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606)

[新竹尖石].李崠山古堡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李棟山莊(李崠山登山口)

我對新竹縣尖石鄉的李崠山心儀已久,倒不是因為這座山擁有一等三角點或景色特別美麗, 而是山頂有一座台灣罕見的古堡遺跡。

多年以前,讀旅遊資料,看見李崠山古堡照片時, 就好奇於這麼偏遠的山地,竟然存在著這麼一座古色古香的堡壘。而隨著對台灣歷史漸漸認識,知道古堡的來歷, 也就希望有一天能登李崠山,親自一睹這座古堡的丰采了。

今天深入尖石鄉,鎖定兩個目標,上午探訪水田部 落的北得拉曼神木,下午前往馬美部落附近的李崠山古堡。 雖然兩個景點都在尖石鄉,看地圖時感覺兩地相距不遠,卻沒想到山區道路如此迂迴,我從水田部落轉往李崠山, 車程竟也花了一個多小時註1

李崠山位於馬美部落,登山口有一棟「李棟山莊」民宿。山莊的入口掛滿了登山條, 歡迎山友的到訪。進山莊之前,依門口告示,投20元清潔費入木箱。今天恰逢莊主朱老先生坐於山莊大門口飲茶, 看見我便熱情招呼,說要泡茶招待我。行程不宜耽擱,於是先向他致謝,說等從李崠山下山時,時間寬綽有餘,再來從容喝茶聊天。

圖:李崠山登山步道

從山莊後方先走一小段水泥路,隨即進入森林裡,泥徑盤繞上行。

午後的森林,一片靜謐,沒有上午北得拉曼山區蟬聲響徹的熱鬧景象, 山徑覆滿枯葉,透出幾許蕭瑟氣氛。

繞行林間約10餘分鐘,山徑突穿出樹林,與一條土石產業道路交會。土石路也是通往李崠山,但較迂迴。 李崠山的山頂是一等衛星控制點,氣象局設有雨量偵測系統,有後勤補給的需求,應是為了運送物資或器具上山而開闢這條道路。 或許在百年以前,也曾用來運送大砲及彈藥至山上的堡壘。

山徑橫越土石路,續鑽入森林,此後山徑與土石路交會數次,山徑取直而上,路程短,但卻一路陡上, 愈爬愈覺體力不繼。最後改走坡緩的土石路,以減少體力消耗。不過繞得遠,較費時,似乎也沒節省多少體力。

其實李崠山並不算難爬, 登山口與山頂的海拔落差約380公尺,上午探訪北得拉曼神木,同樣的海拔落差,能輕鬆以對,到了下午體力漸疲, 沿途頻頻休息。此外,從水田部落至李崠山,超過30公里的山區彎繞道路,折損不少體力,也是疲累的原因之一。

山徑穿行森林中,毫無展望,土石路無遮蔭,空曠處本可展望馬美部落附近群山,卻因下午天氣由晴轉陰,雲嵐漸沉, 眺覽無所見。一路慢行,花了一個小時,終於登上李崠山。望見那古意盎然的城堡大門時,才又精神抖擻起來。

圖:李崠山古堡(縣定古蹟)

李崠山,又稱「李棟山」,可能因為登山口民宿取名「李棟山莊」的緣故。

泰雅族人則稱這座山為「TAPUNG」,意指積雪的山頂。

李崠山,海拔1914公尺,擁有一等三角點,因視野遼闊,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在此地建立「李崠隘勇監督所」, 修築堡壘,配備兵力,設置大砲,以監控附近的三光、秀巒、 玉峰等泰雅族部落。泰雅族人曾在此地與日本軍警發生過激烈的戰役。

1906年(明治39 年),佐久間左馬太出任第5任台灣總督之後,採行強硬政策, 欲以武力迫使台灣原住民完全歸順,1907年起實施「五年理蕃計畫」,對不願歸順的原住民部落發動軍事征討, 其中以泰雅族人的反抗最激烈,因此雙方的戰役也最為慘烈。

