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板橋].慈惠宮.迪毅堂.大眾廟.接雲寺(板橋四大古廟)(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499篇)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499)

[台北板橋].慈惠宮.迪毅堂.大眾廟.接雲寺(板橋四大古廟)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板橋市捷運府中站,站外雨勢不小

最近天氣不穩,不宜入山,只宜在市區遊走,於是想去板橋去參觀嚮往已久的林家花園(林本源園邸)。

林家花園附近有不少古蹟,例如板橋四大古廟、大觀義學及建學碑的古蹟,可順道一遊。

板橋林家花園附近的區域也是板橋古城的所在地。板橋古城建於一百五十幾年前,城垣早已消逝無蹤, 如今僅留東門、南門、西門、北門等街名,可使人依稀想像當年古城的範圍。

從後山埤站搭板南線捷運,出門時,天空飄著濛濛細雨,想應不礙事。走出板橋府中站時,才發現外頭雨勢 不小。第一次來板橋旅遊,就遇到這惱人的雨天,如此天氣,恐怕很難取景拍攝。

圖:慈惠宮

依著地圖,沿著捷運站前的府中路來到了位於府中路、南門街口的慈惠宮。

慈惠宮雖然號稱是板橋四大古廟之一, 但歷經多次翻修,已變為現代廟宇,外觀毫無古味。慈惠宮最初供奉媽祖,如今擴及各種神明,雖然天氣欠佳, 廟內仍可見不少虔誠默禱上香的信眾。

慈惠宮主殿的匾額落款「同治癸酉孟冬穀旦」,由擺接保(堡)的庄民所立。同治癸酉年,是同治 12年(1873年),當時的板橋屬於淡水廳擺接保。「擺接」之名,是源自於當地的平埔族擺接社。 匾額年代雖久遠,外觀卻相當新穎,頗不合常理,或許只是複製品而已。

終於在二樓的壁堵找到古廟舊跡,信徒捐獻的壁堵雕飾,上面刻著「同治十三年春月穀旦」。同治13年,是台灣近代史 重要的一年。這一年,日本入侵南台灣,爆發「牡丹社事件」;清廷急派欽差大臣沈葆楨赴台交涉及主持防務; 事平之後,在沈葆楨建議之下,清廷強化台灣的防務及行政組織,將淡水廳升格為「台北府」,隨後開始 規劃興建台北城。台北城的正式崛起,可說是源自於同治13年。

圖:迪毅堂

沒有停留太久,我走出慈惠宮,沿著南門街走往迪毅堂。這時雨勢不見停歇,反而愈為猛烈。

沿著騎樓走往位於館前西街92號的迪毅堂。走到94號時,以為記錯了地址,只瞥見92號是一家麵店小攤而已。

多走一步時,才瞧見麵攤旁陰暗的通道底處有間破舊的老房子,正是我要尋找的迪毅堂。

迪毅堂殘破的模樣令人感到驚訝。廟內光線暗晦,氣氛陰森。左殿的木主神位蒙垢已久,完全看不見牌位上的字跡, 而右殿土地公神像後上方的屋頂一角則出現破洞,屋外樹影,天空明亮可見。天晴時,或許還可為廟內帶來亮光, 但風雨時,廟內雨滴如泣,處境堪憐。

廳側屋樑懸著一塊殘破古匾,木匾題字「勇氣猶存」四字,「勇氣」雕字已剝落, 但殘跡可見。落款為「大正?年」,年份已疏脫,不知是幾年。迪毅堂主祀「徐元帥」,徐元帥本名徐才,漳州人, 追隨板橋林家至台灣,擔任林本源的武術師傅,統領家丁。幾次漳泉械鬥中,徐才率家丁英勇與泉州人生死格鬥。 後來在一次漳泉械鬥中遇害。地方人士於是興建迪毅堂祀奉徐才及其它的死難者。迪毅堂的門聯 寫著:「迪毅冠全軍,當斯時披堅踏銳;義憤摧勁敵,受其賜報德酬勳。」

正殿的匾額落款處寫著「同治癸酉仲春」,顯示迪毅堂與慈惠宮建廟的年代相同,都在同治12年(1873年)。 兩座廟同年生,命運卻不同;一百多年後,一華麗,一殘破,際遇有如天壤之別,是寺廟執事者經營不力? 亦或是台灣人重神明、輕歷史的因素使然?迪毅堂雖然殘破,但古廟格局仍在,其古蹟價值勝過慈惠宮, 卻憂愁風雨,逐漸凋敝,北縣地方文化官員或許有失察之處。

