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0416)

日据时代台湾行政区域的演变

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
◎前言

旅行是一种空间的移动,例如从台北到宜兰旅行。台北、宜兰分属于不同的县市 行政区域。我这几年在北台湾旅行,往往无意间会接触到一些旧的行政区域名称,例如我在宜兰 旅游时,发现台北、宜兰曾经都属于“台北州”,都可算是“台北”地区。我探访桃园神社时, 发现它原来是当年“新竹州”的神社,当时桃园、新竹、苗栗都同属于“新竹”地区。

我在搜寻景点资料时,更常会看到一些旧行政区域名称,例如“基隆厅”、“宜兰郡”、“七星郡”等, 既让人好奇,也推翻了既有的县市刻板印象,原来所谓的“台北”、“基隆”、“宜兰”、“桃园”、“新竹” 等现行的行政区域,就长时间的历史来看,都是一个变动的概念。因为好奇,所以想了解一下台湾过去行政区域 的演变情形,于是搜集资料,先整理出日据时期台湾行政区域演变的情形,并绘制成地图,写篇简介文。文中所呈 的行政区域图仅为示意图,并非经纬精确的地图,敬请读者谅察。

◎第一次行政区域变革:明治28年6月(1895年)

光绪21年(1895年),也就是日本明治28年,这一年,清廷因甲午战争战败,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 割让台湾。同年5月29日,日军从三貂堡澳底湾盐寮登陆;6月7日,日军进入台北城,17日举行始政仪式,正式展开对台湾的统治。

初期,日本人对台湾的行政区域划分,沿袭清朝末年“三府一直隶州” 的基础注1,改府为县,划分为“三县一厅”,分别为: 台北县、台湾县、台南县及澎湖岛厅。县以下则设支厅。以台北县为例,其下设有:基隆支厅 、宜兰支厅、淡水支厅(初称为淡水事务所,于1895年7月19日改称支厅)、新竹支厅。

日本虽然正式占领台湾,但时局并未平静,台湾各地纷组义军蜂起反抗。因此,台湾总督府无法如既定的行政区域划分进行治理, 仅两个月之后,同年的八月份,便进行第二次的行政区域调整。

◎第二次行政区域变革:明治28年8月(1895年)

第二次的行政区域调整,主要是针对台湾中、南部,因当时仍处于战争状态,无法顺利推动政务, 因此除了保留台北县及澎湖岛厅之外,将“台湾县”更名为“台湾民政支部”,“台南县”更名为“台南民政支部”, 采取军管,以军事行动及扫荡反抗势力为主要政务。于是行政区域变成“一县二民政支部一厅”的格局。

日军逐渐向南推进,10月21日进入台南城,台湾民主国瓦解。11月底,第一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宣布“全岛完全平定”。

◎第三次行政区域变革:明治29年(1896年)

在军事镇压告一段落后,总督府于明治29年3月撤销“台湾民政支部”、“台南民政支部”, 恢复原有的“三县一厅”,并将“台湾县”改名为“台中县”,台北县、台南县及澎湖岛厅仍旧。

虽然恢复“三县一厅”,然而台湾各地反抗事件仍层出不穷。明治29年6月接任第二任总督的桂太郎认为“三县一厅”的格局, 统治不易,主张缩小县区。但桂太郎任职仅四个月便下台,改制案胎死腹中。

◎第四次行政区域变革:明治30年(1897年)

同年10月,第三任总督乃木希典上任,承袭桂太郎的规划,将“三县一厅”重新划分为“六县三厅”, 除原有台北、台中、台南三县,澎湖一厅外,增设新竹县、嘉义县、凤山县及宜兰厅、台东厅。

县以下不设支厅,改设“办务署”,以台北县为例,共设了13个办务署,分别是:

基隆、金包里(金山)、沪尾(淡水)、 水边脚(水返脚)、顶双溪(双溪)、台北、 士林、景尾(景美)、新庄(新庄)、 树林口(林口)、三角涌(三峡)、 桃仔园(桃园)、中坜办务署。

