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426)

登雪山記(下)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從三六九山莊出發!迎向玉山箭竹坡及白木林

(∼續前期
清晨的三六九山莊卻熱鬧喧囂,有的登山隊正在開伙吃早餐,有的登山隊打包完畢,正陸續離去, 有的則出發前往雪山主峰。

我獨坐在山莊前的階梯上曬曬陽光,走了四個半小時山路,身體仍感到不適。

領隊出發離去時告訴我說,在三六九山莊休息後,可以再往上走一小段,去觀看白木林,也可以入雪山黑森林, 但切勿走遠,黑森林末段的路徑較為紛歧,若不小心可能會迷路。

大部份的登山客離去之後,三六九山莊就恢復寧靜了。我進入山莊,找個空的床位,躺下休息,睡個覺。 昨晚對硬木床不適應,難以成眠,今天則躺下沒多久就睡著了。睡了將近一個鐘頭,由於沒有睡袋保暖, 被天冷凍醒。醒來後,走出山莊,伸伸懶腰,覺得體力精神恢復不少,不再覺得反胃噁心。於是決定往上爬一小段,欣賞玉山箭竹草坡上的白木林。

清晨七點五十分,我由三六九山莊出發,這時天氣晴朗,陽光柔情送暖,踏踩的感覺已全然不同。 山徑呈大之字型的穿越玉山箭竹草坡,緩緩而上。由於已放棄攻頂雪山主峰,沒有時間壓力, 心情反而覺得閒適安詳,於是放慢腳步,走走停停,取景拍攝。半個小時,才走半公里而已。 坐在路旁的石頭上欣賞玉山箭竹草坡,回望今天清晨來時路,遠遠初次見識雪山東峰的容顏。 清晨五點時,我與雪山東峰擦身而過,現在我已知道,回程時,雪山東峰將會成為我的第一座百岳。

圖:白木林與巒大花楸

在草坡休息,與三三兩兩的登山客相遇,彼此互相寒喧幾句。

有人正要上山,有人剛攻頂歸來,知道我只打算停留在三六九附近賞景, 不免流露出惋惜同情之意。

目送攻頂的登山客匆匆往上爬,我獨自坐在山徑石頭上賞景, 突然有一種幸福的感覺。

我心裡想,登雪山,大概沒人像我這麼早就放棄;因為如此,所以才能這麼悠閒地在這片玉山箭竹坡上,悠閒欣賞周遭的山岳美景。 所謂「知止不辱」、「知足不殆」,所以能夠知足常樂。這麼思考或許也是潛意識裡的一種自我安慰, 但這一刻的心情確實是愉悅的,不必趕路,不必苦拼,我有幾個小時的時間可以在附近漫步閒走。

往上走,離白木林愈近。這些枯萎的樹幹殘枝,曾是一大片冷杉林。一百年前及五十年前,這裡經歷過森林大火, 冷杉燒焦後殘存的枝幹逐漸脫落,佇立在山坡上,成了今日的白木林景觀。如今玉山箭竹及巒大花楸已逐漸盤據這塊區域。 然而,新生的冷杉小苗也開始在慢慢滋長。如果不再發生森林大火,預估兩百年後的登山客,將不再看見白木林,而是恢復生機的冷杉森林。

巒大花楸剛好在秋、冬之際變裝,綠葉轉為紅、黃,火紅鮮艷,景色直可媲美北插天山的山毛櫸艷紅時候。我在此時造訪, 正遇見白木林最綺麗的時節。白枯木、紅黃葉,相輝映,一悲愴,一優美。

慢慢閒走,費時80分鐘,才走了0.8公里路,到達7.8K處。這裡已是玉山箭竹坡及白木林的邊緣。再往前走, 就進入雪山著名的黑森林了。這時已經是上午九點左右,海拔大約在3200公尺左右,身體已幾乎完全適應高山的狀態,整個身心都活絡起來了。

圖:雪山黑森林(冷杉林)