1911年(明治44年),新竹廳廳長親率二千名兵力與泰雅族人在李崠山數度激戰,雙方死傷慘重, 最後日軍攻佔山頂,構築砲台,附近部落曝露在日軍砲火射程範圍,不堪砲火轟擊,只好向日軍歸降。

次年,當地泰雅族人又起而反抗,破壞隘勇線,襲殺日本軍警,於是總督府再發動大軍征討, 並於李崠山構築更堅固的砲台堡壘。1913年(大正2年),日軍在李崠山頂設立討伐隊司令部, 並由新竹、宜蘭、桃園三個方同步進軍,此役泰雅族人傷亡慘重,最後各部落只好繳械投降。

現存的李崠山古堡,即是1912年所建構的「李崠隘勇監督所」。歷經百年歲月,原有堡內的建物及設施都已消失, 只剩四周的圍牆佇立於荒煙漫草中。古堡大門左右有高柱及橫柱,上有大正時代巴洛克式的雕飾。雖是軍事堡壘, 仍可看見那個年代追求的建築美感。大門門楣有佐久間左馬太所題字的「慎守其一」石匾。如今石匾已經消失。

古堡的格局大致完整。四邊形的城堡,長邊約28公尺,短邊約22公尺,大門設於西北側,門外設一牆堵, 以防砲火攻擊大門。堡壘四壁及稜堡共有31個射口(銃眼),做為防禦之用。 堡壘牆壁厚達60公分,上層採砌磚, 下層以鐵絲混凝土構成,中間夾以土壁。這是由於當時鋼筋不易運送至山頂,所以改採鐵絲綑紮,再灌混凝土, 以強化牆壁的結構。上層的砌磚,因時間久遠,雨打風吹,紅磚或已剝落,或風化成易碎的磚粉,有崩毀之虞。

李崠山古堡,堡外堡內雜草叢生。 門楣的石匾題字已消失。

城堡圍牆佇立在草叢中。 圍牆採砌磚及混凝土。牆面有射口。

圖:李崠山古堡外牆,牆角黃花朵朵

「李崠隘勇監督所」在日據時代被列為「理蕃」紀念物。

當時除了李崠山,這附近的山頭制高點,也都設置了隘勇堡壘,以相互火力支援,構成一道堅強的軍事防線。 如今大都已消失或剩殘跡而已。

據說古堡附近仍存有當年日本軍警的墳墓,可見當時戰爭的慘烈,而由於此地僻遠,可能無法將戰歿者遺體長途運送下山, 而埋骨於李崠山。可惜,堡壘周遭已成一片茂密的樹林及草叢,無法得知墓地位置。

古堡內,也是雜草盛長,與一、 兩年前山友來此所拍的古堡照片情景差異甚大。當時古堡內圍牆輪廓完整可見,甚至可爬上圍牆瞭望風景,如今但見古堡內外雜草遍生, 周遭樹林也遮蔽了視野,雖是一等三角點的山頂,卻無任何展望。

古堡外,東北側的一道圍牆旁有山徑,沿著山徑可觀賞古堡外牆,其餘各邊的外牆已被雜草盤據,無法接近。 走在古堡外牆的小徑,牆邊草叢間,開著朵朵黃色小花,與古堡老牆的砌磚相映,碧血黃花的印象浮現於腦海。 走過古堡殘牆小徑,遙想百年前的烽火歲月。

李崠山古堡於2003年(民國92年)被新竹縣政府列為縣定古蹟,並以泰雅族語「TAPUNG古堡」登錄古蹟名稱。TAPUNG古堡, 海拔1914公尺,就我所知,是北台灣海拔最高的歷史古蹟,可能也是全台海拔最高的歷史古蹟。 李崠山上的TAPUNG古堡見證了日本殖民台灣、以武力征討台灣原住民的歷史,當加妥善保存及珍惜。

