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0553)

重读高中历史课本-史前时期与历史初期的台湾原住民

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前言
从本篇旅记起,继日治时期清领时期之后, 续整理高中历史课本中关于明郑、荷西及史前时期台湾史的部份。明郑、荷西时期统治台湾的时间都不长, 因此历史课本将这一时期的历史与台湾史前时期历史合并为一篇。本文依课文顺序,分别介绍台湾的史前时期、荷西时代, 以及明郑时代。

图:芝山岩古迹展示馆,现场展出考古挖掘模型

◎考古遗址的发现

在十九世纪以前,我们对于台湾史前时期的历史完全陌生,只知这个海岛上长久以来居住着 一群原住民,他们拥有语言与风俗文化,但没有使用文字,因此无法得知其历史。

1896年,日本学者首次在台北士林的芝山岩发现一处 史前遗址注1;次年,又在附近 的圆山发现一处贝冢,开启了台湾考古研究的序幕, 藉由考古调查及研究,终于让我们逐渐认识台湾史前的文化与历史。

一百多年来,台湾发现的史前遗址已有一千两百多处,几乎遍布于台湾各地。其中,在台南县 左镇乡发现的古代人类头骨残片及牙齿化石,距今约两、三万年,是目前已知台湾最早的人类, 被命名为“左镇人”。

“左镇人”来自于何处呢?据学者推测,可能是来自于中国大陆的南方。 在距今三百万至一万年前之间的“更新世冰河期”,台湾岛曾有几次与中国大陆相连, 少数居住在大陆的史前人类可能因此而迁入台湾。

台湾最早的人类-“左镇人”想像模型 圆山文化出土的石器


图:十三行博物馆

◎十三行遗址与卑南遗址

在台湾已出土的史前遗址中,台北县八里乡的“十三行遗址”与台东县的“卑南遗址”, 最为出名。前者原址建有“十三行博物馆”,后者建有 “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

十三行遗址的发现,缘于民国44年(1955年),一位空军少校飞行经当地上空时,仪表显示 地面有强烈的金属反映;这讯息得到考古学者的重视,进行一些考古的挖掘工作,但限于资源 不足,考古工作未能顺利的进行。

直到民国78年(1989年),政府将十三行考古遗址的范围,划入“八里污水处理厂”用地,将 进行整地,才引起社会关注,民间人士发起“抢救十三行文化运”,终于保存住这处遗址。经由中研究 的考古学者进行大规模的挖掘,并兴建“十三行博物馆”以保存这些出土的珍贵文物。

卑南遗址位于台东县卑南大溪旁,就位于南回铁路“卑南新站”附近。日治时期初期,日本学者就 曾注意到这处史前遗址。后来曾做了一些挖掘工作,发现了史前屋宇的基址。卑南遗址后来被政府指定为古迹, 却一直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考古挖掘。

民国69年(1980年),兴建南回铁路的卑南新站,施工时挖掘出不少史前文物,引起外界注意, 于是政府委托台湾大学考古学者进行挖掘,历经九年,在一万平方公尺的范围内,挖掘出一千五百多 具石板棺及两万多件石器、陶器标本。卑南遗址分布的面积高达八十万平方公尺,是台湾至今所发现 最大规模的史前遗址。后来,政府在当地兴建“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对这些文物加以保存。

东海岸出土的石棺(属于麒麟文化,又称“巨石文化”) 卑南文化出土的陶罐


图:圆山文化出土的大型磨制匙形石斧

◎“遗址”与“文化”的区别

史前遗址,是远古时代人类生活所留下来的遗迹,考古学者在一个地点挖掘出这些文物遗迹时, 便认定这个地点为一处史前“遗址”。遗址的命名,通常采用当地最小的地名来命名。例如学者在台北市士林的芝山岩 发现史前遗址,就称之为“芝山岩遗址”。

一处史前遗址出土的文物,经由学者考证及研究,以重建出遗址居民的生活状态及社会样貌时, 则称它为一种“文化”。例如,学者重建“芝山岩遗址”古代居民的生活样貌后,就称之 为“芝山岩文化”。

“文化”的命名,不仅仅是指某一个遗址的民民文化型态,同时也被用来指同一时代,所有相同 或近似文化型态的古代居民。例如,在台中县某一乡镇所发现一处遗址,学者可能根据出土的 文物,判断它是属于“芝山岩文化”。

而同一处遗址,在不同的年代,可能存在着不同文化的居民居住过,考古挖掘时,可能在同一遗址 的不同土壤深度,挖掘到不同时期的遗物。因此,一处遗址,可能拥有不同的史前文化。

