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1304)

[台灣老照片].臺灣山岳寫真集(1936年)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臺灣山岳寫真集》,發行於日治時代昭和十一年(1936)12月,以慶祝臺灣山岳會創立十週年紀念。

臺灣山岳會創立於昭和元年(1926)12 月 5 日,在臺北觀音山舉行成立大會,這是台灣第一個登山協會, 創辦人沼井鐵太郎(1898—1959)。臺灣山岳會屬於半官方的組織,當時會員大多數是日本人,其辦公室就設於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內。

《臺灣山岳寫真集》,編輯者為千千岩助太郎(1897—1991),任教於臺北州臺北工業學校(今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是臺灣研究原住民住屋建築的專家,也熱愛登山,擔任會長沼井鐵太郎的重要助手,負責編輯《臺灣山岳會誌》期刊。

《臺灣山岳寫真集》介紹了當時20條臺灣主要的高山山岳、橫斷越嶺登山路線,並附登山日程表。透過這本小冊介紹的八十多年前臺灣的高山登山行程, 從其路線、名稱及地名的變遷,可以感受到今昔的滄桑變化。而一百年來唯一不變的是,臺灣雄偉的高山依舊矗立,迎接著一代又一代的登山客的到來。


臺灣山岳登山日程表

就一般人的體能,列出本島代表性的山脈及橫貫道路的日程表,讀者可依各自的體能腳程彈性增減。 會有許多人以駐在所為住宿地點,所以登山之前要先預定住宿地點是非常重要的。表中的省略語稱,說明如下:
(駐)  警察官吏駐在所
(警、俱)警察官吏駐在所、俱樂部
(警、療)警察官吏駐在所、療養所
(輕鐵) 私設或營林所運材用的輕便鐵道
(露)  露營地


圖:大霸尖山(左)、小霸尖山(右)
大霸尖山、小霸尖山老照片

〔路線1〕大霸尖山(3573公尺)
●第1日 新竹驛—(巴士)—竹東—(臺車)—西巴吉依—井上溫泉(警、療)
●第2日 佐藤或檜山(駐)
●第3日 伊澤山下(露)
●第4日 大霸尖山山肩(露)
●第5日 攻頂往返—伊澤山下(露)
●第6日 茂義利(駐)
●第7日 上島溫泉(警、療)
●第8日 汶水(駐)—大湖—(巴士)—苗栗驛
【譯註】西巴吉依,今新竹五峰鄉大隘村十八兒部落。 井上溫泉,今清泉溫泉。 茂義利,今名「觀霧」。上島溫泉,今苗栗泰安溫泉
【延伸閱讀】第0796篇 - 觀霧紀行(4):大霸尖山


〔路線2〕鹿場連嶺越嶺
●第1,2日 與〔路線1〕大霸尖山相同
●第2,3,5日與〔路線1〕大霸尖山的第6,7,8日相同
【譯註】鹿場連嶺越嶺路線,大約從今新竹五峰鄉清泉部落,循霞喀羅古道,途中轉往苗栗南庄鹿場部落, 再越嶺出苗栗泰安泉,然後沿著汶水溪,經汶水,至大湖。


圖:次高山(今名雪山)
次高山(今名雪山)

〔路線3〕次高山
A案
●第1日 豐原驛-(輕鐵)-久良栖-明治溫泉(警、療)
●第2日 立見(駐)
●第3日 平岩山(駐)
●第4日 希卡堯大山(3364公尺)-次高小屋-(自炊)
●第5日 攻頂來回-平岩山(駐)
以下循路返回豐原驛
【譯註】久良栖,舊稱古拉斯,今松鶴部落。明治溫泉,今名「谷關溫泉」。平岩山駐在所, 位於今福壽山農場達觀亭附近。肴卡堯,又稱「志佳陽」,今環山部落。希卡堯大山,今稱「志佳陽大山」。
B案
●第1-4日 與A案相同
●第5日 攻頂-東稜-奇瓦溪畔(露營)
●第6日 埤亞南鞍部-斯季固(警、俱)
●第7日 土場溫泉-輕鐵-羅東驛
【譯註】埤亞南鞍部,今思源埡口鞍部。 斯季固,今宜蘭大同鄉四季部落。土場溫泉,今鳩之澤溫泉(仁澤溫泉)。
【延伸閱讀】
第0425篇 -登雪山記(上)
第0426篇 -登雪山記(下)