日本统治台湾还不到两年,行政区域却频繁调整,显示初期统治的不稳定。 由于反抗事件频繁,日本军警忙疲于奔波镇压,军事开销颇大,造成总督府财政负荷及赤字, 引起日本国内舆论抨击;甚至有舆论认为,占领台湾毫无利益可言,主张将台湾以一亿元卖给法国。 这种“卖台论”,与康熙22年清朝初领台时的“弃台论”颇为相似。

◎第五次行政区域变革:明治31年(1898年)

明治31年2月第四任总督儿玉源太郎上任,又实施行政区域调整,将“六县三厅” 并回“三县三厅”,撤销去年新设的新竹、嘉义、凤山三县。原因是财政困难, 不得不精减组织。直到明治34年(1901年)5月,才增设恒春厅,变为“三县四厅”。

台湾总督府的前三任总督,任期都不长,桦山纪资一年一个月,桂太郎四个月,乃木希典一年四个月, 第四任的儿玉源太郎则任期长达八年。儿玉源太郎虽然为台湾总督, 但身兼其它军职,所以经常不在台湾,而将实际行政事权交由民政长官后藤新平负责。 在后藤新平积极对反抗军招降,并大力整治,总督府的财务由亏转盈,日本在台的统治才逐渐进入稳定时期。

◎第六次行政区域变革:明治34年(1901年)

明治34年11月,在后藤新平主导下,台湾的行政区域做了一次大幅的翻修,废县设厅,将原有的“三县四厅”重新划分为“二十厅”, 地方制度由三级制(总督府-县厅-辨务)改为二级制(总督府-厅),提高总督府中央集权的程度。

台湾全岛共设二十厅,分别为:

宜兰、基隆、深坑、台北、桃仔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斗六、嘉义、 盐水港(盐水)、台南、凤山、蕃薯寮(旗山)、 阿猴厅(屏东)、恒春厅、台东厅、澎湖厅。

第六次行政区域变革,维持8年,较为稳定。较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殖民政府 从明治31年开始全岛土地丈量,于明治37年(1904年)完成,共调制了四百六十六张 地图,称为《台湾堡图》注2,就是在“二十厅” 时期完成的,因此台湾堡图中的地图便是以二十厅为架构。

“二十厅”时期,厅以下设“支厅”,以大台北地区为例:
台北厅:下辖士林、锡口(松山)、新庄、 枋桥(板桥)、沪尾、小基隆(三芝)等六个支厅。
深坑厅:下辖景尾、坪林尾(坪林)等二个支厅。
基隆厅:下辖金包里、水返脚、瑞芳、顶双溪等四个支厅。
宜兰厅:下辖头围(头城)、罗东、吧哩沙(三星)等三个支厅。
桃仔园厅:下辖大嵙崁、三角涌、大丘园(大园)、 杨梅坜(杨梅)、咸菜硼(关西)、中坜等六个支厅。

◎第七次行政区域变革:明治42年(1909年)

明治39年(1906年)4月,第五任台湾总督佐久间左马太上任后,即计划改革地方政制;明治42年, 将原有二十厅并合为十二厅,分别为:宜兰、台北、桃园、新竹、台中、南投、嘉义、台南、阿猴、台东、 花莲港、澎湖。“十二厅”时期,共维持了11年,直到大正9年(1920年)时才又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变革。

“十二厅”时期,台北地区原本的基隆厅、台北厅、深坑厅的一部份合并为台北厅,下辖13个支厅,分别是:

士林、锡口、水返脚、基隆、瑞芳、顶双溪、枋桥、新庄、深坑、新店、沪尾、小基隆、金包里支厅。

这个时期的“台北厅”来说,几乎涵盖了现在的台北市及台北县的大部份地区。由此可见,一百年前,台北县市本是一家。 近年来,每逢选举时,总有人主张台北县市合并,政治人物或赞成,或反对,各有利害考量。不过就历史而言, 可以发现从1909年日据时代第七次行政区域变革起,一直到1945年日本结束在台统治,台北市、台北县都是合在一起的。

