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武彝山日記(三)

徐霞客

Tony私藏的古文觀止

武彝山,即武夷山,位於福建崇安縣。這是明萬曆44年(1616)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徐霞客遊武夷山的遊記。

二月二十三日

登陸,覓換骨岩水簾洞諸勝。命移舟十里,候於赤石街(在崇安縣南,崇溪與彝溪匯流處), 余乃入會真觀, 謁武彝君(武彝因相傳有神人武彝君 居住而得名)徐仙遺蛻。出廟,循幔亭東麓北行二里,見幔亭峰後三峰駢文, 異而問之,三姑峰也。換骨岩即在其旁,望之趨。登山里許,飛流汩(ㄍㄨˇ ,水流急的樣子)然下瀉。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從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業已上登, 不及返顧,遂從三姑又上半里,抵換骨岩,岩即幔亭峰後崖也。岩前有庵。 從岩後懸梯兩層,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環繞山巔如疊嶂。土人新以木板 循岩為室,曲直高下,隨岩宛轉。循岩隙攀躋而上,幾至幔亭之頂,以路塞而止。

返至三姑峰麓,繞出其後,復從舊路下,至前所瞰突泉處。從此越嶺, 即水簾洞路;從此而下,即突泉壁也。余前從上瞰,未盡其妙,至是復造其下。 仰望突泉又在半壁之上,旁引水為碓,有梯架之,鑿壁為溝以引泉。仰望突泉又 在半壁之上,旁引水為碓(ㄉㄨㄟˋ,舂米的用具。水 碓,藉水力舂米的工具。),有梯架之,鑿壁為溝以引泉。

余循梯攀壁,至突泉下 。其坳僅二丈,上下俱危壁,泉從上壁墜坳中,復從坳中溢而下墜。坳之上下四旁 ,無處非水,而中有一石突起可坐。坐久之,下壁循竹間路,越嶺三重,從山腰約行 七里,乃下塢(ㄨˋ,泛指四周高而中央低的地方)。 穿石門而上,半里,即水簾洞。危崖千仞,上突下嵌,泉從岩頂墜下。 岩既雄擴,泉亦高散,千條萬縷,懸空傾瀉,亦大觀也!其岩高矗上突,故岩下構室數 重,而飛泉猶落檻(欄杆)外。

先在途聞睹閣寨頗奇,道流指余仍舊路,越山可至。余出石門,愛塢溪之勝, 誤走赤石街道。途人指從此度小橋而南,亦可往。從之,登山入一隘,兩山夾之 ,內有岩有室,題額乃「杜轄岩」,土人訛誤傳為睹閣耳。再入,又得一岩,有 曲檻懸樓,望赤石街甚近。遂從舊道,三里,渡一溪,又一里,則赤石街大溪也。 下舟,掛帆二十里,返崇安。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後避清高宗名諱,改稱宏祖),字振之, 號霞客,江蘇江陰人。明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三十年的旅行考察撰 成的60萬字《徐霞客遊記》,為中國著名的遊記文學。