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693)

太魯閣紀行(二): 文天祥公園.祥德寺步道.白楊步道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文天祥公園(佐久間神社舊址)

清晨的天祥,籠罩著山嵐,不見天日,所幸雨已停,天氣好轉。

老婆、孩子還在熟睡中,我獨自步出天祥青年活動中心,走入旅館正門的山徑,沿著山腰走, 約5分鐘,來到了「文天祥公園」。

這座小公園依山勢分為上中下三層平台,以石階相通。第二層的平台中央立有文天祥的塑像, 最上層的平台內側則有一座大理石立牆,牆上刻有文天祥的名篇《正氣歌》。

天祥,舊名「塔比多」(Tabido),是昔日太魯閣族塔比多社的居住地。「塔比多」意指山棕, 因昔日此地有大片山棕而得名。中橫公路開闢時,政府為紀念文天祥而將「塔比多」改稱「天祥」。

我對這座小公園感到興趣,是因為這裡是日據時代的「佐久間神社」,祭祀日本在台的第5任台灣總督(1906-1915) 佐久間左馬太。佐久間總督在任內提出「五年理蕃計劃」,主張強硬的武裝鎮壓行動,以迫使台灣原住民對日本政府歸順。

佐久間總督任內最大型的一場「理蕃」戰役就是大正3年(1914)的「太魯閣征討戰」。 日本政府動員一萬多名軍警及軍佚,從太魯閣口及合歡山兩面夾擊太魯閣族,佐久間總督親臨戰地督戰。 經過70幾天的征討,終於迫使太魯閣族棄械歸降。大正12年(1923),日本人在文天祥公園的現址建立佐久間神社, 視佐久間左馬太為太魯閣守護神。開始接受日本教育的太魯閣族人,也得定期前往佐久間神社參拜。

今日的文天祥公園,仍是當年神社的格局,公園中央寬闊筆直的石階路,正是昔日的參道,但已重新鋪設過。 神社的建築早已拆除,不留遺跡。石階兩側的石砌駁崁,青苔斑斑古樸,則是當年神社遺跡。 文天祥塑像左側樹下的草地上,有一方形的舊石塊,似有刻字,極可能也是神社的遺跡。

台灣光復後,神社被拆毀。當時拆神社,理由正當,應當不會有人反對。如今則可能有不同的想法, 倘若保存神社建築,只是改名,使建築保存至今註1, 則天祥擁這麼一處可見證時代的歷史古蹟,而且也能吸引來自日本的國際觀光客。

所以每當討論是否要拆除具有歷史意義(無論是正面或負面)的新舊建築物時,一定要考慮清楚,才不會做出讓後人感到惋惜的事情。

文天祥公園的石階,昔日的佐久間神社參道。 從石階步道遠眺祥德寺天峰塔。

石階旁側的駁坎,佐久間神社遺跡。 道旁樹下廢棄的石塊,疑為神社遺跡。

圖:祥德寺

離開文天祥公園,散步前往祥德寺。祥德寺步道長約350公尺,是天祥地區最容易親近的一條步道。

沿著中橫公路往太魯閣方向走,先過「稚暉橋」,再過「普渡橋」,循階梯往上爬,即可抵達山丘上 的祥德寺。

跨越立霧溪的普渡橋,原為舊式吊橋,現已改為鋼鐵結構,雖然更加堅固, 卻少了點古味。橫越溪谷的舊吊橋與山峰高處的天峰塔,構成的景象,曾是天祥最為人熟悉的景觀。

中橫公路開闢時,工程極艱險,工事頗多傷亡,當時廣欽老和尚來到此地,於山顛結廬駐錫, 默誠念佛,以祈公路闢建順遂。後來此地興建祥德寺,特於廣欽和尚結廬的山峰,建造七層樓高的天峰塔以為紀念。

祥德寺屬佛教臨濟宗的寺院,歇山重簷的大雄寶殿,背倚山巒,有靄靄山嵐環繞;前臨溪谷, 有淙淙溪流迴響,更添山寺靈氣。大殿兩側的寺舍為仿唐風建築,古意盎然。祥德寺以優美的山水環境, 而有「台灣的九華山」的美譽。大殿前有廣闊的廣場平台,可以眺覽附近景色。除了天峰塔、 白衣觀音像等勝景,祥德寺也擁有一座高46尺,號稱全世界最大的地藏王菩藏金色塑像。

