婆已开始挂念家中的女儿,我也觉得已连走两天的步道,游兴已足。而前几天太鲁阁下雨, 立雾溪水流混浊,砂卡当溪著名的神秘谷,翡翠碧绿般的水潭恐怕未必可见,可留待下次再访。 于是趁着天色尚青,踏上归途。苏花公路一路顺畅,约3个小时,返抵台北。
旅记日期:2009.04.23 (写于2009.05.07)【推荐本文给朋友】
【相关标签】
【相关旅记】 include('../adsense1.php'); ?>
[旅行照片]
include('../adsense2.php'); ?>
[旅行地图]
[交通地图](可用箭头上下左右移动及放大缩小)
include('../statbar.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