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363)

平溪.火燒寮古道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東勢格派出所前的日據時代古橋

今天前往平溪鄉探訪火燒寮古道。

火燒寮,位於平溪鄉東勢村,雖然地點偏僻,但名氣不小, 我記得中學地理課本曾讀過,火燒寮是台灣雨量最多的地方。

我以前一直以為火燒寮是在 基隆的暖暖。教科書好像是這麼寫的。百年前,火燒寮與暖暖同屬於基隆廳石碇堡, 後來才劃分為不同的鄉鎮市,然而「暖暖火燒寮」的說法卻一直流傳至今註1

「火燒寮」的地名也很有趣,俗話說:「水火不容」,台灣最多雨的地方竟然取名為「火燒寮」, 令人到好奇,不知有何典故?

我前些日子探訪「盤山坑古道」, 曾經過火燒寮,今日舊地重訪,路線已相當熟悉。從台北出發,走106縣道,由深坑、 石碇至平溪,過嶺腳時,在「白鶯橋」前右轉北43鄉道。叉路口附近有一矗聳的巨岩,被稱為「白鶯石」,是當地明顯的地標。

轉入北43鄉道,公路沿芊蓁林溪而行,前行約2.6公里,抵達東勢格派出所前的叉路口。我在此暫時停車,前往參觀東勢格派出所前的一座日據時代古橋,據說東勢格派出所也是日據時代派出所改建的。

圖:東勢格派出所

東勢格派出所所長看我在古橋前拍照,走出來跟我打招呼。

所長姓鄭,知道我前來探訪火燒寮地區的古道, 便熱忱地邀我進入派出所內聊聊天,交換意見。我問起派出所的歷史,鄭所長只到任五個月,並不清楚。

我們在派出所外面實地觀察,發現派出所的石砌圍牆,已青苔斑斑,判斷應是日據時代遺留下來的。 圍牆的兩個門柱則是新修建的水泥柱,石柱下方鑲刻著民國五十九年(1970年)重修。

新舊對照,這古樸的石砌 圍牆應是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以前的產物。派出所的部份基石也很古舊,透出歲月的滄桑,可能也是日據時代的遺跡。

鄭所長說,東勢格原本分為東勢村及紫來村,後來因為人口減少,兩村合併,只剩東勢村而已。豈止東勢格如此? 煤礦沒落之後,其實整個平溪鄉都面臨人口外流的問題。

告別東勢格派出所,我繼續前進火燒寮。派出所前的叉路,右叉路是北43公路,通往坪林,左叉路則為北農15「番子坑產業道路」。 我取左行,前進幾百公尺,來到平溪國小東勢分校,校門口旁側有一間福德宮,背對著馬路。我暫時停車,參觀校園。東勢分校已經廢校。教室閉鎖,操場空空蕩蕩,遊戲設施閒置。寂寥的校園裡,有寂靜的春天。

圖:火燒寮萬善堂

我繼續踏上旅程。番子坑產業道路前行約1.8公里,過「龍合橋」,有左叉路通往火燒寮。路口處有一涼亭。

左轉進入火燒寮產業道路。根據資料,三年前,這條火燒寮產業道路還是泥土路,如今則已鋪成柏油路。

沿途看見三、四輛台電的工程車停於路旁,約七、八名工程人員忙著整理器材,準備施工。小心會車通過,前進約七、八百公尺, 抵達火燒寮26號。本來預定停車於此,發現後續的碎石土路也已變為柏油路。於是再開車往前走小一段,找一處路旁空曠地停車。

從停車處往前走,路旁出現一座古樸的石砌有應公廟,名為「萬善堂」。於是沿著這條產業道路往上走。讀旅行記錄, 去年此時,這個路段還是泥土路,充滿古道氣氛,如今景觀已改變。

雖然如此,鋪設柏油路畢竟能方便當地居民進出,改善生活條件。 產業道路緊臨火燒寮溪,淙淙水流聲相伴,溪水清澈,還可看見小魚在溪中倏游,一路步行,周遭有流水綠意景緻, 觀感也還不錯。不久,又遇見一座古樸有緻的小萬善堂,也是石砌建造的。