这个时期,值得一提的是,佐久间左马太的理蕃政策。在“二十厅”时期完成的《台湾堡图》,大约只测量了全台约62%的土地。 原住民居住的山区,因尚未归化,所以无法实施土地测量。佐久间总督的任期长达9年,是任期最长的台湾总督,担任总督期间, 主张采取铁腕政策对付原住民。其任内实施了“五年理蕃计划”,以武力征讨原住民。当时最大的军事行动是对“太鲁阁蕃”的战役, 佐久间总督亲自率军,动员两万兵力,经过激烈战斗,才使太鲁阁族归顺。 经过五年的征讨,台湾的原住民不敌日军优势的武力,纷纷投降,总督府的统治力量才正式进入台湾的山地部落。

◎第八次行政区域变革:大正9年(1920年)

大正8年(1920年),日本统治台湾25年之后,终于第一次派出文人出身的田健治郎出任第八任台湾总督。次年, 田健次郎进行政区域改革,废厅设州,将“十二厅”改为“五州二厅”。

“五州二厅”分别为:台北州、新竹州、台中州、台南州、高雄州、台东厅及花莲港厅。 特色是台湾西部平原设“州”,东部及离岛设“厅”。州下设“郡、市”,郡下设“街、庄”, 为“州-郡市-街庄”的三级制行政区域。(注:花莲港与台东两厅一直要到1937年底其下 级行政区划才改为与西部一样的郡与街庄,1940年底才有东部唯一的州辖市-花莲港市。 )

以台北州为例,下辖台北市及七星、文山、海山、新庄、淡水、基隆、宜兰、罗东、苏澳等九个郡。 大正13年(1924年),基隆郡的基隆街,升格为基隆市;昭和15年(1940年)宜兰郡的宜兰街, 升格为宜兰市。因此后期的台北州拥有3个州辖市(台北市、基隆市、宜兰市)及上述九个郡。 台北州的州厅(办公处)就是今天位于台北市中山南路与忠孝东路一段交会口的监察院。

台北州所辖的7个郡,各郡下辖的街庄分别为:

七星郡:汐止街、士林庄、北投庄、内湖庄、松山庄注3
新庄郡:新庄街、鹭洲庄、 五股庄、林口庄
海山郡:板桥庄、莺歌庄、三峡庄、中和庄、土城庄注4
文山郡:新店庄、深坑庄、石碇庄、坪林庄、蕃地注5
淡水郡:淡水街、八里庄、三芝庄、石门庄
基隆郡:瑞芳庄、万里庄、金山庄、七堵庄、贡寮庄、双溪庄、平溪庄注6
宜兰郡:头围庄、礁溪庄、壮围庄、员山庄
罗东郡:罗东街、五结庄、三星庄、冬山庄、蕃地
苏澳郡:苏澳街(注7
、蕃地

大正9年的行政区域变革,还有一项重大的改变,即是配合新行政区域的划分,也将一些旧地名更新, 是台湾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地名大变动,变动的地名举例如下:

台北:锡口改为“松山”,艋舺改为“万华”,枋桥改为“板桥”,金包里改为“金山”, 三角涌改为“三峡”,坪林尾改为“坪林”,水返脚改为“汐止”。
桃园:大嵙崁改为“大溪”。
新竹:大湖口改为“湖口”,咸菜硼改为“关西”,树杞林改为“竹东”。
苗栗:崁头屋改为“头屋”,铜锣湾改为“铜锣”,后垄改为“后龙”,罩兰改为“卓兰”。
台中:牛骂头改为“清水”,葫芦墩改为“丰原”,茄投改为“龙井”,东势角改为“东势”,沙辘改为“沙鹿”, 潭仔墘改为“潭子”,犁头店改为“南屯”,阿罩雾改为“雾峰”,大里杙改为“大里”,埧雅改为“大雅”。
南投:羌仔寮改为“鹿谷”,林圮埔改为“竹山”,草鞋墩改为“草屯”,湳仔改为“名间”。
彰化:二八水改为“二水”,茄苳脚改为“花坛”,田中央改为“田中”。
云林:五间厝改为“虎尾”,庵古坑改为“古坑”,莿桐巷改为“莿桐”。
嘉义:朴仔脚改为“朴子”,打猫改为“民雄”,水堀头改为“水上”,番仔路改为“番路”。
台南:湾里改为“善化”,埔姜头改为“永康”,萧垄改为“佳里”,大目降改为“新化”,店仔口改为“白河”, 盐水港改为“盐水”。
高雄:打狗改为“高雄”,弥浓改为“美浓”,蕃薯寮改为“旗山”,阿公店改为“冈山”,港仔墘改为“小港”, 阿嗹改为“阿莲”。
屏东:阿猴改为“屏东”,阿里港改为“里港”,林仔边改为“林边”。
宜兰:头围改为“头城”,吧哩沙改为“三星”。
花莲:璞石阁改为“玉里”
台东:加走湾改为“长滨”,乌雅立改为“鹤冈”,大巴塱改为“富田”,水尾改为“瑞穗”。
澎湖:妈宫改为“马公”。 注8

当时地名变更的原则,一是采取简化,将三个字的地名改为两个字,例如大里杙改为“大里”、二八水改为“二水”;一是采用与旧地名 日语发音相近的字来替代, 例如用“万华”取代艋舺、“三峡”取代三角涌、“关西”取代咸菜硼。花莲、台东的情况又不同,当时台湾东部人口稀少,日本鼓励 内地人民移民前来,在花东建立日本移民村,因而将许多原住民相关的旧地名更改为具有浓厚日本风味的地名。

这次的行政区域变革可说是日据时代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行政区域调整,之后,在大正15年增设澎湖厅,变为“五州三厅”, 其余都未再变动。大正9年这次的行政区域调整,共维持了25年,一直到至昭和20年(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为止。

◎结语

回顾日据时代晚期的台湾行政区域,对照今日的情况,目前台湾二直辖市、十六县与五市的 行政区域,反而与日据时代前期的“二十厅”时期较为相似。 台湾现在的县市区域,是于台湾光复后约民国三十九年(1950年)划分完成的,之后历经半个世纪,大致没有再经过大幅的 更动注9。目前台湾县市行政区域的规模是否恰当?这问题见仁见智, 学者及政治人物有主张县市应当合并,以利于施政,但亦有持反对意见者。

客观而言,行政区域的划分应以聚落生活圈为考虑,同一聚落的生活圈自当归于同一县市较为合理。古时交通不便,生活圈的范围 及规模多受限于自然环境,因此高山河流往往构成阻绝,成为聚落之间的边界,也自然成为县与县的行政区域的分野。时至今日 ,现代化的交通建设已打破昔日的自然籓篱,使更多的聚落生活圈能紧密结合在一起,行政区域自然须与时调整,以跟得上社会 的变迁。

以我登山为例,一条横越台北县市的登山步道,步道的路况有时过了县市界就变为不同,有时登山指标只设置至鞍部县市分界为止。 这便是行政区域划分造成的现象,不同县市的建设局各司其职,不敢越界建设。一条步道,或一条公路的景观,分属不同县市, 往往因彼此财政资源不等,便会出现不同的风貌。而开车走高速公路,车流顺畅时,有时30分钟便可跨越一个县市, 县市的区域范围,在现代科技的影响下,版图似乎相对变得缩小。以此而言,目前台湾行政区域的划分,或许仍有改善及更新 之处。

以上是我在整理日据时代台湾行政区域演变资料时,所引发的一些感想,只是有感而发,顺笔写出,并非褒贬时政。而古代贤人君子 于游山玩水之际,往往能够留心考察各地山川形势及风土民情,将所见所思,书之于书,以供执政当局参考,俾使有助益于国计民 生,则古人游山玩水之意亦不仅在于山水而已。

旅记日期:2004.10.16

 

