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436)

[北市大同].貴德街.迪化街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大稻埕千秋街店鋪(市定古蹟)

最近從新聞得知,台北市文化局文資審查會議,建議指定大稻埕貴德街的陳天來故居「錦記茶行」為市定古蹟,

這期間剛好又讀到山友小周兄寫他在迪化街老家的故事 -《永樂町六十六番地》註1

這新聞及這文章勾起了我兩年多以前,走訪貴德街及迪化街的舊記憶。

貴德街,長度只有短短的0.5公里,街道寬約4公尺,乍見這條街時,會以為只是一條後街小巷, 很難想像,一百多年前,大稻埕的貴德街是台北最早的洋樓街。

清末劉銘傳主政時代,板橋富紳林維源、大稻埕茶業鉅子李春生共同出資闢建貴德街,當時的貴德街, 稱為「建昌街」(貴德街北段)、「千秋街」(貴德街南段),官府機構如電報學堂、郵政和電信支局、警察分署、 稅務檢查所等都設於此地,英商德記洋行、荷蘭領事館、美國領事館都集居於這一帶, 富商巨賈李春生、辜顯榮、陳天來都在這條街及附近建造豪宅。

圖:陳天來故居(市定古蹟)

如今的貴德街上,舊建築已不多見,唯一屹挺於這條老街的巨宅,僅剩陳天來故居,還有兩棟已被列入古蹟的「千秋街店鋪」而已。

比起迪化街, 貴德街顯得落寞許多。莊永明先生著的《台北老街》,以「沒落的貴族」來形容貴德街。

陳天來故居位於貴德街73號,建於日據時期大正九年(1920年),正值大稻埕茶業出口的繁榮時代, 當時陳天來聘請廈門師傅興建這棟三層樓豪華洋房,模仿廈門一帶中西合璧的風格,採歐式的古典立柱及大拱廊、泥塑的雕飾、 拱窗,兩側搭配凸窗塔樓,格局華麗氣派。陳天來,是大稻埕茶葉鉅子。

光緒17年(1891年),才20歲的陳天來創立「錦記茶行」,從事茶業製造、販賣,把握住當時台灣茶葉外銷的黃金時代, 成功開拓南洋市場,將台灣茶葉銷往東南亞各地,事業經營有成,而成為巨富。

圖:李春生紀念教堂

貴德街與西寧北路86巷交會口的「李春生紀念教堂」,則是劉銘傳時代郵政支局的舊址。

李春生, 出生福建廈門,自幼窮困失學,後來受洗於基督教,學習外語,成為從商的利器,後來成為英商怡記洋行廈門地區負責人。

同治七年(1868年),李春生來台,擔任英商陶德(John Dodd)手下的買辦, 陶德來台拓展茶葉貿易,多靠李春生居中連繫。

後來李春生獨立經營茶行,成為洋行以外最大的華商茶行。茶葉成為北台灣出口大宗,也帶動北台灣經濟繁榮, 間接促成了台灣政治版圖的重心由南向北移轉。當時人稱李春生為「番勢—李春生」,意指靠洋人而得到財富及聲望。

李春生為虔誠的基督徒,事業成功後,積極協助教會擴廣基督教,例如中山南路、 濟南路口的「濟南基教長老教會」(市定古蹟),就是李春生所捐建的。

「李春生紀念教堂」對角的建築物舊址,是另一位茶業鉅子吳文秀的故居,洋樓已拆毀,消失無蹤。 吳文秀,台北人,畢業於廈門學海學院,學得一口流利英語。畢業後返台,與父親經營自家茶葉生意, 後來創立「良德茶行」,從事茶業貿易而成為巨富。吳文秀較特殊的另一個身分是「興中會」的會員, 是第一個加入興中會的台灣人,以華僑的身分贊助中國革命。光緒26年(1900年),孫中山先生來台時, 吳文秀曾負責接待。

圖:李臨秋故居

李春生或吳文秀,距離我的年代,都已經有點遙遠,我只是透過資料認識其人其事而已。

貴德街附近另一處較吸引我的地點,是離「李春生紀念教堂」不遠的一間不起眼的二層樓舊屋, 地址為「西寧北路86巷4號」。

這條巷裡的一排舊屋,外壁都已改貼磁磚,惟獨這一棟的二樓仍維持舊貌, 陳舊的紅磚及木窗,更顯得落寞寂寥。這屋子是李臨秋的故居。

李臨秋是台灣歌謠《望春風》註2的作詞者。 《望春風》創作於日據時代昭和8年(1933年),由李臨秋作詞,鄧雨賢作曲。 李臨秋創作這首歌時,才25歲。根據李臨秋晚年的回憶,他作詞的靈感來自西廂記裡的一首詩: 「隔牆花影動,疑似玉人來。」《望春風》描寫少女們情竇初開,心動又羞澀的情懷。後來, 被廣泛引伸為被殖民的台灣人民盼望春風的一種心理象徵。

幾年前,台北市政府與聯合報共同舉辦《歌謠百年台灣》與《百年十大金曲》活動,《望春風》被選為台灣百年歌謠的第一名, 也獲得最多民眾票選為最受歡迎台灣老歌的冠軍。

我從小就會唱《望春風》,這首歌伴著我走過四十多年的歲月。站在《望春風》作詞者的故居前, 心情有一種格外的感動,這不只是書上讀的歷史資料而已,而是來自於自己生活經驗的連繫,所產生的情感共鳴。