圖:大眾廟

走出迪毅堂,雨勢稍歇。循原路走回慈惠宮,再沿府中路往西行。

不久就抵達府中路、西門路口的大眾廟及接雲寺。

這兩座古廟並排相連,大眾廟旁還有一座福德宮,三廟一字排開,廟前的廣場亦相連, 因此規模較大,格局較為開闊。

接雲寺的歷史早於慈惠宮,建於咸豐6年(1856年)。咸豐年間(1851-1860年),是大台北盆地族群械鬥最慘烈的年代, 漳、泉、粵籍的移民為爭奪耕地、灌溉用水頻生磨擦,進而演變成大規模分類械鬥的族群衝突。咸豐3年,新竹望族出身 的台灣第一位進士鄭用錫,寫了一篇《勸和論》,苦口婆心勸導各族群應 和平共處,但收效不大。咸豐期間,族群械鬥衝突依舊嚴重。

大眾廟即是漳泉械鬥的產物。咸豐10年(1860年),林本源家族與板橋士紳興建在西雲寺旁建立了 這座大眾廟,以祭祀在漳泉械鬥死難的漳州人。這座廟見證了這段不平靜的台灣史。

圖:接雲寺

如今的大眾廟,經過改建之後,已無古意;接雲寺亦多次改建,但保存了不少舊物。

例如咸豐七年所立的石獅子依舊佇立廟門,仍凝視著一百多年來的善男信女,也見證著板橋地方的發展。

廟內的殿柱多為舊物,處處洋溢著令人懷舊的氣氛。 柱石的落款題字,也有不少昔日板橋地方名人,如某柱題字「鹽運使司即選郎中林國芳」, 即是板橋林家的重要人物。

接雲寺正前方,橫越馬路,有一座小公園。昔日的公館溪流經此處,現在溝渠已加蓋,變成為馬路。這裡 是板橋地名的發源地。當時因此地有溪流阻路,於是民眾用木板架了一座小橋,以便行人過溪。閩南語 的木枋發音為「ㄅㄤ」,因此便稱此地為「枋橋」,成為板橋地名的由來。日據時代大正9年(1920年),枋橋才改名 為「板橋」。大正9年,台灣總督府實施行政區域調整,同時進行大規模的 地名改名,很多台灣現存的地名,都是這次改名的結果。

如今台北縣政府在公園內蓋了一座小木橋,以紀念「板橋」的發源地。民間傳說當時的木板橋,僅是長二丈 、寬六尺的小橋,所以眼前所見,只是一座小小的木橋而已。這小小的一座橋樑,其旁最初僅有幾戶茅屋人家, 歷經數代無數大眾胼手胝足的努力,也經歷族群的衝突與融和,終於在這溪川平野之地建 立起美麗家園。後來的台灣首富林家落腳於板橋,耗資五十萬兩在此地打造出台灣第一名園。

今日的板橋市,人口超過50萬,是全國最大的縣轄市,也是台灣第一大縣台北縣的縣府所在地。
(∼待續

旅遊日期:2007.10.04


[行旅照片]

板橋市捷運府中站,站外雨勢不小

慈惠宮

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壁堵雕飾

館前西路,雨勢未歇

迪毅堂,隱身於麵店小攤之旁後

迪毅堂前雜物凌亂

迪毅堂匾額

破舊堂門,掃帚伴門神

屋頂破洞

元帥庭前,供品冷清

大眾廟,建於咸豐10年(1860年)

大眾廟,已改建,無古味

接雲寺

咸豐7年石獅子

接雲寺,外觀雖已改建,仍有古樸本色

古柱刻題舊時年號,洋溢古味

被塗改的年號(「大正」變「民國」)

古柱古人題字

枋橋(板橋)地名源自於一座小小的木板橋

解說牌細訴枋橋地名由來

[行旅圖]

[附錄]板橋古城地圖(資料來源:1904年台灣堡圖)

註:事後蒐集網路資料,得知板橋古城尚存一小部份遺跡,位於林家花園旁,西門路的(林家花園)停車場的最裡面。 此一訊息,謹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