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1160)

澎湖紀行(6):順承門、篤行十村、金龜頭砲台、第一賓館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順承門(小西門)(國定古蹟)
警察文物館

我從中山路續往西走,就來到昔日媽宮城的小西門。小西門,又稱「順承門」,是媽宮古城僅存的城樓。

媽宮城,是清朝時代在台灣建築的最後一座防禦性城池,完工於清朝光緒十五年(1889),因此又有「光緒城」之稱。

現存的城牆遺跡,從順承門沿著中山路、新復路、介壽路,至民生路的西瀛勝境牌樓附近.長達700公尺,也是台灣規模最大的古城牆遺跡。

媽宮城的城牆石材採用了澎湖的玄武岩烏石及珊瑚礁石,頗有當地特色,城牆歷經澎湖海風百年襲吹,歲月風霜結合歷史滄桑, 城古風味,丰采迷人。

順承門城樓旁有石階可以登上城樓,可惜我來訪時,入口被封條擋住,禁止登樓,所以未能登城眺覽風景。穿過城門,馬路右側是媽宮城牆遺跡。 高牆後面是軍事營區,從日治時代成為軍事用地以來,一直使用至今日。也因為如此,所以這段古城牆不因市區發展而被拆除消失。

我走的這段道路,日治時是一條海軍路,許多的海軍官兵穿過順承門,沿著城牆邊的這條馬路,前往位於金龜頭的海軍官兵集會所。

媽宮城順承門(小西門)老照片
日治時代媽宮城順承門(小西門)。
媽宮城順承門(小西門) 媽宮古城遺跡
媽宮城順承門(小西門)。       媽宮古城遺跡。

圖:篤行十村(澎湖眷村文化園區)(歷史建築)
篤行十村(澎湖眷村文化園區)

續行不遠,左側出現聚落,房子多已老舊或荒廢,聚落房舍都已無人居住,這裡就是篤行十村。

資料說這裡是台灣最古老的眷村。

今天上午我已看過不少古蹟景點,而最令我驚喜的就是篤行十村了。天后宮、順承門等歷史古蹟, 都是舊識,或者曾見過照片,與期待相符,所以不會有意外的驚喜。

篤行十村則是前所未聞,我是依循導覽地圖而來的。這裡的眷村居民遷離後,整個聚落被完整的保存下來, 規劃為「澎湖眷村文化園區」。獨自走在聚落巷弄間,看著一棟棟人去屋空的房子,老屋建築不僅有眷村味,也有濃厚的日本味。

篤行十村保存1949年以來國軍的眷村聚落型態,也間接保存了日治時期的官兵宿舍聚落。 此地在清代時代,曾經是一片荒埔及練兵校場,日治時期在這一帶設立澎湖島要塞司令部,才開始建設大規模的軍事設施與官舍。 當時日軍的官兵宿舍,就是篤行十村的前身。

戰後政府接收台灣,將日軍留下來的宿舍就分配給來台軍眷居住。後來軍眷人數漸多,後期又在附近建造莒光新村, 使今日的聚落混合了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由於利用澎湖當地石材做為建材,篤行十村是一處具有澎湖特色的眷村聚落。

參觀篤行十村,使我憶想起曾造訪過的中壢篤行六村, 也是完整的眷村聚落,我參觀時也曾見過人去屋空的荒涼情景。不同的是,馬公篤行十村,蛻變成為澎湖眷村文化園區; 而我再訪中壢篤行六村時,原址只見一棟棟現代公寓大樓,眷村舊貌完全消失。

篤行十村(澎湖眷村文化園區)
篤行十村眷村資訊站(原日治時期日軍宿舍面積最大的一棟官舍)。

篤行十村(澎湖眷村文化園區) 篤行十村(澎湖眷村文化園區)
篤行十村(原日治時期日軍宿舍群)。

篤行十村(澎湖眷村文化園區) 篤行十村(澎湖眷村文化園區)
以澎湖珊瑚礁岩砌造的圍牆       眷村理髮廳。

篤行十村(張雨生紀念館) 篤行十村(潘安邦紀念館)
張雨生紀念館(清晨造訪,尚未開放。) 潘安邦舊居。
篤行十村(莒光新村) 篤行十村(十三省小吃)
後期建造的莒光新村(1960∼1965),以澎湖玄武岩為建材。澎湖縣政府規劃為十三省小吃,眷村特色的美食街。

