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布政使司衙门(二级古迹)
这一个月来,三次访造植物园,
终于得以进入二级古迹“台湾布政使司衙门”参观。
其实并非衙门难进,而是自己难得糊涂。
第一次,我选在周六来访,抵达时才得知布政
使司衙门周六休馆。第二次,选在周五下午来访,结果再度碰壁。原来周五虽然有开放,但开放时间是上午九点至十一点,下午只接受团体预约参观。
两次碰壁,也只能怪自己老眼昏花,没有仔细详读参观资讯(注1)。
第二次来时,带着小东同行,虽然参观古迹不成,但仍可游览植物园。植物园内随处可见松鼠树上跳跃或跳跑下树取食,
可爱的模样,让小东心花怒放不已;此外,池塘里的水鸭及鱼群,
也让小东相当开心,一路频说植物园真好玩。
当日的行程却是先喜后悲,午后原本只是小阴天,气象局预报只有30%的下雨机率,
突然地却下起令人措手不及的大雷雨。虽然有带备用伞,却难以在这种倾盆大雨中行进。我和小东,
还有一群幼稚园的小朋友们就挤在植物园内的一座凉亭里避雨。亭外雷雨隆隆,久久才停歇。
这场大雷雨来得突然与莫名。不懂气象,却感情丰富的人则解释说,这是因为当天台湾的国家棒球队在北京被中国棒球队击败,
全台笼罩于一片低气压,天人感应的结果,促成了天气的突然恶化。
总之,我当天的植物园之旅,可说是先喜后悲。
图:布政使司衙门中廊(从大堂望向仪门、头门)
今天再访植物园,问小东是否要跟行,小东听到植物园,先是大声说好,接着表情停顿,接着问:“会不会下雨?”我答说:“不会下雨。”
他却说:“我去问妈妈会不会下雨?”
看来上次的雷雨让他记忆深刻,我的信用也因此受损。听到妈妈说不会下雨,小东才决定跟我去植物园。
我们仍搭捷运板南线至西门站,然后换乘小南门支线至小南门站下车,步行一会儿就抵达植物园博爱路底的入口。
由于布政使司衙门有参观时间的限制,于是先参观衙门,再游植物园。
现存的台湾布政使司衙门,其实只是清代布政使司衙门的一小部份而已,却是台湾仅存的清代官署建筑。
衙门由昔日筹防局门厅、布政使司大堂与部分厢房组成,约略呈长条状的“田”字形格局。
图:台湾布政使司衙门照片(展览资料)
台湾布政使司衙门是清代台湾建省之后,才新成立的行政机构,职掌全台钱粮饷项等事务,
首任布政使邵友濂于1887年(光绪13年)8月到任。
我对于这个机构的职务权责,一直懵懵懂懂,一知半解,
主要是因为“布政使司”这种官署名称不易从字面理解其内涵,而其所管辖的业务,也不易找到今日可相对应的官署部会名称。
举例来说,台湾布政使司衙门所管辖的单位有军火总局、军装总局、火药局、火车局支应总局、邮政总局、电报总局、
茶厘总局、税厘总局、盐厘总局、樟总局、磺油局、支应总局、善后总局等,几乎包括了现在的国防部、交通部、财政部、
经济部的业务。布政使司衙门,几乎可算是小型的行政院了。权责之大、地位之尊,仅次于台湾巡抚而已。
所以曾担任过布政使司的邵友濂、唐景崧,后来都接任台湾巡抚的职位。
由于掌管的业务庞大,1889年(光绪15年)落成于台北市中山堂现址的布政使司衙门极具规模,
成为清代在台湾规模最大的官署。1895年(光绪21年),清廷割让台湾给日本。这庞大的建筑,
做为台湾布政使司衙门的时间仅约6年时间而已,反而后来有四分之一世纪时间,它是日本在台最高统治机构“台湾总督府”的所在地。
日本统治台湾之初,就以布政使司衙门西侧的筹防局为总督府办公室,直到1919年新的总督府完工(今总统府),
才迁入新址。随后,为纪念裕仁天皇登基,总督府决定在布政使衙门旧址兴建台北公会堂;次年,
拆除衙门,仅保留部份建筑,移往圆山动物园及植物园保存。
后来,存放于动物园的衙门建物被台风损毁,仅存植物园内的布政使司衙门保持完好,而被政府列为国家二级古迹。
现存的布政使司衙门,为三进式,进入头门(大门)后,再穿过仪门,即可抵达后面的大堂。
头门及仪门有左右厢房连接,仪门与大堂间则有左右侧廊及中廊相连,形成两个相连的四合院。由于是官署建筑,建筑素雅稳重,
屋脊采用单脊,具有燕尾翘脊,并无华丽或繁复的装饰。
图:布政使司衙门大堂
左侧廊道展出台湾布政使司衙门的历史资料,还包括衙门的平面图及旧照片,颇能勾起历史的怀想。
现存的布政使司衙门约仅是原来规模的三十二分之一,大约像大户人家的宅院而已。
