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0603)[基隆市].和平岛附近古迹之旅 |
include('../leftbar_db.php'); ?> |
图:社寮东炮台(市定古迹)
一路前行,依循社寮东炮台的指标,爬坡经过“阿拉宝湾”部落社区,约三、四 分钟,即抵达社寮东炮台的入口。这里有废弃的营舍遗址,属于炮台的遗迹之一。拾阶而上,约二、三分钟,即 抵达社寮东炮台。 社寮东炮台炮台区规模不大,虽然曾因缺乏维护而遭破坏,但弹药库、指挥所、观测所、机枪阵地大致都还保存完整 。炮台历经百年,树根缠绕砖墙,处处透露出岁月沧桑的气氛。 社寮东炮台是日据时代初期修建的炮台,当时日本人在社寮岛建有东、西座炮台。东炮台所在的山头,称为“东炮 台山”,海拔61公尺,是和平岛最高处。这里地势高,站在山头上,展望绝佳。往东望,视野可从八尺门渔港一路延伸至 东北角的鼻头角,西望则见“和平岛滨海公园”海岸奇形怪状的海蚀地形,视野远及野柳岬角。正前方则见基隆屿如船舰 浮在湛蓝的汪洋之中。 站在东炮台山,居高临下,我第一次望见和平岛滨海公园上方山丘的军事管制区。管制区至今仍有国军驻守, 社寮岛西炮台就位于营区内,并未对外开放。据说营区内还遗留有西班牙及荷兰时代旧城堡的部份基址遗迹。
图:蕃字洞(档案照片)
和平岛海滨公园内的海岸,有一处“蕃字洞”的历史遗迹。这个海蚀洞穴内,可容纳数人,前后 各有出口,洞内岩壁曾刻有荷兰文字,标注1664、1666、1667等西元年号及荷兰人姓名。民间相传是荷兰人 最后离开台湾时所遗留下来的,而被称为“蕃字洞”。我以前来访和平岛时,曾钻进蕃字洞一瞧究竟,不过 没见到蕃字,倒是看见不少汉字涂鸦。 蕃字洞的岩石属于砂岩,毗邻海边,几百年来受强劲的东北季风吹袭,洞内文字已风化剥落,原有荷兰文字 早已消失。这里又曾被和平岛的国军利用做为碉堡,加上历年来好奇一游的游客触摸及涂鸦,或有故意涂写 外国文字,以混淆视听。蕃字洞的传言是否属实,已难考证。 无论蕃字洞事实真伪如何,这传说确实合乎史实。社寮岛是荷兰人在台湾的最后据点。1661年,荷兰人因误判军情, 未能加强大员(台南)的防卫,以致被郑成功的大军兵临城下,被围困多时,最后只好出城投降,将台湾主权移交 给郑成功。事后,荷兰人图谋收复台湾,却无法攻下守备完固的热兰遮城,只好另谋计图,于1664年攻占基隆,在社寮岛 重修城堡,打算长期占领。 1666年,郑经派出60艘战舰进攻社寮岛,无功而返,但扬言明年将再派大军前来。荷 兰东印度公司在巴达维亚(雅加达)召开会议,认为光复台湾已无希望,而于1668年7月决议放弃基隆 这个据点。荷军撤走后,隔年,社寮岛升起了郑军的旗帜。 离开和平岛,从中正路返回基隆市区,沿途顺便参观几处古迹。中正路391号的“渔会正滨大楼”, 建于1935年(昭和10年),一栋二层楼的方形建筑,有中庭空地,现代主义式样的风貌,土黄色(国防色) 的面砖,一种洋溢昭和时代色彩的公共建筑。目前正在整修中。中正路261号的“基隆关税务司官舍”, 也封闭中,无法参观。从围墙外探头望,只见破旧的房舍。 武昌街104巷14、16、18、20号的四栋日式宿舍,位于附近山腰,是日据时代“台北州基隆水产学校”的教职员 宿舍。房舍亦已破旧不堪,也未对外开放。其中有两间大门没关,所以进去略为浏览参观。
