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649)

[台北平溪].一坑古道.耳空龜山.四分尾山.平溪分駐所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一坑聚落

今天與山友相約登山,慶祝《旅聯網》成立四週年註1

我們計劃從平溪鄉的一坑口出發,走一坑古道,越嶺耳空龜山,而以四分尾山為終點。

上午八點五十分,開車抵達平溪鄉薯榔村的一坑口,停車於福德宮旁的橋頭空地,從這裡展開今天的行程。 沿著一坑路,走入一坑聚落,往山區方向深入。

一坑是菁桐坑最早採礦的地方,還遺留不少採礦時期所興建的工寮,充滿民國五十年代(1960)的舊風味, 這裡是我所鍾愛的菁桐景點之一。

走至聚落的路底,沿著溪岸右側的步道續行不久,至路盡頭,有小徑沿著溪岸的竹林往上游而去。 這條山徑,即是山界所稱的「一坑古道」。沿途可見殘垣頹圮荒廢於蔓草樹叢及溪畔,或為工寮,或為斷橋, 或為水泥掩體,應都是昔日一坑古礦場的殘跡。

約前行十二、三分鐘,爬過一小陡坡後,即見一座完整的古老石砌土地公廟,座落於綠叢中,礦區沒落, 古道廢棄,土地公廟隨之寂寥,廟簷已被綠蕨所侵佔。看到土地公廟,古道幽情油然而生。

由此而上,路況還不差,主要是當地農民仍利用這條舊路於溪岸沿途種植竹林,而且也鋪設水管從上游的溪潭引水 至下游民宅,有人行走及維護路況。抵達上游水源地,一池澄澈小池潭,古道在此越溪,路況就明顯轉差。山徑脫離 溪谷,不久就轉為陡上,爬向稜線,愈走愈陡,應已非昔日的古道,而是登山隊所開闢出來的山徑。

一坑古道途中的石砌土地公廟 古道溪流的澄澈小潭

圖:耳空龜山附近鞍部的石塔遺殘

爬抵支稜,又轉為陡下及腰繞,然後爬上另一支稜,來到往石底觀音山的鞍部叉路,然後循稜前進耳空龜山。

從這裡起,走於上下起伏的稜線,不時需拉繩陡上或攀降。這條路線走並不輕鬆。

途中,在一小鞍部,還發現一座隱密的石砌小廟,不知是土地公或有應公,而添增了古道的想像。抵達耳空龜山之前 的鞍部附近,則有兩座高約一層樓的石塔,最引人好奇。我在台北近郊登山多年,還不曾見過這麼奇特的石塔。

石塔底寬頂狹,四面形的錐狀體,石砌而成,外貌古樸,兩座石塔的一面各有一深約60公分的凹洞。 兩塔相距約5、6公尺,雙塔之間的地面則有兩個如門環的半圓鐵環;其中一塔的底部壁面另有一塊馬蹄形 的鐵環,這些東西,可能是用來做為某種牢固的用途。

有登山記錄提及,這石塔可能是昔日流籠設施的遺跡。然而, 這附近盡是荒山窮壤,並無重要農作生產,何需大興土木建造流籠呢?

我們在石塔處午餐休息,聊天的話題則繞著這對石塔打轉,揣測當初建造石塔的目的。或猜可能是凱達格蘭遺址, 或猜是某種宗教神祕祭壇,或猜是二戰期間日軍藏金之地,或猜可能是光復後鹿窟游擊基地 的設施。談論有些失措離譜,大概是由於我們從一坑口爬至此地,已耗費三個小時,大家都有些疲憊,所以只是笑談消遣 而已。

這石塔若果是流籠設施,則應該與昔日的礦業有關。石碇五坑距離這裡不遠, 而附近的汐止、平溪也都出產煤礦,或許昔日採礦時曾利用此鞍部設流籠,進行物資或礦石的運送, 而也惟有資金雄厚的礦業公司才有能力在山區興建這種流籠設施。在山區從事零星種植或採集的農民,並無需要,也沒有能力 建造這種流籠工事註2

