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510)

[新竹市].進士第.鄭氏家廟.城隍廟.楊氏節孝坊.關帝廟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進士第

第十站:進士第、鄭氏家廟(二級古蹟、三級古蹟)

進士第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驚訝的。

台灣第一個赴京考中進士,有「開臺進士」之稱的鄭用錫宅第,被內政部列為國家二級古蹟, 但出現在我眼前的這棟宅第卻是屋簷破敗,牆垣舊壞,大門甚至被換成了鐵門。

古蹟不見維護,進士第給人一種很落魄的印象。

國家級古蹟怎麼會被如此對待?原因何在?鐵門上的信箱被貼著幾張郵局招領的 政府公函,顯然已投遞多次,卻無人收領。這宅第應仍有鄭氏後代居住,是否與 政府有所爭執而不肯退讓呢?

新竹鄭家,不僅出了台灣第一位進士鄭用錫,鄭家也是當時淡水廳數一數二的富貴人家,財勢地位 不在板橋林家之下。而板橋林本源園邸、竹塹進士第同樣都 是國家二級古蹟,前者已恢復舊觀,後者卻落魄如此,際遇天壤之別,豈是因為政府偏心? 應當是鄭家子孫對祖宅處置的意見分歧所致。

鄭用錫,出生於乾隆53年(1788年),道光3年(1823年)時,赴京考中進士。道光17年(1837年), 鄭用錫在竹塹城北建造了一棟三開五進的大院落,並在門額掛上「進士第」的尊榮匾額,就是我眼前這棟 破舊的宅第了。門額上依舊高懸著「進士第」的匾額。

進士第未對外開放參觀。從現場的觀察,這棟宅第的規模應該不小,倘若能修復舊觀,可望成為 新竹市區的旅遊勝蹟之一。我試圖從附近的小巷,繞至進士第的後方,看是否能找到進入宅內的 小徑。後方仍有牆垣阻擋,所見卻更為殘破。無法進入參觀,只好離去。

圖:鄭氏家廟

鄭氏家廟就在進士第隔壁,彼此相連,是國家三級古蹟。

家廟的外觀完整,應是有祭祀公業在維護及管理。

鄭氏家廟建於清朝咸豐3年(1853年),由當時鄭家八大房共同出資興建,屬於三間開兩進式的單院建築, 屋脊為燕尾三川脊式,造形典雅。

家廟前的小廣場,左右各有兩座石製的旗桿座, 是當時考中科舉的人家才得以享有的殊榮。竹塹鄭家,人才輩出,除了鄭用錫為開台進士,整個家族還出了幾位舉人。鄭氏家廟也未對外開放,所以只能在外觀看而已。

除了進士第及鄭氏家廟,鄭用錫還曾於咸豐4年(1854年)建造了一座「北郭園」,文獻記載此園「有堂廡十 數間,前後凡三四層,水池假山,亭樓花木燦然畢備」,與當時竹塹聞人林占梅在西門外建造的「潛園 」並列為當時的名園,建造時間更早於板橋林家花園。可惜,隨時代變遷,這兩座名園都已消逝無蹤。

進士第,門前寂寥。 進士第門額。

宅第年久失修。 背對馬路的進士第後牆更為殘舊。

鄭氏家廟。 廟前旗桿座,由進士第門前移至此處。

圖:新竹城隍廟

第十一站:新竹都城隍廟(三級古蹟)

離開鄭氏家廟,沿著北門街返回走,來到北門街與中山路交會口的新竹城隍廟。 城隍廟是新竹最著名的寺廟,也是個熱門的觀光景點。

我記得第一次來新竹玩時, 就曾來過這裡吃著名的新竹米粉及貢丸。城隍廟前形成小吃市集,類似士林夜市及基隆廟口的景象,讓人無法看到城隍廟的全貌。

新竹城隍廟,創建於乾隆13年(1748年)。城隍的信仰起於自然崇拜,「城」是指城牆, 「隍」是指濠溝,後來演變成為兼管陰陽的神祇。城隍的神祇位格也依行政區域而有省、 府、縣城隍之分。

新竹城隍原屬於縣級的城隍廟;光緒元年(1875年),成立台北府時,府治暫 時設於新竹,因此新竹城隍爺升格為府級城隍。光緒13年(1887年)因祈雨靈驗,光緒皇 帝頒賜「金門保障」匾額。次年,全台官民聚集於此,舉行護國佑民法會,而確立了新竹城 隍廟崇高的地位,而晉封為「威靈公」,名為「都城隍」,成為全台位階最高的省級城隍廟。 城隍廟的後殿還祀奉城隍爺夫人及兒子,也是全台唯一有配祀夫人及子嗣的城隍廟。

城隍廟的旁邊還有另一座寺廟「法蓮寺」,也是古寺,但大門被廟呈的市集小吃攤遮蔽,完全看不見 寺廟的外觀。城隍廟內外都很熱鬧,裡頭有不少進香信眾,外頭則小吃店味香四溢。我僅短暫停留, 然後繼續走往下一站。

城隍廟,新竹最著名的寺廟。 廟口小吃。

城隍廟三川殿。 城隍廟入口的石獅子。 法蓮寺後殿。

圖:楊氏節孝坊

第十二站:楊氏節孝坊(三級古蹟)

