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1188)

[新北市瑞芳].石尾路步道.金瓜石地質公園.黃金神社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石尾路步道入口
石尾路步道

石尾路步道是上次遊金瓜石時,才注意到的一條新步道。

石尾路就在金瓜石遊客服務中心旁,一條筆直往上行的石階路,路口立有石尾路步道導覽地圖。

石尾路石階步道兩側有老舊的駁坎紅磚及荒廢的房舍,上行約一百公尺, 遇到一條橫向的舊輕便車道,沿著軌道而行,即可抵達著名的黃金博物館。

石尾路步道則穿越舊輕便車道,續往上行,通往金瓜石地質公園。後續的一段石階路,並未整修, 仍維持早期的舊石階,兩側都是荒廢的宿舍區,建物都只剩殘跡,門柱磚牆,景象破敗。 這片宿舍區域,歷史由來已久,跨越了日治與民國兩個時代,曾經是金瓜石礦區的職員工宿舍, 房舍有單棟單戶、單棟二戶、單棟四戶等不同型式,依職位配住,又分為單身及有眷屬的宿舍, 當年是一處礦村聚落,如今都已成為荒煙蔓草。

圖:石尾路礦場職員宿舍區
石尾路礦場職員宿舍區

1987年,金瓜石採礦事業劃下了句點。曲終人散,人去屋空。

三十年之間,石尾路的宿舍區已成廢墟,僅有遊客中心旁的四連棟日式宿舍獲得保存, 經過整修之後,如今已開放給民眾參觀。

石尾路步道前段的二、三百公尺,沿途以荒廢的日式宿舍區為主,給人落寞礦村的印象與寂寥滄桑的感懷。 後段則轉為山林綠蔭小徑,石階路消失,轉為質樸的泥土路,沿途樹木茂然生長, 春夏之際,各色花朵,點綴樹木枝葉間。

不久之後,穿出森林,視野變為開朗,忽見前方山坡有一片裸露的土石,黑色的石塊雜染褐黃色彩。 這處山坡被稱為「黑肉坪」。日治初期,日本商社田中組得金瓜石礦權之後, 曾保留這塊區域供當地人開採金礦,後來改做為捨石場。從礦坑中開採出來的礦石,經過篩選後, 將廢棄的礦石丟棄在這片山坡,久而久之,就形成今日的景象。黑色礦石宛如一塊塊黑肉,所以被稱為「黑肉坪」。

圖:石尾路步道後段
石尾路步道後段

過此之後,山路緩緩上行,泥土路寬闊質樸,有林蔭遮陽怡人, 頗讓人驚訝於金瓜石有如此山林步道而以前茫然不知。

續行不久,左側路旁有一豎井遺跡,幾乎已被雜草遮掩,若不是現場立有導覽牌, 路過時難以發現。豎井,又稱「吊井」,是直立的深井,與礦坑坑道相通,用來下礦或吊運材料,也兼有礦坑通風的功能。

金瓜石地區的地底下遍佈礦坑道,據說總長度達600公里,地面也是遍佈著豎井; 採礦結束後,豎井任其荒廢,多被雜草掩覆,以前曾發生過幾起遊客跌落豎井的意外傷亡事件。 所以在金瓜石登山行健行,切記不可隨意亂闖入步道旁的草叢,否則運氣不好,一個踩空, 跌落豎井,就會發生悲劇了。

續往上行,路旁還可以看到含金銅或黃金成份的礦石,色澤或呈深黑,或呈土黃, 礦石放置路旁,供遊客懷想那消逝的金瓜石採礦歲月。

石尾路步道長約一公里,一路慢行,欣賞風景,大約不到40分鐘,抵達步道終點,一條寬闊的土石路, 這條土石路就是金瓜石地質公園步道。

圖:金瓜石地質公園
金瓜石地質公園

由此步道交會處的岔路口,取右行往102公路,可銜接百二崁古道貂山古道, 取左行,續行約600公尺,即抵達金瓜石地質公園。

我已多年未曾來訪金瓜石地質公園了。寬闊的土石路步道,原是採礦年代載運礦石的車道, 而今靜謐寂寥,櫻花野桐,各種樹木夾道。步行約20分鐘,抵達本山礦場。 整座山頭被剷除切割如峭壁的黑色裸露礦石岩壁遺跡,矗立於眼前。

「本山」,原本是座山,海拔約638公尺,山峰尖挺雄峙,比附近的基隆山、茶壺山都還高,這座被稱為「金瓜山」, 又稱「大金瓜露頭」,早期淘金人士在這裡發現了蘊藏豐富的黃金礦石。

從日治時代起,金瓜山的山頂至山腳下的水湳洞,陸續開闢了本山一至七坑, 光復(1945年)之後,又陸續開闢本山八、九坑,坑道深入海平面以下。

金瓜石的黃金歲月、輝煌的故事就是從金瓜山開始的。清朝時期,原本被稱為「內九份」的金瓜石, 只是土地貧脊的山區,幾戶人家而已,因為金瓜山發現金礦,從此出現了「金瓜石」的地名。