〔路線4〕大霸尖山、次高山縱走(強行案)
●第1-4日 與〔路線1〕大霸尖山相同
●第5日 攻頂攀登-3712公尺南峰(露)
●第6日 3753峰-次高山-次高小屋(自炊)
●第7日 平岩山(駐)
●以下循〔路線3〕次高山A案返回豐原驛。
【譯註】大霸尖山、次高山縱走,即是著名的雪霸聖稜線。 1927年,臺灣山岳會的創辦人沼井鐵太郎,首次攀登大霸尖山, 讚嘆大霸尖山到雪山之間的主脊連峰為「神聖的稜線」。臺灣山岳會將這條路線標註為「強行案」(艱難通行的路線)。


〔路線5〕埤亞南鞍部(1909公尺)、松嶺越嶺
●第1日 羅東驛-(輕鐵)-土場溫泉-斯季固(警、俱)
●第2日 埤亞南鞍部-平岩山(駐)
●第3日 松嶺-馬立巴(駐)
●第4日 霧社
●第5日 眉溪-(臺車)-埔里-(巴士)-日月潭-(巴士)-水裡坑驛
【譯註】埤亞南、松嶺越嶺道至霧社(埤亞南越嶺警備道), 完工於1921年,是今日中橫公路宜蘭支線(台7甲)的前身。 松嶺位於今福壽山農場福壽山莊蔣公行館附近。馬立巴,位於帖比倫溪與北港溪匯合口西岸。水裡坑,今南投水裡鄉。


〔路線6〕埤亞南鞍部(1909公尺)、大甲溪越嶺
●第1,2日 與〔路線5〕埤亞南鞍部、松嶺越嶺相同
●第3日 立見(駐)
●以下與〔路線3〕次高山的A案回程相同。
【譯註】 埤亞南鞍部、大甲溪越嶺(埤亞南越嶺警備道大甲溪支線),為今日中橫公路西段(台8線)梨山至谷關路段的前身。立見駐在所, 地點待查,可能是指達見駐在所(位於今德基水庫附近)。


圖:南湖大山
南湖大山

〔路線7〕南湖大山(3740公尺)
●第1日 與〔路線5〕相同。
●第2日 耶克糾溪(駐)-寄歷亭小屋(自炊)
●第3日 南湖大山北峰(3633公尺)-南湖山莊小屋(南湖山莊、自炊)
●第4日 主峰來回-南湖大山北峰-審馬陣-Rezekku(露)
●第5日 埤亞南鞍部-斯季固(警、俱)
●第6日 循〔路線5〕的回程下山。
【譯註】寄歷亭(奇烈亭),位於埤亞南(今南山部落)往審馬陣舊路途中。Rezekku, 片假名譯音,地點可能是舊雲稜山莊。


圖:中央尖山
中央尖山

〔路線8〕中央尖山(3735公尺)
●第1日 新城-塔比托(警、俱)
●第2日 陶賽(駐)
●第3日 第一露營地(露)
●第4日 攻頂-第一露營地(露)
●第5日 陶賽(駐)
●第6日 新城
【譯註】塔比托,今名「天祥」。陶賽(塔烏薩依),居住在立霧溪支流陶賽溪,屬太魯閣族。


圖:合歡山連峰
合歡山連峰

〔路線9〕合歡越嶺(3242公尺)
●第1日 水裡坑驛-(巴士)-埔里-(臺車)-眉溪-霧社。
●第2日 合歡山(警、俱)
●第3日 合歡山、合歡山東峰-關關原(警、俱)
●第4日 西拉馬卡(駐)
●第5日 塔比多(警、俱)
●第6日 新城
【譯註】合歡越嶺道,前身為太魯閣戰爭期間日軍開闢的軍用道路, 今為中橫公路霧社支線(台14甲霧社∼大禹嶺)及中橫公路東段(台8線大禹嶺∼太魯閣)
【延伸閱讀】第1197篇 - 合歡山主峰


(10)能高越嶺(2860公尺)
第1日 同前。
第2日 尾上(駐)
第3日 東能高(警、俱)
第4日 板邊(警、俱)
第5日 初音-花蓮港
【譯註】尾上駐在所,位於松原、屯原之間。東能高,位於能高、奇萊之間。 板(原字為「土+反」)邊位於奇萊、桐里之間,都是能高越嶺道沿途的駐在所。初音,位於花蓮縣吉安鄉。


