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379)

北投.丹鳳山.軍艦岩.弘法大師紀念碑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弘法大師紀念碑所在的巨岩處

大約一年半以前,山友蕭郎兄在北投丹鳳山的某處林間拍到日據時代的弘法大師紀念碑註1, 石碑上出現的日文刻字,曾引起山友的討論。

我當時曾將這些討論資料保存著,以待日後探訪之用。

幾天前,我讀到山友Daniel兄新發表的旅記註2,拍出弘法大師紀念碑的全景照片,影象令人震撼。

而旅記中也提及唭哩岸山、奇岩山之間的山路開滿了綿延一公里的蟛蜞菊花海,景色類似於「八通關古道」觀高工作站附近的法國菊。 這樣的訊息就叫人更加嚮往了。於是決定趁著這個季節,來一趟丹鳳山之旅,尋訪古蹟,兼看花海。

今天中午過後,搭捷運淡水線至北投站。出捷運站,向右行,再左轉大興街。沿著大興街直行不久, 遠遠望見前方山頭樹叢突出一塊巨岩,刻著醒目的「丹鳳」兩字,就是丹鳳山了。走至大興街、公館路交會口的「福安宮」時, 我沒注意到步道位於廟裡面的左側,卻一路直行至大興街底的鐵路局員工訓練中心。幸好那裡也有小路可上山, 誤打誤撞,穿過民宅,來到上方的奇岩路,然後再向右行,繞個彎,順利找到丹鳳山的登山口。

圖:章嘉活佛舍利塔

登山口有一石砌高牆,上面的刻字已被塗掉,原來這裡是陸軍一級上將陳濟棠將軍的墓園,不過墓已遷移,原有的墓園設施都已荒廢。

拾階而上,只見墓園頹柱殘亭棄置散落荒草中,其中有一塊直立的石碑是黨國元老、書法名家于右任所書的墓誌,碑文草書飛舞,頗具藝術美。可惜,碑石被人塗鴉。

過墓區後,有一小段上坡行的林間泥土路,隨即變為水泥步道。不久路右側出現有一排仿綠竹的水泥欄柵,其內有一墓園,是「中和禪寺」開山住持的墳墓。 山友斌斌兄的旅記曾提及,由水泥柵欄的缺口小洞鑽進,過墓園,可通往中和禪寺後山的章嘉活佛舍利塔註3。 這座舍利塔剛於今年被台北市文化局指定為歷史建物。

於是我由缺口鑽進園內前往一探,約三分鐘,來到了章嘉活佛舍利塔。這時剛好有位信徒正繞著舍利塔, 虔誠默唸經文。我只好遠遠觀看,以避免打擾他的修行。章嘉活佛舍利塔,圓頂尖塔, 造型類似於我在福隆靈鷲山所見的各式寶塔,充滿密宗色彩。

我對章嘉活佛認識有限,據資料記載,章嘉與達賴、班禪、 哲布尊丹巴並稱為藏傳佛教的四大活佛,都是以投胎轉世方式,代代相傳。這座舍利塔供奉的是第十九世的章嘉活佛, 其生於光緒十六年(1890年),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來台,民國四十六年(1957年)圓寂。

舍利塔下方有一「奇巖洞」,此洞建於民國四十年(1951年),曾是章嘉活佛修行之處。更下方就是中和禪寺的後院, 廟的一隅仍可看見古樸的舊石磚牆。中和禪寺,建立於日據時代,屬於日本曹洞宗。我進禪寺,匆匆頂禮後,即循原路退回丹鳳山步道,繼續前進。

圖:丹鳳岩

上行,約五分鐘,抵達丹鳳岩。這裡豎立了警告牌,提醒遊客勿靠近丹鳳岩。

警告牌旁有一個三角點基石。 從草叢穿過,隨即就看見丹鳳岩就位於懸崖邊,已被水泥及鋼索固定住,以防止巨岩崩落,這模樣有點像被五花大綁的感覺。

丹鳳山,因丹鳳岩而得名。日據時代,這座山曾遍植松樹,被稱為「松葉山」,又因紀念弘法大師,所以又稱「大師山」。

至於「丹鳳」之名,有傳聞說是陳濟棠將軍某個姨太太的名字。這項傳聞是否屬實?我並未找到明確的佐證。 若真如傳聞所言,則有兩個不妥。一是以寵妾為名,則置正妻於何地?二是當年時局艱危,「共匪」未滅,河山未復, 在巨岩刻上「丹鳳」,豈見將軍本色?不如寫「丹心」。

從丹鳳岩前行,山路平緩好走。周遭則林木稀疏,有不少不毛之地,原來昔日丹鳳山曾發生火燒山,目前正進行植物復育。 此地已不見當年松葉林景。前行約五分鐘,在步道標誌約2300M附近,左側有一條小徑,可通往弘海大師石碑。路口沒有任何指標,兩旁則有繩索圍繞著貧瘠的復育地。 繩索懸掛著「護育區域,請勿踏入」的牌子。轉入小徑,通過小段芒萁路,約一分鐘,鑽進林中,驀然出現兩、三塊矗立的巨岩,弘法大師紀念碑就位於巨岩區的入口處。

