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602)

[基隆市].基隆港東碼頭古蹟之旅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基隆市政府大樓(歷史建築)

今天我繼續探訪基隆的古蹟。上次帶著小東已探訪基隆港西側的古蹟,今天則獨自前來尋訪港口東側的古蹟。

基隆港東側的古蹟,多散佈於中正路兩側,只要沿著這條馬路由南往北走,幾乎可囊括大部份的古蹟。

我的第一站是位於義一路、信二路交會的基隆市政府大樓。這裡不好停車,所以我停在隔一條街的中正路,走路過來,約二、三分鐘而已。

基隆市政府大樓,為日據時代的基隆市役所(市政府),建於1932年(昭和7年), 由於位於街角,所以採L型的配置,以簡潔的水平及垂直勾勒出建築外觀,屬於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築風貌。外牆面磚則是選擇具防空色彩的國防色。

基隆在清朝時屬於台北府基隆廳,為對外通商港埠,日據時代,更被建設為現代化的港口,取代淡水, 成為北台灣第一大商港。1924年(大正13年),基隆改廳為市,設市役所於旭町(孝一路),直到1932年這棟市役所落成, 才遷至此處。這棟具有70幾年歷史建築物,已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圖: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碑(歷史建築)

離開市政府,開車前往中正路166號旁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碑」。

抵達巷口,就看見了巷口的古蹟導覽設施, 紀念碑就在巷內不遠處,紀念碑背倚山丘峭壁,面向基隆港。這裡是日本人為紀念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而設置的紀念碑。

紀念碑以混凝土建造,高約3公尺,以洗石子方式作為外飾,主碑體為長方狀,切除四角而成八邊形。石碑的碑文已遭破壞而消失。

甲午戰爭後,清廷割讓台灣給日本,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領近衛師團來台,協助接收台灣,卻在南征時,病歿於台南, 是當時日軍死亡的最高官階者,加上又是皇室成員,因此日本領有台灣之後,特別追念能久親王的功績, 並將他來台期間曾停留、休憩或住宿過的地方加以保存或立碑紀念。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曾於1895年(明治28年)6月4日至9日留宿於當時清朝的基隆舊海關營舍, 其舊址就在這座紀念碑的右側附近。1933年(昭和8年)9月18日,日本人在這裡建造這座紀念碑。1935年, 基隆市為慶祝能久親王留宿過的基隆舊海關被台灣總督府指定為「國指定史蹟及天然紀念物」, 由基隆市尹(市長)邀請幣原坦寫下「仰皇猷」三字,雕刻於這座紀念碑後方的岩壁,字跡遺留至今,仍然隱約可見。

日本統治台灣50年,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受到隆重的紀念,甚至被神格化, 入祀於台灣神社,成為神社主祀的神祇之一。1945年, 日本戰敗投降,能久親王在台灣享有半個世紀的風光盡付流水。台灣神社被拆除,後來改建為「圓山大飯店」。 這座紀念碑廢棄,淪於荒煙蔓草中,被世人所遺忘。直到幾年前,才被人發現。2003年,紀念碑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經過整修後,而成為今日的面貌。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碑。 碑文已遭破壞。

圖: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市定古蹟)

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碑」續沿著中正路往北走,約三分鐘,即抵達「民族英雄墓」。 隔著馬路的對面,即是「二沙灣砲台」的入口。

民族英雄墓與附近的「法國公墓」現在合稱為「清法戰爭紀念園區」, 各自埋葬著這場戰役雙方的陣亡將士。這幾個景點我都曾經來訪過。

簡短參觀了一下民族英雄墓及法國公墓。再往前走沒幾步,來到了中正路與正豐街口,這裡的山坡上有一棟日式古宅, 這棟古蹟建築,以前稱為「中正路李宅」,是昔日的基隆塞司令官邸。拾階而上, 來到大門,可惜門庭深鎖,又有高牆阻絕,門口貼著警語,目前產權屬於軍方所有,不可闖入, 參觀需要事先預約。只好退回,改從一旁的巷道爬坡至較高處,從旁側一瞥這棟古宅的身影而已。古宅沒有人居住, 更見凋零,難掩疲態,腐朽破爛隨處可見。

古宅斜對面的中正路上,兩側各有一整排傳統的日式建築,外觀都殘破不堪。 這裡是昔日的「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大約建造於1909年,歷史相當悠久。由於建築老舊殘破,國防部打算拆除, 後來基隆市政府通過將中正路113、115號的校官眷舍指定為市定古蹟,因此得以保存下來。

中正路113、115號這排眷舍的後方,是基隆港第十一號碼頭附近,有港務相關的機構及建築林立, 人工的水泥地取代了原本的自然海沙地。90年前,這裡的景致與今日截然不同。大沙灣有一處海水浴場,風光明媚, 也難怪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及校官眷舍會選定在大沙灣附近了。

大沙灣海灘,昔日又稱「孤拔海灘」。孤拔是清法戰爭期間,法國海軍遠東艦隊的總指揮官, 親自指揮法軍進攻基隆港。這場戰役,法軍攻下基隆,但沒有取得最後勝利,終於黯然退出基隆。 孤拔也沒有活著回到法國,而成為台灣歷史的一部份。

民族英雄墓。 法國公墓內的法軍紀念碑。 佛國陸海軍人戰死者紀念碑。

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中正路113號)。 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中正路115號)。

圖:大沙灣石圍遺構(歷史建築)