圖:金瓜山原貌(今金瓜石地質公園)。

大金瓜露頭金瓜山

金瓜石的地名,從此成為金字招牌,黃金產量節節攀升,一度躍升成為亞洲金都; 直到今日,金瓜石仍以黃金山城的招牌成為知名的旅遊景點。

金瓜山的地景則因為民國六十九年(1980)以後,礦場引進重機械露天開挖,山頭愈剷愈低,如今海拔僅剩505公尺, 本山一、二、三坑都因山頭剷平而消失。本山四坑在黃金神社上方,毀於民國七十六年(1987)琳恩颱風期間。 本山五坑座落於黃金博物館旁,保存最完整,經整治之後,重新開放, 遊客可以進入坑道體驗。本山六坑位於六坑索道下方,礦坑口也保存完整, 七坑在水湳洞停車場附近,八坑、九坑已經堙滅。

圖:黃金神社(金瓜石山神社)
金瓜石黃金神社

由地質公園續行200公尺,步道終點與本山步道會合。

由此轉入本山步道,下行往黃金博物館約1.4公里,沿途陸續經過本山四坑及黃金神社。

本山步道以石階路為主,沿途無遮蔭,走來較為悶熱,但視野良好,金瓜石聚落就在腳下。 位於半山腰的黃金神社,洗石子灰白色的鳥居及參道殘柱,隨著下行的腳步,神社身影由遠漸近,愈來愈清晰。

路過本山四坑的礦場遺跡,續行約5分鐘,即抵達黃金神社。 黃金神社原稱「金瓜石山神社」, 創建於明治三十年(1897),原位於金瓜山東側的平地,昭和八年(1933)遷至現址。

1945年,江山易主,神社隨之荒廢,主體建築已經消失,僅存鳥居、石燈籠、旗幟台及正殿石柱等殘跡, 現已登錄為新北市市定古蹟,成為金瓜石重要的歷史紀念物,總能吸引遊客不辭辛勞的登臨神社, 此地人文與風景俱佳。

由神社續行石階步道,約10分鐘,抵達黃金博物館,順道進入參觀, 最有人氣的展覽品還是那塊重達220公斤的黃金,宛如大明星, 入館參觀的遊客紛紛排隊等著與這塊黃金握手合影留念。

由黃金博物館起,就進入主要的遊園路線了。經由太子賓館下行,繞回到金瓜石遊客中心。 我與老婆同行,環繞一圈,走三條步道(石尾路步道、金瓜石地質公園步道、本山步道),路程時間合計約兩小時。

旅遊日期:2016.05.05 (寫於2016.05.16)  


【延伸閱讀】
.第0295篇 -2005.09.06 金瓜石地質公園
.第0294篇 -2005.09.06 金瓜石.黃金博物園區
.第1140篇 -2015.05.18 金瓜石黃金博物園區

【路程時間記錄】
金瓜石遊客服務中心→15分鐘→黑肉坪→20分鐘→石尾路步道終點 →18分鐘→金瓜石地質公園→5分鐘→本山步道岔路口→12分鐘→黃金神社 →8分鐘→黃金博物館→10分鐘→金瓜石遊客服務中心,環繞一圈約2小時(含休息)。


【旅行照片】

金瓜石遊客服務中心,石尾路步道入口就在遊客服務中心旁。

石尾路步道,前二百公尺都為石階路。

步道兩側是荒廢的日式宿舍區。

石尾路步道與橫向的舊輕便台車道交會。台車道通往黃金博物館。

石尾路穿越舊輕便車道,續往上行。

續往上行,路旁兩側都是廢棄的宿舍區。

過宿舍區後,遇小岔路,取左行,轉為山林小徑。

山路出森林,前方左側山坡有大片裸露的碎石塊。

黑肉坪,昔日的捨石場。

山路緩緩上行。

路旁的礦坑豎井,已被草叢遮掩。

金礦石。

石尾路步道終點,與金瓜石地質公園步道會合。續往地質公園。

金瓜石地質公園步道是昔日的採礦道路。

金瓜石地質公園步道沿途空曠無遮蔭。遠處為半平山

金瓜石地質公園步道。

昔日的金瓜山(大金瓜露頭),經機械開採後,山頭剷平的景象。

續行200公尺,即接本山步道。遠處為茶壺山

本山步道岔路口,俯瞰半山腰的黃金神社。

本山步道通往黃金神社及黃金博物館(約1.4公里)。

黃金神社(金瓜石山神社),位於本山步道途中。

黃金神社遺跡。

返抵本山步道入口。

順遊黃金博物館。

黃金博物館鎮館之寶—220公斤黃金。

返抵石尾路步道入口旁的四連棟日式宿舍。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

石尾路步道.金瓜石地質公園.黃金神社行動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