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487)

淡蘭古道總複習(下)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石碇,位於淡蘭古道南線

●淡蘭古道,再向南修正

(∼續前期
即使有「淡蘭古道中線」的出現,使淡蘭之間的距離縮短為一百二十五里,淡蘭古道的重心仍然繼續往南移,《噶瑪蘭廳志》略為提及這兩條新路線,「附志之, 以俟捷足者先登。」

第一條路線:「中有一路,不出水返腳而出錫口。」 這條路線是由頭城經雙溪大坪、柑腳越嶺平溪後,不北向水返腳(汐止),而是直出錫口(松山)。

這路線可能是從平溪越過基隆河與景美溪的分水嶺,然後沿著大溪墘溪或藤寮坑溪(永定溪上游), 然後再走永定溪(景美溪的上游)、景美溪的溪岸至石碇、深坑,然後再越過南港山附近的山稜, 抵達錫口。這條路線的出現,使淡蘭古道再向南修正。

第二條路線:「又有一路,不由大坪,可直向萬順寮出口。」 這條路線可說是真正的脫離了「淡蘭古道中線」。從頭城出發,不經由雙溪鄉的黃總大坪,也不經由平溪鄉, 而是直接穿過坪林、石碇,至深坑的萬順寮,然後再越過觀山嶺(中埔山附近),直抵艋舺(萬華)。

圖:坪林,淡蘭古道南線重要的一站

●北宜古道的出現

這條路線即是所謂的「北宜古道」。據《噶瑪蘭廳輿圖冊/道里》所記, 路線如下:

「路由頭圍(頭城)後山土地坑(福 德坑)北行,越嶺十五里樟崙, 東轉下嶺至炭窯坑。遶山西行十五里統櫃(湖桶)(此處最為險要); 樹木陰翳,障避天日。」

「循嶺而下,穿林度石,八里為虎尾寮(虎寮潭)。西南行過溪,上大嶺八里大粗坑、 四里崙仔洋(大崙)圳沽古道、磨石坑古道。 過溪平洋三里石亭(石碇)、六里枋仔林(楓仔林)、 三里深坑渡;翛然一片坦途。」

「至萬順寮再上山崙,六里樟腳、三里六張犁茶路古道。 此去十五里,一帶大路,直達艋舺武營頭出口(自虎尾寮潭以下,皆西南行)。自有此一路捷徑, 不特民間稍減跋涉之勞,而且省卻無數經營備道之費。其有益於地方者,正復不少。」

這條路線,我稱之為「淡蘭古道南線」,大約於道光年間逐漸形成,而隨著泉州安溪移民向石碇、坪林拓墾, 而於咸豐、同治年間趨於成熟,成為淡蘭之間的主要交通路線。

圖:石碇外按古道

●《淡蘭擬闢便道議》

其實早在噶瑪蘭設廳設立之初(1812年),便苦於淡蘭交通路程過於迂遠。「 由淡赴蘭,率苦三貂險」,繞經東北角的淡蘭古道,不僅迂遠,冬季時更是淒風苦雨, 而沿途又充滿不測的凶險。

當時有諺語云:「行過三貂嶺,不敢越頭想某子。」(台語,意指「 經過三貂嶺之後,不敢回頭想念妻子兒女」), 又有「三貂嶺,艱苦行,天邊海角賭生命」的民謠反映行旅者的心情。

噶瑪廳初設之時,官府就計劃要開闢一條經由坪林、石碇、深坑,直向艋舺的淡蘭新路線。道光元年(1821年) 擔任噶瑪蘭廳通判(地方首長,相當於廳長)的姚瑩就曾實地勘察了幾條路線後,規劃出一條淡蘭之間僅 需一百一十里的新路線,他在《淡蘭擬闢便道議》對這條路線有詳細的描述:

「計自艋舺(萬華)武營南門啟程,五里古亭村水卞頭,宜鋪石; 五里觀音嶺腳六張犁茶路古道),亦宜石(原為田塍, 約寬二尺。俟農隙時,培而廓之,以五尺為度);十里深坑仔街,有渡,宜船(中一 里許山路,已修尚平);五里楓仔林,田塍尚闊;五里石碇仔街,凡石圳三 處外按古道, 宜鑿寬廣,便輿馬往來(一長約五丈許,二約長一丈五尺,寬均二尺);」

