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0468)

[台北三峡].白鸡山

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图:登白鸡山的途中,不时可见油桐花落满山径

三峡白鸡地区是我较陌生的旅行区域,除了几年前曾来过白鸡“行修宫”(恩主公)之外,还不曾爬过附近的山。

“白鸡”,这奇特的地名,是取自附近“石垵山”、“罩山” 两座山的首字合称。白石垵山(白石鞍山)即是“鹿窟尖”。 鹿窟尖、鸡罩山、白鸡山,合称“白鸡三山”。

白鸡三山约略可连为三角形,成三角鼎足之势。其中,白鸡山距离行修宫最近,山顶视野极佳,可说是白鸡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山峰。 白鸡山登山口位于行修宫后方的产业道路旁。从行修宫旁的产业道路上行,绕往行修宫的后方,遇叉路,左叉路有“禅光寺” 的牌楼。取直行的水泥产业道路,约行四、五分钟,右侧叉路有一座小木桥越溪,即是白鸡山的登山口。

过桥,山路宽阔笔直,缓缓爬坡向上。这条几成直线的山路,是昔日裕峰煤矿(前身为“海山一坑”)运煤的流笼车道, 沿途可以发现不少矿场建物残迹,山路两侧也充满绿意,不时可见油桐落花落覆地面。前行十分钟,过一座铁桥,桥头有流笼 台车的铁轨残迹。过桥后不久,左侧有一条小径,路口电线杆上有“福德正神”的指标。小径通过竹林,附近有废弃的石头及砖厝。 小径尽头,有一座小小的砖造福德祠,庙檐剥落,显得落寞。随着当地采矿结束,土地公庙庭前也变得寂寞冷清。

图:裕峰煤矿事务所遗址

回到主步道,续上行,不久就抵达了“裕峰煤矿”遗址。矿场事务所已废弃,但建物主体仍保存完整,红砖旧损,木梁渐腐, 屋内白墙还有矿场安全职掌的密麻文字守则;后方还有整排的矿场建筑物,但都已残破不堪。

事务所不远处的矿坑口亦已尘封。昔日热闹繁忙的矿场,如今已繁华落尽,寂寥萧索。

“裕峰煤矿”,即是昔日的“海山一坑”。民国73年(1984年)曾发生矿坑爆炸的灾变,造成92名矿工罹难。像我这年纪的人, 对此事应都还印象深刻。那一年,台湾在短短半年内,连续发生三场矿坑灾变,共夺走269名矿工的生命, 吹奏起台湾煤矿的挽歌。曾经蓬勃半个世纪岁月,曾年产500万公吨的台湾煤矿产业,至此 渐渐走入伤感的尾声注1

裕峰煤矿遗址处,有左右两条叉路,左右相通,形成环状路线,都可爬向白鸡山。我采左去右回,绕一圈,再回到裕峰煤矿。 取左行之后,平缓的运煤路变成陡峭的山路。部份路段已铺枕木,不难行走。不久,经过一矿坑,内有废弃的卷扬机, 是昔日斜坑内运输台车的动力装置。

图:落叶覆满山径,很自然原始的感觉

续前行,穿行于茂密的森林中,仅一小部份路段铺设枕木,其余仍保持原始自然的风貌。山径覆满落叶,林间更见幽静。

独行于山林里,天气有点阴霾,油桐落花残残点点,加上刚才在裕峰煤矿的心情,这段森林小径的气氛也变得沉沉郁郁。

上行30几分钟,通过一片竹林后,遇左叉路可通往紫微环山步道;续直行,距离白鸡山只剩0.5公里。不久,就望见白鸡 山的山头矗立于前方。爬向白鸡山的最后一段山径,须攀爬几近垂直的峭壁,落差约40公尺。这段峭壁路颇具挑战性, 幸好岩壁有树根盘错,不难找到落脚点,谨慎攀爬,终于顺利登上白鸡山。

白鸡山的山顶仅有低矮的灌木,无高树遮蔽,因此展望极佳,可远眺台北盆地。可惜天气不良,视野迷茫,山脚下的行修 宫仅隐约可见,附近的鸡罩山亦蒙眬而已。在山顶休息用餐。独坐山头,看周遭渐渐迷濛的景色。

