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紗帽山.陽明山泡溫泉(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001篇)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001)

紗帽山.陽明山泡溫泉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今天出遊,選定陽明山。女兒不想跟班,只有老婆相伴,陪我同行。出發後,才開始討論今天的路線, 決定去爬紗帽山。這是我第一次爬紗帽山。從小至今,來過陽明山無數次,每次經過山仔后、文化大學、 中國飯店路段時,總會看見公路左側那座圓錐形狀、美麗的紗帽山,但卻無緣一親芳澤,直到今天才如願。

開車自內湖過自強隧道,上仰德大道時,遇交通管制,只好繞道天母,改由行義路上陽明山。過硫磺谷, 見滿山谷土雞城餐廳林立,此處正是台北人吃宵夜、泡溫泉的熱門景點。行義路蜿蜒而上,至惇敘高中叉 路口右轉,大約二十分鐘,便抵陽明山。

我將車子停於前山公園路旁,順便逛逛前山公園。公園內遊客不多,許多老人聚於公園內閒坐聊天, 但也有老人獨坐沈思,看來頗為孤寂。公園旁就有一家大型老人安養中心,因此,可見公園內多老人。 從資料得知,紗帽山登山口就在附近。果然,就在紗帽路一家商店旁找到了登山口。

登山口並不明顯, 只是一條小巷石階路。它位於陽投公路上(紗帽路),離陽明山230公車總站約一、二百公尺遠。從公車總站往下步行, 經過陽明山老人安養中心,再往前走大約三、四十公尺,便可看到豎立的標示牌(民宅門號為紗帽路117之3號)。 從登山口至山頂,約一公里,看來行程並不遠。

沿石階而上,一路緩坡而上,路況良好,久未運動,我們邊走邊休息。沿途蟲鳴鳥叫,不時還可看到小蜥蜴從 路旁乍現而過,還有五色鳥「咕嚕!咕嚕!」叫聲響徹。走在林蔭間,雖無日曬之苦,行走也輕鬆,但汗水不知 不覺濕透衣衫。登山客不多,沿途遇到三、四對登山客而已。中途,在一處隱蔽的荒煙小徑,看到草堆一座 直立石碑,好奇地往前一瞧,已剝落模糊的字跡,右側刻著「咸豐...」,左側刻著「大名舉人...」。 這一石碑的歷史久遠,將近150年,令人驚訝。

大約只花了半個小時就登上了山頂。山頂腹地不大,僅有小小的平台,散落著幾塊岩石及解說牌。今天天 氣晴朗,山頂處,極目遠眺,景緻絕佳。正對面聳立的青翠山巒,最高的山峰為台北市第一高峰七星山, 右側為竹嵩山,左方則為大屯主峰;朝山腳俯瞰,陽明山遊客服務中心及中山樓的美景一覽無遺,視野遼闊, 令人心曠神怡。

紗帽山,標高643公尺。山頂涼風拂來,沁涼舒暢。老婆已滿身汗水,提醒我,吹風容易感冒,催促著我下山, 於是循著原路下山。歸途,看見三隻野生的小山雞在前方緩步悠閒穿過,模樣十分可愛。下山快,約二十分鐘左右, 返回登山口。 在前山公園附近,找家小吃店,一盤肉絲炒麵,簡單解決午餐,稍休息,然後去泡溫泉。

開車從中山樓轉往冷水坑,至菁山小鎮泡溫泉。爬完山,滿身汗味,泡溫泉,舒暢筋骨,既可消除一身塵勞, 也偷得浮生半日閒。

陽明山是台北人的後花園,交通便利,一小時以內的車程而已,而能遠離塵囂,享大自然的野趣,是我假日常到訪 的地方。

旅遊日期:2001.09.08

[補記]
關於登紗帽山中途遇見的一咸豐年間的古石碑令我好奇,最近終於在網站找到相關的資料。 原來那石碑是一座古墓前的旗桿座。由於當天附近小徑茅草叢生,我並未向前探查, 因此未看到那兩座古墓。那兩座古墓其中一是陳霞林祖母墓;另一座是其婢女墓, 旗桿座是陳霞林中舉人時所立。古代考中舉人以上者,可在住宅或祖墳前立一對旗桿, 以光宗耀祖,因此這兩座古墓前才會有旗桿座。

這次的經歷給自己上了一課,旅行事先蒐集資料的工夫十分重要,唯有如此, 才能深入觀察旅途所見所聞。我後來遊菁桐小鎮, 就是先讀了劉克襄先生著的「北台灣自然旅遊指南」,先了解菁桐的背景, 才知道有石底煤礦遺址、太子賓館、日式宿舍區等景點。沒有事前充分的準備, 旅行本身很容易流於走馬看花;縱然行遍萬里路,也可能毫無所獲, 或只是得到一些表象的視覺記憶而已。(2001年11月8日補記)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檢視較大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