「五里烏塗崛(烏塗窟)嶺腳,有內陂,水淺,宜石橋( 約長五丈許)山路宜修;五里大隔門大格門古道, 全山路、宜修(山雖高數丈,幸袤平不陡)下嶺五里柯仔崙坑,一半山路,樹木陰翳,有兩坑,宜木 橋二(長二丈許);五里粗崛坑,路平多樹,亦有兩坑,宜木橋二(如前);五里仁里坂, 有渡,宜船,山路平,宜稍修;五里彎潭渡,有船(船惜小,耕者所置,宜大之;此間山平多 種茶,自茶園中行),過渡鶯仔瀨;五里石槽坑,宜木橋二(如前。山路雖平,宜闊。 自楓仔林,凡四十里,人煙稠密。)」

圖:北宜公路最高點-石牌,遠眺蘭陽平原

「又五里三分仔坑(三份子),宜木橋(約長一丈許); 五里頂雙溪(碧湖) (水底碎石多稜),宜石橋(約長七丈許。 山路樹木蓊蔚);五里四堵寮,山路,宜闊;五里金面山頭分水崙( 石牌,北宜公路最高點),即交界,山路,宜修闊; 八里嶺腳礁溪街跑馬古道(嶺高而不險,居民多種茶, 有市百餘家);十七里噶瑪蘭二結街,大路平坦。綜計宜設石橋二、木橋七、渡船三。」

舊設隘寮所以防番,今番已匿遠,易以為尖、宿憩所,後有旅肆,則撤隘寮宜五座 :一仁里坂,一石槽坑,一三分仔坑,一頂雙溪,一四堵寮; 其隘丁可就地僱募取糧。此路開行(舊路仍不廢),亦利國便民之一端。留以告後之官斯土,有事會 可乘者為之(按此路曾會營查勘,亦有兩路、一較近而費多,一稍遠而費省;經費絀中止)。

這條路線,可稱之為「淡蘭便道」,也是淡蘭古道南線之一。「淡蘭便道」與「北宜古道」的差別主要在於宜蘭段, 「北宜古道」出口在頭城,而「淡蘭便道」出口在礁溪,距離宜蘭城更近。這條官道修築計劃,最後並未被採納。官府所持的 理由是:「土人輒以兇番嗜殺、出沒無常、不敢行為詞,經費亦無所出 ,議遂輟。

從姚瑩的奏摺敘述「此間山平多種茶,自茶園中行」 、「楓仔林至石槽坑,凡四十里,人煙稠密。」可以得知,道光初年,有相當數量的福建安溪移民已 進入石碇、坪林拓墾。而「舊設隘寮所以防番,今番已匿遠,易以為尖、宿憩所」,可見「生番」滋擾 的問題,也應沒有官府所說的那麼嚴重。

官府不肯修築「淡蘭便道」,並沒有影響民間的腳步,往後三十年間,泉州安溪移民陸續深入山區拓墾, 道路暢通,終於使這條路線取代了淡蘭古道北線及中線,成為艋舺茶商往返淡蘭的主要交通路線。

同治六年(1867年),台灣總兵劉明燈率兵北巡噶瑪蘭,在「淡蘭古道北線」的草嶺豎立一座虎字碑, 也在「淡蘭古道南線」的金面山頭分水崙(石牌)豎立了另一座虎字碑,足見姚瑩提議的「淡蘭便道」雖未 獲朝廷採納,但這條路線早已由民間的力量悄悄完成。劉明燈北巡噶瑪蘭,回程時就走了這條路線。

圖:正在消失中的北宜古道

清末劉銘傳主政時期,鑑於台北至宜蘭間道路迂遠,於是依姚瑩當年《淡蘭擬闢便道議》的計劃,重新勘查 路線之後,迅速動工。

從光緒十一年(1885)九月動工,短短兩個月就順利完工。施工如此迅速,顯然不是新闢道路, 而是將已有的山路加以拓寬及改善而已。

這條經官方修築的「淡蘭便道」,成為今日北宜公路的雛型,其重要性 漸漸超越了「北宜古道」。

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台北附近的民間抗日游擊兵勇盤據於深坑、石碇、坪林一帶山區頑強抵抗, 不斷騷擾日軍,其中著名的抗日英雄人物之一,是有「白馬將軍」之 稱的陳秋菊