◎台湾的旧石器文化

考古学者依据遗址的年代先后,将史前时期分为“旧时器”与“新石器”时期。而依出土遗物的 材质及工艺技巧,又可再细分为早、中、晚期。台湾出土的史前遗址,以新石器时代居多, 而最古老的“左镇人”则属于旧石器时代。然而左镇人的发现,仅有头骨残片及牙齿化石,并未找到其它的 生活用品等文化遗迹。

台湾迄今发现的旧石器文化遗址,以台东县的“长滨文化”最为重要。考古学者在台东长滨乡一处由 海水侵蚀形成的天然洞穴(八仙洞)中,挖掘出大量的粗石制器、少量的细石制器及以动物头角、骨头做成 的工具。

长滨文化距今约五万年至五千年之间,早期的长滨人以狩猎和采集为生,还不懂得农耕和畜养家畜; 到了晚期,居民已学会渔捞,成为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长滨人亦懂得生火熟食。长滨文化与中国南部的古 代文化很相似,但大约五千年前时从台湾消失,可能是因为台湾海峡的形成,造成彼此文化连系受到阻断。

图:位于观音山麓缓坡的八里“大坌坑遗址”

◎台湾的新石器文化

台湾的新石器时代约出现于距今一万年前,然而这些人类并非原有旧石器时代居民的后裔。 这两者之间并无文化连系的关系。

这些新居民,可能是在台湾海峡形成后,由其他地方漂洋过海来 到台湾定居。台湾几个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文化如下:

新石器时代早期:以台北县八里乡的“大坌坑文化”为代表,距今约七千至四千年,又称“粗绳纹陶文化” ,当时已有农耕活动。

新石器时代中期:以“芝山岩文化”、“圆山文化”、“牛骂头文化”(台中县清水镇)为代表, 居民已懂得种植稻米,存续的时间约距今五千至二千五百年前。

新石器时代晚期:“圆山文化”发展至后期,已出现新石器晚期的文化特征。而“卑南文化”是新 石器晚期的代表文化之一。“卑南文化”距今约三千五百年至两千年前,是台湾规模最大的史前遗址,拥 有齐整的聚落型态,并有埋葬亡者的习俗,石板棺中找到玉器、陶器等陪葬品,可推断当时居民已有灵 魂的观念。

另一个新石器晚期的代表是“十三行文化”,距今约一千八百年至五百年前,炼铁的遗迹,证明十三行人已会 制造铁器;他们也烧造精美的陶制瓶罐,还有人形及动物造形的陶偶,已有工艺品。十三行人以稻米为主食, 兼采渔猎,也懂得织布,居住则采高架的杆栏式建筑。此外,出土的文物还包括中国的钱币及琉璃珠等,显示当时的 十三行人与中国文化已有所接触。

学者从出土的文物推断,十三行人可能是台北盆地凯达格兰族的祖先,而发现于台南的“茑松文化”, 可能是西拉雅族的祖先。

新石器中期(圆山文化陶石器) 新石器中期(东部出土的磨制石矛)


图:早期欧洲人所绘制的台湾原住民,充满欧洲人的想像,并不符合事实

◎南岛语系民族的台湾原住民

台湾本岛及邻近附属岛屿的原住民,在文化上属于马来-波里尼西亚(Malay-Polynesian)文化, 语言属于“南岛语系”注2

清朝时代,大量移入台湾的汉人,从自己文化的观点,将台湾原住民视为未开化的“番人”,并依其接受汉化的 程度及是否向清朝归顺缴税,区分为“熟番”与“生番”。日治时代,用“蕃”字取代“番”,但这种称呼方式, 仍然带着强烈的文化歧视与偏见。

十九世纪以后,汉人将居住于平地,已融入汉人社会的“熟番”,称为“平埔族”;对于居住于山地 及后山(东台湾)的“生番”则称作“高山族”。在二十世纪后期,政府仍以“山地同胞”(简称“山胞”) 来称呼,直到近年来,才正式改称为“原住民族”。

台湾的原住民虽然都属于南岛语系,但由于分散居于台湾各地,彼此隔绝,因此在语言及风俗习惯呈现明 显的不同,而可细分成不同的族群。台湾原住民的分类,是日治时期人类学者根据原住民的语言及 文化特征而加以归类成不同族群,这种分类方式,随着新的发现而有所 修正注3

图:平埔族人狩猎图(绘于18世纪)

◎台湾原住民早期历史的文献记录

台湾原住民与外界的接触,是在16世纪后期才开始。在此之前,并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录, 因此只能透过考古研究的发现以推论其生活样貌。