依参观方向,走过廊道,最后来到后方的大堂。大堂内有成排的石柱,罗列其间。
如今空空荡荡。遥想一百一十三前,《马关条约》签约的消息传来台湾,这里应曾嚣嚣嚷嚷,应曾群情激愤,
官民仕绅应曾在此议论纷纷。
台湾人民终不愿被国家如此出卖,而拥立唐景崧为总统,毅然宣布台湾独立。
台湾巡抚衙门成了“台湾民主共和国总统府”,台湾布政使司衙门则改称“台湾承宣布政总理内务衙门”。
然而事与愿违,台湾民主共和国,匆匆诞生,匆匆夭折,无法逆转狂澜。布政使司衙门曾短暂见证了这段历史。
图:米勒人潮,绕植物园荷花池一圈
走出衙门外,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植物天地。暑假的尾声,虽然非假日,植物园内游客众多。
一群幼稚园小朋友来此植园参观,由于年龄相仿,颇引起小东的好奇。小东很向往校园生活,
也期待快快长大。我也是这么期待着。
植物园荷花池,被长长的人龙绕了一大圈,蔚为奇观,这些人都是等着排队买票进入国立历史博物馆参
观米勒的世界名画。这种人潮的盛况,恐怕更超过猫空缆车。
而依我搭猫缆的经验,这些民众可能至少要排上一、两个小时以上,才能进入参观吧!?
看见民众撑着伞,如此辛苦排队,令人心生怜悯与感慨之心。台湾号称科技之岛,主办单位岂无良策可避免民众冗长排队苦候呢?
例如,银行早已采用抽取号码牌以避免让民众排队,而猫空缆车为减少民众苦候,亦采行类似的疏导措施。
若能如此,则来看画展的民众,买了票及取得号码牌,
预知两小时以后才能入场,则这段时间内可以悠游植物园或参观布政使司衙门,然后在心神状态极佳下,入馆参观名画,
则赏画之心情与心灵获益必当不同。否则,如此苦等苦排,入馆之后,又目睹米勒名画妇人弯腰拾穗的情景,
恐怕也会想起自己的腰酸脚累,而心生悲感了。
日期:2008.08.27 (写于2008.08.28)
include('../leftbar_share.php');
?>
include('../sitetag.php'); ?>
include('../adsense1.php');
?>
注1:布政使司衙门开放时间如下:
1.自由参观时间:
(1)周二至周五、周日、国定假日为上午9:00~11:00。
(2)周一、周六及春节(自除夕日起休馆五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休馆。
2.预约导览:
(1)周二至周五下午两点至四点提供团体预约导览解说服务。
(2)预约导览请至林业试验所网站http://www.tfri.gov.tw办理。
3.人数限制:
每次入馆以50人为限,额满时不得进入参观。
【补记】根据台北市文化局委托学者李瑞宗所进行的考证,
布政使司衙门真正的身分是清代的“钦差行台”,目前台北市文化局已为钦差行台正名挂牌。
钦差行台原是光绪年间,为了接待及提供来台视察的中央官员住宿而兴建的迎宾馆,完工于光绪二十年(1894),
当年爆发甲午战争;次年,清廷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台湾人民随即宣布独立,建立“台湾民主国”,并将钦差行台改为筹防局。
由于钦差行台的历史简短,又紧临台湾布政使司衙门,因此过去被误认为是布政使司衙门的厅舍之一。...Tony补注于2013.11.20
[旅行照片]
|
位于植物园内的台湾布政使司衙门。
|
|
台湾布政使司衙门头门。
|
|
从头门眺望第二进的仪门。
|
|
仪门。
|
|
头门门神,门外的植物园景观。
|
|
武将门神。
|
|
文官门神。
|
|
廊道的展览资料。
|
|
中廊(连接仪门与大堂)。
|
|
大堂。
|
|
小东游植物园。
|
|
植物园随处可见松鼠踪迹。
|
|
小东遇见一群幼稚园小朋友。跑过去瞧瞧。
|
|
遇到漂亮小女生,小东不好意思,改走水沟路。
|
|
蓦然回首。人面不知何处去?
|
include('../adsense2.php');
?>
[旅行地图]
include('../footbar_his.php'); ?>
include('../statbar.ph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