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183)

三峽老街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三峽拱橋

開車進入三峽註1市區時,我的視線遠遠盯住三峽拱橋, 以它為座標,保持適當的距離,然後在附近尋找停車處。停好車,徒步走向這座拱橋。

這是我第二次造訪三峽老街,距離上次來訪時,已相隔二十三年,當時我還是個大二的學生。我對三峽的記憶已模糊, 僅存祖師廟與民權老街的印象。今天重訪,只能依循著旅遊書的導引,從三峽拱橋開始我的三峽老街之旅。

我走過三峽拱橋,因為橋面狹小,往來車輛又多,無法靜心佇足,於是來到橋畔的清水街,這裡欣賞拱橋的角度較美。 清水街的街道鋪著典雅的石磚,溪畔旁成排的楊柳低垂飄曳,空蕩的街道,面對開闊的溪床,便讓旅人有悠悠蕩蕩的沉思空間。這一帶的河岸邊, 清水街及秀川街,是三峽最早形成的聚落。拱橋岸邊有一古老的汲水幫浦,我試著用手輕壓,水管口湧出清涼的地下水。 橋頭旁則豎立著三峽拱橋的解說牌。

我隨著解說文,心思走入了三峽的歷史迴廊裡。七十年前,這座水泥拱橋的完工,象徵著三峽水運時代的結束。 三峽曾經是大嵙崁溪註2航運的重要港口, 大嵙崁註3、 艋舺之間的物產運輸以水運為主,三峽為必經之地。日據初期,河道逐漸淤積,大正十四年(1925年)大嵙崁溪上游修築石門大圳,引走大量溪水,下游水量遽減, 於是航運式微。昭和八年(1933年),三峽拱橋完工,三峽與板橋、台北之間的交通,陸運完全取代水路,於是大嵙崁溪的水運時代終於劃下句點。

圖:宰樞廟

我站在三峽溪畔,俯瞰溪床,溪床寬闊,但僅剩淺淺溪水,三兩釣客,在溪畔垂釣,溪流裡不時可見魚隻擺動鰭尾,大隻超過二十公分, 但遠遠看,看不清是吳郭魚或鯉魚。

我望著附近幾座橋,試圖回憶當年我是走那座橋前往祖師廟。附近幾座橋,除舊拱橋, 還有新三峽大橋、長福橋。眼前這寬闊的溪床,就像是一道鴻溝,我的年輕歲月遺落在對岸。

從清水街漫步前行,來到秀川街,我看到了宰樞廟。這座廟歷史悠久,建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供奉玄天上帝,沒有祖師廟的璀璨精緻, 外觀顯得相當簡樸。這座廟是當年來此拓墾的李氏大族所建。廟前廣場,緊臨河岸,是昔日三角湧的舊碼頭,曾經商帆雲集,熱鬧喧囂,如今則是寂寥冷清。

宰樞廟旁的秀川街小巷,仍不少紅磚古厝,侷促在巷弄間,不少已半塌殘破。 我走到秀川街52號的李家大厝前,只見大厝屋頂殘破,蔓草侵掩,落寞於巷道內。宅前尋常小狗,對我這突然出現的旅人,也不看清來意, 就汪汪吼叫,擾亂了這周遭的靜謐氣氛,我不得不離去,好讓牠能夠安靜下來。

圖:祖師廟

往前走,沒幾步,就來到著名的三峽祖師廟。在這裡,我接回了年輕時的記憶。廟前廣場很熱鬧,除了攤販,還有人在拍汽車廣告, 架起幾盞白色燈光。

我走進祖師廟內參觀,欣賞廟殿內的雕柱壁畫,這精雕細琢的廟飾,是畫家李梅樹教授費一生心血的努力,一群唐山老師傅,經歷數十個寒暑,慢工細活做出來的。

這座廟創建於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為三峽的信仰中心。與艋舺祖師廟、淡水清水巖祖師廟,為北台灣知名的三大祖師廟,而以三峽祖師廟歷史最為悠久。

祖師廟是泉州安溪人信奉的神祈,正透露出三峽是以安溪人為主的聚落。乾隆年間,各族裔曾為爭奪耕地而展開械鬥,泉州人獲勝, 漳州人於是退遷至桃園,客家人則敗走中壢。

今日的祖師廟,已非當年原貌。二百年多年來,這座廟命運滄桑,經歷天災人禍。道光十三年(1833年)的大地震,祖師廟全塌毀。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領台,爆發乙未戰爭,日軍在三峽地區遭遇義軍激烈抵抗,死傷慘重,於是展開報復行動,燒焚三峽房屋一千餘間, 祖師廟亦遭焚毀。現今祖師廟的規模,則是台灣光復後,廟方委由畫家李梅樹主持改建,由建廟名匠陳應彬的弟子率領老匠師負責雕刻, 積數十年的努力,終使三峽祖師廟成為全國廟宇建築藝術的典範,成為三峽人的驕傲。

