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210)

紗帽古道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紗帽山步道

紗帽古道註1,就是大家熟知的紗帽山步道,位於陽明山前山公園附近, 登山口在紗帽路117之3號註2,長約兩公里。

這條步道能否稱為「古道」?恐怕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紗帽山是一座獨立的山頭,無論從那個角度來看,都讓人猜不透,若為兩地交通往來,是否有必要開闢一條翻越紗 帽山主峰的道路?先民開闢古道,若迫不得已,須翻山越嶺,則多選擇溪谷平緩路線,或者翻越山巒之間的鞍部, 很少會選擇越過一座山的最高點。若將古道定義為「昔日兩地交通往來的道路」,則紗帽古道算不算是一條古道, 其實是不辯自明的。

紗帽山步道做為一條「古道」,其實可以找到一些文獻證據。清同治十年(1871年)出版「淡水廳誌」卷十三「古蹟考•寺觀」 就有提到紗帽山,有以下的描述:

「紗帽山:在大屯山界,孤高峭立,以形肖故名。上有碎石,如梅花花瓣,風來即動,俗呼風動石。石窩有若花心,蓄水斗許, 汲乾後自滿。」

這證明了紗帽山在一百三十幾年前,即是一處名勝地。這條古道,不是做為交通的功能,而是為了遊憩的目的。昔日的古道路徑, 是否就是今天的步道呢?這已無從考據。不過現在的步道有經過一處道光年間的古墓,由此看來,兩者之間,明顯是有關連的。

這是我第二次爬紗帽山,上一次是三年多以前(2001年9月1日)。 我已是識途老馬,很快就找到紗帽路的登山口。從登山口到山頂,路程0.9公里,大約三十分鐘,就可以登頂。石階路呈之字型而上, 石階已看不出古味,都是後來鋪設的。

圖:「陳、何界碑」

約爬二十分鐘,來到一較平坦處。這裡出現柳杉及松樹等明顯的人造林遺跡。

突然瞥見右側林間不遠處有一塊岩石,岩面平整,似人工切過的,於是走近探視,果然岩石上有刻字。

岩面兩側,分別寫著「陳界」、「何界」。字跡不是新刻的,也不像是遊客塗鴨的 作品。這可能是一塊古碑,是姓陳、姓何地主的土地地界。

這種推論也吻合事實。這附近就是著名的紗帽山古墓,墓主就是姓陳。紗帽古道做為一條古道,這座古墓是最確切的證據。循著步 道往前走幾步,就看到左側古墓外圍的旗竿座。三年多以前,我第一次來爬紗帽山時,就曾看過這個旗桿座。當時,附近雜草叢生, 我沒有發現古墓,如今已經過整理,通往古墓的路徑變得清晰,旗桿座左側刻字已重新油漆過,字跡可清楚辨識。上面寫著:

「咸豐乙卯科中式六十六名舉人孫霞林敬立」

這座古墓是舉人陳霞林的祖母墓,陳是咸豐五年(1855年)考中舉人,為清末大稻埕有名的士紳。因此, 得以在祖墳上設旗杆座,以光宗耀祖。陳霞林的祖母墓則是建於「道光壬辰年」(道光12年,西元1832年)。

從小徑走入,會先經過一座小墓,為陳霞林祖母的婢女墓,再過去幾公尺,就是陳霞林的祖母墓,石碑上刻著「西源顯妣謚順節陳媽 李孺人佳城」。這座古墓曾在民國六十六年重修,但大體仍維持古樸的面貌。這附近沒有看到其它的墳墓,也間接證明,這裡極可能是 陳家的私人土地。這裡不像觀音山那樣,在晚清時就已是個公共 墓地,山坡四處都是墳地。

圖:紗帽山古墓前的旗桿座

這兩座古墓後來引起學者文人注意的反而是陳霞林祖母的婢女墓。

我感到好奇地站在婢女墓前沉思了一會兒。墓碑上寫著「西源陳門烈婢周氏墳」。

這個「烈」字,曾引起後人有關「殉葬」的臆測註3。 這婢女是否如後人所臆測的,可能是殉葬 而死的?我並不認為。

殉葬,是違反儒家精神的。孔子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連使用木偶假人來殉葬,孔子都覺得殘忍,而加 以痛責,更何況是用真人陪葬呢?這種事情不太可能會發生在知書達禮的書香門第。如果有,或許是時代的氣氛,所激勵出一種主動殉 死的氣節。

