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553)

重讀高中歷史課本-史前時期與歷史初期的台灣原住民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前言
從本篇旅記起,繼日治時期清領時期之後, 續整理高中歷史課本中關於明鄭、荷西及史前時期台灣史的部份。明鄭、荷西時期統治台灣的時間都不長, 因此歷史課本將這一時期的歷史與台灣史前時期歷史合併為一篇。本文依課文順序,分別介紹台灣的史前時期、荷西時代, 以及明鄭時代。

圖:芝山岩古蹟展示館,現場展出考古挖掘模型

◎考古遺址的發現

在十九世紀以前,我們對於台灣史前時期的歷史完全陌生,只知這個海島上長久以來居住著 一群原住民,他們擁有語言與風俗文化,但沒有使用文字,因此無法得知其歷史。

1896年,日本學者首次在台北士林的芝山岩發現一處 史前遺址註1;次年,又在附近 的圓山發現一處貝塚,開啟了台灣考古研究的序幕, 藉由考古調查及研究,終於讓我們逐漸認識台灣史前的文化與歷史。

一百多年來,台灣發現的史前遺址已有一千兩百多處,幾乎遍佈於台灣各地。其中,在台南縣 左鎮鄉發現的古代人類頭骨殘片及牙齒化石,距今約兩、三萬年,是目前已知台灣最早的人類, 被命名為「左鎮人」。

「左鎮人」來自於何處呢?據學者推測,可能是來自於中國大陸的南方。 在距今三百萬至一萬年前之間的「更新世冰河期」,台灣島曾有幾次與中國大陸相連, 少數居住在大陸的史前人類可能因此而遷入台灣。

台灣最早的人類-「左鎮人」想像模型 圓山文化出土的石器

圖:十三行博物館

◎十三行遺址與卑南遺址

在台灣已出土的史前遺址中,台北縣八里鄉的「十三行遺址」與台東縣的「卑南遺址」, 最為出名。前者原址建有「十三行博物館」,後者建有「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十三行遺址的發現,緣於民國44年(1955年),一位空軍少校飛行經當地上空時,儀表顯示 地面有強烈的金屬反映;這訊息得到考古學者的重視,進行一些考古的挖掘工作,但限於資源 不足,考古工作未能順利的進行。

直到民國78年(1989年),政府將十三行考古遺址的範圍,劃入「八里汙水處理廠」用地,將 進行整地,才引起社會關注,民間人士發起「搶救十三行文化運」,終於保存住這處遺址。經由中研究 的考古學者進行大規模的挖掘,並興建「十三行博物館」以保存這些出土的珍貴文物。

卑南遺址位於台東縣卑南大溪旁,就位於南迴鐵路「卑南新站」附近。日治時期初期,日本學者就 曾注意到這處史前遺址。後來曾做了一些挖掘工作,發現了史前屋宇的基址。卑南遺址後來被政府指定為古蹟, 卻一直都沒有進行大規模的考古挖掘。

民國69年(1980年),興建南迴鐵路的卑南新站,施工時挖掘出不少史前文物,引起外界注意, 於是政府委託台灣大學考古學者進行挖掘,歷經九年,在一萬平方公尺的範圍內,挖掘出一千五百多 具石板棺及兩萬多件石器、陶器標本。卑南遺址分布的面積高達八十萬平方公尺,是台灣至今所發現 最大規模的史前遺址。後來,政府在當地興建「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對這些文物加以保存。

東海岸出土的石棺(屬於麒麟文化,又稱「巨石文化」) 卑南文化出土的陶罐

圖:圓山文化出土的大型磨製匙形石斧

◎「遺址」與「文化」的區別

史前遺址,是遠古時代人類生活所留下來的遺跡,考古學者在一個地點挖掘出這些文物遺跡時, 便認定這個地點為一處史前「遺址」。

遺址的命名,通常採用當地最小的地名來命名。例如學者在台北市士林的芝山岩 發現史前遺址,就稱之為「芝山岩遺址」。

一處史前遺址出土的文物,經由學者考證及研究,以重建出遺址居民的生活狀態及社會樣貌時, 則稱它為一種「文化」。例如,學者重建「芝山岩遺址」古代居民的生活樣貌後,就稱之 為「芝山岩文化」。

「文化」的命名,不僅僅是指某一個遺址先民文化型態,同時也被用來指同一時代,所有相同 或近似文化型態的古代居民。例如,在台中縣某一鄉鎮所發現一處遺址,學者可能根據出土的 文物,判斷它是屬於「芝山岩文化」。

而同一處遺址,在不同的年代,可能存在著不同文化的居民居住過,考古挖掘時,可能在同一遺址 的不同土壤深度,挖掘到不同時期的遺物。因此,一處遺址,可能擁有不同的史前文化。

