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1158)

澎湖紀行(4):城隍廟、四眼井、施公祠、萬軍井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清晨馬公市區(中正路)
馬公中正路

八月十七日,上午五點半起床,獨自走訪澎湖馬公市區的古蹟。

昨天下午的一場大雨,攪亂了菊島盃賽程,多場比賽被迫延後。主辦單位開會研商後,將今天原定比賽時間做了更動調整。

原本內湖社區少棒隊在上午7:30的比賽,順延至11:00舉行。教練決定小朋友們睡飽, 延至9:20集合出發。對我來說,這是天上掉下來的好消息,我今天清晨有較充裕的時間, 可以從容的遊覽市區古蹟。

我帶著導覽地圖,花二、三個小時,繞馬公古城市區一圈,走過的歷史古蹟,包括國定古蹟、縣定古蹟、歷史建築,多達十幾個景點。 時間不夠充裕,仍是困擾,而清晨尋訪古蹟,一些屬於展館性質的歷史古蹟建築也都尚未開放參觀,因而錯過展覽內容。 儘管如此,看古蹟,看得很過癮,每到一處古蹟,輒有相遇時的隨感。

看古蹟雖然過癮,事後消化及整理資料,則頗為辛苦;而旅行的收穫,往往是在這個階段,而非在旅行的當下。 事後閱讀資料,深化旅行的印象,更可獲得新的體會。走過十幾處古蹟景點,難以用一篇旅記寫完, 就以簡單圖文,依行程流水次序,記述尋訪每一古蹟景點的當時及事後思索的心情感想。

日治初期的媽宮市區
日治初期的媽宮市區(馬公市區)。
◎媽宮城隍廟(縣定古蹟)(光明路20號)
媽宮城隍廟

我的行程第一站是媽宮城隍廟。

媽宮城隍廟落成於乾隆四十四年(1779),毀於清法戰爭法軍攻陷澎湖時(1885),戰後重建於今日地點。

清法戰爭以和議收局,法軍退出澎湖。光緒皇帝敕封媽宮城隍為為「靈應侯」,提升媽宮城隍祭祀等級如府城城隍, 以嘉許其於戰爭期間庇佑鄉土及人民。

清朝澎湖廳建有兩間城隍廟,一位於文澳,一位於媽宮,前者歷史較悠久,為早期澎湖巡檢廳官署所在地,成為官祀城隍廟。 清法戰爭之後,媽宮建城,澎湖廳署遷移至媽宮城內,媽宮城隍廟因此取代文澳城隍廟,正式成為官祀城隍廟。

媽宮城隍廟現在建築構造是日治昭和八年(1933)重修完工的樣貌,殿內楹柱有「昭和六年」(1931)、「昭和壬申年」(1932)等紀元刻字, 拜殿門額懸有「敕封靈應侯」匾額,見證了城隍廟經歷戰火的歷史。

媽宮城隍廟拜殿及正殿
媽宮城隍廟拜殿及正殿。拜殿門額懸有「敕封靈應侯」匾額。
媽宮城隍廟老照片
媽宮城隍廟(日治初期),未改建之前的的城隍廟舊貌。

◎四眼井(縣定古蹟)(中央街40號)
四眼井

我的第二站行程,來到中央街北端的「四眼井」。

四眼井,俗稱為「四孔井」,日治時代稱為「四目井」,這附近是澎湖最早的街市,這口大井成為市街聚落主要的水源。

中央街舊稱「大井街」,因這口大井而得名。四眼井原本是一口大井,後來居民利用船隻載來的壓艙石(花崗岩板)覆蓋井面, 做為汲水平臺,設四個取水孔,讓多人可以同時取水,以維護汲水秩序。

四眼井開鑿於何時?已無史料可考。澎湖的歷史悠久,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設澎湖巡檢司, 此後百年之間,澎湖都有駐兵防守,澎湖是旱地,缺乏河流,見鑿井取水的歷史應已久遠。

日治時代1930年代後期,馬公市區設置自來水設施之後,四眼井才漸漸功成身退, 現在被登錄縣定古蹟,成為中央老街著名的觀光景點。

四孔井旁的中央老街,有一家中央旅社,是澎湖第一家旅館,創設於大正十二年(1923),初名「松屋旅館」。光復後(1945)改名為「中央旅社」,經營至今。 旅館大樓雖經改建,但立面的外牆仍維持日治時代的風貌。