用「烈」字來評論一個人的死亡,是說明了這個人的死亡原因,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他人的利益。所以被他人冠上「烈」字, 如「烈士」、「烈女」。儒家傳統極重視個人道德操守,其本意在於反求諸己,做為一種自我期許,但發展到了明清末流,道德操守卻 變成是拿來苛求別人的社會道德嘴臉。

夫死,妻以殉死為榮;主死,僕以殉死為榮。或許有人心甘情願的殉死,有人則不一定殉死的很 甘願註4。而社會卻極力歌頌這種行為,家有殉死之烈婦, 則為家族莫大的榮譽,或得到鄉里的稱頌,或得到 朝廷的褒揚。這樣的禮教,就演變成了魯迅所說的「吃人的禮教」。我眼前這座婢女墓,就位於旗桿座與主墓之間,以婢女的身分, 能葬於這麼重要的位置,或許是一種「被吃」的哀榮吧!

從古墓繼續前行,紗帽山已不遠。爬一段小坡後,就來到山頂。紗帽山頂,有散落的安山岩,正面對的七星山。這裡已看不到一百三 十年前的風動石及石窩湧泉舊貌。附近樹林有小徑痕跡,不過我懶得鑽入蒐尋舊跡。紗帽山並非處於荒僻深山,若樹林內藏有舊址, 早就應該有人發表了。

我站上巨大的安山岩,眺望風景。紗帽山的另一頭因被樹林擋住,所以無法眺望台北盆地的景象,這一頭只能眺望七星山、大屯山, 也能俯瞰遊客中心及中山樓的全景。我站在紗帽山上,蠻有感觸的。並非這裡的風景有多棒,而是因為紗帽山是我寫過的第一篇旅記。 2001年9月1日,對我來說,就變成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圖:「太子亭」(?)

繼續往前,是走往陽投公路大埔登山口的方向。約走三十公尺,看到了紗帽山的三角點(三等三角點,編號第一o二一號)。

再往前,就到了林宗聖前輩所說的疑似「太子亭」遺址了。

這處涼亭為四方亭,四角的石柱只剩兩根而已,其中一根還被黃色油漆漆著「六四三公尺」等大字。這很顯然是一種無知的行為, 我不予置評。涼亭中間則有一圓形的平台。從外觀來看,極有可能是日據時期所建的。但這裡被說成是「太子亭」,顯然是以訛 傳訛的結果。

日本皇太子是於大正十二年(1923年)來台巡視,當時抵達草山(陽明山舊稱),只在草山御賓館(又稱「草山第一賓館」)用餐及休 息兩個小時,就匆匆下山往北投去了註5。當時民間稱太子停留過的這間賓館為「太子亭」。太子顯然沒 有爬上紗帽山。但這座涼亭是否可能是準備做為皇太子爬紗帽山休息品茗之用呢?以我現場的觀察及體驗,認為可能性也不高。 登紗帽山,須爬三十分鐘的石階路,流汗腿酸,在所難免,這裡的展望又受侷限,視野並不理想,實沒有理由安排皇太子辛苦的 來爬紗帽山。

日本皇太子訪問草山,則為當年一大盛事,台灣總督府在草山地區大興土木,沿公路途中佈置路燈,栽植樹木等,間接促成草山 更為繁榮發展。第二年(1924年)起,大屯山開始造林。皇太子訪台後三年,繼任為日本天皇,改元「昭和」,是為裕仁天皇。

日本皇太子選擇於大正十二年(1923年)訪問台灣,這也代表著日本統治台灣已進入鞏固穩定的階段。經過28年的殖民統治, 台灣的抗日力量已完全被消滅殆盡。台灣人最後一次大規模的武力反抗-噍吧哖事件(又稱西來庵事件),已是大正四年的事(1915年)了, 其間已無武裝反抗事件。大正九年(1920年)起的第八任台灣總督,也改由文官田健次郎擔任,而非由軍人擔任,象徵著軍政統治 時期的結束。