圖:三峽老街

出祖師廟,沿廟右側的長福街走去,十幾公尺遠,就來到了民權老街。那陳年的記憶又浮現於腦海。

我記憶深處的那一幕,是街道兩旁整排的閩南紅磚拱廊街景,那個映象,儘管記憶遙遠,我始終未曾忘記。

最近幾年,我看過不少古厝、老街,總是會勾起當年那一幕的情景。 或許生命中某種情愫是如此悄然地被植入心底,只是當時沒發覺,而默默滋長,漸漸導引著你去認識那份情愫。

二十幾年來,我未曾重返三峽老街,但不時會聽到或讀到關於這條老街的訊息。被列為古蹟,又被解除古蹟。 居民的抗爭、學者的呼籲、地方官員的折衝、文史人士的請命,訊息紛紛擾擾,我不確定它已變成怎樣,但肯定不會再是二十三年前的那一幕。

今天我看到的是受傷的老街。黃色工程膠帶圍著危樓,綠色圍欄包圍住成排的古厝。老街正在進行手術,希望能恢復昔日的風采。 老街的過去,是否也像逝去的青春,一去不復返呢?

200公尺長的老街,有一百多間古厝,保存了三峽的古老記憶,這裡也是北台灣碩果僅存的老街之一。 三峽老街與大溪老街同屬於大正時代頒布「市區改正法」下的產物。因為當時流行歐洲的巴洛克建築造型和線條,因此塑造出這獨特的中西合壁的典雅建築風格。 三峽老街與大溪老街,都是經典之作,命運卻不同。大溪老街,終於留住歲月,蛻變為大溪鎮生生不息的人文地標,而三峽老街始終風風雨雨。 是三峽人維護故舊的努力不如大溪人,還是因為三峽距離台北較近,誘惑太多?

圖:三峽教會

走到民權老街底與民族街交會處的中埔溪畔,就看到三峽教會了。同治十二年(1873年)六月二十四日, 馬偕牧師首次抵達三峽傳教,歷經艱辛,三年後,終於建立了三峽教會。

我站在教會前的南橋上,俯瞰著中埔溪的淺淺溪水。中埔溪是三峽溪的支流,上游經土地公坑,又稱「土地公坑溪」。 這條溪谷沿岸的小徑曾是百年前聯絡三峽、大溪之間的古道。一百零九年前(1895年),三角湧的義軍曾在這條古道上重創日軍, 這條古道因而被稱為「分水崙抗日古道」,隨著民權街後段道路拓寬,地貌改變後,古道舊路幾乎已堙滅。

我手上僅有簡單的文字敘述和一兩張圖片而已。依資料記載, 分水崙古道的起點應該就在民權老街底,三峽教會附近的中埔溪畔。但我眼前的民權街已變成公路、樓房景觀了。如何找起?

這裡就在鳶山的山腳下了。鳶山,是三峽的名山,緊依著市區,有柏油路直通山頂,山頂視野極佳,我慕名已久。於是決定先上鳶山觀景, 再回頭尋找分水崙抗日古道。
(~待續

旅遊日期:2004.09.21  


註1:「三峽」舊稱「三角湧」,又稱「三角躅」, 位於大漢溪、三峽溪、橫溪匯流處,地形略呈三角形而得名。「湧」為閩南語「起浪」之意義。 三角湧,描繪了此地三溪交會,江波翻湧的景象。日治時代,大正九年(1920年),以三角湧的閩南語發音與日語三峽的讀音Sankiyou接近,而改名為「三峽」。

註2:「大嵙崁溪」為「大漢溪」之舊稱。

註3:「大嵙崁」為「大溪」之舊地名。

[行旅照片]

三峽拱橋,建於昭和八年。
三峽拱橋河畔的古老汲水幫浦。
遠眺三峽拱橋。
清水街,楊柳岸。
宰樞廟,廟前河岸曾是舊碼頭。
宰樞廟,興建於乾隆四十二年。
李家大厝,落寞於秀川街巷弄內。
祖師廟。
祖師廟正殿。
長福橋上眺望三峽溪。
老街一景。
典雅的巴洛克建築紅樓。
老街一景。
三峽教會。

[行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