◎台灣的舊石器文化

考古學者依據遺址的年代先後,將史前時期分為「舊石器」與「新石器」時期。而依出土遺物的 材質及工藝技巧,又可再細分為早、中、晚期。 台灣出土的史前遺址,以新石器時代居多, 而最古老的「左鎮人」則屬於舊石器時代。然而左鎮人的發現,僅有頭骨殘片及牙齒化石,並未找到其它的 生活用品等文化遺跡。

台灣迄今發現的舊石器文化遺址,以台東縣的「長濱文化」最為重要。考古學者在台東長濱鄉一處由 海水侵蝕形成的天然洞穴(八仙洞)中,挖掘出大量的粗石製器、少量的細石製器及以動物頭角、骨頭做成 的工具。

長濱文化距今約五萬年至五千年之間,早期的長濱人以狩獵和採集為生,還不懂得農耕和畜養家畜; 到了晚期,居民已學會漁撈,成為獲取食物的主要方式。長濱人亦懂得生火熟食。長濱文化與中國南部的古 代文化很相似,但大約五千年前時從台灣消失,可能是因為台灣海峽的形成,造成彼此文化連繫受到阻斷。

圖:位於觀音山麓緩坡的八里「大坌坑遺址」

◎台灣的新石器文化

台灣的新石器時代約出現於距今一萬年前,然而這些人類並非原有舊石器時代居民的後裔。 這兩者之間並無文化連繫的關係。

這些新居民,可能是在台灣海峽形成後,由其他地方漂洋過海來 到台灣定居。台灣幾個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文化如下:

新石器時代早期:以台北縣八里鄉的「大坌坑文化」為代表,距今約七千至四千年,又稱「粗繩紋陶文化」 ,當時已有農耕活動。

新石器時代中期:以「芝山岩文化」、「圓山文化」、「牛罵頭文化」(台中縣清水鎮)為代表, 居民已懂得種植稻米,存續的時間約距今五千至二千五百年前。

新石器時代晚期:「圓山文化」發展至後期,已出現新石器晚期的文化特徵。而「卑南文化」是新 石器晚期的代表文化之一。「卑南文化」距今約三千五百年至兩千年前,是台灣規模最大的史前遺址,擁 有齊整的聚落型態,並有埋葬亡者的習俗,石板棺中找到玉器、陶器等陪葬品,可推斷當時居民已有靈 魂的觀念。

另一個新石器晚期的代表是「十三行文化」,距今約一千八百年至五百年前,煉鐵的遺跡,證明十三行人已會 製造鐵器;他們也燒造精美的陶製瓶罐,還有人形及動物造形的陶偶,已有工藝品。十三行人以稻米為主食, 兼採漁獵,也懂得織布,居住則採高架的杆欄式建築。此外,出土的文物還包括中國的錢幣及琉璃珠等,顯示當時的 十三行人與中國文化已有所接觸。

學者從出土的文物推斷,十三行人可能是台北盆地凱達格蘭族的祖先,而發現於台南的「蔦松文化」, 可能是西拉雅族的祖先。

新石器中期(圓山文化陶石器) 新石器中期(東部出土的磨製石矛)

圖:早期歐洲人所繪製的台灣原住民,充滿歐洲人的想像,並不符合事實

◎南島語系民族的台灣原住民

台灣本島及鄰近附屬島嶼的原住民,在文化上屬於馬來-波里尼西亞(Malay-Polynesian)文化, 語言屬於「南島語系」註2

清朝時代,大量移入台灣的漢人,從自己文化的觀點,將台灣原住民視為未開化的「番人」,並依其接受漢化的 程度及是否向清朝歸順繳稅,區分為「熟番」與「生番」。日治時代,用「蕃」字取代「番」,但這種稱呼方式, 仍然帶著強烈的文化歧視與偏見。

十九世紀以後,漢人將居住於平地,已融入漢人社會的「熟番」,稱為「平埔族」;對於居住於山地 及後山(東台灣)的「生番」則稱作「高山族」。在二十世紀後期,政府仍以「山地同胞」(簡稱「山胞」) 來稱呼,直到近年來,才正式改稱為「原住民族」。

台灣的原住民雖然都屬於南島語系,但由於分散居於台灣各地,彼此隔絕,因此在語言及風俗習慣呈現明 顯的不同,而可細分成不同的族群。台灣原住民的分類,是日治時期人類學者根據原住民的語言及 文化特徵而加以歸類成不同族群,這種分類方式,隨著新的發現而有所 修正註3

圖:平埔族人狩獵圖(繪於18世紀)

