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667)

[宜蘭羅東] .五福診所.勉民堂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今天來羅東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旅遊,行程結束,順道進入羅東市區用餐。

路經中正路時,突然瞥見馬路旁一棟純日式的古厝,眼睛為之一亮,感到意外驚喜的原因,不只是因看見一棟優美的古厝, 同時也因為這棟房子懸掛的招牌寫著「五福眼科」。

原只是單純進市區用餐,沒想到在羅東市區意外遇見「五福診所」這一歷史建築。 五福診所,又名「五福眼科診所」,是蘭陽名醫陳五福先生所創立的。我年輕時就曾聽過陳五福醫生的名字, 久慕其平生為人,今天剛好路過診所,而又是一棟歷史建築,於是選在附近停車,找家小店用餐,然後步行前來欣賞這棟建築。

五福診所這棟建築,建造於大正5年(1916),是一棟日式的木造瓦房建築,外觀成「ㄇ」字形,診所外圍砌有紅磚圍牆。 這間醫院原是日本人清野滿正郎開設的「清野病院」,日本戰敗後,日人財產被國民政府接收,後來陳五福醫師籌資買下這棟房子,在這裡開設醫院。

圖:五福診所(歷史建築)

陳五福醫師,羅東人,大正7年(1918)出生,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今台灣大學醫學院)畢業後, 留在母校附設的醫院擔任醫師。

台灣光復後,民國35年(1946)5月,陳五福先生毅然辭去人人稱羡的台大醫院醫師的工作,返回故鄉羅東,於現在的中正路108號創設立了「五福眼科」。

當時羅東人口約三萬人,因地方交通不發達,陳五福醫師經常不辭辛苦騎著腳踏車或摩托車出診, 上山下鄉,為病患看病。對於貧窮的病患只收成本或免費醫療,仁心仁術,贏得地方人士的敬仰。

陳五福醫師身為眼科醫生,深感於盲人的辛苦,而於民國48年(1959)獨資創辦「慕光盲人重建中心」,提供盲胞生活及職業技能的訓練,以協助其自立更生。

陳醫師為虔誠的基督徒,他當時得知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博士在非洲醫療及傳道的事蹟,深受感動, 於是以德文與人在非洲已高齡84歲的史懷哲博士通信,並獲得親筆回信,鼓勵他的盲人教育福利事業。兩人從此書信往來,一直到史懷哲90歲過世為止。

民國55年(1966),陳五福醫師獲得日本福島醫科大學博士。陳五福醫師長期服務鄉梓及從事社會服務, 先後曾獲得台美基金會社會服務獎、吳尊賢愛心獎、吳三連醫學獎、噶瑪蘭獎以及總統親頒紫色三等景星勳章,而有「台灣史懷哲」之稱。

民國86年(1997)11月,陳五福醫師因病辭世,五福診所這棟建築,則在他的理念堅持下, 仍保有90年前的原貌,成為羅東市區珍貴的歷史建築,將與他的名字一起流傳於後世。眼科診所的醫療工作, 則有陳五福醫師的女婿林逸民醫師繼承其志業,繼續服務地方。

正門。 木窗。 側影。

圖:勉民堂(縣定古蹟)

五福診所附近的「勉民堂」(中山路三段190號),為宜蘭縣的縣定古蹟,今天也剛好巧遇。

勉民堂是清代羅東著名的鸞堂,始建於清道光年間, 主祀關聖帝君,是羅東望族藍家的守護神堂。

所謂的「鸞堂」,就是「乩堂」,乩堂就是扶乩的處所。迄今勉民堂農曆初一或十五尚有扶鸞問事, 是台灣流傳已久的地方民間信仰。扶鸞,即扶乩,分為「文乩」與「武乩」,文乩是神明只降乩於鸞筆, 而不附身於乩童身上,武乩即神明透過附身乩童以傳達神旨。

勉民堂創立一百多年來,提供民眾扶鸞問事,排疑解惑,甚至診療施醫,以濟世救人。而隨著時代的演變, 科學的進步,專業分工,如今已有醫生從事醫療,心理諮商提供解惑,然而求神問卜, 仍然是大眾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以我這一代而言,記得女兒在嬰幼襁褓時,好哭不停,求之西醫之餘, 母親仍求助於傳統民間信仰,以符安撫床母神靈。總之,人生若遇到理性或科學無法解釋或釋懷的時候, 難免要向冥冥未知的世界去尋求答案或心靈的撫慰。

勉民堂的現有建築,創建於清光緒年間(約1880前後),由當時藍家俗名藍紅九(俗名)募款千元, 興建三窗九門的廟堂,至今仍保存當時面貌,成為建築特色,磚色古樸,木雕典雅。勉民堂如今周遭俱被水泥樓房圍繞, 顯得侷促,近距離僅能看見單面的三開間格局而己,無法一窺廟堂全貌。儘管如此,古色古香的建築外觀,仍頗有百年古廟的風味。

今天羅東用餐,無意間遇得此兩古蹟,略作小記,以供有意者參考。

勉民堂,侷促於水泥樓房之內。 勉民堂(縣定古蹟)。

旅記日期:2009.02.03 (寫於2009.02.12)


[旅行照片]

勉民堂。
紅磚拱門,共有九個磚門,是勉民堂的建築特色。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檢視較大的地圖

【交通資訊】
從北宜高速公路下羅東交流道,再循196縣道進入市區,過鐵路地下車道後,左轉中正路,直行至中正路108號為五福眼科。 續行中正路,再右轉中山路,至中山路三段190號為勉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