天祥除了祥德寺之外,也有兩座歷史悠久的教堂。一是位於天祥晶華渡假酒店左後方的「基督教長老教會」, 一是位於天祥青年活動中心旁的「天主堂」,兩間教堂都是中橫開築公路時就已設立,擁有半個世紀的歷史。兩者都有提供住宿服務, 這是我這次來天祥旅遊才得知的訊息。

天祥是中橫熱門景點,假日旅館訂房不易,遊客亦可考慮教會提供的住宿服務。長老教會教堂旁有一條步道可銜接白楊步道, 屬於白楊步道的支線,但山路起伏較大,較少遊客行走。

返回天祥青年活動中心時,老婆和小東剛剛起床,於是一起在餐廳早餐。這時嵐霧已散去,陽光終於露臉。 離開青年活動中心之前,先在販賣部買手電筒,然後前往天祥幾條步道中最著名的白楊步道。

普渡橋。 天峰塔。

祥德寺僧舍。 祥德寺的地藏王菩薩金色塑像。

圖:白楊步道

白楊步道位於中橫公路約168.6K處,從天祥沿著中橫公路上行約800公尺, 過了一座明隧道之後,即可看到左側的白楊步道入口。

續行幾十公尺,公路右側坡道下方設有停車場。

白楊步道是一條很奇特的步道,步道的入口竟是一座383公尺長的隧道。2.1公里的白楊步道, 前後須經過7座隧道,才能抵達白楊瀑布及水濂洞。因此必須準備照明及雨具,才不會在步道的隧道中摸黑行進,或者在水濂洞裡遭到水瀑淋洗。

白楊步道原本是民國73年(1984)台電為了開發「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所闢建的一條引水道路, 當時台電計劃將立霧溪中游的溪水透過引水道運往下游的「立霧發電廠」進行水力發電。當時台電的環評報告出爐, 認為這項計劃對於生態環境的影響輕微。

消息傳出後,引起學者及環保人士的批評,認為此舉將嚴重衝擊立霧溪的生態, 中游的溪水被攔截,也將深深影響立霧溪下游太魯閣峽谷的生成,長期將破壞這數百萬年才形成的壯麗峽谷。 政府順應民意,於是擱置了這項水力發電計劃。兩年後,「太魯閣國家公園」正式成立。

「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終於停擺,後來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將這條廢棄的引水道路整修為步道, 以供遊客健行踏青之用。白楊步道原是一條運水的道路,因此路面寬闊,步道坡度平緩舒適, 沿途擁有隧道、溪流、峽谷、崖壁、瀑布等景觀,深受遊客的歡迎。

白楊步道入口(第1號隧道)。 水泥橋越過瓦黑爾溪。

圖:第5號隧道出口,橋樑跨越塔次基里溪

進入白楊步道,通過第1號隧道,從幽暗中的山洞走出來時,豁然開朗,青山溪谷, 展於眼前。

走過一座小水泥橋,橫越瓦黑爾溪,然後沿著溪畔前行。不久,瓦黑爾溪注入了塔次基里溪。

白楊步道則與塔次基里溪一路相伴,溪水往下游流,步道往上游去。步道位於溪岸的山腰高處, 與溪流時遠時近,溪谷時隱時現,沿途不時可以欣賞塔次基里溪的峽谷景色。

塔次基里溪是立霧溪的上游,日據時代,整條立霧溪都舊稱為「塔次基里溪」,日語「塔次」,指直立或站立, 「里基」是雲霧的意思,「塔次里基」意指這條溪的兩岸峭壁高聳入雲。台灣光復後,塔次基里溪以天祥為界, 下游河道改稱「立霧溪」,上游則仍維持舊稱。太魯閣族原稱立霧溪為「Yayung Paru」,意指「很大的溪流」。

一路前行,隧道一座接一座,多為小隧道,洞中一片黑暗,隨即又見光明。小東對隧道感到新奇,持著小手電筒, 興致盎然的迎接一座座的隧道。通過第5座隧道,又有一座水泥橋越過峽谷,橋下的塔次基里溪,急湍如洪濤, 轟然作響。溪谷岩壁落差處,急流形成奔騰的瀑布。下方的水潭被瀑水沖擊,水色混濁如泥漿。有遊客說, 平時潭水較為碧綠,最近連日幾日下雨,溪水從上游挾帶土石而下,溪潭才會變得如此泥濁。