16世纪时,由于外来的汉人及外国人,接触到台湾的原住民,而留下一些文献资料,使我们得以藉此而认识台湾 早期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不过,外来者常以自己本身的文化观点来认识台湾原住民,立场未必能够客观正确, 再加上当时外人所接触到的原住民,大多在南台湾,特别是台南地区的西拉雅族,因此对于台湾原住民的认识只 是片面而已。

陈第撰写的《东番记》是最早记录台湾原住民的文献。万历30年(1602),福建人陈第追随沈有容将军出海追讨横行于台湾海峡一带 的日本及汉人海盗,追寇至台湾,而登陆南台湾。当时中国渔民和商人往来台湾已几十年,有人懂得原住民语;于是陈第透过翻译和 自己的观察,记录了当时台湾原住民社会及文化上的种种面貌注4

图:西拉雅族村落(绘于18世纪)

除了《东番记》之外,1623年,荷兰人的船舶曾造访台湾,留下一篇《萧垄城记》,成为西方世界 最早记录台湾原住民的文献。萧垄,是一处位于现在台南县佳里镇的原住民村落。当时荷兰人透过亲身的 观察,及征询一些住在当地的汉人及一位因船难漂流至台湾,在萧垄结婚生子的西班牙人。

根据《萧垄城记》的记述,当地的民家建筑相当高大,疏落分散,民家之间彼此以竹篱相隔, 空地挖有水井,水质清洁、沁凉,而且香甜可口。萧垄有很多的房舍,还有五个公共广场,聚落的空间范围 广大,俨然像一座城镇,因此文献才会称为《萧垄城记》。

《萧垄城记》所述的内容与陈第的观察相似,但清楚提到女子与男子订情之后,用石头将上颚的小臼齿拔掉, 目的是为了让人家知道她已心有所属。而《萧垄城记》也记录了萧垄人的语汇有一些与马来语相同或 类似。

当时,约有一千到一千五百个汉人居住在萧垄一带。这些汉人并不从事农耕,而是来此从事贸易。萧垄当地的原住民 没有使用舟楫,也不懂得航海技术。

荷兰人造访台南的萧垄的次年(1624),正式占领了台湾,成为台湾历史上第一政权。
(~待续

外国人绘画的台湾原住民村落图景 台南附近的西拉雅族人(摄于19世纪)


日期:2008.03.02【推荐本文给朋友

【相关标签】


注1:1896年,国语学校教师栗野传之丞在台北芝山岩无意间 发现一件石器,后来送去日本鉴定,确认是三千五百年前的文物,这是台湾首次发现史前遗址;次年 (1897),学者伊能嘉矩宫村荣一, 也在台北圆山采集到史前石器及陶器,并确认发现贝冢。这两个重大发现,开启了日治时期台湾史前考古调查与研究。

注2:南岛语系(Austronesian language family)民族分布的 范围极广,东起太平洋的复活节岛, 经过菲律宾群岛、印尼群岛、马来西亚,越过印度洋,一直到非洲东南海上的马达加斯加岛,总计人口约两亿人。 南岛民族除了语言相似之外,在文化上也有一些类似的特征,例如纹身、猎人头、以年龄区分阶级等。 近年来有一种说法,认为南岛语系民族的起源是六千年前由台湾往外扩散出去的,台湾可说是南岛语系民族的 原乡。不过这种见解并没有得到学术界普遍的认同。目前大多数的学术见解,仍认为台湾的原住民是由海外移入的。

注3:根据学者的分类,台湾的原住民平埔族可分为凯 达格兰(Ketagalan)、道卡斯(Taokas)、巴布拉(Papora)、巴则海(Pazeh)、邵(Thao)、 猫雾梀(Babuza)、洪雅(Hoanya)、西拉雅(Siraya)、猴猴(Quaquat)、噶玛兰(Kavalan)、 马赛(Basai)等十一族(注:不同学者对这些族名的汉译名称或分类方式仍有不同的见解,本文以教科书 的译名及分类为准)。此外,高山族则由传统学者认定的九族增为十族,分别是赛夏(Saisiyat)、泰雅(Atayal)、 太鲁阁(Truku)、阿美(Ami)、邹(Tsou)、布农(Bunun)、鲁凯(Rukai)、卑南(Puyuma)、排湾(Paiwan)、 达悟(Tao),但仍有同一族的原住民部落认为彼此本属于不同族群,是学者错误归类,而积极争取恢复原有的族名。

注4:关于《东番记》内容,可进一步 参考第405篇旅记-四百年前台湾初体验-读《东番记》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