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1146)

金瓜石.金泉寺(淨土宗布教所)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圖:金瓜石淨土宗布教所
金瓜石淨土宗布教所

今日來探訪金瓜石金泉寺,是緣起於一張日治時代1914年的金瓜石老照片。

五年前,我整理《金瓜石礦山寫真帖》時,初次看見金瓜石淨土宗布教所的照片。

最近蒐尋金瓜石的旅遊資料時,無意間發現這座佛寺還存在,就是今日金瓜石金泉寺。 於是今天的金瓜石之行,就特地來此一遊。

淨土宗布教所,昔日又稱「金瓜石寺」,約創建於日本人在金瓜石採金的年代。明治三十年(1897), 田中長兵衛(田中組)取得金瓜石礦權, 日籍技師、職員、礦工陸續來到金瓜石,偏僻的山區,逐漸形成繁榮的礦業聚落, 也掀開了金瓜石發展成為亞洲金都的序幕。

日本人來到異鄉採礦,礦區工作危險,田中組特別聘請日本淨土宗僧人來到金瓜石, 設立淨土宗布教所,以提供礦場員工的心靈庇護與精神寄托。

當時在礦區工作因生病或工殤而過世的職員礦工,遺體就在布教所下方溪谷旁的火葬場進行火化, 骨灰罈則暫時安置於布教所的地窖,由僧人定期誦經超渡,以撫慰不幸亡魂。

圖:金瓜石金泉寺
金瓜石金泉寺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國民政府接收台灣。

政府新成立台灣金屬礦業公司(台金),接管金瓜石礦山的日人資產。

台金公司將金瓜石寺改名為「金泉寺」,並承襲日本人的做法,續聘請淨土宗法師擔任住持, 主持金泉寺的寺務。

民國五十五年(1966),日本政府派人來台,將金泉寺內安置的日本人骨灰罈遷回日本, 使當年不幸命喪異鄉的亡魂,得以魂歸故土。民國七十八年(1989),台金公司結束營運, 礦山歇業,台金被併入台糖公司。金泉寺住持離去,金泉寺從此荒廢。而寺內仍保存約兩百個骨灰罈從此無人管理, 棄置於地窖中。

較特殊的事,這些骨灰罈的亡者身份,並非台籍礦工,而是大多來自中國浙江省溫洲地區。 這反映了一段漸漸被遺忘的金瓜石礦工歷史。

1930年代,由於國際金價狂飆,金瓜石邁向另一波生產高峰,而嬴得「亞洲金都」的美譽。 礦場欣榮,需求礦工,而吸引了中國溫州平陽、瑞安、玉環三縣的勞工接受召募,跨海前來金瓜石採礦。 估計從1931至1935年,約有2500多名溫籍勞工在金瓜石採礦,其中有不幸罹病或傷亡, 其骨灰罈就暫厝於金瓜石寺,等待親屬領回。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戰亂流離,歸鄉無路,存放於金瓜石寺的溫籍骨灰罈就長期留滯於寺內的地窖。

圖:金泉寺地窖入口
金瓜石金泉寺地窖入口

荒廢的金泉寺,乏人維護,風吹雨打,屋房老舊或破損,地窖之內,甚至骨灰罈破損,白骨暴露,骨灰撒地, 而無人聞問。

民國八十八年(1999)金瓜石石山社區理長吳謙次與陳阿仁、徐鬥等人,目睹金泉寺淒涼之狀, 心生憐憫,於是募資更新損破的骨灰罈,並協商地方居民,中元節於金泉寺設祭以祀亡魂, 此舉獲得居民響應,從此成為地方的定例。

金瓜石居民整修金泉寺溫籍骨灰罈的事蹟,經由媒體報導之後,台北市溫州同鄉會得知此事, 同感悲憫,於是前來金瓜石了解其事。為協助亡者返鄉歸葬,後來溫州同鄉會派員前往中國大陸溫州原鄉, 登報找尋礦工後代家屬。然而由於年代久遠,難以完成這一心願。 台北市溫州同鄉會於是在金泉寺前庭豎立石碑,以誌此事。