圖:金龜頭砲台(國定古蹟)
金龜頭砲台(國定古蹟)

由篤行十村更往海邊的方向走,就來到了金龜頭砲台。

先前讀過的資料,得知這座砲台位於國軍營軍內,未對外開放。

我在參觀篤行十村時,卻看到了金龜頭砲台的觀光指標, 於是就順著指標走來看看,是否有機會進入參觀。

來到現場,發現金龜頭砲台正在整修中。國防部已將這座砲台移交給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正在進行整修中, 未來將開放參觀。

金龜頭砲台是馬公港的重要屏障,控扼馬公港進出航道,早在清朝康熙五十六年(1717)即建有堡壘; 同治三年(1864)再次修築,稱為「金龜頭砲台」。光緒十三年(1887)總兵吳宏洛改築砲台, 配備有七、十、十二吋口徑阿姆斯壯後膛砲各一門。金龜頭砲台與西嶼砲台,同為當時澎火力最強大的砲台。

日治時期明治三十六(1904),日軍改造金龜頭砲台,命名為「天南砲台」,為今日金龜頭砲台的主要格局。 戰後因砲台功能消失,改為陸軍澎湖防衛司令部天南營區(通信營),後來登錄為國定古蹟。 明年此時,若有機會再訪澎湖,應該就可以看見修復後的砲台面貌了。

金龜頭砲台(國定古蹟) 金龜頭砲台(國定古蹟)
金龜頭砲台整修中。          興建中接近完工的公共廁所。
金龜頭砲台(國定古蹟) 金龜頭砲台(國定古蹟)
金龜頭砲台整修中,無法進入參觀。   遠拍金龜頭砲台。
p.s.我沿路看到一些觀光指標將「金龜頭」寫成「金龍頭」,希望這只是文化局的筆誤,不要因為古老地名不雅而將「龜頭」改為「龍頭」。

圖:媽宮古城城牆遺跡(國定古蹟)
媽宮城城牆遺跡

金龜頭砲台是我今天清晨古蹟之旅所走到的最遠處,已經是馬公西端的海角處了。

由此折返,沿著介壽路往北行,返回馬公市區。介壽路沿著昔日的媽宮古城的西側城牆, 我沿途欣賞台灣現存最長的一段古城牆。

其中國軍營區的中興門,是昔日媽宮城大西門,如今已不留任何痕跡。 大西門是在民國五十一年(1962)改建成中興門。

抵達民生路口,附近有觀音亭(縣定古蹟)及西瀛勝境牌樓(歷史建築),是我前天清晨走訪過的古蹟。 介壽路、民生路口的台灣菸酒公賣局,是昔日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澎湖出張所。出張所北側的草地有一座防空壕是歷史建築, 建造於昭十六∼十八年(1941∼1943)的太平洋戰爭期間。

中興門(媽宮古城大西門遺址) 媽宮城城牆遺跡
中興門(媽宮古城大西門遺址)      媽宮古城城牆遺跡(介壽路旁)。
觀音亭(縣定古蹟) 馬公專賣局北側防空壕(歷史建築)
觀音亭(縣定古蹟)           專賣局北側防空壕(歷史建築)。

圖:第一賓館(縣定古蹟)(介壽路13號)
第一賓館

續行介壽路不遠,就來到了第一賓館。

第一賓館是日治時代日軍所建的招待所,和洋混合式樣建築,入口玄關為「唐博風」(破風)式的弧狀屋頂。

第一賓館的入口的導覽牌子,寫著「蔣公來臺第一站」。民國三十八年(1949)五月十七日,蔣介石抵達澎湖, 下榻此處,並召見台灣黨政官員,商討時局。事實上,這並不是蔣介石第一次到台灣。

