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118)

淡水.滬尾砲台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淡水忠烈祠

續上期
假日進淡水,塞車本是預料中的事。

今天自以為聰明,想繞境八里,先參觀十三行博物館,然後坐渡輪至淡水, 卻沒想到八里左岸竟人滿為患,碼頭遊客大排長龍等候渡輪。

本想放棄淡水行程,但淡水已在望,女兒豈肯甘罷休,於是, 只好改走陸路,開車繞過關渡大橋,前進淡水,果真陷於車陣裡,牛步前進。

車抵淡水捷運站時,都已經下午四點多了。淡水街頭,車位難尋,只好先放老婆孩子下車,趕往淡水熱鬧的碼頭區去逛玩打彈珠、 抓娃娃機。我呢?這一路折騰,需要清靜,便與老婆孩子相約一小時後在捷運站會合。

雖然時間匆促,我卻想把握這難得空檔時間,去探訪滬尾砲台。滬尾砲台是近年來才開放的二級古蹟,我慕名己久。這幾年, 並非沒有機會來淡水,只是女兒還小,喜歡熱鬧的碼頭區,既然以孩子為重心,不免錯失一些地點較冷僻的古蹟景點。

開車過紅毛城,往沙崙方向,約一公里,右側有叉路。右轉直行,有兩條平行柏油小路,分別往忠烈祠及淡水高爾夫球場。 往忠烈祠的路口,有簡易的指標,寫著「滬尾砲台」。直行,約一分鐘,抵淡水忠烈祠。我循石階上忠烈祠,繞了一圈, 卻前後尋不到滬尾砲台的影子。於是便順道參觀忠烈祠。

淡水忠烈祠原為日本人所蓋的神社,光復後改為台北縣忠烈祠。原神社建築已被拆毀,改建為黃瓦白柱的中國宮殿式建築, 祠前有高大牌樓,牌樓門匾有前台北縣長尤清題字,建造於民國七十九年。忠烈祠新穎的外觀下,祠前的舊基座及石欄石階仍看得出來是日式風格, 應為日本神社的舊遺殘。祠前石階旁左右一對公母石獅則古樸可愛,尤其公獅還有碩大勃起的生殖器, 造型十分突兀而明顯,應也是日本神社的遺留物。一般寺廟門口不曾看過這種曝露器官的公石獅, 為何出現於這莊嚴肅穆的神社門前,不知有何典故?(註1

圖:滬尾砲台

既然找不到滬尾砲台,於是我從忠烈祠前的停車場旁穿走往淡水高爾夫球場尋覓。

沿著柏油路上行,終於在淡水高爾夫球場旁,看到隱身於樹林裡的滬尾砲台。砲台正位於忠烈祠與球場之間的樹林裡。

滬尾砲台入口處豎立古蹟解說牌,其文如下:

滬尾砲台是1884-5年中法戰爭後,劉銘傳為防衛台灣海防,在光緒十二年(1886年)聘請德國技師巴恩士負責督造本砲台,以西洋砲台為建築範本,劉銘傳親題「北門鎖鑰」門額。 砲台坐北朝南,為一隱蔽性的暗砲台。形狀為矩形,由外而內有:土坦、豪溝、子牆、砲座、被覆、甬道及廣場。砲座及子牆由昂貴鐵水泥灌鑄而成,光緒十五年(1889年)大砲安裝完竣。
滬尾砲台有四座砲座,分別為12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10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8吋克魯伯後膛砲兩尊,現皆已不存。

往前走,四方形的砲台堡壘就矗立在眼前了。舊樸的水泥土垣透露出歲月的滄桑味,卻搭配著一新穎潔素的拱型木門, 有些不搭調,不知道古蹟是委由何種專家維修的?正門門額上的石匾有劉銘傳「北門鎖鑰」題字, 歷史已超過百年,這塊劉銘傳親題的石匾是砲台區彌足珍貴的史蹟。

穿過厚重的拱門,彷若穿過時光隧道。砲台營區內,四周城牆圍繞,泛黃的壁壘磚牆,引人懷想, 彷彿回到百年前的歷史場景。抬頭,卻望見內城門額上,鑲嵌著新的石匾額,尤清親題「堅守台灣」四字, 正與劉銘傳的「北門鎖鑰」四字裡外互相輝映。我無法想像,後代子孫參觀滬尾砲台時,會不會誤以為尤清是劉銘傳的副將呢?