以上就是關於金泉寺溫籍礦工骨灰罈的一段歷史往事。

圖:日據時期金瓜石礦山溫籍礦殤祭祀碑
日據時期金瓜石礦山溫籍礦殤祭祀碑

金泉寺約位於時雨中學與瓜山國小之間的金水公路巷道內。

來到巷口,就可以望見金泉寺座落於巷道斜坡下方的路旁了。

金泉寺,建築格局與日治時代的淨土宗布教有幾分神似,只是當年為的木造建築, 後來因老舊毀損,台金時期改建成為水泥建築。

金泉寺因無人管理,寺門緊閉,冷清寂寥。地窖入口位於寺後方,門戶深鎖。 由於寺廟荒廢,所以幾乎不會有遊客會來此遊覽。

在金泉寺前的廣場旁,我看到了台北市溫州同鄉會當年所立的「日據時期金瓜石礦山溫籍礦殤祭祀碑」註1。 由於碑文沒有標點符號及段落,閱讀不易,而文章又長,所以當時只略為瀏覽,先以相機拍攝記錄,等返家後再詳細閱讀。

返家之後,仔細閱讀碑文,才知道石碑的背面還刻有文字,我竟一時失察而錯過,心情因此而感到遺憾。 碑石的背面刻有金泉寺所保存的206位溫籍骨灰罈的姓名。 當年台北溫州同鄉會返回原鄉,登報尋人而無有所獲,於是在金泉寺立碑,並「鐫亡者氏名於碑陰,用昭勞蹟,免淪失考。」

當年台北溫州同鄉會回溫洲尋人,無功而返,可想而知。時隔既久,登報找人,媒體效果有限,難以達成目的。 而今日網際網路無遠無屆,輸入關鍵字,則億萬資料的查詢結果,瞬間呈現於眼前。今日找人,較之昔日,更為便利。

溫州為中國沿海工商發達之大城市,溫州商人,縱橫往來全球,溫州昔窮而今富。 金泉寺骨灰罈若有後代子孫,豈會無人懷思當年父祖先人艱苦渡海來台,從此音訊杳然,而不生尋訪之心呢?

下次找個時間,再訪金泉寺,去補記錄這206位礦工的姓名,再附錄於此篇之末,或許可以有助於其後人尋找先人時, 不再苦尋不著或無從找起。只要輸入姓名,按下鍵盤, 或許螢幕就會跳出那念念已久的姓名,出現在一篇台灣金瓜石金泉寺的旅記網頁之中註2

旅遊日期:2015.06.23 (寫於2015.06.26)  


【延伸閱讀】
.Tony自然人文旅記第0754篇 -1914年 《金瓜石礦山寫真帖》裡的金瓜石舊影像

註1:碑文如下(標點符號及分段為筆者所加):

日據時期金瓜石礦山溫籍礦殤祭祀碑

強國裕民端賴經濟,經濟蔚勃則賴資源,惟資源之屬率皆深藏於地下, 苟非人力冒險拼搏,無從採為世用。厥以礦山所在,災傷層出,礦工生命,朝不圖夕,由來久矣。悲夫! 本礦山名曰金瓜石,地產金銅,日人據臺,設採於此。吾國繼之,已屆百年有餘年;豐產之歲,出金二公噸又餘,享有亞洲首一金都之譽。此俱往矣。

惟本山石山里有金泉寺廢墟,日據時為淨土宗布教所,旁闢墓田,下溪谷設火葬場,開礦以來,遇礦殤死者蛻化葬於斯, 若乏親人善其後事,則存骸罈布教所地窖,歲時誦經以慰英靈。光復以來,改稱金泉寺,行事依舊。迨民國七十八年礦山封採,僧去寺荒, 風雨侵殘,殿宇傾塌,佛事廢,麥飯乏供矣。惟地窖中尚寄無依骸骨二百零六位,考其原鄉鄉多屬溫籍平陽、瑞安、玉環三邑人士。 當礦山繁榮之際,揮別父母妻兒,離鄉背井,渡海徠山,謀求生計者,自吾民國二十年迄於廿四年,已達二千五百餘人。 廿六年,會七七事變起,中日開戰,來此同胞返鄉路絕,久役礦坑,身罹矽肺,命歿異鄉,因無家屬親人善理身後,僅付荼毗寄蛻於此。 嗚乎!傷哉!夫以亡者生前來山,亦為地方之繁榮、人群福祉社會經濟之昌盛,傾力召赴,卒以積癆,捐驅於此,成無名英雄,事著典籍也。 毋奈其存其歿,家莫聞知,時人惻憫焉。

民國八十八年石山社區理事長吳謙次與陳阿仁、徐鬥二氏目睹地窖失修風吹雨打,骸罈破裂,白骨暴露, 心不忍而募資維修之,更新骸罈,中元設祭,而地方響應,定為年例。瓜山里前里長張文榮發布消息, 經傳台北市溫州同鄉會同鄉聞之,咸感惻痛焉,即遣人回原籍登報找尋其家屬,詎知久無所獲,遂規劃立石以誌其事, 且鐫亡者氏名於碑陰,用昭勞蹟,免淪失考。斯議並獲金瓜石諸里長、社區理事、父老贊同,金泉寺管理當局台灣糖業公司允撥用地, 同鄉會鄉親長者損貲,共襄功德。緣立碑碣,用志永久,至今而後,祭之有時,幽魂來饗,豐碑可依。並銘之曰:

雞籠幽瞑,瓜嶺之陽。瑞氣恆聚,韞寶名彰。
甌客皆徠,礦沒巨傷。金泉地窖,遺骨厝藏。
乃蒙善士,悲憫贊襄。重修窀穸,並事祈欀。
歲時享祭,闔境保康。桑梓契闊,登高可望。

功德主台北市溫州同鄉會理事長陳立中暨全體同仁  謹立
               蘭陽文史 唐羽  撰文
               浙江平陽 陳偉誌 誌銘
               浙江瑞安 孫竺  書丹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八月十八日  穀旦


註2:溫籍礦殤氏名錄(補記於2015.07.15):
金瓜石金泉寺溫籍礦殤氏名錄

丁利 方阿弟 方宗發 王善傳 王岳明 王仲邦  王家良 王錦康 王天音 弁明德 江黃芳子 江益興 朱曹年 朱乃寶 朱克棋 任慶教 阮作貴 阮紹楷 阮養 何為張 何國龍  肖小堯 吳秀康 吳寶炬 吳福俊 吳貴生 吳文貴 吳清元 吳聖美 吳通仔 吳添云 吳步康 吳錫林  李義雄 李有灼 李香國 李宗文 呂亞林 呂芝廣  周光 周川卿 周体強 周銀餘 周開銳 金世海 林麗  林梅 林期 林楊善得 林□□ 林阿國 林順發  林吉田 林昌財 林東岳 林加輝 林泰坤 林氏 邵益 姚劉秀琴  胡孫 胡克林 胡寶元 柯其訓 洪文高  洪雲柳 施仁記 施式網 徐鳳勳 徐起鳳 徐錫添 徐燦榮 徐定楷  夏位元(元夏) 唐偉 翁琳 高狄 高餘唐  高阿籛 高祖 高媽 連飛雄 連東發 連紅棗 連樹條 連蓮森  釈善得 曹吳屘 郭永茂 陸劍峰 章炳洪  陳成石 陳永稚 陳氏張昭 陳李養 陳克綢 陳兆康 陳周幼  陳遇滔 陳昌梅 陳大朋 陳玉英 陳孝新 陳乃寶  陳隆西 陳柿財 陳承愛 陳玉露 陳寶仁 陳孔霜 陳德旺  陳金水 陳妹(麻+虫) 陳啟鳳 陳鳴銘 傅成松 黃學銀  黃乃高 黃得 黃抓和 黃文和 黃酵 黃葉梅枝 黃振泉  黃祥裕 曾連木 曾星賢 莊清江 舒文生 游金寶  游樹林 彭傳毓 董合發 董桂蘭 董成昌 董阿成 董阿通  董玉官 葉松洋 葉禮珠 葉兆額 葉永志 葉振發  葉日豐 葉兆福 葉序鳹 張志興 張從 張堂榮 張大瓜  張吳□ 張開智 張雪玉 楊平 楊灼官 雷文枝  雷啟崇 雷得金 廖秋菊 廖妹 廖炳乾 蔡獅 趙依金 劉際偶  劉金旺 劉開和 劉寶良 鄭輝定 鄭蔡絹  鄭國樓 鄭巳朋 鄭高玉女 鄭阿鳳 鄭大生 鄭永昌 鄭依冬  潘戴福 潘岩通 潘理鉢 賴余錫 賴錦然 賴玉林  蔣春桃 蔣德夫 謝立珠 謝菊 謝樹琴 謝錦遍 簡□□ 簡宜春  簡天合 戴福盤 戴福忠 戴林論 瞿山梅  嚴体岩 蕭森名 蕭紅棗 蘇德厚 蘇上林 鐘陳春 鐘煥章  鐘本里 □□榮 阿有仔 □雲朋 計貳百零陸位


金瓜石金泉寺(原日治時代淨土宗布教所)。
金泉寺。
金泉寺。
金泉寺地窖入口。
日據時期金瓜石礦山溫籍礦殤祭祀碑(台北市溫州同鄉會立碑)
金瓜石礦山聚落。
金瓜石日治宿舍四連棟。
金瓜石六坑索道遺跡。
無言的山丘(遠處為茶壺山)。

[旅行地圖]

[交通地圖](可用箭頭上下左右移動及放大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