古堡大門的門外有一道牆堵保護。 射口(銃眼)。

圖:李棟山莊,逐漸凋零

返抵李棟山莊,朱莊主看見我,招呼我先坐一會兒,不久他就提著煮沸的水壺及茶具組上桌,邀我一起喝茶。

圍牆上貼著介紹李崠山歷史的詩句,是朱莊主創作的。

提起李崠山的由來,他卻說,山名應是「李棟」,而非「李崠」,他說,李棟是清朝時代的將領,當時因原住民有出草殺人的習俗, 於是清朝官府派遣李棟來到這裡勸導各部落,以革除這一風俗。李棟下山後,原住民便以「李棟」的名字來命名這座山。

朱莊主的說法並不符史實,不過我也沒有提出反駁。朱莊主的年紀已超過80歲,是退伍的榮民,年輕時隨國軍轉戰來台, 曾參與中部橫貫公路的開闢,後來又轉赴新竹尖石鄉參與道路工程,因此而與李崠山結緣。30幾年前,他選擇在李崠山落腳, 獨立建造「李棟山莊」,經營民宿。當時馬美產業道路尚未開闢,登山客得走好幾公里的山路才能抵達這裡。

李棟山莊曾經有過一百多名山友同時住宿的記錄,而如今因交通便利,登李崠山可一日來回, 山莊的民宿生意逐漸沒落而劃下了句點,如今山莊的房舍亦逐漸破舊, 朱莊主亦年紀老矣。朱莊主自嘲說,現在只能以茶水招待登山客,只收點清潔費而已。談起李崠山,他說,以前體力好,登李崠山, 來回只須40分鐘,現在年老,腳又受傷,已無法登李崠山了。

聊了一會兒,我開口告辭,朱莊主卻說:「夏天太陽晚下山,時間還早。」熱情挽留,於是又陪他天南地北聊了一陣子。 離開山莊時,雖然天沒黑,卻遇上麻煩,車子還沒脫離李崠山的馬美產業道路,山區就忽然罩起濃霧。道路不熟, 山路又迂迴,下山之路,戰戰兢兢。忽想起李崠山古堡的日本軍人,雖然擁有固若金湯的堡壘,又有武力優勢, 但遇上這種天氣時,四顧茫茫,恐怕心情也會忐忑不安。

抵達內灣時,已近黃昏,順著油羅溪望向遠方的天空, 夕陽將天際染成一片通紅。停車休息,兼賞夕陽。雖然美景當前, 卻不敢久留。黑夜即將降臨,而回家的路,還很漫長。

山區遇迷霧。 內灣望夕陽。

旅遊日期:2008.07.04(寫於2008.07.10)  


【路程時間記錄】
李棟山莊---60分鐘---李崠山

圖:泰雅勇士塑像(竹60鄉道)

註1:我的車行路線:
從水田部落回到120縣道,往尖石、內灣方向,抵達尖石鄉 公所之前,左轉通過「尖石大橋」,接「竹60鄉道」,一路行至羅那溪與錦屏溪交會的三叉路口時,左轉過「錦屏大橋」 ,穿過「泰雅勇士塑像」的明隧道;續行十餘公里,至竹60鄉道約19K附近,遇見T型叉路口時,取左行,續行約1公里多 ,再左轉「馬美道路」;前行4、5公里,遇叉路,依指標取左行,即可抵達李棟山莊。「馬美道路」路況較差,須小心駕駛。
(註:若由內灣方向前來,則抵達尖石鄉公所附近,右轉「尖石大橋」,其餘路程相同。)


[旅行照片]

李棟山莊入口通道,掛滿登山條。

山徑爬往李崠山 。

李崠山古堡(TAPUNG古堡)。

李崠山古堡大門。

李崠山古堡大門(另一角度)。

李崠山,海拔1914公尺,擁有一等三角點。

古堡牆外野草黃花。

下山。土石路。

下山。林間山徑。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