當代主政者維修歷史古蹟,是責任,也是義務。但維修古蹟時,卻將自己的題字鑲入古蹟建物裡, 我認為是失格的做法,是不良的示範。政治人物熱衷於「匾額文化」,由來已久,不足為怪,用之於當代的機關團體學校寺廟等普通建物尚可容忍,但以破壞古蹟原貌,使自己的名字成為古蹟的一部份,則是匪夷所思,令人驚愕不已。

圖:滬尾砲台一景

我漫步於砲台內埕,細覽一景一物。

砲台區面積約一•五公頃,四周外牆高三丈餘,約一層樓,繞成正方型; 內外牆之間有甬道相通為營房及彈藥房,堡壘規模相當完整。

穿進甬道,我爬上位於矩形直角處的砲座區。阿姆斯壯後膛鋼砲早已消逝無跡,僅剩圓弧形的砲座, 當年以鐵水泥灌注的基座,如今仍蒼勁地堅守於此,面對著淡水河出海口。

假日的淡水,碼頭區萬頭鑽動,熱鬧喧嘩,然而滬尾砲台卻遊人稀少,幽渺靜謐。殘牆舊坦隱身於樹林裡, 吸引不了遊客的目光,正好給了旅人沉澱心思的空間,輕易地融入這歷史的懷想裡。我心思穿越時空, 遙想一百一十九年前十月一日的滬尾港。那隆隆的砲聲發自淡水河口的法艦,砲火猛烈向這砲台區擊來。

滬尾舊砲台曾參與清法戰爭。清法戰爭,台灣為主戰場。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清廷與法國因安南(越南)問題而爆發衝突。 法國政府派遣海軍中將孤拔率領龐大的遠東艦隊東來。七月,法艦擊敗清廷南洋艦隊,隨即進犯台灣。清廷急徵直隸提督劉銘傳赴台主持防務。 八月五日,法艦砲轟雞籠港,並於大沙灣登陸,清軍在劉銘傳指揮下,英勇抵抗,迫使法軍退回艦上。八月下旬,清法正式宣戰。 十月一日,孤拔率艦隊攻佔基隆,次日,砲轟滬尾。六天後,法軍自沙崙海灘登陸滬尾,清軍浴血抵抗,雙方傷亡慘重,最後法軍不敵,敗退回艦上。

由於法軍無法如願攻佔滬尾,十月二十日, 孤拔宣佈封鎖台灣,以十五艦分別封鎖蘇澳、雞籠、滬尾、安平、打狗(高雄)等港,台灣遂陷於孤立,情勢險峻。十一月, 法軍攻陷雞籠港,但受阻於獅球嶺,雙方對峙,於是戰局陷於膠著。其間,法軍水土不服,罹患疫病,亡故日多。次年三月, 孤拔見攻台不易,於是轉而攻佔澎湖,欲持久作戰。而安南戰場,法軍亦不利,諒山之役,清提督馮子才大敗法軍。 法國政府備感壓力。於是四月四日雙方議和。六月九日簽定「清法條約」。二日後,法軍指揮官孤拔憂憤死於澎湖。 六月二十一日,法軍終於撤下國旗,退出佔領長達八個月的雞籠港,失意歸航。

圖:滬尾砲台外牆

清法戰爭期間,法軍始終沒有如願攻下滬尾。在積弱的晚清年代,滬尾戰役的勝利可謂是振奮人心的大事。

百年來的淡水地區,每年四月十八日,家家戶戶在門口拜拜,以祭祀當年陣亡的英靈,俗稱為「敗滬尾」, 以紀念「法蘭西敗於滬尾」的這一戰爭史實。

劉銘傳因防禦台灣有功而成為民族英雄。這場戰爭亦使清廷感受到台灣在國防上的重要戰略地位。 光緒十二年(1886年)九月五日,宣佈台灣建省,劉銘傳因戰功被任命為首任台灣巡撫。

劉銘傳主政台灣六年,銳力圖強,重修於清法戰爭全毀的雞籠、滬尾等砲台。光緒二十年(1894年), 清日爆發甲午戰爭,清廷慘敗,馬關條約割讓台灣,使滬尾砲台沒有機會再為國效力。日本遠征艦隊記取了法國人的慘痛教訓, 刻意避開了滬尾、雞籠港的砲台,選擇僻遠的三貂角鹽寮海灘登陸,展開接收台灣的征戰。劉銘傳辛苦重修的滬尾砲台便這麼拱手讓給日本人。

