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0477)

[台北莺歌].莺歌石.牛灶坑山.龟公山

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图:碧龙宫(龟公庙),莺歌石步道的起点

这是我第一次来莺歌爬山。印象中,莺歌并无知名的山系,仅莺歌石较有名,但莺歌石海拔不高, 且无法登顶,若仅是为了爬莺歌石,老远跑一趟莺歌,似乎有点小题大做。

而莺歌石附近,其实还有不少小山头,可搭配莺歌石,串成一条O形登山路线。这次来莺歌爬莺歌石, 便考虑顺爬莺歌石附近的小山,以增加行程的丰富性。

莺歌石登山步道,从“宏德宫”至“碧龙宫”,全长约2公里。宏德宫、碧龙宫都是当地著名的庙宇, 宏德宫位于山脚下,离莺歌市区较近;碧龙宫位于半山腰,离市区较远;莺歌石的位置则离宏德宫较近。 若只纯为欣赏莺歌石,则从宏德宫进入较方便,大约十分钟左右,便可抵达莺歌石。我则停车于碧龙宫, 从远处走起。

从碧龙宫出发,一开始有一小段的上坡路,越过一支棱之后,就变成完全是下坡路。沿途山林还算清幽,但 步道是民国七十六年(1987年)辟建的,以水泥石阶为主,较缺乏自然野味。途中,路旁有废弃的红砖厝, 残厝布满蔓草,导览地图标示为“莺歌煤矿”。矿场遗址已看不见任何采矿遗迹,亦不见矿坑踪影。前行不久, 步道就接上产业道路。

图:昔日的运煤台车道,成为莺歌石登山步道的一段

沿着道路往下走,不久又接上莺歌石登山步道。步道口竖立了碑文,介绍莺歌石的由来, 内容大致如小时候曾读过的台湾民间故事所述。相传早期莺歌山有大怪鸟,吐雾成瘴,郑成功的军队行军至此,遇雾瘴而 迷路,于是发炮击鸟,打断大鸟的颈部。大鸟坠地身亡,化身今日的莺歌石。

虽然这传说不符史实,也不科学,但也为莺歌石平添了一份传奇色彩。每次坐火车经过莺歌时,望见莺歌石, 总会想起儿童时就熟知的莺歌石传说故事。

这段莺歌石步道,就像是一条小马路,路面宽阔,且铺了柏油路,相当平缓。我直觉认为,这应是昔日莺歌煤矿的 运煤台车道旧迹。否则,早期山区的山径,何需大费周章地辟建如此宽阔平缓的步道?前行不久,遇一座小山洞隧道, 就更肯定这是一条运煤台车旧路了。对这条步道,顿时燃起一份情感。步道沿途都有林荫遮蔽,这也是一条适合娃娃车 或老年人散步的林荫步道。

图:莺歌石

约六、七分钟,抵达“承天农林禅寺”,这时路程大约已走一半。禅寺前的广场可眺望莺歌市区。由此前行,仍是台车旧道, 路宽且缓,沿途林木扶疏,绿意盎然,有不少油桐落花,却几乎不见游客,路幽境清,颇让人觉得惊喜。

不久,来到“莺石亭”, 附近有右叉路,通往上方的莺歌石。我仍先取直行,走往步道终点的宏德宫,再折返至此处,然后再爬往莺歌石。

宏德宫,又称“孙膑庙”,祀奉战国时代著名的兵法家孙膑。宏德宫设有停车场,也适合停车于此,从这里登莺歌石。 从宏德宫循原路返回刚才经过的叉路口,爬往莺歌石。笔直的磁砖步道陡上,约3至5分钟的路程,即抵达莺歌石 下方的八角木亭,站在这里就可欣赏到莺歌石的奇岩。

莺歌石岩壁有凹凸不平的坑洞,据传腹洞中曾发现贝冢化石。 较大的一个坑洞内有供奉着神像,洞内还有一块日据时代昭和二年(1927年)竖立的石碑,写着“鹦哥石”。 现在称“莺歌”,应是由“鹦哥”转化而来。可惜这石碑的碑文被神像挡住,无法一睹全貌。

由八角木亭再往上爬,来到莺歌石的背后,莺歌石果然尖峭难爬,无法登顶,只能就近欣赏而已。 由莺歌石再上爬,路标写着“往碧龙宫60分钟”,可以绕经牛灶坑山、龟公山,返回碧龙宫, 是我预定的O形路线程。指标也提及“往千年榕树80分钟”,看了有些心动。