當我們正在這雙石塔處用餐及談笑之際,對我來說,一件不幸的事情卻正悄悄地在平溪的一坑口發生,成了我今天 此行的唯一憾事,而此時我卻渾然不覺。

石塔之一的壁面有馬蹄形的鐵環。 兩座石塔的壁上都有一個凹洞。 雙石塔之間的地面的鐵環。

圖:四分尾山

餐畢,續行,攀繩陡上,10分鐘後,登上了耳空龜山。耳空龜山,海拔588公尺,有一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耳空龜,是 附近石碇山區的地名,不知其意,大家猜測可能是這座山的外貌像人的後耳朵。

後來查詢台北縣地名資料,才知事實並非如此。耳空龜開闢於清朝乾隆年間,根據地方耆老的敘述,因早期當地有 山洞,洞內發現一隻烏龜,所以稱為「耳空龜」。

抵達耳空龜山,我以為末段行程,從耳空龜山至四分尾山,海拔落差僅幾十公尺而已,應該輕鬆好走, 結果卻大出意外,兩山之間的稜線起伏繁多,上上下下至少七、八次以上,走了足足一個小時,才抵達產業道 路。而從產業道路登四分尾山,僅剩50公尺路程,一分鐘後,我與山友冬烘兄(Daniel)率先登頂。

四分尾山,海拔641公尺。第一次登這座山已是六、七年前的往事,當時初入山界 不久,我讀冬烘兄的《台北行腳》旅記,才認識了這座山。當時網路方興,部落格尚未誕生,網路登山旅 記並不多見。四年前,《旅聯網》成立,旨在山友之間相互鼓勵,勤寫遊記,以分享登山資訊。而短短數年間, 山友在《旅聯網》累計發表的遊記已超過萬篇,對於國內登山風氣的推廣,已盡小小推波助瀾之力。值此創站四週年 之際,亦有可喜與值得安慰之處。

今年參加四週年登山活動者,僅冬烘兄、蕭兄伉儷、老恩兄及我,共5人而已。舊友之間,或因出國旅外,或因身體違和, 或因忙碌工作,或須照顧高齡長輩,或遭遇家庭變故,而無法參加今日的行程。幾年之間,山川依舊,而人事頗有滄桑變化。 然而其間亦有可喜之事,例如蕭郎兄已結婚,冬烘兄已生子,而老恩兄已成為專業的攝影達人。

圖:一坑口暮色(事件地點),遠處山峰為薯榔尖

因身體違和,已退出山林的小周兄,今日特地開車直上四尾分山,與我們會合,義務擔任今天的接駁司機,載我回 一坑口取車,熱情與義氣感人。

登頂四分尾山 之後,我們兵分二路,一部份人先走往鹿窟光明寺附近的「觀雲居」餐廳,另一部份人搭小周兄的車返回平溪一坑口取車。

抵達平溪一坑口,竟然發現我停放在一坑口的車子被偷了。事出突然,小周兄立即載我前往「瑞芳警察局平溪分駐所」報案。 警車及員警隨即前一坑口現場勘察,隨後我搭警車回分駐所製作報案筆錄。不好意思讓山友兩地 枯等,於是請小周兄及同行的山友先行離去,我獨自留在平溪分駐所處理後續的報案手續。

平溪分駐所的警官對於轄區發生汽車失竊案,也感到相當震驚。平溪鄉一向民風純樸,治安良好,幾不曾發生如此刑案。這次 竊賊是從外地駕駛一輛老舊贓車進入平溪,抵達一坑口時,偷走我的車,而留下那部偷來的贓車在現場。

做完筆錄後,步出平溪分駐所,已晚間六點過後,夜暮低垂,爬了一天山,已苦累,又接做筆錄,更感疲憊。距離下一班火車, 還有半個小時。於是順道逛了一下平溪老街。夜晚的平溪老街上,有幾位遊客已製作好天燈,寫完祈福字句,正準備放天燈 祈福。此時此刻,我需要天燈祈福嗎?雖遇不幸事件,但我並不悲觀。