图:顶石阁炮台遗迹
另外,我也绕去参观附近山坡上的“顶石阁炮台”。这座炮台位于正荣街正滨国中的校园内。正滨国中在大沙湾 的山头,进入校门口,从右侧的石阶梯往下走,即可看见顶石阁炮台的遗迹。清法战争时,位于海岸的大沙湾、 二沙湾的炮台毁于法舰的炮击,战后刘铭传重修炮台,将这两处炮台阵地从海边移往大沙湾及二沙湾的山丘上, 分别就是今日的“顶石阁炮台”及“二沙湾炮台”(海门天险)。 从文献的资料可知,顶石阁炮台原有的规模不小于现在的二沙湾炮台。不过现存的炮台几乎被破坏殆尽, 仅存部份的营舍碉堡而已。现存遗迹的建筑格式,石块砌造的壁体、砖造的卷拱,都是属于清代炮台的建筑形式。 同一时期的两座炮台,二沙湾炮台被列为国家一级古迹,而顶石阁炮台却仅剩残迹而已,不禁令人感叹 其际遇坎坷了。最近接连两次来访基隆的古迹,却看见到不少古迹及历史建筑,都已残破不堪。基隆市文化局 工作人员的角色大概就像急诊室的医师,正积极抢救这些即将消失的历史遗迹。
图:社寮西炮台所在的山丘
今天利用周日前来基隆,原本担心北上基隆的高速公路会塞车,没想到一路行车顺畅抵达基隆。有惊喜,也有猜疑。 事后上网查询资料,得知这几年来基隆旅游的观光客人数一直逐年在递减中,或许如此,假日往基隆的车子也变少了。 或许基隆市政府会感慨基隆地狭人稠,缺乏具有吸引力的观光景点,不过事实未必尽然。和平岛拥有可媲美野柳的地 质海岸,只是未好好规划管理而已。而和平岛附近,有基隆港特有的港湾风情,外海又有基隆屿之美,而和平岛本身 又有西班牙、荷兰四百年来的历史传奇,亦足以创造旅游的主题空间。 去年媒体曾报导基隆市政府打算在和平岛重建“圣萨尔瓦多城”,以促进地方观光。我在社寮东炮台山顶,看到了它的 可能性及美丽的愿景。西炮台所在的山丘,从日据时代以来,至今都属于军事管制区,因而保留了和平岛一大片未被开发的土地, 而这块区域恰恰是当年西班牙人及荷兰人建造城堡炮台的所在。我想基隆市政府应该也是看中这块土地吧!? 这项再造“圣萨尔瓦多城”的计划如果属实,而又能得到军方的支持及配合迁地,则盼望基隆市政府能用心规划 ,将和平岛打造出一个结合自然及历史风貌的国家级风景区。如能让和平岛重现三、四百前的西班牙村风情,让西班 牙时代的圆塔堡垒、老教堂、修道院一一重现,让西班牙战舰造型的游艇载着游客绕巡于和平岛的外海,与岛上的炮 台彼此发射(空炮弹)炮火,让游客体验三百年多前社寮岛海战的情景。而和平岛观光鱼市则化身为 西班牙统治时代的的“圣萨尔瓦多街”,西班牙的商店建筑及招牌,穿着西班牙传统服饰的店员,用西班牙语问候客人, 和平岛摇身一变为具有西班牙旧时代风味的主题观光岛。谁会说基隆的观光没有前途呢?
旅游日期:2008.06.29(写于2008.07.03)【推荐本文给朋友】
【相关标签】
【注】从和平桥步行至社寮东炮台约20分钟。亦可直接开车至龙目井停放于路旁。 include('../adsense1.php'); ?>
[旅行照片]
include('../adsense2.php'); ?>
[旅行地图]
[交通地图](可用箭头上下左右移动及放大缩小)注:本地图包括基隆市主要的古迹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