◎台灣原住民早期歷史的文獻記錄

台灣原住民與外界的接觸,是在16世紀後期才開始。在此之前,並沒有留下任何文字記錄, 因此只能透過考古研究的發現以推論其生活樣貌。

16世紀時,由於外來的漢人及外國人,接觸到台灣的原住民,而留下一些文獻資料,使我們得以藉此而認識台灣 早期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不過,外來者常以自己本身的文化觀點來認識台灣原住民,立場未必能夠客觀正確, 再加上當時外人所接觸到的原住民,大多在南台灣,特別是台南地區的西拉雅族,因此對於台灣原住民的認識只 是片面而已。

陳第撰寫的《東番記》是最早記錄台灣原住民的文獻。萬曆30年(1602),福建人陳第追隨沈有容將軍出海追討橫行於台灣海峽一帶 的日本及漢人海盜,追寇至台灣,而登陸南台灣。當時中國漁民和商人往來台灣已幾十年,有人懂得原住民語;於是陳第透過翻譯和 自己的觀察,記錄了當時台灣原住民社會及文化上的種種面貌註4

圖:西拉雅族村落(繪於18世紀)

除了《東番記》之外,1623年,荷蘭人的船舶曾造訪台灣,留下一篇《蕭壠城記》,成為西方世界 最早記錄台灣原住民的文獻。

蕭壠,是一處位於現在台南縣佳里鎮的原住民村落。當時荷蘭人透過親身的 觀察,及徵詢一些住在當地的漢人及一位因船難漂流至台灣,在蕭壠結婚生子的西班牙人。

根據《蕭壠城記》的記述,當地的民家建築相當高大,疏落分散,民家之間彼此以竹籬相隔, 空地挖有水井,水質清潔、沁涼,而且香甜可口。蕭壠有很多的房舍,還有五個公共廣場,聚落的空間範圍 廣大,儼然像一座城鎮,因此文獻才會稱為《蕭壠城記》。

《蕭壠城記》所述的內容與陳第的觀察相似,但清楚提到女子與男子訂情之後,用石頭將上顎的小臼齒拔掉, 目的是為了讓人家知道她已心有所屬。而《蕭壠城記》也記錄了蕭壠人的語彙有一些與馬來語相同或 類似。

當時,約有一千到一千五百個漢人居住在蕭壠一帶。這些漢人並不從事農耕,而是來此從事貿易。蕭壠當地的原住民 沒有使用舟楫,也不懂得航海技術。

荷蘭人造訪台南的蕭壠的次年(1624),正式佔領了台灣,成為台灣歷史上第一政權。
(∼待續

外國人繪畫的台灣原住民村落圖景 台南附近的西拉雅族人(攝於19世紀)

日期:2008.03.02


註1:1896年,國語學校教師栗野傳之丞在台北芝山岩無意間 發現一件石器,後來送去日本鑑定,確認是三千五百年前的文物,這是台灣首次發現史前遺址;次年 (1897),學者伊能嘉矩宮村榮一, 也在台北圓山採集到史前石器及陶器,並確認發現貝塚。這兩個重大發現,開啟了日治時期台灣史前考古調查與研究。

註2:南島語系(Austronesian language family)民族分布的 範圍極廣,東起太平洋的復活節島, 經過菲律賓群島、印尼群島、馬來西亞,越過印度洋,一直到非洲東南海上的馬達加斯加島,總計人口約兩億人。 南島民族除了語言相似之外,在文化上也有一些類似的特徵,例如紋身、獵人頭、以年齡區分階級等。 近年來有一種說法,認為南島語系民族的起源是六千年前由台灣往外擴散出去的,台灣可說是南島語系民族的 原鄉。不過這種見解並沒有得到學術界普遍的認同。目前大多數的學術見解,仍認為台灣的原住民是由海外移入的。

註3:根據學者的分類,台灣的原住民平埔族可分為凱 達格蘭(Ketagalan)、道卡斯(Taokas)、巴布拉(Papora)、巴則海(Pazeh)、邵(Thao)、 貓霧梀(Babuza)、洪雅(Hoanya)、西拉雅(Siraya)、猴猴(Quaquat)、噶瑪蘭(Kavalan)、 馬賽(Basai)等十一族(註:不同學者對這些族名的漢譯名稱或分類方式仍有不同的見解,本文以教科書 的譯名及分類為準)。此外,高山族則由傳統學者認定的九族增為十族,分別是賽夏(Saisiyat)、泰雅(Atayal)、 太魯閣(Truku)、阿美(Ami)、鄒(Tsou)、布農(Bunun)、魯凱(Rukai)、卑南(Puyuma)、排灣(Paiwan)、 達悟(Tao),但仍有同一族的原住民部落認為彼此本屬於不同族群,是學者錯誤歸類,而積極爭取恢復原有的族名。

註4:關於《東番記》內容,可進一步 參考第405篇旅記-四百年前臺灣初體驗-讀《東番記》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