馬公中央街中央旅社 馬公中央街中央旅社

◎施公祠(縣定古蹟)(中央街1巷10號)
將軍祠

接著我來到了中央街1巷10號的施公祠。

施公祠外觀樸素,看起來有點簡陋,大約像一般民宅合院; 廟宇規模與當年功業彪炳的施琅將軍似乎不太匹配。

閱讀資料,才得知這裡原是清代駐澎湖海壇標兵的伙房處,難怪格局有點狹促。 施公祠最初的廟址是在今日馬公市區署立澎湖醫院東側的急診大樓處。

施公祠原稱「施將軍廟」,創建於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 是為褒揚施琅率軍消滅台灣的明鄭政權而建立的生祠。施琅在澎湖海戰, 擊潰防守的鄭軍。消息傳至台灣,鄭克塽即不戰而降,結束明鄭氏三代在台灣二十二年的統治。

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以後,澎湖殉職的海壇官兵也入祀於施將軍廟,於是易名為「施公祠」。 光緒二十一年(1895),日軍攻佔澎湖之後,在施公祠設立臨時日軍病院。大正三年(1914),日本政府拆除施公祠舊廟, 興建澎湖島病院(今澎湖醫院前身),而將施公祠遷至現址。

看到施公祠今日如此格局,我因而有所感懷。 鄭成功、施琅,俱為當時海上英雄人物,鄭成功受封為延平郡王,施琅則受封為靖海侯,兩人身後都享有專廟祭祀不絕。 日治時代,日本人歌頌鄭成功,冷落施將軍;延平郡王祠升格為開山神社, 而施公祠則被拆除並遷入尋常巷陌的前清標兵伙房處。原因不難理解,鄭成功的身世可以連結日本,而施琅的功業則連繫了中國。

歷史學者貝內德托·克羅齊(Benedetto Croce)有一名言:「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的詮釋反映了當代的想法。 在今日的台灣,施琅的歷史形象並不討人喜,而在現代中國,施琅則是倍受推崇的英雄人物,更佐證了「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這句名言。

馬公市中央街1巷 施公祠正殿
中央街1巷(左圖),施公祠正殿(右圖)。
日治初期的日軍澎湖病院(今澎湖醫院)
日治初期的日軍澎湖病院(今澎湖醫院)。

圖:萬軍井(縣定古蹟)
萬軍井

萬軍井,位於中央街1巷11號旁,就位於施公祠斜對面的巷弄角落。

古井外壁已被抹現代水泥,毫無古味,看不出是有三、四百年歷史的古井。

這麼一座看似平凡的水井,登錄為歷史古蹟,只是取其歷史意義而已。 萬軍井的得名,與施琅平台的歷史有關。

據清朝雍正十三年澎湖廳通判周于仁撰《澎湖志略》所述, 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施琅攻佔澎湖之後,師苦無水,於是施琅禱於天妃,古井因而湧出甘泉, 可供數萬官兵飲用,汲之不竭。

施琅計劃攻台,前後經過十幾年準備時間,軍隊後勤補給,早有周詳計劃。 施琅散佈媽姐顯靈庇佑之說,只是安定軍心而已。想當年,鄭成功攻鹿耳門,驅逐荷蘭人, 也歸功媽祖顯靈。媽祖怎麼相隔二十二年就變了心?正所謂「天助自助者」。先自助,才能獲得天助。

萬軍井開鑿於何時?已難以考據。1622年,荷蘭人佔領澎湖,依據艦隊司令官《雷雨生日誌》,荷軍抵達澎湖後, 於小廟旁的水井取水。可見這座古井早就已經存在了。

日治時代,萬軍井又稱「萬歲井」,當年的古井老照片,古井有搭棚保護,其旁還有「萬歲井」石碑, 如今卻侷促於狹隘巷弄角落,嘆歷史遺跡竟寂寥如此。可能是戰後光復(1945)以來,市街漸漸擴展, 而歷史遺跡未受重視,而被逼縮至如此狹窄空間之內。(∼待續

萬軍井老照片
日治初期的萬軍井(萬歲井)。
補註:萬軍井、萬歲井是不同的井,萬軍井座落於天后宮旁,而萬歲井則座落於今氣象局後方。匆匆一遊, 考證未周,以為兩座井是同一座井,旅記記述內容有誤。(Tony補註於2015.12.15)

旅遊日期:2015.08.14∼2015.08.17 (寫於2015.08.26)  


【相關旅記】
.第1055篇 - 澎湖紀行(1):菊島盃.孤拔碑.媽宮城.觀音亭
.第1056篇 - 澎湖紀行(2):內湖戰馬光.奎壁山地質公園
.第1057篇 - 澎湖紀行(3):內湖戰新進.吉貝嶼.西崁山
.第1059篇 - 澎湖紀行(5):天后宮、中央街、水仙宮、郵便局
.第1060篇 - 澎湖紀行(6):順承門、篤行十村、金龜頭砲台、第一賓館
.第1061篇 - 澎湖紀行(7):菊島盃.內湖、金潭之戰
.第1062篇 - 澎湖紀行(8):通梁古榕.跨海大橋.大果葉玄武岩.二崁聚落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