繼續前行,約八分鐘,抵達火燒寮34-1號民宅,是一間百年石頭厝。與民宅老伯寒喧問好。過民宅,又約七、八分鐘,抵達火燒寮36-1號民宅, 古厝正在改建。柏油道路只鋪設到這裡,之後變泥土路。我喜歡走泥土路。

圖:火燒寮古道

不久,看到路右側菜園旁又有一座萬善堂。

於是轉入菜園,趨近細瞧。菜園裡有位農夫正在噴灑農藥, 彼此打招呼,他停下工作,和我聊了起來。

我向他問起當地的古道,他說往上走有左右叉路, 左叉路通往枋山坑,可至雙溪,右叉路通往楣子寮,可通坪林漁光,但這些舊路都已荒廢。

我問舊路如何走, 他拿起樹枝在地上筆劃,向我解釋當地的古道舊路。

我也好奇地問,火燒寮怎麼有這麼多的有應公廟。他回答說,因為早期先民來火燒寮開墾,很多是單身未娶的「羅漢腳」, 病歿後成為無主屍骨,當地墾民於是加以收埋,立萬善堂,以祭祀這些孤魂。他說,當地居民都是姓陳,唯一例外的火燒寮46號,屋主姓周,是後來才遷入的。

我問起現在火燒寮的雨量如何?陳先生開朗地笑說:「火燒寮從來不缺水,這裡的雨量多,水質好。」「這裡的地名為何稱火燒寮呢?」我問。 於是他侃侃談起聽長輩說過的地名典故。他說,早期這裡是原住民的居住地,後來漢人來此拓墾, 趕走原住民。原住民遷往更深山的那個地方,被漢人稱為「番子坑」。番子坑的地名就是因此而來的。 當時,因為漢人佔據了原住民的土地,原住民怨氣難平,於是前來偷襲,放火將漢人蓋的屋寮全部燒光,所以地名才被稱為「火燒寮」。 「火燒寮」、「番子坑」的地名反映出台灣早期族群衝突的一段歷史。

圖:火燒寮古道,幽靜森林小徑

陳先生是東勢分校畢業的。他說因為人口外流,沒有學生來源,東勢分校只好裁撤了。

校地賣給了農會,未來將發展生態旅遊, 舉辦賞螢活動。

他說火燒寮現在只剩七戶人家,都是像他這樣在退休後才回到火燒寮定居,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種。

陳先生年紀和我差不多,竟然已經退休了。自己有土地可耕種過活,即使在都市討生活不易,隨時都可以選擇回歸家園,古人說: 「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此言不虛,但得有田一畝才能如願。

告別陳先生,我繼續前行,來到了36-2號民宅前的叉路口。兩邊都是寬闊的泥土路,可以左去右回,剛好繞一圈,再回到這裡。 於是我先取左行。上坡走一小段寬闊的泥土路,發現右側有的古道小徑舊路。於是捨大路,走進古道小徑。古道沿著小溪畔的樹蔭下, 羊腸幽徑,氣氛好,不久,又與大路會合,接著便來到火燒寮41號民宅,是傳統的石頭厝。

過41號民宅,古道又變為山林幽徑。不久,遇一小溪溝。溪溝似有小徑向上。根據陳先生的說法,沿著小溪溝往上走, 約二十分鐘即可抵達往枋山坑的越嶺鞍部,那裡也有一座萬善堂,但已被枋山坑的居民遷走,只剩遺跡而已。路況不好, 我沒有嘗試。於是繼續直行。

圖:火燒寮46號石頭厝

接著的這段森林小徑是火燒寮古道的菁華路段,古道小徑彎繞於樹林中,路徑平緩,林蔭幽靜。

約十分鐘,走出森林, 接上寬闊的產業泥土路,往上走,便抵達火燒寮46號民宅。

這也是一間古樸的石頭厝。民宅主人姓周。周老先生夫婦此時 正在大廳用餐,我突然出現,讓他們有點訝異,周太太招呼我用餐,我微笑婉拒,周先生則走了出來與我寒喧。我向他問起, 這裡是否還有路可通往坪林的楣子寮。