圖:大稻埕霞海城隍(國家三級古蹟)

迪化街,在貴德街附近,兩條街相互平行。迪化街遠比貴德街熱鬧多了,至今仍是著名的年貨大街。

迪化街,原本只是曬稻穀的大埕,咸豐元年(1851年),林藍田來此地建造了第一家店鋪。

咸豐三年 (1853年),艋舺(萬華)發生泉州人內部「頂下郊拼」的械鬥, 間接促成了大稻埕的發展。當時械鬥敗陣的下郊人(泉洲安溪、同安人)放棄了艋舺的家居及地盤, 在林右藻的率領下,集體遷居至大稻埕來,在迪化街建立起街市。下郊人祀奉的神祉「霞海城隍爺」也跟著遷往大稻埕。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建於咸豐六年(1856年),三年後完工,廟內祀奉霞海城隍爺, 並祭祀當時迎靈來大稻埕途中遭頂郊人(泉州晉江、惠安、南安)襲擊而遇害的38位義勇公。 霞海城隍廟現為國家三級古蹟,是見證大稻埕發展的一棟重要的歷史建築。

大稻埕的發展,雖然晚於艋舺,但躬逢同治元年(1862年)淡水開港的時代,洋人貿商紛紛來到台北尋求商機。 艋舺人保守,排斥外國人,因此外商多選擇在大稻埕落腳。劉銘傳建設台灣的時期,艋舺人又排斥鐵路, 於是台灣第一個火車站設置於大稻埕。再加上淡水河日漸淤積,艋舺做為港埠的地理優勢又逐漸消失。艋舺燦爛的繁華歲月,終於被大稻埕所取代。

圖:鹽館(市定古蹟)

辜顯榮的「鹽館」豪邸,位於離迪化街不遠的歸綏街303巷內, 臨近淡水河。

這棟兩層樓的洋樓建於大正9年〈1920年〉前後,坐東向西,面向淡水河碼頭。 當時辜顯榮取得鹽業專賣權,以這裡為辦公處,故俗稱為「鹽館」。

這棟洋樓為西洋文藝復興後期的 風格,外牆貼淺色系面磚,女兒牆及拱廊上方則飾以浮塑,整體而言,建築樸實而典雅。 目前「鹽館」已列入市立古蹟,現址則供「榮星幼稚園」校舍使用。

迪化街是台北市內最具特色的一條老街。歷經一百五十年歲月,老街不免出現新舊雜陳的建築風貌, 但風味依舊在。走在迪化街上,可以看見從清代至日據時代不同時期的建築風貌,而主要的建築樣式是大正九年實施「市區改正法」後大量興建的西洋巴洛克建築風格。 我對建築樣式並不熟悉,無法一一分辨,一棟建築物是屬於何種建築派別,或是何種派別之間的相混合,但看老房子,古樸的外觀, 典雅的雕飾,自有一番感動。

我更好奇的是每一棟老房子建築背後所蘊藏的人文故事。我讀小周兄的《永樂町六十六番地》時, 又重覽我從迪化街拍回來的老房子照片,心中特別有感觸。每一棟房子的背後,都藏著一個家族故事, 無論是姓陳、姓李、姓林、姓辜、姓周或姓黃;家族或顯赫,或卑微;故事或可歌可泣,或平凡平淡。 而豈止是貴德街,豈止是迪化街而已?台北城兩、三百萬人口,多少房子,隱藏著多少家族故事? 倘若能被一一娓娓細訴出來,或許便能夠連綴成一篇壯闊動人的史詩。

旅遊日期:2004.05.26 (寫於2006.12.18)


註1:《永樂町六十六番地》網址:
http://yourdonchou.blogspot.com/2006/11/10110079101101-1895-john-dodd-20-1949.html

【附錄】望春風歌詞

 獨夜無伴守燈下,冷風對面吹,  
 十七八歲未出嫁,見著少年家。  
 果然漂緻面肉白,誰家人子弟,  
 想要問伊驚歹勢,心內彈琵琶。  

 思欲郎君做尪婿,伊愛在心內。  
 等待何時君來採,青春花當開。  
 聽見外面有人來,開門該看覓。  
 月娘笑阮戇大呆,被風騙不知。 


[行旅照片]

貴德街-沒落的貴族。
貴德街房子地基多墊高,以免淡水河淹水時被波及。
陳天來故居(1)
陳天來故居(2)
陳天來故居,位於貴德街73號。
泥塑的雕飾、拱窗,格局華麗氣派。
李春生紀念教堂。
千秋街店鋪(市定古蹟),位於貴德街51、53號。
李臨秋故居(1)
李臨秋故居(2)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1)(國家三級古蹟)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2)
永樂市場(位於霞海城隍廟旁)。
老街上的老屋。
老街上的老屋。
屈臣氏大藥房,只剩空殼而已。不知別來無恙否?
迪化街巴洛克建築(1)
迪化街巴洛克建築(2)
鹽館(1)(市定古蹟)
鹽館(2)

[行旅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