離開城隍廟,走往西大路,約5分鐘就來到了西大路與石坊街的路口。石坊街有一座國家三級古蹟楊氏節孝坊,街口豎立了古蹟解說牌記載楊氏事蹟。

楊氏本名楊居娘,為竹塹人林熾的妻子,24歲喪夫,堅貞守節,以母兼師,獨立撫育幼兒有成,至45歲而卒,守寡21年。 嘉慶34年(1819年)獲閩浙總督簽准建坊旌表,於道光4年(1824年)建坊。

楊氏節孝坊為新竹最早的一座節孝坊,也是北台灣最早建立的節孝牌坊,已有180年以上的歷史。 牌坊為三層四柱三間型式,最上層為雙龍環拱的聖旨牌,中間石匾刻著「天旌節孝」, 下層石匾寫著「旌表臺灣府淡水廳本城民人林熾之妻楊氏 道光甲申年O月立」。

楊氏節孝坊位於竹塹城的西門附近,是當年出入西門必經的道路,牌坊位置明顯,以示尊崇。 如今境隨時遷,竹塹城的城牆已拆除百年,西門消失無影。今天的石坊街,只算是一條狹窄的巷道而已。 牌坊被兩側的水泥樓房包夾,顯得侷促,坊柱的下半部被木板包覆,做為防護,以防止車輛進出時不小心會撞損古蹟。

牌坊柱聯被木板遮住,只看得見對聯的上半句而已。對聯前句寫著:「苦雨淒風未悔...」, 後句則為:「黃章紫誥共欽此節..」後句是死後的哀榮,前句則反映了現實的人生。

節孝坊的建立,反映了傳統的禮教,已不符合現代思想潮流。身處於現代 的人或許會對這種守節觀念嗤之以鼻,或視楊氏為禮教束縛下的受害者。然而,話說回來, 每個時代又何嘗不是如此。相對於整個時代的巨流,個體極其渺小,無不受到時代的思想 潮流所導引或束縛。後人之哀今人,猶如今人之哀古人。

因此,楊氏節孝坊仍不失其積極與正面的意義。即使淒風苦雨,依然無悔,堅守自己所認 同的義理及節操,至死而不渝,則這一堅持的本身,即成就了自己的人生意義。 至於牌坊建立與否,社會是否旌表,這終究是他人的事。

這是我在夕陽斜照下的楊氏節孝坊前的感觸。

楊氏節孝坊。 楊氏節孝坊。

圖:關帝廟

第十三站:關帝廟(三級古蹟)

最後,我來到了南門街的關帝廟。新竹關帝廟創建於 清朝乾隆41年(1776年),為淡水廳同知王又弼所倡建,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來到現場時,只看見整間關帝廟被高大的鐵皮屋覆蓋住。鐵皮屋的外牆上貼著新竹文化局 的工程公告,這古蹟整修預定今年12月完工。雖然來的不是時候,但也欣見古蹟獲得妥善的維護。

今天的新竹市古蹟之旅,關帝廟是最後一站,總計花了4個小時,逛完新竹州市役所、 竹塹城護城河、新竹州圖書館、竹塹城迎曦門、新竹專賣局、新竹驛、新竹州廳、新竹警察局、 新竹消防博物館、新竹信用組合、長和宮、水仙宮、進士第、鄭氏家廟、新竹都城隍廟、法蓮寺、楊氏節 孝坊、關帝廟等18處古蹟及景點。短短半天的新竹行,可說是滿載而歸。

圖:北門街洋樓

另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沿途還遇見不少日據時代的洋樓建築。沒想到新竹市區內還 有這麼多日據時期的老房子,意外相逢,以無意而得之,所以特別覺得驚喜。

這些個別的民宅,雖然頗具保存 價值,但零星分散於各街,所以無法像新竹湖口老街大溪老街、 台北縣三峽老街或台北市迪化街那樣可以 獲得文化單位的關注,將老街保存舊貌,使其成為文化景觀。這些房子,將來恐怕都難逃被拆除的命運。

北門街的洋樓舊宅尤其特別多,這可能是因為北門城口的「長和宮」是昔日竹塹郊商聚集所在, 所以這條出入北門的街道,可以看見各種洋樓商店。從僅存的洋樓舊宅,仍可以遙想當年繁榮情景。

古蹟建築,有公權力的保護,可永保安康,而其它的這些老房子,或許下次再來時,就已經消失,或變身成 為新大樓。我想更應該將它們拍攝下來,以留給後人懷念。

旅遊日期:2007.10.19 (寫於2007.11.11)


我在新竹市區遇見的洋樓古厝

北門街洋樓。 北門街洋樓。

南門街洋樓。 東門附近洋樓(剛焚毀)。

北門街洋樓(長和宮附近)。 北門街洋樓。 城北街洋樓。

【相關旅記】

第0509篇 - [新竹市].新竹驛.新竹州廳.新竹信用組合.長和宮.水仙宮
第0508篇 - [新竹市].新竹市役所.護城河.新竹州圖書館.竹塹城迎曦門.新竹專賣局


[行旅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