【后记】承蒙邱新安地政文教(纪念)基金会邱怡正先生提供一份台湾地政历史文献-《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所辖各州厅郡街庄“大字”一览表》, 欢迎有兴趣的读者下载阅读。---下载地政文献

【补注】承蒙读者阿里不达兄(Ashita)兄指正,修正了原先不少疏误之处,谨此表达感谢之意。..Tony补注于2009.09.07


注1:清末“三府一直隶州”的组织如下:
台北府:下辖淡水县、宜兰县、新竹县、基隆厅、南雅厅
台湾府:下辖台湾县、苗栗县、彰化县、云林县、埔里社厅(1920年底才改为埔里)
台南府:下辖安平县、嘉义县、凤山县、恒春县
台东直隶州

注2: 《台湾堡图》的绘制是以清代堡图为准,故称之为“台湾堡图”。 它是世界唯一一套同时结合土地调查、地籍测量与地形测量而制成的 二万分之一的地形图,为日本人统治台湾,拟定建设提供了精确的 依据。
台湾堡图影像检索系统,请参考以下网址: http://thcts.ascc.net/htwn_ch.htm

注3:士林庄于1933年12月20日改为街,北投庄于1940年6月17日改为街, 松山庄于昭和13年(1938年)并入台北市。1932年2月1日原台北州七星郡平溪庄改隶基隆郡。

注4: 板桥庄于1929年6月 1日改为街,莺歌庄于1940年6月17日改为街, 三峡庄于1940年6月17日改为街。另外, 1920年底海山郡管辖的“蕃地”(今三峡山区各里)于1922年1月13日、1924年4月10日及1932年2月1日分三波被并入三峡庄。

注5:新店庄于1943年10月1日改为街。

注6:瑞芳庄于1938年2月11日改为街。

注7:苏澳庄于1943年10月1日改为街。

注8:补充及更正说明如下: 以下地名并不是在1920年底改的: 艋舺改为“万华”,仅驿名(火车站名);由艋舺改为“万华”,地名并未更改。
阿罩雾改为“雾峰”:1900年台中县台中办务署管内就有雾峰区了。
头围改为“头城”:1946年9月9日头围(乡)改为头城(乡)
朴石阁改为“玉里”:1917年10月1日改的。
加走湾改为“长滨”:1937年10月1日改的。
乌雅立改为“鹤冈”:1937年10月1日改的。旧名是乌鸦立而非乌雅立。 大巴塱改为“富田”:1937年10月1日改的。 水尾改为“瑞穗”:1917年10月1日改的。 另外,阿猴改为“屏东”,应是阿缑改为屏东才对,而阿缑在1905年4月1日以前是称作阿猴。 林仔边改为“林边”,原阿缑厅东港支厅林仔边区管辖之港东中里的林仔边庄改为 高雄州东港郡林边庄管辖的大字林边,而原台南厅凤山支厅林仔边区管辖之小竹下里林 仔边庄则演变为高雄州凤山郡林园庄管辖之大字林仔边。

注9: 这期间,只有一些城市因人口增加或因为县政府所在地,而由乡镇升格为县辖市,或由县市升格为省辖市、 直辖市;此外,就是台湾省冻省(废省),将“中央-省-县市-乡镇”四级制,精减为“中央-县市-乡镇” 三级。县市的范围大小则基本维持不变,只有微幅的变动而已。

1967年7月1日台北市由省辖市改制为直辖市,一年后,将原属阳明山管理局的士林镇、北投镇以 及原属台北县的内湖乡、南港镇、景美镇与木栅乡等六乡镇正式划属台北市,并改为六区,台北市的面积从 原本的66.9783平方公里跃增为 272.1418平方公里,增幅达四倍,变动幅度相当大。

2010年,台湾再做行政区域调整,台北县升格为新北市,台中县市、台中县市、高雄县市合并,与台北市 合称五都。...Tony补注于2010.07012
(以上感谢Ashita兄提供资料)


[台湾地图](可用箭头上下左右移动及放大缩小)
检视较大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