初期,日軍採武力鎮壓方式,深入山區掃蕩,位於北宜古道中繼點的湖桶村因被日軍懷疑有窩藏抗日份子, 而遭到屠村的命運,從此村毀人亡,淪為鬼域。日軍殘酷的鎮壓,不能完全綏靖地方,後來改採高壓與懷柔並 行的政策,促成陳秋菊率眾歸降。台灣總督府特別頒予經費,以安置陳秋菊的歸降兵眾,由陳秋菊率領他們修築 淡蘭之間的道路,將「淡蘭便道」,闢建為北宜公路。公路完成後,成為淡蘭之間主要的交通動脈。

「北宜古道」歷經湖桶屠村事件的打擊,交通功能又被新興的北宜公路所取代,於是逐漸沒落而被遺忘, 只淪為坪林山區與頭城之間聚落往來的一般道路而已。

●結語

淡蘭古道歷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明治、大正、昭和、民國時期,度過了二百年滄桑歲月。一度引領風騷, 扮演重要交通角色的淡蘭古道北線、中線與南線,隨著現代公路的興起,逐一走進了歷史,隱沒於山林荒煙之中。 部份路段如草嶺古道金字碑古道跑馬古道、 石碇外按古道, 有幸獲得政府重視,得以重修重建,重現古道風華。 然而大部份的古道路段,或已堙滅,或已難行,或正在逐漸消逝之中。

「古道」,最簡單的定義,就是「一條已經作古的道路。」舊路不再有人行走,便走向死亡,走進了歷史,成為了古道。 而古道既然已經作古,已無用處,何不讓它隨風而逝,何必費勞心思為古道立傳?這有何意義可言?

《論語》有言:「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我取以為法,作《淡蘭古道總複習》三篇。

旅記日期:2007.08.10


【補記】(以下是根據讀者的迴響及意見,所做的補充說明。)

本文所述淡蘭古道北線、中線、南線,並不必然表示這幾條路線的出現時間是先後的關係, 而是指淡蘭古道重心的轉移是由北向南移動,這種轉變是基於「路程與安全性量」的考量, 北線的路程遠,但安全性較高;南線的路程短,但安全性較低,是同時並行的。而隨著內山的開闢, 這條路線的行旅愈為安全,因此愈來愈多人選擇走南線,淡蘭古道的重心乃逐漸向南移。

讀者表示,北宜山道或淡蘭便道實際存在的時點,可能不晚於「淡蘭古道中線」,只是並非大眾路線而已。 這些密佈於平溪、雙溪、石碇、坪林間的路徑,彼此相連,不易確定特定路線。關於那條安 溪茶商行走路線,歷史學者解讀差異頗大。歷史學者唐羽認鹿寮、大溪(內大溪)與雙溪頭(頂雙溪)均在雙溪鄉, 並再穿越平溪鄉,到水返腳。但歷史學者黃阿有則考證,則認該路線是屬泉州人通道,由艋舺(萬華)-水返腳 (汐止)-雙溪頭(石碇鄉隆盛村)-大坪(坪林鄉大林村大坪)-大溪(大林村鶯仔瀨)-鹿寮(待牛寮) -頭圍後山(頭城鎮頭圍山)。這條路線所指為何?迄今尚無定論。這兩條路線與我敘述的「淡蘭古道中線」 又有所不同。這是一條仍須進一步考證與瞭解的路線。

