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003)

南港山東北側山麓步道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北興宮步道-大嶺步道

十月天,天氣轉涼,室外溫度大約24度,秋高氣爽,頗適合登山,蟄伏了一個月,我決定恢復登山計畫。

今天選定的是住家附近、南港山系福壽公園以東的南港山步道。

我避開了假日人車喧囂的虎山溪步道,改選另一條人跡較少的北興宮步道爬向南港山。 從成福路269巷北興宮路口的登山口出發,沿著石階爬向南港山鞍部前進,這段路程約800公尺, 全部鋪設完整石階步道,緩坡而上,林蔭遮蔽,無日曬之虞,走在林間,秋風吹拂,沁涼舒暢,一路走來不會覺得疲累。

大約走了五、六百公尺處,右方可見巨石山壁底下,有人工水泥堆砌、長寬約2公尺見方的水池, 以小水管承接山壁滴水成池,名為「九龍潭」。潭旁有簡陋小廟,供奉數尊神明。我以山泉水擦拭臉頸, 稍休息,繼續前行。往上走,山路變陡直,是一段長約200公尺的「大嶺步道」,走起來十分辛苦, 氣喘呼呼,汗流浹背。在喘息不斷聲中,終於抵達南港山鞍部,總計由登山口至鞍部,約20分鐘。 此處有一木造遮蓬屋,名為「大嶺山莊」,供登山客休憩。我略休息,然後繼續下一段路程。

圖:南港山鞍部叉路口

在南港山鞍部的步道交叉口,往右是前往福壽公園、九五峰的步道;直走往南港麗山橋方向, 往左通往南港研究院路底中華技術學院,長約1.8公里,是我今天的登山目標。

這段路我已有二十多年沒來過,對沿途景象已不復記憶。我沿著指標前行,由於全程是下坡路, 一路走來輕鬆自如,山間林貌較虎山溪步道更豐富,也較幽靜,登山客更稀疏。約莫走了四十分鐘, 左邊出現一條小溪順流而下,為南港「四分溪」上游支流,溪水清澈,潺潺流水,充滿盎然生氣。 這段溪水相伴的步道走來格外愜意,不久經過一石橋,橋下可見奇特的壺穴地形。

四分溪雖是一條小溪, 但百千萬年來默默累積的滴水穿石功夫,將岩石中的沙質淘盡,形成這壺穴地形,讓人驚嘆於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這裡的壺穴地形雖不如基隆河壺穴地形那麼壯觀及知名,但一條小小溪,隱身在這小小山林間,竟默默創造 出這樣的地理奇觀,也值得一書。我在此停留數分鐘,好奇地走下溪床旁將雙手伸入溪水裡,享受溪水清涼滋味。

再往下走,己離山腳不遠,經過一處農舍,步道旁成排的椰子樹,向右方看去一座座巨岩裸露的山峰群矗立, 那便是聞名的「十八羅漢洞」。繼續前行,左方望去可看到佔據整個山頭的台北市軍人公墓,此時中華技術學 院的校舍就在下方不遠處,我的旅程亦接近終點。

自家裡出發,今天走的路程約3公里。我無力循原路爬回南港山鞍路,於是改搭205公車,於忠孝東路七段與 研究院路口,換212公車,至中坡北路口下車,再走中坡南路回家。

旅記日期:2001.10.08

[後記]
回家後參考劉克襄所著的自然旅遊指南,發現今天錯過兩個景點路程:一是「十八羅漢洞」。接近中華技 術學院時,這座山已近在咫尺,我卻沒有一鼓作氣,前往探幽。另一是南港山鞍部往南港麗山橋的路段, 據書上描述,這段步道路途頗美。下次應再找時間再來彌補今日之失。


[行旅照片]

北興宮步道。
[行旅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