日據時期,滬尾砲台被日軍佔領為軍事用地。台灣光復後,由國軍接管,為軍事禁區。民國七十四年台北縣政府將滬尾砲台列為二級古蹟, 規劃整修。民國八十年動工,民國八十六年完工,開放參觀。民國九十二年十月五日的黃昏,我來到這寂靜的砲台區,懷想歷史往事。 一直到管理員的喊聲才打斷了我的思緒。管理員說要關門下班了。

離開滬尾砲台,我將車暫停於淡水河堤旁,欣賞這難得的淡水夕陽美景。時候已不早,老婆孩子正在捷運站等候著我。

今天雖是匆匆淡水行,來回皆塞車,但滬尾砲台及淡水夕照卻值得了這趟塞車苦。

日期:2003.10.05 


註1: 據從事台灣石獅研究的山友磅礡兄表示,此對石獅應不是日本神社的遺跡。依其形制研判,應屬於大陸北方獅的樣貌, 且刻工甚粗,似為電動機器所為,故年代應在國民政府遷台之後。晚近台灣石獅對性徵的描寫是還蠻普遍的現象。 磅礡兄指出,日本獅的特徵如下:

(1)橫向擺設的方式:
日本石獅與台灣石獅除造型上的差異,最大的歧異處在於擺設的方式不同;中國及台灣的石獅一般皆於建築物入口處之兩側, 頭朝外尾朝內地面迎來客,且頭略向內側轉;而日本獅則是身體側放,公母相對而視或頭部向門外扭轉其擺放方式予人一股被 看守警戒的態勢,不如平日習見的廟宇石獅討喜可愛,而與中國古代的帝王陵寢前石象生之佈置有異曲同工之效,使觀者於神 道行進間為兩旁之神獸逼視而震攝氣縮,以營造出封建威權高高在上的架勢。但這並非絕對,因文化接觸的結果,會產生交融的現象。

(2) 形態寫實如真實獸類:
台灣日式石獅的造型,姿態皆留有中國古代石獅之遺風,其中又以唐代石獅的影響最為明顯,兩者都呈現出一股陽剛之氣,且無 論在姿勢的安排上,或許多部位的刻劃上,都可以找到有相近雷同之處。這與日本「大化革新」積極吸收唐朝文化有關。日本因是 海島國家,且地處偏遠,未曾親睹過獅子。故獅子形象傳入後,對其原本的意指所屬不甚了解,遂將之穿鑿附會為「狛犬」;然仍 保存了唐代石獅的部分特徵。在面貌方面多較為寫實,貼近獅、虎、狼、犬等獸類的樣貌。如鼻頭高凸,頭型較為尖長;嘴部亦如真 實獸類呈唇裂狀,這點在台灣傳統石獅中是看不到的。背脊處亦如真實獅子多不置鬃毛;掌爪部分也很真實,不似台灣晚近石獅指 關節分明,有擬人化的傾向。

(3) 採蹲坐、前肢直立之姿態:
(4) 尾巴呈豎立狀、鬃毛呈大朵雲卷紋:
(5) 缺少吉祥徵瑞的裝飾素材:

磅礡兄田野調查的20對日本神社石獅中,只有兩對石獅有鈴鐺或項飾(這兩對石獅還是舊瓶裝新酒,面貌與台灣習見的石獅殊無二致, 應是台籍匠師所為)。其他如繡球也不常見,巾帶或少獅則極為少見。巧合的是據徐華鐺、揚古城編寫的《中國獅子藝術》一書中, 提到中國石獅在五代兩宋時期的精神面貌開始轉猛為馴,裝飾味不斷加濃,項頸上開始配有鈴鐺和綬帶。此點不知是否與日本石獅 主要是承繼唐代石獅的系統,故缺乏此類飾物有所相關。

在台座方面,日本神社不似台灣廟宇櫃台雕滿著麒麟、龍、虎、葫蘆、芭蕉、團扇等吉慶的裝飾圖像;其台座十分樸素,多為大塊 平面的石板堆砌而成;或是充滿硬邊線條的水泥平台。

磅礡兄指出,以上種種皆凸顯出兩民族間迥異的宗教觀與審美觀。諸如日本神社中的鳥居和手水舍皆嚴格地標誌出「神」、「人」 之間的界限,如同由俗界進入聖界,其心情是慎重而敬畏的。而中國,尤其是台灣的廟宇除了是神明的居所外,還是地方公共事務 活動的中心,是觀光景點,也是心靈的諮詢所。廟宇在中國人的眼中是熱鬧的、可親的、也是可遊的。