開蘭之初,噶瑪蘭廳曾倡議的兩條備道,讀者來信表示,一般文獻記載認為是「桶後林道」, 為泉州義首林永福助楊廷理平朱濆之亂走的路。此部份經歷史學者法賓兄表示,林永福為宜蘭五圍義首, 當時響應楊廷理的號召,率番一千二百人由五圍赴蘇澳協助平亂。因此並無存在入蘭路線的問題。 我查資料,《東槎紀略/卷三/噶瑪蘭入籍》記載:「九月九日,(楊廷理)自艋舺入山,四日而至五圍。 (中略)義首林永福、翁清和等願率精壯效用。」可資證明。而根據根據山友蕭郎、法賓兄的實地登山經驗, 這條備道應以「哈盆古道」的可能性較高。另一條備道是否為司馬庫斯古道則無記載。潘賢文入蘭路線, 文獻記載是關西沿今台3線,至楊梅、中壢,循大漢溪(今北橫),至明池入蘭(後可能是日據隘勇線沿 梵梵溪至英士部落),再至叭哩沙(宜蘭三星)。

嘉慶十二年(1807)楊廷理率兵入噶瑪蘭平定海盜朱潰之亂,開闢一條新路入蘭。但這條新路線為何? 文獻記載不清。姚瑩在道光元年(1820年)的《台北道里記》中,僅提及一句「楊廷理新開路東, 因其路迂遠,人不肯行,故由此舊路云」,因此眾說紛紜。基隆文史工作者有人認為這條新路 指的就是「暖暖古道」(十分古道)。中華民國七十年十二月出版的「基隆市大事記」裡, 第四頁亦記載「丁卯嘉慶十二年(西曆一八0七年) 知府楊廷理,開由暖暖經十分寮、雙溪直達哈仔難山路。」 今年(2007年)6月基隆文史人士曾熱烈的舉辦暖暖古道健行,以慶祝這條古道的200歲生日(1807-2007年)。

而根據歷史學者楊俊哲所著《楊廷理古道──兼談淡蘭古道的演變》一文的考證及實地踏查, 則認為這條新路線並不是「暖暖古道」,而是指楊廷理過三貂嶺後,不循舊路至往頂雙溪、槓仔寮、澳底, 而是改循牡丹坑溪折向東北,走往燦光寮,再至澳底。或者是指次年(嘉慶十三年),楊廷理為加強防務, 於三爪仔(位於瑞芳)設汛,而與燦光寮塘、大三貂港口汛連接成一道防線,有巡防的汛塘路相通 。因此出現了一條不經由三貂嶺(舊路),而是改由瑞芳、九份、樹梅、燦光寮至澳底的新路線。 這條路線因以軍事用途為主,路線較迂遠,所以一般民眾多走三貂嶺舊路,仍經由頂雙溪、槓仔寮至澳底。

本文採用楊俊哲的觀點。楊文所述的楊廷理新闢路線,既符合「較舊路迂遠」,且當時軍事方急, 楊廷理帶部隊走往燦光寮,接上現有的汛塘路(軍用道),前往大三貂港口(澳底)汛,可與原有 的防務相配合,較為合乎常理。另一個理由是,噶瑪蘭廳成立後,新設立的三個官方遞舖-柑仔瀨鋪(瑞芳)、 燦光寮鋪、三貂嶺鋪,都位這條路線上,顯示楊廷理新闢的道路,並非只為單次軍事用途而已,而是成為後 來淡蘭之間官府文書往來的道路。

倘若楊廷理新闢的路線,是經由「由暖暖經十分寮、雙溪直達哈仔難山路。」那麼這條新路, 就比舊路距離更為縮短,怎麼稱得上「迂遠」?那麼後來新設的官方遞舖豈不是也應該設於十分寮設站?

另外有人主張,這條新路線是由暖暖經十分寮,再繞向柑仔瀨(瑞芳),所以「其路迂遠,人不肯行」。這種見解則 更不合理。暖暖至瑞芳,只要沿著基隆河谷便可抵達,何須東繞一大圈至十分寮,然後再繞回瑞芳?更何況當時用兵甚急, 楊廷理極不可能是如此走法。

關於歷史學者黃阿有的考證,認該泉州茶商所走出來的路線, 是由艋舺(萬華)-水返腳(汐止)-雙溪頭(石碇鄉隆盛村)-大坪(坪林鄉大林村大坪)- 大溪(大林村鶯仔瀨)-鹿寮(待牛寮)-頭圍後山(頭城鎮頭圍山)。有讀者表示,這條路線是由 汐止循康誥坑溪谷(水源路)往上,經大正十三年石砌土地公廟大門 前往光明寺,(目前這一段已被雜草所堙沒,廟旁有一石柱指標寫往光明寺),越過光明寺旁勤進路 產道進入石碇鄉是茶園,再經過十三份茶莊(碇南路二段7號),過碇南路往下,直往雙溪口。