踏進黑森林,原本壯闊的箭竹草坡景觀,瞬息間,已變為大片茂盛的純冷杉林, 一棵棵筆直挺立冷杉在此綿密地生長著,這是台灣少數僅存的大面積原始森林之一。

走在黑森林,一股清新清涼的森林浴感覺拂身,而獨行於森林裡, 閒適怡然,已忘了自己是走在3000公尺的高山上,感覺就像在爬郊山般的輕鬆自在。

沿途陸續遇到登頂歸來的他隊山友,我詢問黑森林的路況,山友回答,末段路跡較為分歧,但雪霸國家公園已在歧途叉路口設置柵籬, 今天天氣又如此晴朗,不會起霧,不難辨識路跡,應該不會迷路。這一段路走過來,我的身體狀況已經完全恢復, 於是決定向前走。雖然放棄登頂雪山主峰,但至少可以走出黑森林,去觀賞著名的雪山圈谷。

繼續前行,過8.6K的石瀑區之後,來到黑森林中唯一的水源處。山泉水從岩縫滲流而出,垂滴成澗,因天氣冷, 卻凝結成一小塊的冰塊,外形如垂狀的鐘乳石,顏色則如晶瑩剔透的水晶。

上午十點左右,我抵達8.9K處,在此遇見「玉山圓柏」。「玉山圓柏」是台灣分佈海拔最高的樹種,掛上「玉山」之名,當之無愧。 接著的路途中,玉山圓柏的數量愈來愈多,有的圓柏的樹幹及樹枝已成枯白,依舊佇立,伸向藍天, 顯得悲愴淒美。我又放慢腳步,沿途欣賞玉山圓柏。十一點左右,終於走出黑森林,壯闊雄麗的雪山圈谷終於出現在我的眼前。這一刻,不禁發出驚嘆聲。

圖:雪山圈谷

在這深秋美麗季節,遇上如此晴朗藍天,天空像海水般的湛藍,圈谷裡則是植物色彩繽紛。

著名的「玉山杜鵑」含羞而已,而「玉山小蘗」則是活潑多姿,綠葉翻紅,嬌艷迷人,將圈谷點染著多彩多姿。

雪山圈谷像是U型的大畚箕,這是一萬年冰河作用留下來的遺跡,學術名詞稱為「冰斗」。畚箕狀的高處,右側絕壁矗起山峰為雪山北稜角, 海拔3880公尺,氣勢雄偉,才被誤認是雪山主峰,而左側微幅突起的平緩山峰,才是雪山主峰。 雪山主峰,海拔3886公尺,為台灣第二高山。泰雅族志佳陽社族人稱雪山為「Babo Hagai」,Babo是指「山」,Hagai則是「積雪逐漸崩塌」的意思。

我前進至雪山圈谷位於9.8K的解說牌處。與雪山主峰面對面相遇,偌大的圈谷只有我獨自一人。此境此景此情, 或許不亞於登頂雪山主峰的歡欣滿足。日據時代日本學者鹿野忠雄最早在雪山發現冰河遺跡,共記錄了34處圈谷, 雪山成為台灣冰河遺跡最多的地方,可說是台灣冰河的故鄉。而我眼前的這個圈谷,稱為「雪山一號冰斗」, 是台灣最大、最完整的冰斗地形。

圈谷除了玉山杜鵑、玉山小蘗之外,還有玉山圓柏的蹤跡。玉山圓柏為適應圈谷裡天寒地凍的惡劣氣候, 高大的樹形已演化成為像杜鵑花叢般的嬌小低矮。玉山圓柏,低頭,卻不屈服,展現了堅毅的生命力,令人動容。

我望見雪山主峰稜線似有人影點點,於是用力吼叫。這一吼,聲音在整個圈谷裡迴響起來,迴音裊裊, 悠悠蕩蕩,我驀然感動起來。山谷的回音彷若山谷深處有人在呼喚著我。只是剎那間的迷幻吧!這聲音來自鹿野忠雄, 來自雪山飛狐kikika。