续行的山路,沿着棱线前行,可通往鸡罩山、鹿窟尖及绕回裕峰煤矿。山路变为平缓,没有刚才左线登顶须攀岩的峭壁地形。 不久,抵达往鸡罩山的叉路口,往鸡罩山0.8公里,约30分钟。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放弃。一因山径有点冷清, 二因天气有点阴霾,三因心情有点沉郁。三者之中,有一条件允许,尚可孤军深入。奈何三者皆缺。

仍循主步道前行,山径穿梭行于棱线林间,山路极幽雅;约15分钟,抵达往鹿窟尖的叉路口,往鹿窟尖约40-50分钟。 鸡罩山已不取,更何况是路程更远的鹿窟尖呢?

图:途中有旧石阶、有竹林、古厝,可能是昔日的隘勇路

续取主步道,开始脱离棱线,绕往下,走往裕峰煤矿,山径先陡后缓,沿途走在繁茂的森林里,有古朴的石阶路, 也有废弃的古厝,颇有古道的气氛。林间幽静,走来舒适。

走下坡路,且是回程,心情变为轻松。约30分钟,返抵裕峰煤矿遗址, 与刚才的左线会合。再留连片刻,再循原路下山。回程,才进行修宫参观。

回家后搜寻资料时才发现,日据时代初期,日本人觊觎山地资源,曾在白鸡山区设隘勇线,并多次以武力进讨附近的大豹社, 迫使大豹社族人撤离家园,迁往桃园角板社后山。白鸡山叉路往鹿窟尖的山路,至今仍然可见当年日警设置的炮台及隘寮遗 迹,几位山友,例如mori兄、萧郎兄,登鹿窟尖时都曾有类似的发现记录。

得知此事,心情不免有些懊恼。倘若当时从叉路往鹿窟尖,约再走十分钟,就可会陆续看到一些疑似隘寮的遗址;当日若知此 一资讯,怎么可能轻易放弃?俗话说:“‘知识’就是力量。”,有知,有识,自然能够产生勇气力量,一一克服山径冷清、 天气阴霾、心情沉郁等外在与内在环境的限制。

无论如何,今日之行,白鸡三山,已顺利捕获一鸡。另外一鸡一鹿,又不会飞跑,且待他日再上山一一补捉。

旅游日期:2007.05.14 (写于2007.05.21)

 


【路程时间记录】(以正常路线为例)
行修宫---30分钟---裕峰煤矿---60分钟---白鸡山---60分钟--- 裕峰煤矿---25分钟---行修宫

注1:

本篇旅记提及之海山煤矿灾变事件,系根据我在裕峰煤矿旧址现场所看见的导览解说资料(如图)。原文其内容如下:

海山煤矿忠义坑
民国73年(西元1984年)12月5日,位于现址的海山一坑煤矿(海山煤矿忠义坑前身,也称裕峰煤矿) 发生严重的爆炸灾变,因正值第一班和第二班矿工交接的时间,以致二班矿工计95人身陷一氧化碳迷漫的坑, 内造成一夺走92位矿工的宝贵性命;同年稍早的6月20日与7月12日也在土城的海山煤矿与瑞芳的煤山煤矿, 发生煤尘爆炸与坑月灾变,分别夺走74位与103位矿工性命;此三大煤矿灾连的发生,分别夺走74位与103位矿工性命; 此三大煤矿灾变接连的发生,也造成政府提早改变煤业政策,使当时已摇摇欲坠的煤业提早步入尾声。

由于导览资料所述,我以为这里就是民国73年12月5日海山一坑灾变的现址。旅记刊出后,曾有有山友留言, 裕峰煤矿应该不是当年海山一坑灾变的现场。而我对海山煤矿并不熟悉,最初仅认为,海山一坑灾变是台湾煤 矿史上重大的工安意外事件,且距今仅20几年而已,政府竖立的导览资料写得如此详细明确,似乎不太可能会发生错误。