竊案發生時,曾有一位當地老伯目擊,竊賊開走車,往菁桐坑方向逃逸。而除了老伯看見之外,一坑口的福德宮、薯榔村的 的薯榔尖,也都親眼目睹此事。

竊賊所逃竄的方向,循106公路,或可能南往雙溪,出福隆、奔宜蘭; 或可能北往瑞芳,匿基隆、躲萬里,而竊賊沿途所經山區,其山峰與后土之神靈,都與我相識多年,必不會保持緘默或縱容嫌犯, 必將冥冥暗助或託夢各地員警以協助查緝。破案應指日可待。

雖然如此,常言道:「天助自助者」,我也不能坐等消息,亦應把握黃金72小時搜救時間,先盡人事, 而後聽天命。所以在旅記中公佈愛車資料,倘若山友登山時,在於登山口附近口,或行經荒涼產業道路, 有發現照片中的車子(Cefiro房車),敬請通報台北縣警察局瑞芳分局平溪分駐所或直接通知發現地點附近的警察派出所。 小弟不勝感激註3

從平溪返抵家門,告知家人這一不幸消息。女兒一聽,頗有憂色,急問何時可以找回失車,否則以後夜自習放學後,又該如何 接送?小東最冷靜,問我小偷住在哪裡?趕快叫警察去抓他。又安慰我說,以後可以搭捷運、坐區間車或自強號出去玩。

老婆則表現堅定,身為家中財務掌櫃,她已做最壞的打算,開始盤算如何因應未來家中將突然新增的一筆開銷。面對老婆及孩子 的關心,則讓我頗感安慰。人應該惜福。人生不要只看到你所失去的,而是更應該要珍惜你現在所擁有的。

旅記日期:2008.12.06 (寫於2008.12.08)


【路程時間記錄】
一坑口→30分鐘→石砌土地公廟→60分鐘→石底觀音山叉路→40分鐘→石砌小廟→ 15分鐘→五八一峰→25分鐘→雙石塔(作埤內叉路)→10分鐘→耳空龜山→60分鐘→四分尾山 (含休息約6小時)

註1: 《旅聯網》網址:http://www.waytogo.cc/

註2:後來才得知《山林遊記》部落格的《四份尾山、耳空龜山縱走石底觀音山》一文中, 版主achi先生(黃清淇老師)曾訪世居作埤內地區的葉守助先生(今年 64歲),他的父親葉天賜先生(今年 94歲)告訴他, 以前木柵到菁桐的106公路尚未開闢,從五坑方向,耳空龜地區焦炭窯生產的焦炭(煤炭),都是透過流籠運送到作埤內,再由輕便車送到 舊東山派出所附近,再由卡車轉運到汐止的台灣煉鐵廠。...Tony補註於2008.12.12
詳見該篇文章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ching-chi/article?mid=64&prev=65&next=63

註3:將近四個月後的98年4月1日,接到台北縣金山鄉重光派出所通知,我失竊的汽車已 在陽金公路馬槽橋附近路旁找到。由於竊賊僅是利用此車代步,用畢後即丟棄於路旁,因此整輛車子除了門鎖略有損壞,其餘毫髮無 傷,平安歸來。謝謝警察先生,也謝謝所有關心此事的山友及讀者。..... Tony補註於2009.04.01


[旅行照片]

平溪鄉薯榔村一坑聚落。走往一坑古道。

一坑古道途中古老的土地公廟。

一坑古道。

陡坡途中,遇巨石。

往耳空龜山的上下起伏的稜線路。

小鞍部竹林旁的石砌小廟。

不時攀繩上下。

稜上遠眺平溪層層山巒。

耳空龜山附近鞍部的奇特石塔。

第二座石塔,略低於第一座。左右相距約5至6公尺。

陡上耳空龜山。

耳空龜山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循稜走往四分尾山。

芒草路,路況不佳,起伏又多。

走了一個小時,抵達產業道路。

四分尾山三等三角點基石。

從四分尾山眺望平溪群山。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使用左側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