我認為這條路線應是淡蘭古道眾多支線之一,但並不符合本文所描述的「淡蘭古道中線」。 理由很明顯。《噶瑪蘭廳志》記載: 「茲查有一路,地甚寬坦,毋庸多涉深溪、重經峻嶺;由頭圍砲臺外,斜過石空仔山六里至鹿寮(一名待牛寮), 再十二里至大溪,又十二里至大坪,二十里至雙溪頭,雙溪頭二十里出淡屬之水返腳,再二十五里便抵艋舺矣。 統計自頭圍至艋舺九十五里,自蘭城至艋舺一百二十五里。(中略)現安溪茶販入蘭往返,皆資此途。」

且不論「鹿寮」及「雙溪頭」所指何地,從「大溪」、「大坪」兩地點,即可斷定這條路線是由頭城北方的 大溪通往雙溪南境的黃總大坪,而黃阿有的路線則是由汐止、石碇、坪林,而直出頭城,應屬於淡蘭古道的南線, 所以並非《噶瑪蘭廳志》所提的這條安溪茶販入蘭的路線。

對於淡蘭古道中線,我的忽略之處,在於認定由平溪至水返腳是走保長坑溪谷路線(菁桐古道/石底古道), 其實走康誥坑古道亦有可能,路線大約是「盤山坑-火燒寮-東勢格-藤寮坑- 紙寮坑(紙寮坑古道)-光明寺-康誥坑-汐止」。尤其紙 寮坑古道有一座光緒3年(1877年)的土地公廟及光緒6年的古碑,令人印象深刻,顯示這是一 條歷史悠久的道路。若從這條古道抵達光明寺附近,不走往康誥坑, 而是沿著大坑溪,出南港舊庄,至錫口,則亦符合《噶瑪蘭廳志》「中有一路,不出水返腳而出錫口。」 的敘述。這可能性相當高,南港舊莊的大坑附近,是台灣包種茶的發源地, 也是福建安溪人為主的山區聚落。 看來「淡蘭古道中線」的路線仍有不少想像的空間。

關於淡蘭古道的考證與研究,讀者提供以下幾篇文獻,謹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歡迎讀者提供相關文獻)
●唐羽,《吳沙入墾哈仔難路線與淡蘭古道之研究》,台灣文獻,40卷4期,1989年,171頁以下。
●唐羽,《古代噶瑪蘭與前山間交通道路之研究》,「宜蘭研究」第二屆學術討會論文集,1996年,184頁以下。
●黃阿有,《淡蘭古道考》,《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報》,創刊號,2002年,231頁以下。
●黃阿有,《坪林古道與湖桶事件研究》,《台灣文獻》,57卷4期,2006年,306頁以下。
●吳智慶,《大湖桶村屠村事件調查研究》,山水客文化學會。本文網址:http://203.68.236.97/highhistp/highhistp17/page2_1.swf
●楊俊哲、陳岳,《燦光寮舖古道–清代嘉慶年間的淡蘭郵傳古道》,《歷史月刊》一七六期,網址:http://groups.msn.com/s9ukhmgj3l1qegg0l64k0g5ho2/41.msnw
●楊俊哲,《楊廷理古道──兼談淡蘭古道的演變》,本篇文章,對上一篇文章《燦光寮舖古道–清代嘉慶年間的淡蘭郵傳古道》的內容有部份修正。網址:http://student.csghs.tp.edu.tw/~9303gift/phpBB2/viewtopic.php?p=350&sid=97820b05482aae83754a1c2d2e895c26

至於歷史文獻部份,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中央研究院計算機中心」瀚典台灣文獻叢刊,蒐尋相關的資料。 網址: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ftmsw3?tdb=%BBO%C6W%A4%E5%C4m%C2O%A5Z

----- Tony 更新資料於2007.08.15


[行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