第3號隧道。 第5號隧道出口。

圖:白楊瀑布

站在第5號出口的水泥橋上,遠遠望見塔次基里溪支流上游的峭壁處有一道流水如白絹自百公尺高的崖頂垂懸而下, 受地形所扼,折成三段,中段隱而不見,僅見上下兩段的瀑布。

白楊瀑布,舊稱「達拉歐斯」,是太魯閣族語「斷崖」之意。

過水泥橋後,左側有步道經吊橋越過塔次基里溪支流,前往對岸的觀景台。觀景台就近眺覽白楊瀑布, 以及觀賞第5號隧道出水泥橋下壯麗的激流及峽谷風光。坐憩於此,陣陣清涼山風自崖頂而下,轟隆急湍聲響由溪谷而上, 迴盪於耳際,使人心悅神爽。

返回水泥橋頭,續行,進入第6座隧道。這座隧道長152公尺,雖是第二長,但隧道彎曲,洞內極漆黑,小手電筒微落的燈光照明不足, 走了幾步,便陷於前後漆黑的境地,趕緊撤退。在隧道口,等待後方一群大隊的國小學童到來,跟著前行, 照明充足,才順利通過這座長隧道。

過了隧道,再通過第7座短隧道,便抵達了水濂洞口。水濂洞也是一座人工開鑿的隧道,但由於此區岩層較易脆弱破碎, 因此地表水容易穿透岩體裂隙下滲,長期侵蝕作用,岩壁裂隙擴大,水流由裂隙傾洩而下,隧道內形成水濂瀑布的景觀。

水濂洞內的水濂瀑布,使隧道變成一條小河,泉水不斷流出洞外,溪床以礫石為底,石塊清澈可見,水色晶瑩剔透。 遊客紛紛穿上雨衣,脫了鞋,赤著腳,依序進入水濂洞。

走在水濂洞內旁側的狹窄的步道上,緊貼著壁面而行,幽暗的隧道中,水瀑淅瀝嘩啦直洩而下。洞內尖叫歡聲此起彼落, 與瀑水聲交織迴響於洞中。水濂洞的隧道出口,仍有步道,但因後段地質不穩,目前已經封閉。 白楊步道原全長9.5公里。目前僅開放至水濂洞的2.1公里路段而已。

折返回到水濂洞口,老婆及小東坐在路旁穿鞋及休憩,我又隨下一批遊客,再探水濂洞,連走兩次,覺得回味無窮。 我問小東:「水濂洞好玩嗎?」他開心地說:「好玩的不得了。」

白楊步道,慢走邊玩,來回約2個多小時。時已近中午,回到天祥用餐。然後沿著中橫公路, 往太魯閣的方向,去補遊昨日因雨錯過的一些步道及景點。(∼待續

水濂洞。 水濂洞內的水瀑。

旅記日期:2009.04.22 (寫於2009.05.02)

【相關旅記】
太魯閣紀行(一):遊客中心.溪畔壩.燕子口.流芳橋.九曲洞.慈母橋


註1:佐久間神社的舊照片,可參考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收藏的日 本時代【台灣舊照片資料庫】:
佐久間神社照片一
佐久間神社照片二

【相關旅記】
.第0692篇 -太魯閣紀行(一):遊客中心.溪畔壩.燕子口.流芳橋.九曲洞.慈母橋
.第0693篇 -太魯閣紀行(二):文天祥公園.祥德寺步道.白楊步道
.第0694篇 -太魯閣紀行(三): 綠水步道(合歡越嶺古道綠水段)
.第0695篇 -太魯閣紀行(四): 布洛灣.寧安橋.長春祠



[旅行照片]

天祥稚暉橋。過橋後左側建築物為天祥晶華渡假酒店。
普渡橋。
祥德寺大雄寶殿。
天祥基督教長老教會。
天祥天主堂住宿區。
天祥遊客中心(剛完工,尚未正式開放)。
白楊步道入口。
1號隧道,長383公尺,不過可以看到出口的亮光。
寬闊平緩的白楊步道。
第3號隧道,小心落石,快步通過。 
俯瞰塔次基里溪峽谷。
第5號隧道出口,橋下的塔次基里溪激湍急流。
白楊瀑布自百公尺高的斷崖垂流而下。
水濂洞。
體驗水濂洞。
返程(第5隧道)。
返程(白楊步道)。
返程。水泥橋越過瓦黑爾溪,進入第1號隧道,走往步道入口。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太魯閣國家公園(太魯閣-天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