在中正路113、115號校官眷舍的後方空地,有一處新發現的歷史遺跡,基隆文化局定名為「大沙灣石圍遺構」。

石圍的建築構造較簡易,且採用較古老年代的夯土及石塊砌造,並非清朝晚期所使用的磚石結構。

學者推測這些殘存的石圍是更早期的軍事防禦工事,或者為了因應緊急戰事,所迅速建造的臨時防禦工事。 清法戰爭期間,大沙灣曾是清軍與法軍血戰之地,清軍曾在大沙灣構築防禦陣地,以阻止法軍登陸。

1840年爆發鴉片戰爭時,駐台的清軍曾在大沙灣修築一道長約四公里的石圍,並設置砲台,以加強基隆的防務。 後來英艦襲擊基隆港,結果一艘闖入港內的船艦遭到清軍砲火擊中桅索,倉皇撤退時,觸礁沉沒,英軍一百多人被俘。

1884年清法戰爭期間,法艦強攻基隆港,在強大火力砲擊下,大沙灣、二沙灣海邊的清軍砲台, 都被一一摧毀。戰後,劉銘傳將海岸邊的砲台移至於二沙灣的山丘高處,砲火射程更遠,又有山丘保護,以避免砲台曝露於敵艦的砲火下。

目前發現的大沙灣石圍遺跡共有三段,但我眼前所見,只有其中的一小段而已。資料上說,原有的石圍長達4公里, 即使只有4華里,都足以從大沙灣延伸至現在的基隆市政府大樓。這麼長的石圍應不致於全然毀於戰火,恐怕也是隨著港區的發展而遭到拆除的命運,因而逐漸消失。

雖然只是一小面殘牆遺跡,不過它的歷史比國家一級古蹟「二沙灣砲台」還要古老,亦值得順道一遊, 可從中正路105巷進入(巷口的建築物為基隆市公車處),至巷底的8號民宅(已廢棄),進入後, 即可看見右側空地上的這片殘牆遺跡。

圖:基隆要塞司令部(市定古蹟)

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及校官眷舍都已荒廢,房屋殘破,而位於祥豐街46號的「基隆要塞司令部」則至今仍被政府機構繼續使用,所以保持相當完整。

1896年,日本人在基隆建立「基隆要塞指揮所」,後改名「基隆要塞司令部」,曾是日據時期北台灣最高的軍事指揮中心。

現有的這棟建築物完工於1928年(昭和3年),由台灣總督府營建課工事部淺井新一設計。廳舍為二層樓的鋼筋混凝土建築, 採T形平面配置,外表洗石子,部分牆面貼防水瓷磚。

台灣光復後,基隆要塞司令部由國軍接收。民國35年(1946年)10月25日,蔣介石來台參加台灣光復一週年慶祝大會, 次日,蒞臨基隆塞司令部巡視。事後,基隆要塞司令在這棟大樓前面立碑紀念, 碑石寫著「國民政府主席蔣公介石蒞護巡視紀念碑」。當時,蔣介石正處於政治事業高峰,意氣風發地來台參加光復慶典, 然後再飛回南京。他當時恐怕難以料想到世事多變,三、四年之後,台灣會成為了他的復興基地,也是終老之地。

圖:國民政府主席蔣公介石蒞護巡視紀念碑

碑文上刻著「蔣公介石」,則透露了一些歷史線索,民國35年時,社會仍普遍習慣稱呼蔣介石的本名。

後來蔣介石以「蔣中正」之名簽署各種文件及題字,連身分證也改用「蔣中正」之名,久而久之, 在台灣就再沒有人使用(或敢用)「蔣介石」這樣的稱呼了。

因為當時對岸的中共仍稱他為「蔣介石」,使用這樣的稱呼,恐怕也會有「附匪」的嫌疑。這座紀念碑是目前台灣極為罕見刻有「蔣介石」名字的石碑。

其實這種立碑的事情若發生於現在這個時代,則基隆要塞司令的行為會被認為是在拍馬屁, 鐵定會被國會議員或社會輿論罵得滿頭包,不過以當時政治環境而論,則是情有可原。這塊石碑保存為歷史遺跡,亦可以見證今昔時代氣氛的變化。

基隆要塞司令部保存良好,很值得參觀一遊,無奈目前屬於「海巡署岸巡一總隊」的官署所在,並未開放參觀, 而且還門禁森嚴,連拍照都有問題。我只好效法「快閃族」,以慢速開車經過營區大門口,快快搖下車窗, 臨時停車,幾秒鐘的時間,快拍幾張照片,警衛還沒反應過來,我的車子已快閃離去。

旅遊日期:2008.06.29(寫於2008.07.01)


[旅行照片]

基隆市政府大樓(歷史建築)。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碑(歷史建築)。

紀念碑面向基隆港。

「仰皇猷」三字,刻於紀念碑後方的岩壁,隱約可見。

「民族英雄墓」,又稱「民族英雄碑」,四面都有刻字。

法國公墓,埋葬清法戰爭陣亡的法軍將士。

「此處長眠(安息)著1884-1885年間戰歿於基隆的法國軍官及陸戰隊員」
(感謝法賓兄提供碑文翻譯)

基隆要塞司令官邸(中正路李宅),門庭深鎖。

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市定古蹟)。

大沙灣石圍遺構(歷史建築)。

大沙灣石圍遺構,夯土構成的石牆。

基隆要塞司令部(海巡署岸巡一總隊)。

國民政府主席蔣公介石蒞護巡視紀念碑

基隆舊海關(今中正路166號附近的復興館,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碑東側)。

日據時代的基隆大沙灣海水浴場。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註:本地圖包括基隆市主要的古蹟景點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