圖:弘法大師紀念碑前的駁坎及石階參道

紀念碑上寫著娟秀的漢字及日文草書,根據山友刺鳥兄所提供的翻譯,這是一首和歌(短歌),字意如下:

遠望只見鄉里的草木和花,
大師之山光輝閃耀。

立碑者為「台北茶榮講」,可能是當時日本某個宗教團體。附近有不少刻著捐獻者姓名的石柱,都是日本人姓名。

紀念碑附近的巨岩壁有一鑿出的方型神龕。其下方有一長方形壁碑,開頭主文被塗掉幾個字,其後有兩列捐獻者芳名, 都是日本人,也是屬於「台北茶榮講」。從被塗抹的殘跡判斷,這座神龕的立碑年代可能是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註4,原本應是供奉弘法大師。

弘法大師就是知名的空海和尚,他曾於西元九世紀初前往當時中國的唐朝取經,後來發明片假名文字, 對於日本宗教及文化具有深遠影響。空海和尚圓寂後,日本天皇為表彰其貢獻,尊其為「弘法大師」。

這個巨岩的背面,有另一塊巨岩,上面也鑿出一座神龕,供奉不動明王,其下方有捐獻者立碑, 年代為大正十五年(1926年),附近有洗石子的石欄杆。

百年前的日本人,在這巨岩嶙峋的林間,用石塊堆砌駁坎,整理出上下兩層的平臺,在巨岩壁面鑿出神龕, 以祀奉弘法大師及不動明王。駁坎經歷歲月風霜,依舊堅固。上下平臺之間的石階完好如昔。 石階旁兩塊刻著「奉獻」的石柱,一佇立,一傾倒。石階之下,有一條山徑通往新北投,大約十分鐘路程可抵達溫泉路的熱海大飯店對面。 這條山徑應是昔日信眾上山時所走的參道。如今則已雜草叢生,少有人走。弘法大師紀念碑被遺忘於山林裡。 最近文化局指定章嘉活佛舍利塔為歷史建物,當時也有文史人士呼籲,應該也將弘法大師紀念碑同列為歷史建物,但意見並未得到採納。

弘法大師紀念碑是否應列入古蹟?答案或許見仁見智。 百年前日本人來此經營,將新北投發展成為全台知名的溫泉鄉,今天的新北投擁有不少反映當年歷史的古蹟,例如溫泉博物館、 普濟寺、不動明王寺、台灣民俗北投文物館以及台銀所屬的日式舊宿舍等,倘若北投區公所或文化部門能重修這條從溫泉路通往弘法大師紀念碑的參道, 則將是一條深具日式懷舊氣氛的古道,可為新北投再添一歷史勝景。

圖:照明寺(情人廟)

離開弘法大師紀念碑,返回丹鳳山主步道,繼續前行,約三分鐘,抵達丹鳳山步道的終點。

這條短短約700公尺長的步道,沿途竟有這麼多的歷史遺跡,可說是一條人文意涵豐富的步道。

步道至此,遇寬闊的泥土路,右往照明寺,左往丹鳳山電視轉播站的電塔。我取左行, 路又分岔為二,左上稜線,右進樹林。取右行,小徑穿過林間,約十二、三分鐘,便抵達照明寺, 與剛才右行的土路殊途同歸。

照明寺,俗稱「情人廟」。廟宇由三座似英文字母A所構成的尖塔所組成,造型相當獨特。 情人廟,設有許願亭及許願池。兩座許願亭上掛滿祈願的小竹片,寫滿各種祈願文。我隨意瀏覽,發現 祈求者以單身者居多,字字句句反映出渴望尋覓良緣的心情。真情難覓,真愛難求,自古皆然,對此 不得不有幾許感觸。我想起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說過的一段話:「這個世界構造的不好。愛人的不被愛, 被愛的不愛人,而兩個相愛的人又總有一天會分手。」現實世界如此,則來情人廟祈願會有效嗎? 但人有時也有無可奈何的徬徨時候,不得不尋求心靈的慰藉。

圖:軍艦岩

在照明寺時,天空卻傳來雷鳴,整個天際暗了起來,隨即飄起雨絲,天氣就這麼轉壞了。

我預定的計畫是連走丹鳳山、軍艦岩、唭哩岸山、奇岩山、奇岩山西峰,然後下山至捷運唭哩岸站。

這計畫只好變卦了。於是先在照明寺的涼亭休息,兼看天氣變化。本想由照明寺走馬路下山,但翻閱地圖,發現 路程頗遠,還不如直接走往軍艦岩,再從陽明大學下山。

這時見雨絲微微,雷聲已歇,便決定按原定計畫,先走往軍艦岩。從照明寺出發,在廟門前的 崇仰七街、六街交會口,接上通往軍艦岩的山路。出發後不久,竟下起大雨來,林間變得昏暗。幸好, 山路並不泥濘,於是仍繼續前行。雨愈下愈大,無暇欣賞沿途景色。途中不少岔路,皆取右行, 山路迂迴向下。後來經過一左叉路,有一小木橋。由此取左行繞上稜線。抵達稜線,雨勢加大, 這時望見前方有一巨岩屹立於風雨中,正是軍艦岩。由照明寺趕路至軍艦岩,約二十分鐘。