后来,有读者来信,提出更多的证据。例如,“台湾的煤矿”记载,1984年12月海山一坑煤矿,发生于台北县三 峡镇溪南里矿场所在的本斜坑,其地理位置与行修宫东南方的裕峰煤矿有相当的差距。读者又指出,根据1982年 台湾区煤业同业公会会员名册统计,计有116个矿场,海山一坑煤矿、忠义煤矿与裕峰煤矿均列名其上,前两者属陈天赐, 后者则属陈荣上,裕峰煤矿与海山一坑煤矿应为不同的矿场。

而我使用经济部矿务局的煤矿旧坑道查询系统查询,海山煤矿的位置是在溪南里大同公司三峡厂北侧,裕峰煤矿位于行修宫以南,有相当的距离,两个矿场之间并无坑道相通。

此外,读者又提供当年海山一坑灾变生还者周宗鲁 重回灾变现场一文, 文中可看见该坑口及附近场景,比对“台湾的煤矿”所载当时灾变新闻照片应当无误, 而这照片场景与白鸡山裕峰煤矿明显不同。

此外,由土城市中正国中所制作的《煤飞色舞》网页, 有介绍海山一坑(网址:http://163.20.143.204/home/coal/hole1.htm), 矿场的位置是在三峡大同厂附近转进一座小桥便抵达,制作网页的学生并访问一位陈伯伯,谈到当年发生在此处的海山一坑灾变。因此,应该可以确定,海山一坑的灾变地点是在大同三峡厂附近的海山煤矿,而不是白鸡山的裕峰煤矿。 裕峰煤矿遗址这块导览解说图应是错误的。

海山一坑灾变是台湾煤业史上一次重大的工安事件,我想应该让世人知道它的正确位置,并永远记得这惨痛的教训。

感谢这位读者(李兄)锲而不舍的探究,使真相终于大白。谨将资料补充于旅记之末,以供读者参考。 读者若有新的资讯或补充意见,欢迎赐教及指正。谢谢。 ----Tony补记于2007.07.05


[行旅照片]

白鸡山产业道路。
登山口,在右侧叉路,过木桥越溪。
白鸡山登山步道,宽阔笔直,为昔日的运煤路。
沿途可见油桐花落覆山路。
过铁板桥,为昔日运煤桥,桥头还可见台车铁轨残迹。
过桥,前方电线杆左侧有小径通往土地公庙。
土地公庙附近废弃的石头厝。
土地公庙,冷清寂寞。
裕峰煤矿事务所(1)
裕峰煤矿事务所(2)
残破的建物。
尘封的矿坑。
爬往白鸡山(左线),陡上的枕木阶梯。
油桐落花,有些沉郁。
废坑里,废弃的卷扬机。
落叶覆满山径,很自然原始的感觉。
登白鸡山,最后的攀顶陡路。
白鸡山,海拔734公尺,有一野牛5号基石。
白鸡山,四顾茫茫。
白鸡山棱线林间幽雅小径(右线)。
白鸡山棱线林间幽雅小径(右线)。
绕回裕峰煤矿途中一景。
途中有旧石阶、有竹林、古厝,可能是昔日的隘勇路。
白鸡行修宫(恩主公)。
白鸡行修宫,主祀关圣帝君。

[行旅图]

◎我的交通路线:

我走北二高下土城交流道,左转中央路,至三峡,再左转110县道,至成福, 再接108县道(白鸡路)至行修宫。我本想从安坑交流道下,走110县道, 一时疏忽,忘了下交流道,所以改走土城交流道。

或搭乘大众运输工具,可从台北市中华路南站搭台北客运(台北-三峡)至三峡公车总站, 再转搭三峡至白鸡的三峡客运,至白鸡站下车。

◎注意或建议事项:

1. 白鸡山左线的末段须攀爬落差40公尺的峭壁路段,幼童不宜,建议走右线来回。 一般情况,则建议左去右回。因为攀爬峭壁时,由下往上走较安全。
2. 白鸡山步道至裕峰煤矿的路况佳,老少皆宜。过裕峰煤矿后,变为传统原始山径,仅少部份 路段铺设枕木,山径有多起伏不平处,小学低年级及幼童不宜此路;若强行,则务须谨慎注意。

[交通地图](可用箭头上下左右移动及放大缩小)
检视较大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