向上走,一小段陡坡须拉绳,上了棱线,山路变为平缓。原本还担心这条山径会因少人走而路况不佳, 看来是多虑了。路径相当清晰,而且是传统的泥土路,比莺歌石登山步道更自然原始,令人喜爱。难得的是, 沿途不时可见油桐落,愈走愈惊赞。

图:牛灶坑山附近油桐花盛开

在山林小径绕行50分钟,抵达碧龙宫与千年榕树叉路口,路标写着“往千年榕树约0.8公里”,犹豫了一下, 时间不足,于是按原定计划,走往碧龙宫。转入右叉路,约七、八分钟,登上了牛灶坑山。

牛灶坑山,又名龟仑山,海拔243公尺, 有一颗土地调查局图根点。

在牛灶坑山遇到一位登山客,彼此聊了起来。我向他询问附近的这棵千年榕树。他笑着回答说:“榕树顶多 能活500年就很了不起了,哪有什么千年榕树?”他说,这是登山客随便乱命名的,当地政府不查,设置路标时也跟 著称呼“千年榕树”。他还提到,这条山路上政府设置的路标所标示的路程时间不太准,不要完全相信。他笑着说, 反正也很少人来爬牛灶坑山,所以路标错误也没人反应。而他们常爬的人,知道路程,所以也不在乎路标正不正确。

站在牛灶坑山上,附近满山油桐花开,雪白一片,美不胜收。我惊讶地说:“我只知道土城天上山的油桐花有名,没想到 莺歌也有这么美的油桐花可赏。”这位登山客说:“你的运气不错,今天是油桐花开得最美的时候。”他上周来爬牛灶坑山时, 油桐花还没开得这么灿烂。我说:“可惜莺歌镇公所没有好好宣传,一般大众不晓得莺歌也有油桐花可赏。” 他听了哈哈大笑说:“没有宣传才好,游客少,才不会破坏环境,才能这样安静地欣赏油桐花。” 我听了会心一笑。或许独行的登山客都较有独特的想法吧!

告别这位登山客,续行不久,就抵达碧龙宫后方的山峰,这里有座凉亭,凉亭旁的巨石有蓝天队的标示,写着 “龟公山”。龟公山,又称“碧龙宫后山”。由凉亭旁的水泥石阶陡下,就返抵碧龙宫。碧龙宫,旧称 “龟公庙”,原祀奉一颗状如大龟的奇石,经过历年的扩建,现已变成一间金碧辉煌的大庙。除龟公之外, 并祀奉南海佛祖、妈祖、关圣帝君等神明。

旅游日期:2007.05.03 (写于2007.07.10)

 

【路程时间记录】

碧龙宫---40分钟---宏德宫---10分钟---莺歌石---60分钟---牛灶坑山---5分钟---龟公山---5分钟---碧龙宫


[行旅照片]

碧龙宫(龟公庙),莺歌石步道的起点。
莺歌石登山步道,从碧龙宫至宏德宫,全长约2公里。
登山口附近步道旁的小池塘。
爬过这座小丘之后,就变为下坡路。
莺歌煤矿遗址,荒废的屋舍已满布蔓草。
不久,接产业道路,然后再接莺歌石步道。
这段步道是昔日的运煤台车道,已铺上柏油路。
小隧道依旧在,已不见台车踪迹。
老少咸宜的一段步道。
抵达农林禅寺,眺望莺歌市区。
农林禅寺往宏德宫途中的木亭,满地油桐落花。
宏德宫,主祀孙膑。
宏德宫往莺歌石的步道。
通往莺歌石的瓷砖步道。
莺歌石。
莺歌石岩洞的神像及日据时代的碑石。
换个角度看莺歌石。
莺歌石往牛灶坑山,沿途幽静怡人的山径。
山林小径,不见人踪。
沿途有不少油桐落花。
牛灶坑山土地调查局图根点。
牛灶坑山,又名龟仑山。
莺歌山区油桐花正盛开(5月3日)。
返回碧龙宫登山口。

[行旅图]


◎路况评价:
莺歌石步道:
牛灶坑山步道:

(佳)------ ------ (不佳)

◎我的交通路线:

北二高三莺交流道下,接114县道,往莺歌方向,经三莺大桥循文化路行, 接中正一路,续行,至台塑加油站红绿灯左转上山,即可抵达碧龙宫停车场。

◎注意或建议事项:

莺歌石步道路况佳,由宏德宫至台车小隧道之间约1.6公里,路况最佳,娃娃车可以上路, 适合老少步行。莺歌石往牛灶坑山为传统山径,刚开始有陡上的岩壁路,上棱线之后, 路况转为平缓,路径清晰,但途中有叉路,续循主路线前进并注意叉路路标即可。 

[交通地图](可用箭头上下左右移动及放大缩小)
检视较大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