昭和九年(1934年),「大屯國立公園協會」成立。台灣總督府計劃將草山地區規劃為國立公園預定地。 這項計劃因二次大戰的爆發而中輟。

圖:紗帽山俯瞰中山樓附近

日本皇太子訪台的22年後,日本因二次大戰戰敗,無條件投降,退出了經營半個世紀的台灣。

4年後,國民政府撤退來台,蔣介石總統曾以當年日本皇太子休憩的草山御賓館做為臨時行館。

當時,蔣介石總統頗喜歡草山御賓館的環境,但得知此地為草山時,心情不快,下令將「草山」改為「陽明山」。 他認為草山會讓人有「落草為寇」的聯想。這也反映了他當時的心情。

草山御賓館就位於現在中山樓旁的山谷之處。歲月久遠,乏人整理而破舊毀壞,經地方人士呼籲之下, 民國八十七年被指定為市定古蹟,目前正進行修復工作,尚未對外開放。

至於因戰爭而延宕的「大屯國立公園」,一拖又是半個世紀,民國七十四年,行政院通過「陽明山國家公園計劃計畫」。 相隔51年(1934-1985年,「陽明山國家公園」與「大屯國立公園」的夢想相遇。

從太子亭往下走,林間樹林頗幽雅,途中有一處森林地,有巨大的大葉楠,樹幹還有編號。該地的解說牌,則提到紗帽山毒蛇的故事 。據說,日本人曾在紗帽山附近成立一個毒蛇研究所,日本人撤離時,將毒蛇放生於紗帽山。台灣光復初期因生活困苦,許多人 冒險在此捕蛇販賣以求溫飽,漸漸的,紗帽山就無毒蛇蹤跡了。

下坡這段路,約1.1公里,約走三十分鐘。步道出口接陽投公路。我沿著馬路往陽明山的方向走,不久經過第一展望台。第一展望台, 日據時期稱為「迎日欄」,當年日本皇太子從草山轉往北投時,曾下車在此眺望風景。第一展望亭,現在因山坡有崩塌之虞, 已完全封閉,現場雜草叢生, 一片殘破景象。

大約走三十分鐘,就回到前山公園。這條陽投公路(紗帽路),也是日據時代開闢的,於大正九年(1920年)通車了,後來也有公車往返。 公路的開通,便能夠吸引來北投觀光的遊客前來草山旅遊,也使草山迅速發展。昭和五年 1930年)興建的「草山眾樂園」公共浴場,規模相當宏偉,是今日位於前山公園的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前山公園內可免費泡湯的公共浴池 ,其前身也是完工於昭和五年的「眾樂園」溫泉浴室。

紗帽山第一登山口這附近的前山公園、國際飯店、中山樓一帶,是日據時期草山最熱鬧的地區。紗帽山,看盡了草山這百年來的 滄桑變化。

旅遊日期:2004.12.22 


【延伸閱讀】
.第1586篇 - 2020.08.14 旅行影片:陽明山.紗帽山+橫嶺古道環狀路線

註1:「紗帽古道」為山界林宗聖前輩發表的陽明山國家公園33條古道之一。 參考:林宗聖著,《陽明山十大傳奇》,人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註2:這裡登山口是「第一登山口」,另一個登山口在陽投公路上的大埔, 稱為「第二登山口」。

註3:民國四十三年出版的「台灣風物雜誌」第四卷第三期,有一篇愛亞寫 的「陽明山傳說」,曾探討這段陪葬的傳說故事,然而時隔已久,難以追溯事實真相。(參考資料:陳世一著,《陽明山之旅》, 星晨出版,1998)
(註:這篇文章的作者應該是「愛菊」,而非「愛亞」。請參 考「台灣風物雜誌」)。

註4:現代科學的觀點則認為,大概只有極少數的人會心甘情願的殉死。求生, 是一種的動物本能。

註5:參考洪德仁編著,《北投采風錄》,人人月曆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第52-57頁。


[行旅照片]

紗帽山第一登山口。
紗帽山步道。
「陳、何界碑」(1)
「陳、何界碑」(2)
紗帽山平緩處的步道。
紗帽山古墓前的旗桿座。
古墓墓園的小石獅。
古墓墓園的小徑,路徑相當清晰。
附近草蕨茂盛。
造林的遺跡。
抵達紗帽山。
紗帽山眺望七星山。
紗帽山眺望大屯山。
紗帽山眺望七星山及俯瞰遊客中心。
紗帽山俯瞰中山樓。
紗帽山三角點。
「太子亭」(1)
「太子亭」(2)
往大埔登山口(第二登山口)
大埔登山口,接陽投公路(紗帽路)。

[行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