蔣介石總統在民國三十五年(1946)十月就曾經來到台灣參加台灣光復一週年慶典。 蔣介石這次澎湖行,正確的說法應是「蔣公撤退來臺第一站」。 當時共軍已渡過長江,佔領南京,國民政府先遷廣州,再遷重慶, 而蔣介石已心知肚明,認定只有台灣海峽能阻擋得了共軍。 中央銀行的黃金、故宮的國寶文物,不運往廣州、重慶,而是早在民國三十七年底、三十八年初,就已偷偷通通運往台灣。

第一賓館開放時間在上午九點,所以我又無緣入內參觀,只能欣賞建築外觀及逛逛庭院而已。 庭園有蔣介石立姿銅像,基座黑色大理石刻有「民族救星」四個字,是我童年時熟悉的字句。 當年我們小朋友心目中的世界偉人,曾幾何時,「民族救星」已變成「觀光救星」, 銅像變成公仔,蔣介石銅像舉起揮手的動作,看起來像是台灣的觀光代言人,對著來自海峽彼岸的觀光客說:「歡迎光臨」。



圖:澎湖廳舍(今澎湖縣政府)(歷史建築)
澎湖廳舍(今澎湖縣政府)

沿著介壽路往北走,右轉治平路,來到了澎湖縣政府。這附近共有三處歷史建築。

澎湖縣政府辦公大樓,前身是日治時代的澎湖廳舍,目前仍做為縣政府辦公使用。

這棟廳舍於昭和十年(1935)落成啟用。至今使用七十年,建築立面仍維持當年舊樣,成為歷史建築。

澎湖縣政府旁,忠孝路上的澎湖開拓館,也是歷史建築。這棟老房子曾經是澎湖縣長官邸, 前身是日治時代澎湖廳長官舍,與澎湖廳舍同於昭和十年落成, 如今規劃為澎湖開拓館,展出澎湖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澎湖縣政府廣場東南角的治平路、忠孝路十字路口轉角處,有一低矮半埋地下的碉堡,是另一處歷史建築。 碉堡建造於民國三十七∼三十八年(1948∼1949)之間,碉堡的三面有射擊口,當時設置的目的在保衛澎湖縣政府及附近政府機關。

從這裡續行約七、八分鐘,就走回到民宿飯店。 昨天澎湖的一場大雨,使今天菊島盃的比賽時間延後,讓我今天清晨有時間如願以償的遊覽馬公市區的十幾處歷史古蹟。 九點過後,球隊集合,我的心情也由古蹟回到棒球,換好球衣,陪著孩子們一起搭遊覽車前往球場,迎接內湖社區少棒隊在菊島盃的第三戰, 也是我們預賽的最後一戰。(∼待續

澎湖廳舍(今澎湖縣政府)老照片
日治時代澎湖廳舍老照片。
澎湖廳長官舍(今澎湖開拓館) 澎湖廳長官舍(今澎湖開拓館)
澎湖廳長官舍(今澎湖開拓館)(歷史建築)。
澎湖縣政府前碉堡 澎湖縣政府前碉堡
澎湖縣政府前碉堡(歷史建築)。

旅遊日期:2015.08.14∼2015.08.17 (寫於2015.08.26)  


【相關旅記】
.第1055篇 - 澎湖紀行(1):菊島盃.孤拔碑.媽宮城.觀音亭
.第1056篇 - 澎湖紀行(2):內湖戰馬光.奎壁山地質公園
.第1057篇 - 澎湖紀行(3):內湖戰新進.吉貝嶼.西崁山
.第1058篇 - 澎湖紀行(4):城隍廟、四眼井、施公祠、萬軍井
.第1059篇 - 澎湖紀行(5):天后宮、中央街、水仙宮、郵便局
.第1061篇 - 澎湖紀行(7):菊島盃.內湖、金潭之戰
.第1062篇 - 澎湖紀行(8):通梁古榕.跨海大橋.二崁聚落


日治時代媽宮城遺跡老照片。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