周老先生說,從石頭厝後方爬上去,鑽過樹林,爬到稜線,再往下走,就可接上楣子寮的產業道路,路程大約二十分鐘, 但舊路已荒廢,完全沒有路徑,只能硬鑽過樹林。我問會不會迷路,周先生笑答:「不會」,他說大約十分鐘就可爬上稜線, 到了稜線,就可看到下面的產業道路了。從產業道路再往下走,可以抵達闊瀨。我不想一個人鑽進荒僻的樹林裡,所以只到此而已,記錄此事,以供後至者參考。古道應猶在,只是容顏改。

在古厝前與周先生閒聊起來。周先生說他退伍後從楣子寮來到火燒寮買這塊地,在此開墾。厝前這條寬闊的碎土石路是四年前台電為了架設電線才開闢的。 他說,四年前這裡還沒有電,只能使用燃煤燈。這說詞讓我感到驚訝。台北城在十九世紀末就已有電燈了, 而火燒寮最偏遠的一戶,竟遲至二十一世紀才有電燈。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城鄉差距」吧!

離開46號民宅,沿著泥土路往下走,約十分鍾,繞回到火燒寮36-2號民宅圈。接著循原路往回走,回到萬善堂附近取車。 回程,經過火燒寮26號附近時,台電的施工車還停在路旁,幾名工程人員爬上電線桿,頂著烈日,正在架設電線。此情此景, 不禁令人感動。因為有這些無名英雄,才能讓許多偏僻人家在夜晚能夠看得見光明。

旅遊日期:2006.04.19


[路程時間記錄]
白鶯橋…1.8公里…東勢格派出所…1.8公里…龍合橋…0.8公里…火燒寮26號…0.3公里…萬善堂 (開車) 

第一座萬善堂…3分鐘…第二座萬善堂…8分鐘…火燒寮34之1號…8分鐘…火燒寮36之1(柏油路終點)…3分鐘… 第三座萬善堂…3分鐘…火燒寮36之2號…12分鐘…火燒寮41號…15分鐘…火燒寮46號…10分鐘…火燒寮36之2號… 15分鐘…第一座萬善堂

註1:日據初期,日本人將清朝台灣地區的行政區域重新劃分,設台北、 台中、台南三縣及澎湖廳。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又廢縣設廳,將全台灣分為二十個廳,大台北地區有「台北廳」、 「深坑廳」及「基隆廳」;「基隆廳」下轄「金包里堡」、「基隆堡」、「三貂堡」、「石碇堡」;當時的暖暖、 平溪都屬於石碇堡,而石碇堡的行政中心設於暖暖街,所以才有「暖暖火燒寮」的說法。大正元年(民國元年;1912年), 火燒寮降雨量8408公厘,創下台灣最高記錄的雨量。


[旅行照片]

日據時代古橋。
東勢格派出所及古橋。
東勢格派出所,石砌圍牆疑似日據時代的遺跡。
平溪國小東勢分校大門旁的福德宮。
平溪國小東勢分校。寂靜的春天。
番子坑產業道路(北農15),往番子坑及火燒寮。
萬善堂(有應公廟)。
火燒寮產業道路,碎石土路已鋪成柏油路。
第二座萬善堂。
產業道路沿著火燒寮溪而行。
火燒寮34-1號石頭厝。
火燒寮36-1號之後,柏油路變成泥土路。
第三座萬善堂。
火燒寮36-2號民宅。
從大路轉入古道小徑。
古道舊徑沿著小溪溝岸而行。
火燒寮41號石頭厝。
進入古道菁華段,森林幽徑。
古道腰繞前往火燒寮46號民宅。
火燒寮46號石頭厝。
火燒寮46號往下走的泥土路,是架設電線時開闢的。
火燒寮26號民宅附近,台電工程車仍在施工。

[行旅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