這時趕緊躲入軍艦岩下的凹壁內避雨。等了一會兒,雨勢未緩,只好冒雨前進,由陽明大學方向下山。 過唭哩岸山叉路時,望著唭哩岸山的稜線,只能感慨遙望。對這條山路不熟,路況不明,自不宜冒雨前往。 今日與蟛蜞菊花海無緣。

約三十分鐘,出陽明大學的校門口。時間下午五點過後。此時又起意,決定改由唭哩岸捷運站的方向上山, 視路況而定,或許有機會可前進至奇岩山,尋找花海蹤跡。於是從陽明大學走往捷運唭哩岸站,再從車站對面的 東華路二段300巷進入,由東華公園上山。不料公園內步道極為紛歧,又無指標,好不容易繞到山上, 勉強抵達奇岩山西峰,卻發現闖進了墳墓區。這時天雨昏暗,暮色陰沉,心情惶恐起來。這時已顧不得尋找花海了, 趕緊匆匆下山。

回到唭哩岸站,休息片刻,再走回捷運石牌站,由石牌站搭捷運返家。為何不直接從唭哩岸搭捷運呢? 多走這一段路,是為了去拍石牌捷運站入口的一塊古碑,這塊「漢番分界」的古碑正是「石牌」地名的由來。

旅遊日期:2006.06.12 (寫於2006.06.19)


【路程時間記錄】
淡水線捷運北投站→15分鐘→福安宮→15分鐘→陳濟堂墓園入口→3分鐘→墓園石碑→5分鐘→中和禪寺仿竹水泥柵欄→3分鐘→章嘉活佛舍利塔→1分鐘→中和禪寺→4分鐘→回到丹鳳山步道→6分鐘→丹鳳山基石(丹鳳岩)→5分鐘→弘法大師紀念碑叉路口→1分鐘→弘法大師紀念碑→1分鐘→回到丹鳳山步道→3分鐘→叉路口往照明寺→13分鐘→照明寺→20分鐘(趕路)→軍艦岩→30分鐘(趕路)→陽明大學大門→15分鐘→淡水線捷運唭哩岸站→3分鐘→東華公園→20分鐘→奇岩山西峰

【延伸閱讀】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1123篇 -2015.03.02 - 大砲岩.熱海岩場.「台灣啊!要永遠幸福」石碑

註1:參考蕭郎兄旅記: 《丹鳳山,磺溪山,磺溪山南峰,軍艦岩》

註2:參考Daniel兄旅記:《丹鳳山、軍艦岩、唭哩岸山、奇岩山-入不思議弘法大師紀念碑、蟛蜞菊花海》,網址: http://living.donghong.info/blog/?p=528

註3:參考斌斌兄旅記:《奇岩山西峰-奇岩山-唭哩岸山-軍艦岩-丹鳳山》,網址: http://blog.xuite.net/chengbin/barefoot/6922664

註4:創建年代正確應為明治四十五年(1902年),請參考:(Tony補註於2015.03.03)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1123篇 -2015.03.02 - 大砲岩.熱海岩場.「台灣啊!要永遠幸福」石碑


[旅行照片]

從北投大興街遠眺丹鳳岩。
大興街、公館路口的福安宮。
陸軍一級上將陳濟棠墓園的墓誌碑。
丹鳳山步道。前一小段為泥土路。
步道旁的仿竹水泥欄杆缺口,通往章嘉活佛舍利塔。
章嘉活佛舍利塔。
奇巖洞。
中和禪寺僅存的石頭厝舊廟。
丹鳳山步道遠眺關渡平原。
丹鳳山基石(位於丹鳳岩上方的警告牌旁)。
丹鳳山基石(位於丹鳳岩上方的警告牌旁)。
丹鳳山基石(位於丹鳳岩上方的警告牌旁)。
左叉路小徑,通往弘法大師紀念碑。
弘法大師紀念碑。
紀念碑旁的巨岩上被鑿出一神龕。
神龕下方的刻字,一堆日本人姓名(明治四十?年)。
神龕前有駁坎堆砌的平台及石階參道。
巨岩背後另一巨岩有不動明王的石鑿神龕。
弘法大師紀念碑全景。
山徑通往照明寺。
照明寺(情人廟)的許願亭。
照明寺(情人廟)。
照明寺眺望關渡平原,展望極。
前往軍艦岩途中,大雨滂沱。
淋雨中的軍艦岩。
在軍艦岩下避雨。
下山途中,遠眺唭哩岸山。
下山路。
捷運石牌站前的古碑。

[行旅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