真的有人在呼喚我,是山上隊友的回吼聲。他們已順利登頂雪山主峰,正在下山的途中。隊友回到圈谷, 得知我身體無恙,能前進至雪山圈谷,也為我感到高興。我雖然沒有登頂,但停留在雪山圈谷近一個小時,已感到心滿意足。

圖:雪山東峰

啟程折返,約兩個小時,回到三六九山莊。隊友們在此休息且等待午餐煮食。

我身上還有行動糧,於是不等午餐, 決定先動身,向領隊報備後,先朝雪山東峰前進。

雖然是踏上回程路,對我來說,卻像一趟新的旅程,因為凌晨來時一片黑暗,對沿途景致毫無印象。回程走時,才深深覺得, 走夜路上山實是一種損失,錯失了漸入雪山佳境的體驗。回程雖可彌補曾錯失的美景,但感受已然不同。見過雪山圈谷、 黑森林、白木林、巒大花楸、玉山箭竹草坡等雪山絕色美景,回程沿途所見的色景,只是小巫見大巫而已。雖然如此, 也仍有驚喜感動之處。

一個小時,前進2公里。回想上午來時的步履維艱,此時卻如輕舟輕盈飛渡。穿出小森林,雪山東峰就出現在前面不遠的高處。 東峰山坡被玉山箭竹所盤覆,只剩幾株白木林殘佇,透露出這裡也曾遭大火吞噬。

我踏著穩健的步伐,輕鬆地步上雪山東峰。雪山東峰,海拔3150公尺,一般地圖標示為3201公尺, 名列台灣百岳第73名。雪山東峰位於雪山東稜的最外側,所以視野極為開闊,有360度的環繞展望。 前方遠處一字排開的是台灣屋脊中央山脈的幾座百岳名山, 後面則是崇峻秀逸的「武陵四秀」。四秀之一的品田山,海拔3524公尺, 斷崖絕壁上的褶皺紋路,正是數百萬年前台灣造山運動推擠下的遺跡。而再回首,雪山主峰已在雲霧飄渺中。

我獨自站在雪山東峰賞景,後來,隊友陸續抵達。雪山東峰,我的第一座台灣百岳。回顧今天千辛萬苦的來時路, 終於在此劃下完美的句點。踏上歸途,再次與「哭坡」相遇。哭坡,不哭,這次微笑通過。

旅記日期:2006.11.12 - 11.13


【路程時間記錄】
雪山登山口管制站→80分鐘→七卡山莊→4小時30分鐘→三六九山莊
三六九山莊→3.5小時→雪山圈谷→2小時→三六九山莊→1小時→雪山東峰→70分鐘→七卡山莊→40分鐘→雪山登山口管制站

【延伸閱讀】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427篇 -登雪山記(檢討報告)


[行旅照片]

從三六九山莊出發!迎向玉山箭竹坡及白木林。
玉山箭竹坡,回首來時路,雪山東峰在遠處。
玉山箭竹、白木林、巒大花楸。
走向黑森林。
黑森林,大片面積的純冷杉林。
黑森林中的石瀑。
黑森林水源處,滴泉結冰。
玉山圓柏。
抵達雪山圈谷。
由雪山圈谷回望武陵四秀。
圈谷與雪山主峰(3886m) (左側微聳處)。
圈谷與雪山北稜角(3880m)。
告別雪山圈谷。
回到三六九山莊。
雪山東峰已在望。
雪山東峰,海拔3150公尺。我的第一座台灣百岳。
東峰回首,雪山主峰已在雲霧飄渺中。
武陵四秀之一的品田山(3524m),以褶皺地貌著名。
哭坡,不哭!這次微笑通過。
第二觀景台回望哭坡。
從哭坡上方俯瞰第二觀景台。哭坡,雪山行最深刻的記憶。
再會吧!雪山。「I shall return」。

[行旅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