日本石獅是在中國獅子的造型基礎延續發展的,且多保存有唐代獅子的樣貌,而經由日本的佔台,再度反輸入回到中華文化的圈子, 這種文化旅行的特殊現象頗堪讓人玩味再三。

(以上內容由磅礡兄提供,謹摘錄以供讀者參考。....Tony補記於2004-12-26)


[附記]

淡水砲台的歷史沿革
(抄錄自滬尾砲台第二期整修工程告示說明)

1. 明崇禎二年(西元1629年):西班牙人在淡水河口建「聖多明哥」(SanDomingo)城寨,僅是一間簡單的城堡, 用來當做控制及徵收附近各番社賦稅的根據地。

2. 明崇禎十七年(西元1644年):荷蘭人佔據淡水,重建已遭破壞的「聖多明哥」城寨,仍作為指揮當地土番 及徵收賦稅的中心。

3. 明鄭∼清嘉慶以前:淡水砲台未受重視。

4. 清嘉慶三年(西元1808年):清廷平定海盜蔡牽之亂後,為防範沿海盜寇侵擾,而將福建興化協標左營守備移 駐淡水河北岸的滬尾(今淡水),改稱艋舺營滬尾水師守備,駐「滬尾砲台」。「滬尾砲台」取代了「淡水炮城」 (即「聖多明哥」城寨,今紅毛城),雄矗淡水河口北岸,捍衛北台灣。

5. 道光二十年(西元1840年):正值鴉片戰爭爆發前後,台灣兵備道姚瑩加強淡水防務,重修陳舊的滬尾砲台, 防備英軍入侵。

6. 清同治年間(西元1862-1874年):淡水因茶葉貿易已升為全台最大通商口岸,再加上地理位置接近新興的台北城, 亦成為外人入侵台北城的兵家重鎮。列強覬覦淡水經貿及戰略的重要性,屢次進犯,清廷不得不新造砲台,地點大 約是在今天的中崙一帶,比以前更靠近海口的高地。

7. 光緒二年(1876年):中英關係因「馬嘉理(Mar Gary)事件 」而惡化,福建巡撫丁日昌親赴台灣巡視,加強台 灣海防,在其強力建議下,新建了淡水第一座「洋式砲台」,形制完全模彷西洋,位於今天淡水鎮沙崙的淡 水河邊,稱「沙崙砲台」。同年福建陸路提督孫開華亦因中日「牡丹社事件」而築砲台於淡水。

8. 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中法戰爭波及台灣,台灣兵備道劉璈重建靠近海口油車埤地方的舊砲台,這是淡水 第二座西式砲台。

9. 光緒十一年(西元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淡水的新舊砲台全數毀於戰爭,台灣巡撫劉銘傳下令趕造基隆、 浘尾的新砲台。新砲台由洋人督造戡驗,以昴貴的進口鐵水泥來修築砲台和子牆,且同時興建兩座砲台,互為犄角; 大砲則全數向英國購買。(註:新砲台係於1886年聘請德國技士督造)

10. 光緒十五年(西元1889年):滬尾砲台完工安裝大砲,成為當時台灣最現代化的砲台之一,這也是目前現存著名的 「北門鎖鑰」砲台,而另一座與其互為犄角的「保固東瀛」砲台,現在則已完全拆毀,不見蹤跡。

11. 光緒二十年 (1894年):甲午戰敗,台灣割讓給日本,為抵抗日軍登陸,在滬尾又修築了一些砲台,這是清代最後 一次的淡水海防設備。


[行旅照片]

淡水忠烈祠樓牌。
淡水忠烈祠正殿。
淡水忠烈祠基座及石獅。
奇怪的公獅造型。
滬尾砲台遠景。
滬尾砲台-不搭調的新木門。
滬尾砲台想像圖。
滬尾砲台外牆。
滬尾砲台劉銘傳題字-「北門鎖鑰」。
滬尾砲台尤清題字-「堅守台灣」。
滬尾砲台一景。
滬尾砲台一景。
滬尾砲台一景。
滬尾砲台一景。
滬尾砲台甬道,通往兩側砲台座。
砲台遺址。
滬尾砲台外牆。
淡水河口(眺望關渡方向)。
淡水夕陽。

[行旅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