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邠廬抗議自序

馮桂芬

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

三代聖人之法,後人多疑為疏闊(粗略;不合實際),疑為繁重(繁瑣累贅,繁多而沉重。),相率芟夷(裁減;刪削。芟:ㄕㄢ,除草,削除。)屏棄,如弁麾(弁:古代貴族子弟行加冠禮時用弁束住頭髮,禮成後把弁去掉不用,後喻沒用的東西。)敝屣(破舊的鞋。比喻沒有價值的東西。),而就其所謂近功小利者,世更代改,積今二千餘年,而蕩焉泯焉矣。一二儒者欲挾空言以爭之,而勢恆不勝。迨乎經歷世變,始知三代聖人之法,未嘗有此弊。夫而後恍然(忽然覺悟的樣子)于聖人之所以為聖人也。試略舉數事言之:

以億萬人自養則有餘,以一人養千百人則不足。觀于今日,奉軍國則民力竭,養兵勇則國力又竭。而始知聖人兵農合一,車徒(兵車和步卒)馬牛甲兵出自民間之法之善也。

取士何以始澤宮(古代習射取士之所。),射禦何以登六藝?(古代教育學生的六種科目。六藝:禮、樂、射、禦、書、數。)觀于今日文臣不知兵,武士不曉事,而始知聖人文武不分之法之善也。

什而取不及一,視古為少(古代儒家思想以取什一為合理的稅法。即抽取百分之十的稅收。),倍蓰(倍,一倍;蓰:?ㄒㄧˇ,五倍。)而當一,視古轉多,觀于今日倍徵無藝(沒有定法;沒有常道。),而始知聖人百畝而徹(周代的田賦制度。為十取一的稅法。)之法之善也。

土宜出於地而無窮,遠物限于地而難致。觀于今日運道阻,天庾空(天庾:國家的倉廩。),而始知聖人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之法之善也。(《禹貢》:五百里甸服:百里賦納總,二百里納銍,三百里納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

食為民天,有食斯有民。水為穀母,治田先治水。觀于今日水利塞,稻田少,民受其饑,而始知聖人儘力溝洫(田間水道,藉指農田水利。)之法之善也。

世之盛衰在吏治,治之隆污在人才。觀于今日科目不得人(指科舉考試無法取得人才。),而始知聖人鄉舉里選之法之善也。

郅治(大治。郅:ㄓ ˋ,最,極)必先親睦,百行莫先孝弟。觀于今日期功陌路(期:?ㄑㄧ,期功,亦作「?功」。古代喪服的名稱。期,服喪一年。功,按關係親疏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喪九月,小功服喪五月。亦用以指五服之內的宗親。期功陌路:指宗親之間感情生疏,形同陌生人。),富貴貧賤不相恤,而始知聖人宗以族得民之法之善也。

簾遠堂高(指皇帝高高在上。),箋疏(臣子給皇帝的奏章。)有體,九重(指宮禁;帝王。)萬里,呼籲誰聞?觀于今日諫諍設專官,民隱不上達,而始知聖人懸鞀建鐸(指聽取臣民意見。大禹統治時,置鐘、鼓、磬、鐸、鞀五種樂器,並告訴各方賢人,傳道的人擊鼓,諭義的人敲鐘,告事的人振鐸,講憂慮的人敲磬,有冤獄的就搖鞀。大禹憑聽五種聲音而聽取臣民意見。鞀:ㄊㄠˊ,俗稱「撥浪鼓」。鐸:ㄉㄨㄛˊ,樂器名。),庶人傳語之法之善也。

權所屬(授權部屬),則末秩(指低?官吏。)亦將逞志,用不贍(費用不足),則中材不能無求。觀于今日俸薄官貪,而始知聖人分田制祿之法之善也。

天下有億萬不齊之事端,古今無範圍不過之法律。觀于今日則例猥瑣(則例:成規;清代指匯集《會典》的新例疑義等所編成的行政法典。猥瑣:扭捏、拘束。),案牘(案:書桌,辦公桌;牘:古代用於寫字的木片,即木簡。指公文書。)繁多,而始知聖人不鑄刑書之法之善也。

開邊拓土,石田不耕,長駕遠馭,鞭長莫及。觀于今日夷患不已,而始知聖人守在四夷之法之善也。

術業以不專而疏,心思以不用而錮。觀于今日器用苦窳(ㄎㄨˇ ㄧㄩˇ,粗糙質劣),藉資夷裔(邊遠的地方,指西洋外國。),而始知聖人梓匠名官(梓,梓人,造器具;匠,匠人,主建築。)、倉庾(貯藏糧食的倉庫。)世氏之法(梓:梓人,造器具。匠:匠人,主建筑。)之善也。

此類尚多,更僕難數(形容事物繁多,數不勝數。)。然則,為治者將曠然大變,一切復古乎?曰:「不可!」古今異時,亦異勢。《論語》稱損益(朝代相沿襲,制度多少都會增刪改變。),《禮》稱不相沿襲,又戒生今反古(生乎今日之時代,不可返回古之時代。)。古法有易復,有難復;有復之而善,有復之而不善。復之不善者,不必論;復之善而難復,即不得以其難而不復。況復之善而又易,復更無解于不復。去其不當復者,用其當復者,所有望于先聖後聖之若合符節矣。

桂芬讀書十年,在外涉獵于艱難情偽(虛實;真假。)者三十年。間有私議,不能無參以雜家,佐以私臆,甚且羼(ㄔㄢˋ,攙雜、混雜。)以夷說(外國學說。),而要以不畔于三代聖人之法為宗旨。志此者有年。一官無言責,懷欲陳之而未有路。乃者鄉居,偶一好事,創大小戶均賦之議,輒中僉壬(?ㄑㄧㄢ ㄖㄣ,ˊ小人;奸人。僉,通「憸」。)所忌,固宜?口不掛(不觸犯)時政。重以衰病,逡巡(ㄑㄩㄣ ㄒㄩㄣˊ,徘徊不前)無用世之望,懼遂泯沒,爰(ㄩㄢˊ,於是。)以避地暇日,筆之於書。凡為篇四十,舊作附者又二。用《後漢.趙壹傳》語(後漢書趙壹傳的用語。),名之曰《抗議》,即位卑言高之意。明知有不能行者,有不可行者。夫不能行則非言者之過,而千慮一得,多言或中,又何至無一可行!存之以質(問明,辨別)同志云爾。咸豐十一年(1861)冬十月吳縣馮桂芬自序。

《校邠廬抗議》是近代思想家馮桂芬的代表作。「校邠廬」是作者居住處,「抗議」二字語出《後漢書·趙壹傳》,即位卑言高之意。作者針對清咸豐朝以後國力衰微,面臨西洋各國的挑戰,所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共收錄政論47篇。本書最初由作者自行出刊,反應不大。直到同治、光緒年間,自強運動的洋務派領袖開始重視此書,奉為改良思想的先聲,大加翻刻推廣,因而受到矚目。


馮桂芬(1809∼1874),字林一,號景亭。江蘇吳縣人。晚清思想家。咸豐三年(1853),太平軍攻占南京,奉詔於蘇州舉辦團練。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攻克蘇州,遁居上海。主張借洋兵助剿太平軍,多次向當局獻策。後助李辦廣方言館(上海同文館)。馮桂芬講究經世致用,注意西學。英法聯軍攻佔北京之後,呼籲自強之道不可以須臾緩,提出「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採西學,制洋器。其主張對洋務派產生很大影響。戊戌變法時,光緒皇帝曾印發馮桂芬所著的《校邠廬抗議》,要求群臣閱讀,可見其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