圖:奇萊山北峰
奇萊山北峰

(11)奇萊主峰連峰縱走
第1日同前。
第2日 能高(駐)
第3日 奇萊主峰南峰(3357公尺)-奇萊主峰南側(露)
第4日 奇萊主峰(3544公尺)-奇萊主峰北峰南側(露)
第5日 奇萊主峰北峰(3605公尺)-合歡山(駐)
第6日 霧社
第7日 循〔路線9〕路線下山(霧社∼眉溪∼埔里∼水裡坑)


圖:能高山
奇萊山北峰

(12)能高山(3252公尺)
第1,2日 同前。
第3日 能高山北峰(3182公)-能高山北側(露)
第4日 能高山(3252公尺)-能高(駐)
第5,6日 循原路下山。


圖:新高山(今名玉山)主峰
新高山(今名玉山)

(13)新高山(3950公尺)
A案 臺中州口 
第1日 水裡坑驛-(臺車)-東埔溫泉(警、療)
第2日 八通關(警、俱)
第3日 攻頂來回-八通關-東埔
第4日 循原路返回水裡坑驛
B案 臺南州口
第1日 嘉義-(輕鐵)-阿里山-(輕鐵)-新高口-鹿林山莊
第2日 新高下(駐)
第3日 攻頂來回-新高下-鹿林山莊
第4日 循原路返回嘉義
C案 花蓮港廳口
第1日 玉里驛-蕨(駐)
第2日 塔夫(駐)
第3日 大水窟(駐)
第4日 八通關(警、俱)
第5日 攻頂來回-八通關
第6,7,8日 循原路返回玉里驛
【譯註】新高口,位於自忠與塔塔加鞍部之間。B案是目前登玉山的主要路線。


(14)八通關越嶺(3273公尺)
循(13)臺中州口路線與花蓮港廳口路線的橫貫路線(日程省略)


(15)關山越嶺(2930公尺)
第1日 高雄-楠梓驛-(巴士)-六龜
第2日 卡尼(警、俱)
第3日 馬斯荷瓦魯(駐)
第4日 大關山(駐)
第5日 向陽(駐)-卡依莫斯(駐)
第6日 新武路(駐)
第7日 -(巴士)-里壟驛
【譯註】馬斯荷瓦魯,今稱「梅山」。卡依莫斯(戒茂斯),介於向陽、利稻之間。 里壟,原字為里「左」。 關山越嶺道為今日南橫公路(台20線)的前身


圖:關山
關山

(16)關山(3667公尺)
從〔路線15〕的大關山(駐)出發,一日之內攻頂往返。


圖:向陽山
向陽山

(17)向陽山
從〔路線15〕第5日路線的大關山(駐)-向陽山-向陽(駐)
第6日 卡依莫斯(駐)-布魯布魯(駐)
第7日 新武路(駐)-(巴士)-里壟驛
【譯註】新武路,位於台東縣海端鄉海端村。


(18)內本鹿越嶺
第1日 與〔路線15〕(關山越嶺道)相同
第2日 溪南山(駐)
第3日 見晴(駐)
第4日 壽(駐)
第5日 楓(駐)
第6日 鹿野驛
【譯註】 內本鹿越嶺警備道,從高雄六龜越嶺中央山脈至臺東縣延平鄉紅葉村。 目前西段六龜至藤枝闢為藤枝林道,東段鹿鳴至清水段為東36鄉道,其餘路段都已荒廢。


(19)知本越嶺(1667公尺)
第1日 屏東驛-(自動車)-三地門(駐)
第2日 霧頭山(駐)
第3日 日知本山(駐)
第4日 深山(駐)
第5日 知本溫泉
【譯註】 知本越嶺道從屏東縣霧台至臺東縣知本,原為政府規劃為新南橫公路,後計劃中止。又稱「鬼湖越嶺古道」。


圖:大武山
大武山

(20)大武山(3232公尺)
第1日 屏東驛-(自動車)-新溢寮-下排灣(駐)
第2日 大武山西側(露)
第3日 攻頂來回-下排灣(駐)
第4日 循原路下山
【譯註】新溢寮,可能是「新隘寮」的訛誤。


旅記日期:2017.12.13  


.第1210篇 - 1939年.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
.第1211篇 - 1939年.新高阿里山國立公園


【照片】

南湖大山。

大霸尖山。

從合歡山石門駐在所眺望大尖山。 石門駐在所原址今為合歡山遊客中心

奇萊山主峰。

新高山南峰(玉山南峰)。

大屯山。【譯註】本書最後附錄幾張大屯國立公園(今陽明山國家公園)山岳照片

從大屯山眺望面天山。

草山溫泉。圖中近處建築物為草山眾樂園(今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臺灣山系概念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